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14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7 08.14.2025 星期四 港聞 特區政府致力反恐。李家超昨日主 持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首次會 議,他指示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於8月 下旬舉行跨部門大型反恐演練,模擬 應對恐怖分子於香港的重要基礎設施 發動襲擊。 會上亦討論反恐「三層防範機制」 下各組別的工作進度、環球及本地恐 怖主義威脅形勢,以及特區政府反恐 工作的方向與策略等重要議題,以進 一步提升特區政府的反恐準備及應變 能力。 主持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首次會議 李家超表示:「雖然香港整體安全穩定, 但全球恐怖主義形勢複雜多變,香港作為國 際城市,同樣面對國際恐襲形勢及本土恐怖 主義威脅,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特區政府 整體反恐工作。」 他續說,這次大型反恐演練能有效提升 反恐意識,以及各政策局和部門面對不同形 式的恐怖襲擊的協調和應對能力。 為加強反恐準備,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 告》提出引入「三層防範機制」,包括第一層 (最高層)的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負責指導 及制訂反恐方針和策略;第二層的「保安局局 長反恐統籌組」,協調各部門在反恐事宜上的 合作;以及第三層的七個跨部門工作小組, 跟進具體研究和執行反恐工作。 李家超指出,昨首次開會的行政長官反 恐督導組,由他擔任組長,政務司司長、財 政司司長及律政司司長擔任副組長,多個政 策局局長和部門首長出任成員,包括來自保 安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民政及青年事務 局、警務處、入境處、海關、消防處、懲教 署和政府飛行服務隊。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上月25日公布懸紅通 緝19名境外人士,指他們在境外籌組、成立 或參與「香港議會」,涉干犯《香港國安法》下 的「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通緝人士包括「香港 民主建國聯盟」黨魁、被稱為「姜牧師」的姜嘉 偉、4名黨員及前黨員。警方國安處人員昨早 邀請姜嘉偉的顧姓生父前往天水圍警署協助 調查,數小時後他獲准離開警署。 姜嘉偉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下的「顛覆 國家政權罪」,於上月25日被警方國安處懸紅 20萬元通緝,並於本月4日被刊憲列為「指明 潛逃者」。姜的父母本月7日於報章刊登公開 聲明,指正式與姜嘉偉脫離親人關係,並表 明不欲再與姜有任何瓜葛。 2024年11月,已竄逃的姜嘉偉再宣布成 立「香港民主建國聯盟」,並以顛覆及分裂國 家、實現「香港獨立」為宗旨。該組織不僅在 網上積極宣傳顛覆及分裂國家的思想,並透 過制訂所謂「香港憲法」、建立象徵性國旗國 歌等具體行動,企圖挑戰國家主權和香港特 區憲制秩序。該組織的4名在港成員於上月9 日被捕,當中3人被控以「串謀分裂國家」罪, 其中一人年僅15歲。 警方國安處早前指,被通緝的19名境外 人士在境外籌組、成立或參與「香港議會」, 旨在顛覆國家政權,其目標包括推動「自 決」。除了早前已因涉嫌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 行被懸紅100萬元通緝的袁弓夷、何良懋、 霍嘉誌、蔡明達,其餘15人被懸紅20萬元通 緝,包括人民力量前副主席錢寶芬。被通緝 者亦包括「香港民主建國聯盟」黨魁姜嘉偉、4 名黨員及前黨員。 