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 09.01.2025 星期一 中國時事雜誌 嘻嘻每天早上會去健身房, 「想要減肥是最直接的原因,但一 天去兩次健身房很難堅持,所以 我選擇去送外賣。」不過,對於騎 電動車送外賣的她來說,減肥效 果似乎並不顯著。「我瘦了2公斤, 和送外賣前掉秤的速度差不多。」 同樣騎電動車的草莓也覺得減重 速度略慢,「目前的主要消耗是爬 樓,正在考慮多接一些需要爬樓 的訂單。」 《新聞晨報》報道,為追求更 佳的燃脂效率,對追求「極致」減 肥效果的人來說,單車是更優選 擇。「我每天都送,白天上班, 晚上送兩三個小時,已經十幾天 了。」花崽分享道。她通常下班後 會接單,然後隨意掃一輛共享單 車,「已經從58公斤瘦到51公斤, 賬戶也有500多元。」 甚至有不會騎車的人選擇跑 步送外賣。「搶單的時候超過兩公 里的訂單一律不考慮,只在核心 商圈附近蹲守短距離的訂單,雖 然一天送不了幾單,但能暴走一 個多小時,步行十幾公里。」外企 白領小B分享道。小B在她的攻略 貼中寫道:「步行送外賣是有氧運 動,類似於健身房的漫步快走, 都能促進多巴胺分泌。不同之處 在於,健身房裏比較枯燥,而送 外賣有任務的激勵。」 很多受訪者將送外賣形容成 一款「開放世界冒險遊戲」,通常 來說,在此類遊戲裏,玩家可以 自由地漫遊,並可自由選擇完成 遊戲任務的時間點和方式。「上 班時一坐一整天,送外賣則是騎 車、小跑不斷。」花崽這樣描述她 的體驗,「沒有KPI壓力,自由的 風都能獨享。」 健身房運動較枯燥 送外賣有任務激勵 調查發現,廣西也有不少年 輕人加入其中,他們將送單路程 換算成卡路里消耗,把爬樓梯當 作體能訓練。「對於非騎行愛好者 而言,單純的騎行可能會比較枯 燥乏味,沒有目標感,很容易放 棄。」張女士這番話,道出了許多 選擇送外賣減肥的年輕人的心聲。 《南國早報》報道,張女士在 8月初開始了她的「帶薪減肥」計 劃。「我一般會挑一些距離遠一點 的單子,單價相對高些,騎行時 間也能久一些。」張女士分享著她 的經驗,「雖然錢不多,但也算是 一種激勵。」她採取「一單一送」的 策略,接完立即下線,專門篩選 時間較長、距離較短的單子,避 免超時。「目前瘦了2公斤,我的 目標是從80公斤瘦到60公斤,目 前偶爾會感覺大腿酸脹,但在能 接受的範圍內。」 騎行代替健身,下班閒置時 間也能有點收益,「帶薪減肥」送 外賣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加入, 大學生小胡和同學黃穎也是其中 一員。「我們現在在暑期實習,下 班後在家裏也是一直坐著,總想 晚上去附近轉轉,順便減肥。」兩 人選擇避開南寧三伏天的酷熱, 在晚上9點後開始「搭夥」送外賣, 黃穎開電車,小胡取餐,到達目 的地後一起完成配送。「送外賣沒 啥成本,晚上下班後吹風送餐, 感覺也是放鬆的方式。」小胡說, 「有一些舊社區需要爬樓,為了不 超時,有時候還需要小跑,跑了 兩天我就瘦了1公斤。」 送餐過程中,小胡和黃穎遇 到了實際困難:雖然跑單距離在5 公里左右,但是中間找路、迷路 的事情也很常見。「我們倆經常在 老舊社區裏上躥下跳,為了趕時 間還得小跑上樓,那場面別提多 狼狽了。」最終,這對閨蜜的減肥 大業變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 網」的佛系計劃。 路程換算卡路里消耗 把爬樓梯當體能訓練 全民送外賣熱潮下,年輕人找 到新「靈魂保養方式」:逃離格子間 的憤怒、填平負債的焦慮、治癒社 恐的孤獨,甚至把8公斤重物爬8樓 當作減肥遊戲。這不僅是生計,更 是與世界的鮮活碰撞。 「送外賣這段時間,我收穫的 不止是訂單,還有許多餐廳老闆同 情的目光。」艾麗說,「她們打量我 的眼神,夾雜著五分憐惜、四分不 解,外帶一分『小姑娘何以淪落至 此』的唏噓。但其實我穿得破舊,是 因為精緻套裝送外賣不合適;沒有 小電驢,是因為想走路鍛煉身體。」 「鈦媒體」報道,艾麗說,「出 來跑外賣,也不是餓得沒飯吃了。 我的家境還不錯,因為畢業後長期 吃藥抗抑鬱,就沒正經上過班。自 己搬出來住,每天睡到自然醒,點 外賣、打遊戲。一個人待久了,感 覺越來越像『老鼠人』,幹啥都不得 勁,身體不太好,精神更差。想去 人多的地方轉轉,吸一吸真實活著 的氣息,又礙於社恐邁不出第一 步。」 跑外賣以後,艾麗身體結實多 了,精氣神也提了上來。從前總苦 惱「今天該幹嘛?」,現在總想著「出 去送兩單吧」。「手機裏彈出訂單, 有寫字樓裏白領點的咖啡,居民樓 人家點的生鮮⋯⋯趕著去送貨的路 上,我心裏突然生出一股使命感, 感覺與這個世界的某個人產生了連 結,這種連結對方不在意,對我這 種陰暗爬行的『i人』卻正好。」艾麗 說。 