08_06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11 08.06.2025 星期三 台灣要聞 「726」大罷免大失敗,罷免 領銜人之一的聯電創辦人曹興 誠日前喊出要「建立台灣國」, 據《中國時報》報道,台灣的總 統賴清德5日公開表示,「我們 會維持現狀,確保台海和平穩 定」,並強調深刻理解和平的可 貴,也明白台海和平是全球經 濟與安全穩定的共同責任。 ▍本報訊 ▍ 報道稱,賴清德去年520就職典 禮及雙十演說,屢次提及兩岸 關係,重申中國大陸與台灣「互不 隸屬」,並稱「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 吞」,今年3月推出「賴17條」國安策 略,讓兩岸局勢更形緊張。 美國特朗普總統祭出對等關 稅、力求與中國達成貿易談判並促 成「特習會」等環境轉變下,賴清德 在今年520發表的就職周年演說,外 界認為賴的兩岸談話「態度放軟」, 不過隨著民進黨投入推動大罷免, 賴清德高喊「反共護台」,也讓獨派 聲浪再起。 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波823罷 免,曹興誠日前為罷免團體站台時 揚言,將來要往更高目標去做,就 是建立「台灣國」;由於賴清德過去 曾自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外界 高度關注賴是否會放任甚至附和曹 的主張。 遠景基金會5日舉辦「凱達格蘭 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賴清德 當天出席論壇發表演說時表示,過 去一年國際局勢動盪不已,俄烏戰 爭未停、中東衝突加劇,而中國在 台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都 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 所未有的挑戰,他呼籲民主國家團 結,共同捍衛民主與自由的價值。 他強調,上任後積極落實「和平 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 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 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 推動價值外交。 賴清德向來自美國、日本、歐 洲、印太地區等10個國家政要及學 者專家公開強調,「我們會維持現 狀,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同時,我 們會持續深化與其他民主國家的夥 伴關係,推動全球繁榮發展」。 他也說明台灣今年推動全社會 防衛韌性,於7月與漢光演習合併舉 行「城鎮韌性演習」,並重申會持續 推動國防改革,並投入更多資源, 明年國防預算將達到GDP的3%以 上,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 賴清德強調,在這動盪的世界 中,台灣站在威權主義威脅第一 線,深刻理解和平的可貴,也明白 台海和平不是區域議題。 針對美國對台關稅20%,苗栗 縣長鍾東錦5日指出,台灣對美國輸 誠有點過頭了,現在是束手就擒, 建議賴政府開放中國大陸,讓台積 電通通能代工,這樣才能回頭逼美 國,不然台灣完全沒有武器。他認 為台灣過於軟弱,應有人唱黑臉、 堵一下美國,不敢講是對付美國, 最起碼要美國人不要這麼欺負台灣 人,並強調國人要團結做賴總統後 盾,談判就會更有力量。 據《中國時報》報道,無黨籍苗 栗縣議員禹耀東5日在議會質詢,美 國關稅提高至20%,縣政府如何關 心傳產業?能幫甚麼?接下來的232 條款是針對高科技,苗栗縣大矽谷 還做不做? 鍾東錦答詢說,美國關稅公布 第2天下午,台中市長盧秀燕就找中 區8縣市首長召開視訊會議,共提15 個建議案,其中一條較直接的就是 促進內銷,「我認為台灣現在是束手 就擒,應該跟賴清德政府建議,就 開放中國大陸,讓台積電通通能代 工,這樣才能夠回頭逼美國,要不 然台灣手上完全沒有武器。」 鍾東錦表示,這時候大家要團 結,美國船堅砲利,也不是只有我 們妥協,全世界都妥協,但是台灣 對美國輸誠,他認為是輸了,有點 過頭,早從蔣介石總統時的中美共 同防禦開始,幾乎誰要當總統,都 一定要去美國報告,這不用騙人, 「台灣的前途絕對不會由台灣人做 主,一定是美國人幫忙做主,我們 自己做不了主」。 