本報記者蔡楚輝香港報道 遭國安處通輯姜嘉偉生父警署助查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主持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首次會議,會議討論多項重要議 題,包括三層防範機制下各個組別的工作進度、環球及本地恐怖主義威脅形勢,以及 特區政府反恐工作的方向與策略。李家超強調,香港整體安全穩定,唯全球恐怖主義 形勢複雜多變,香港同樣面對國際恐襲形勢及本土恐怖主義威脅,有必要進一步加強 特區政府整體反恐工作。他在會上已指示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在本月下旬舉行大型 跨部門反恐演練,模擬應對恐怖分子對香港的重要基礎設施發動襲擊,進一步提升特 區政府的反恐準備及應變能力。 ▍本報政治組香港報道 ▍ 模擬重要基礎設施遭襲擊 提升政府應變能力 李家超指示本月下旬跨部門反恐演練 全球恐怖主義形勢複雜多變,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同樣面對國際 恐襲形勢及本土恐怖主義威脅,因 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特區政府整體 反恐工作。 行政長官 李家超 ■姜嘉偉(小圖)的生父往天水圍警署助查。 蔡楚輝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會議。 政府新聞處 緝 遭 通 ■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將於8月下旬舉行跨部門大型反 恐演練。 資料圖片 公院再爆「呼吸機待機」事故。據悉屯門醫 院有護士在為深切治療部病人更換呼吸機喉管 期間,將機器設定在「待機」狀況,令病人一度 缺氧約四分鐘,更曾心臟驟停。院方昨證實, 醫護人員在本周二為一名48歲男病人急救時, 發現其呼吸機未處於「正常運行模式」,但病人 搶救後清醒。有深切治療科醫生指,呼吸機在 「待機」時不會響警號,須靠醫護人員把關。有 議員關注月內已出現2宗同類事故,促當局須正 視人手問題。 屯院昨公布,涉事48歲男病人上周四因急 性胰臟炎併發急性腎損傷,及呼吸衰竭入院, 獲安排入住深切治療部,亦需接受血液透析治 療。因他情況持續危殆,入院3日後便須插喉 並接駁呼吸機。至前日早上7時許,醫護人員為 他調校呼吸機以更換喉管,但4分鐘後,其血 含氧量下降,並觸發監測系統警報,更出現心 臟驟停;幸急救2分鐘後,病人心跳恢復。院方 強調,男病人事後清醒,能正確回應醫護人員 指示,維生指數維持穩定,並已作電腦掃描檢 查,初步認為事件對他無明顯影響;但他因自 身疾病情況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院方透露,在急救期間發現病人的呼吸機 未處於「正常運行模式」,修正後呼吸機已回復 正常運作。據了解,涉事護士有7年資歷,曾 一度離開公院系統,至今年才重返。據悉事發 時,深切治療部有十多名病人,涉事護士在換 喉後忘記重新開機,便去處理派藥工作,令儀 器一直處於待機狀況,至血氧警報響起後始知 出事。院方又謂,十分關注事件,已聯絡病人 家屬解釋,並已向醫管局總辦事處呈報事件, 亦會深入調查呼吸機未正常運行原因。 翻查資料,瑪麗醫院在7月21日亦爆出「待 機後無開呼吸機」事故,病人因呼吸機待機而缺 氧長達數分鐘,亦曾心跳暫停。對儀器設計是 否有缺失,養和醫院深切治療科主任李衛全向 《星島》分析,呼吸機換喉多因喉管有損壞、阻 塞等問題,因更換過程中儀器仍不斷噴氣,故 為操作方便會轉作待機,「原則上是暫停運作, 故系統不會有警號提示要再著機。」他指,因測 試病人能否自主呼吸時,也會待機觀察,過程 可長達1、2小時,故儀器不會設計成「一待機即 響」。他坦言,換喉也是預定程序,醫護理應在 待機後重啟,「指引不是用來處理這些問題,而 是在工作中有無用心、用腦思考。」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目前公院仍有 數千名護士短缺,擔心同類事件一再出 現,是人手不足導致;且應做好內部宣講 工作,以便各個聯網提高警覺。她續指, 當局亦需檢視醫療儀器是否出現老化現 象,「可能是機械老舊,要大力撳才會重 啟,現階段不宜完全歸咎於人為錯誤,仍 要仔細調查。」