「8公斤重的東西,步行爬8樓, 顧客還特意備註了『慎重接單』—— 這個單掛在大廳許久都沒人接。我 盯著看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按下 了接單。其實我心裏也犯怵,平時 空手上5樓都得喘半天,更別說扛 著重物上8樓了。但一想到自己的 減肥大計,又振奮了精神。」羅小姐 (化名)說,「我來送外賣純屬沒苦硬 吃。每天工作朝九晚六,下班回家 後就窩在沙發上追劇,偶爾遇到煩 心事,喝杯奶茶吃點零食,又能打 滿雞血。這麼上班不到一年,我硬 生生胖了10多公斤。」 三個月的健身房報了,但跟大 多數人一樣,羅小姐第一個星期每 天打卡,到第二個星期就找各種理 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之後就再 沒去過,錢也打了水漂。「送外賣不 一樣,以前打死也堅持不下來不吃 晚飯,現在忙到沒空吃。每天步數 破萬,累到沾床就睡,連夜宵也不 惦記了。就送了一個星期,我瘦了 2.5公斤。」羅小姐說。 跑著跑著,羅小姐居然有點 上癮了。「以前生活就是家和公司 兩點一線,下班除了偶爾逛街看電 影就是無聊死宅,但送外賣就像在 玩一個大型實景遊戲,全世界都是 NPC,接了單腦子裏滿是路線、倒 計時,送完一單達成一個任務,特 有成就感。在「遊戲」裏,我還解鎖 了新地圖:跟著訂單去了很多沒去 過的地方,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碰見 了有趣的蒼蠅小館,如果不是送外 賣,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現。」 當然,也會聽到一些不和諧的 聲音,尤其老騎手最近對兼職騎手 的怨氣挺大的。「我也是後來才知 道,以前這種爬樓的重活,沒人接 平台還會加錢補貼配送。可現在價 錢還沒漲,就被像我一樣的兼職騎 手搶走了,甚至新人已經多到,10 個單裏9個都是配送里程不足500公 里的。聽起來挺無奈的,我決定減 完肥就退出江湖了,把機會留給真 正需要的人。」羅小姐說。 把送外賣當作有氧運動,這種 方式是否健康有效?這樣能減肥 嗎?針對相關問題,湖南省胸科醫 院減肥門診醫生張勝康表示,從能 量消耗的角度來說,走路或騎單車 送外賣屬於有氧運動,能消耗一定 的熱量,如果再配合合理的飲食,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達到減肥的效 果。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代謝水 平不同,減肥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從運動學的角度來說,送外賣 是一種不錯的運動方式。對於很多 上班族來說,久坐不動是常態,每 天的運動量嚴重不足。送外賣則需 要不斷地行走、騎行,能夠增加身 體的活動量,消耗更多的熱量。不 過,送外賣能否減肥,還與個人的 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果飲 食上不克制,減肥效果或不明顯。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下班後送 外賣這種生活方式既有積極的一 面,也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積 極的方面在於,送外賣增加了運動 量,有助於改善身體健康狀況。此 外,送外賣還能讓人們接觸到不同 的人和事,增加社交機會,緩解工 作壓力,對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好 處。 然而,送外賣也存在一些潛在 的風險。長時間騎行或行走,可能 會對膝蓋、腰部等關節造成損傷。 此外,送外賣的工作環境複雜,交 通流量大,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風 險。外賣員在送單過程中,需要時 刻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佩戴好安全頭盔等防護裝備。 送餐就像尋寶遊戲 跑著跑著就上癮 「用窮打敗胖!」、「瞞著父 母送外賣瘦了4公斤!」⋯⋯近 期,「送外賣順便減肥」成了各 大網絡平台的熱門話題。不少 博主分享自己的經歷,利用閒 置時間跑單送外賣,意外解鎖 了「運動+副業」的新模式。既能 減脂又能賺點零花錢,引得不 少人跟風嘗試。 ▍本報訊 ▍ 對於打工人來說,下班之後屬於 自己的時間才真正開啟。大多 數情況下,大家會選擇運動、小酌 兩杯或癱在沙發上刷劇來緩解工作 一天的疲憊,但最近在社交平台上 卻突然火了一種反其道而行的「回血 方式」——下班送外賣。