他說,我們希不希望跟兩岸互 動?前幾天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到 縣府拜訪,當時他就回覆副主委, 在這個節骨眼、各種發展都受限情 況,苗栗縣可發展觀光,並希望開 放陸客。 報道稱,他解釋說,兩岸應該 溝通,政府也讓台積電可以幫中國 大陸代工,畢竟大家很清楚,台積 電去美國日本,蓋廠成本就增加好 幾倍。 鍾東錦表示,此時大家應團結 一致,不敢講是對付美國,但最起 碼要美國人不要這麼欺負台灣人, 因為老美現在罵人,罵了以後沒有 人回嘴,常常罵習慣就是罵那一 個,「台灣如果常常給他罵,他就常 常罵你,應該要有人唱黑臉,堵一 下美國,美國就比較不敢罵你,我 們不要太軟弱了。」他認為國人要團 結,站在賴總統後面做後盾,談判 就會更有力量。 針對美關稅衝擊 苗栗縣長促對陸開放 出席島內舉辦印太安全對話論壇 賴重申維持台海和平現狀 ■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5日在台北舉行「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賴清德(中)出席開幕致詞。網上圖片 ■鍾東錦5日在縣議會答詢美國關 稅議題時,稱應該跟賴清德政府建 議,要對大陸開放,才能回頭逼美 國。 網上圖片 盧秀燕出訪澳洲 2局處首長未隨行 比爆 亞夜 迪宴 代立 理院 商要員 柯文哲66歲大壽 「不說生日快樂」 台中市長盧秀燕5日晚率隊出 訪澳洲7天,拓展台中經貿、文化 交流。但市議員周永鴻質疑,此 行經發局、文化局兩局首長竟未 隨行,如何進行實質交流?未來 又如何將國際經驗借鏡回台中? 《中國時報》報道稱,市府指出, 文化局長全力投入此展,7日將赴 澳洲在布里斯本與市府訪團會合。 周永鴻指出,盧秀燕出訪澳 洲行程包括參訪兩大城市會展中 心、布里斯本發電廠、台商澳洲 事業等行程,都和經發局業務有 關;而出席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開幕,昆士蘭圖書館等,則和文 化局高度相關,卻未見兩局首長 隨團出訪,令人質疑是「到此一 遊」打卡之旅,而非推動城市實質 交流。 市府表示,盧市長率團出訪 的交流目的豐富,盼借鑒國外成 功經驗,並帶回與市府團隊分享 學習。另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於 8月9日至9月7日於澳洲布里斯本 盛大舉辦,文化局長全力投入此 展,將於7日赴澳洲,後續在布里 斯本與市府訪團會合。 有媒體爆料,大陸的比亞迪 代理商太古汽車於7月28日晚間, 在台北市知名米其林餐廳「山海 樓」舉辦晚宴,邀請立法院正副院 長辦公室幕僚及立法院總務處長 廖炯志等人出席。對此,《美麗島 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5日認為, 相關報道是要打目前面臨罷免投 票的國民黨立委兼立法院副院長 江啟臣。 根據《鏡周刊》5日報道,有 知情人士透露,比亞迪為突破臺 灣禁止大陸整車及底盤進口的法 規,正尋求透過「第三地製造」方 式,改掛泰國生產標籤,繞過管 制進軍台灣車市。雖然經濟部近 期強調將嚴防違規轉運,並已提 出四項反制措施,但比亞迪相關 車款已提前送至車輛測試中心進 行檢驗,顯示其布局早已啟動。 報道並引述業界人士指,代 理比亞迪的太古集團並未因法規 受阻而退場,反而加強政治溝通 動作,由太古汽車委託仲達法律 事務所與某媒體主管協助安排, 宴請立院正副院長辦公室幕僚及 立法院總務處長廖炯志等人,並 有德冠平治高層共同出席。 而對於相關報道,立院總務 處長廖炯志回應,當天聚餐為下 班後的私人邀約,且事前並不清 楚其他出席者身分,強調都沒有 違反、也未踩線。 民眾黨前黨主席、前台北市 長柯文哲因京華城案、政治獻金 案遭羈押禁見至今,6日剛好是他 的66歲生日,而他也為提告國民 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一事提訊, 就有小草發起活動,要接車沿路 喊生日快樂。至於柯文哲的妻子 陳佩琪5日晚間已先在臉書發文, 坦言今年不會向丈夫說生日快 樂,要祝老公「生日平安」。 陳佩琪5日昨在臉書發文指 出,「今年生日不說快樂,只希望 你平安幸福」。 