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屯院呼吸機未正常運作男病人心臟驟停 近年夾公仔機在香港各區湧現,但卻 成為犯案對象,警方新界南總區由年初至 前日,接獲涉及夾公仔機的盜竊案已有32 宗,被捕青少年有15人,情況令人關注, 其中荃灣一個廣場的夾公仔店,上月底被 3名男童扯爛公仔出口的膠板,偷去4隻現 時紅遍全球的Labubu公仔,總值1000元。 警方經調查後,本周一以「刑事毁壞」及「盜 竊」罪拘捕3男童(11至13歲),其中最小為小 五男生,並起回4隻Labubu公仔。 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三隊陸詠雪督 察表示,上月31日警方接獲一名本地男子 報案,指在荃灣大河道一廣場夾公仔機舖 內,發現其中一部夾公仔機、一塊安裝於 出入口位置的膠板,被人強行扯爛,內裏4 隻總價值約1000元的公仔被盜去。該4隻公 仔為現今炙手可熱的Labubu公仔。 根據上址閉路電視顯示,當日下午4至 7時,有3名男童到上址夾公仔機內徘徊, 趁無人發現情況下,其中一名男童在夾公 仔機的出入口位置伸手入內將阻隔的膠板 強行扯爛,再偷取機內的公仔。3人偷了4 隻總值約1000元港幣的公仔,然後逃去。 警方經翻查大量「天眼」片段及深入調 查,荃灣警區刑偵人員於本周一在天水圍 區拘捕3名涉案男童(11至13歲),並檢獲3人 當日犯案的衣著,以及起回被盜去的4隻 公仔。3人分別就讀小學五年級及中學一年 級,相信他們正值放暑假出外遊玩,因一 時貪心犯案,現全部獲保釋候查。 新界南總區刑事部防止罪案辦公室高 級督察李金鵬表示,根據警方數字,今年 初至前日,新界南總區涉及夾公仔機的盜 竊案已有32宗,當中被捕青少年有15人(10 至20歲),其中14人是學生。而單單在暑 假期間,即上月初至前日的短短一個半月 內,區內錄得15宗與夾公仔機舖有關的盜 竊案,情況令人擔心。今次案件被捕人年 齡最小為一名小五學生,情況令人憂慮。 警方重申,店舖盜竊行為是嚴重罪 行。根據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10年監禁,而干犯 刑事毀壞,最高可被判10年監禁。在過往 案例中,被捕人不會因其年齡成為脫罪理 由,未滿18歲亦可能被判處監禁,前途盡 毀。 本報記者林思明香港報道 ■屯門醫院爆出「呼吸機待機」事故,涉事48歲 男病人因一度被暫停供氧,心跳曾出現停頓。 夾公仔機被扯爛膠板 盜走4隻Labubu 醒目婆婆識破電騙 兩內地人被捕 兩名內地男子同被網上搵快錢廣告招 攬,收取約2000元人民幣的報酬持雙程證到 港進行詐騙活動,期間致電一名78歲婆婆訛 稱「兒子」因刑事罪被拘留,索取10萬元保釋 金,幸醒目婆婆與家人確認後識破騙局報警 求助,警方待兩騙徒交收款項時當場拘捕他 們二人,案件中女事主沒有任何金錢損失。 被捕男子已被暫控各一項「串謀詐騙」罪,案 件今日上午於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西區警區刑事調查隊馬雪堯總督察表 示,本周一上午,警方接獲一名78歲女事主 報案,指其接獲不明來歷的電話。騙徒冒充 事主兒子,訛稱因涉及一宗刑事案件而遭警 方拘留,要求事主支付10萬港元保釋金,並 會安排人員上門收款。事主起初信以為真, 但在籌備款項期間察覺有異,經與家人確認 後識破騙局並立即報警。 人員於同日中午時份,在騙徒與事主約 定交收款項時,當場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 產」罪拘捕兩名涉案男子。案件中事主並無任 何金錢損失。 警方調查後發現,兩名持雙程證到港的 被捕內地男子年齡同為28歲,分別報稱為內 地銷售員及工廠工人,一人來自廣東,另一 人來自廣西,其中一人能操粵語。行動中, 警方檢獲3部電話及兩張入境標籤。二人事前 互不相識,較早前於網上見到招攬搵快錢的 廣告,完成任務後會有1000至2000元人民幣 作報酬,因而受到詐騙集團操控到港犯案。 今次為西區警區兩個月內第二次偵破有騙徒 親身上門收取現金騙款的電話騙案。 本報記者林思明香港報道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