大學生、公 司白領、護士、銀行職員⋯⋯各行 各業的年輕人們都加入了這場兼職 送外賣的熱潮。 兼職送外賣熱潮興起 《海報新聞》報道,28歲的策策 是杭州一家互聯網公司員工。7月 初,他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條兼職 送外賣的攻略,萌生了騎單車送外 賣的想法,「正好我也想運動一下, 鍛煉身體減肥,當即就去買了單車 和裝備。」 說幹就幹,7月9日送第一單開 始,策策一共堅持了20多天。他把 平時記錄生活用的運動相機掛在胸 前,以第一視角記錄下了自己送外 賣途中遇到的趣事,上傳到社交平 台上,才發了5期就積累了2.8萬粉 絲,總計獲得了1628萬的播放量。 有粉絲問他,下了班只想「躺 平」怎麼還有精力去送外賣?策策 說,「初心還是為了鍛煉身體,堅持 送單後,儘管體重沒有明顯變化, 但明顯感覺到身心舒暢了,肚子上 的肉也緊實了,比健身房裏做有氧 訓練更有效。」 和策策一樣為了減肥而兼職送 外賣的還有湖北黃石的00後「準研究 生」金女士,「在網上刷到可以騎單 車送外賣減肥,有這個想法我就去 做了。」金女士的排程得很規律:每 天下午6點多騎上共享單車出發,送 到9點多結束,大約3小時。作為新 手且使用單車配送,她目前每天能 完成7至8單。收入方面,她坦言「單 價會比較低」,日均收入約30多元。 而堅持8天後,金女士已成功減重近 2公斤。 32歲的張先生原本從事辦公室 文職工作,長期久坐導致體重攀升 至80多公斤,他嘗試過節食、健 身,但都難以堅持而失敗。6月偶然 看到外賣騎手「日行三萬步」的報道 後,決定開啟「踩單車送餐減肥計 劃」。每天中午11點半至下午1點半 的午間高峰時段,張先生會接取3-5 公里範圍內的餐飲訂單。 張先生踩單車送餐配合每日控 制碳水攝入、增加蛋白質補充的飲 食調整,首周即實現減重1.5公斤。 持續35天後,其體重穩定降至76.5 公斤,腰圍縮小5厘米,體脂率從 28%降至24%。 本是騎行愛好者的長沙曾先生 表示,踩單車送外賣既可以減肥塑 形還能掙點收入,每天下班送2到3 小時,可以掙50元左右,收入不算 多。賺錢不是主要目的,「圖瘦不 圖錢」才是真正目的。他送了2個半 月,最多的一周騎行200多公里,一 共瘦了6公斤。 感覺既快樂又解壓 仙桃00後女護士柯菲在下班後 送外賣則純粹是為了緩解工作壓 力。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結束一 天的工作後,柯菲回到家都會躺在 家裏玩會手機放鬆,於是她便想著 找一份兼職。「那時正好看到網上眾 包(指的是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 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願 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大眾志願者 的做法),就買了一輛電動車和頭 盔,很快就可以上手了。」柯菲說。 一開始,柯菲只是想著豐富一 下自己的閱歷,沒想到自己卻越跑 越有勁。「我平時挺喜歡騎電動車 在城市之間逛逛,這樣可以緩解工 作的壓力。兼職送外賣,風景看到 了,還賺到了外快,感覺既快樂又 解壓。 對年輕人們這種賺錢又燃脂、 減壓的兼職方式,在網絡上有支持 者,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有部 分網友認為,這會搶外賣員的「飯 碗」。騎手老鄭表示,「我一天還能 穩在50單左右,沒覺得單少了。上 海早高峰、午高峰、夜宵檔,單子 根本接不完。真幹這行,得扛箱 子、爬樓、搶紅燈,他們體驗兩天 就知道累了。」 騎手阿東表示,他在送外賣的 路上看到過有人穿著騎行服送外 賣。「估計就是外賣健身吧!」對於 這樣的現象,阿東並不在意。他 說,「他們是為了健身,我們是為 了養家餬口,性質不一樣,而且系 統會優先派給全職。」老鄭和阿東都 表示,上海日訂單量超百萬,網友 擔心的搶飯碗,更多是一種焦慮。 專家提醒:這種減肥方式有潛在風險 ■選擇「送外賣減肥」的人士正往共 享單車上裝外賣。 網上圖片 ■女護士柯菲正在送外賣。 網上圖片 下班送外賣 「圖瘦不圖錢」 既能減脂又能賺點零花錢 ■一種結合運動與兼職的新型生活方式正在流行,很多人下班後騎行送外 賣,一邊減肥,一邊賺錢。 網上圖片 踩單車送外賣既可以減 肥塑形還能掙點收入,賺錢 不是主要目的,『圖瘦不圖 錢』才是真正目的。 長沙曾先生 ■下班後騎單車送外賣的策策。 網上圖片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