陳佩琪並表示,丈夫是個救 人無數的好醫生,更是個戮力從 公、一心為民的好市長,不知道 你是否快樂,但至少活得精采, 你的每一刻都在創造歷史,你是 幸福的,你不在的這一年,這麼 多朋友無時無刻關心著你、給你 加油打氣,縱然只是幾秒鐘的相 見。 陳佩琪也透露,不少朋友雖 然只是短短相見,卻總是喊話 「阿北清清白白 阿北我們等你回 來. . .」,因此隔空向丈夫喊話, 「我們遇到了人生最艱困的一段時 光,但我會陪你一起攜手渡過」。 該篇貼文僅曝光半天的間,已有 超過2.2萬人按讚、超過2000則留 言,不少人表示「阿北生日快樂! 身心健康平安」、「阿北生日快 樂」。 由於賴清德過去曾自 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 外界高度關注賴是否會放 任甚至附和聯電創辦人曹 興誠的主張。 美國總統特朗普至今未對台 海議題表態,英國前首相約翰遜5 日表示,確信特朗普支持台灣,任 期內會想要維持民主台灣。約翰遜 同時樂見台灣將提高國防預算到 GDP3%,將安全責任全交給美國 「不是個好主意」。 綜合島內媒體報道,約翰遜首 度訪台,當天上午出席由遠景基金 會舉辦「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 安全對話」論壇,下午出席媒體見 面會。 2019年至2022年約翰遜擔任英 國首相,時間與特朗普第一任期重 疊。媒體詢問,在美國對等關稅挑 戰下,台灣如何特朗普加深往來。 報道稱,約翰遜表示,他確信 特朗普支持台灣,只是特朗普正與 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比起戰略,特 朗普現在需要更有策略性,所以近 期事件才會令人感到困惑;但根本 上,特朗普在此任期會想要確保並 維持民主台灣,並不想見到民主台 灣消失。 談及台灣如何爭取較低關稅, 約翰遜認為,特朗普喜歡交易,台 灣必須提出對特朗普有利的交易條 件。 英前首相約翰遜出席論壇 「確信特朗普挺台」 凱達格蘭論壇概況 由台灣的外交部和財團法人 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舉辦 今年邀請到英國前首相約翰 遜及法國前國民議會議長戴 扈傑分別發表專題演講,同 時邀請來自美國、日本、歐 洲、印太地區等10個國家的 12名政要及學者專家 共同討論印太安全情勢、灰 帶侵擾因應,以及經濟、科 技與產業外交對國際政治的 影響等議題。 1 2 3 兩岸立場放軟 剎車給美方看 民進黨力 推大罷免,賴 清 德 之 前 高 喊「反共護台」,但原訂8月出訪行 程,卻傳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因擔心 中方抗議,拒絕賴過境紐約而暫 緩,台美關係停滯,也讓賴從之前 一連串強硬的抗中言論及時修正, 重新回歸到蔡英文時期的「維持現 狀」。 《中國時報》分析稱,早在賴清 德上任前,就曾因自稱「務實台獨 工作者」,遭美國智庫質疑,雖然 賴聲稱將延續蔡英文路線,但實際 言行卻更傾向於深綠,也讓美 對 其政治立場始終不放心。 分析表示,賴清德去年11月底 首次出訪,低調過境美國夏威夷、 關島,並未成為「麻煩製造者」。 分析強調,今年520之後,賴 清德的兩岸立場放軟,讓原本擔心 他台獨立場的美國人也逐漸卸下心 防。 分析認為,不過,在投入大罷 免後,為激起支持者熱情,賴清德 再打抗中牌,高喊「反共護台」,不 僅升高兩岸敵意螺旋,也讓目前正 尋求順利完成美中經貿談判,並促 成「特習會」的特朗普政府,拒絕讓 賴出訪時過境紐約。 特朗普政府的舉動,除了擔心 中方的抗議,也顯示美方對賴確實 存在一些不信任,尤其在此台美談 判的敏感時刻,不想有任何的「意 外」發生。 分析稱,這種出訪行程「臨時 喊卡」情況,在前總統馬英九和蔡 英文執政時期都未遭遇過。 分析認為,最近一次是前總 統陳水扁遭美方認定是「麻煩製造 者」,2006年出訪中美洲邦交國 時,被要求5小時內離境,且只能 在非美國本土的阿拉斯加落地,為 表達抗議,陳水扁最後選擇不過境 美國。 賴清德顯然已感受到來自美方 的訊息,5日在凱達格蘭論壇演說 時將其兩岸政策重新回歸到蔡英文 時期的「維持現狀」,是要做給特朗 普政府看,但能否修復兩岸關係? 恐怕在第二波大罷免投票結束前, 都不可能了。 新聞分析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