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1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C12 09.01.2025 星期一 香港財經 金發局開會商穩定幣 討論5大主題 近年有本地中小型地產發展商出現財政緊 拙問題,德勤亞太應急計劃和破產業務主管合 夥人何國樑表示,有財困的本地中小型發展商 或正處於當年內地房企出現債務危機的第一階 段,即進入債務展期階段,預計違約事件或陸 續有來,但相信問題不會像內房企業般嚴重。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建議,香港銀行應向 市場釋放更多資金,而政府亦可考慮承擔部分 風險,以紓緩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困難。 何國樑接受訪問時表示,第一階段即是銀 行等債權人不同意立刻減記本金或利息,而是 要求房企繼續還利息,並將本金還款日期延長 兩、三年的債務展期階段,但這有機會只是 「拖住先」,相關發展商兩、三年內未必能解決 債務問題,因此接下來有可能陸續見到無法向 銀行還息、違約、資不抵債、核數師只能出示 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等情況。不過,何國樑強 調,由於香港的經濟基本面、發展商質素、法 律制度均優於內地,加上香港土地甚少,預料 香港中小型發展商違約情況,不會如內房企業 般嚴重。 曾煥平則補充指,美國開始減息後,正面 臨財困危機的發展商、私人公司的財務緊張情 況可能會有所紓緩,但是資產價值嚴重下跌正 拖累了香港的房地產市場結構,難以估計中小 型發展商困局,何時才能出現轉機。 仲量聯行:冀銀行釋放資金 被問及如何「拯救」陷入困境的發展商,何 國樑指出,市場尚處觀察期,並無即時解決方 案,而沒有「躺平」的發展商或可透過出售自有 資產、與銀行保持溝通等行動,積極面對危 機。曾煥平說,多數銀行因擔心收不回錢而不 放貸,導致現時市場資金流動性不足,有價值 的資產無法交易和盤活,希望香港銀行可以向 市場釋放更多資金,同時政府亦可考慮承擔部 分風險,以增強銀行信心,促使新資金重新流 入市場,緩解發展商流動性問題。 另一方面,曾煥平表示,雖然近期寫字樓 物業市場,受惠於新股上市活動活躍,帶動一 些金融機構和法律事務所的租賃需求,但這些 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品質物業,尤其是那些環保 規格高、樓底高、配套設施完善的寫字樓,老 舊寫字樓仍是無人問津。整體而言,香港寫字 樓租金和價值已經回落到2010年的水平,且相 較於2019年高峰期,租金下跌了41%,買賣價 下跌了54%。 他續指,商舖情況更為嚴峻,受到市民北 上消費和網購影響,商舖租金和買賣價分別比 2014年高峰下跌了70%和72%,並預計今年香 港寫字樓和商店的租金和價值,仍可能有介乎 5%至10%的跌幅。 德勤:本地中小發展商 違約料不如內房嚴重 商湯(020)早前發表上半年業績,虧損 有所收窄。聯合創辦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 官徐立表示,上半年減虧幅度已超過50%, 下半年預估可保持同等節奏。他稱,今年底 集團人員規模或從現有的3000多人當中,再 減去約1000人,主要由於所孵化的「X業務」 在進行融資之後,集團要減持股權所致,即 是要減去的約1000人,主要來自X業務人員 的有序剝離。 目前X業務包含絕影(智能駕駛)、善萃 (智慧醫療)、元蘿卜(家用機器人)、善惠 (智慧零售)四部分。徐立表示,X業務並無 固定退出財務報表的時間表,主要取決於業 務自身市場競爭力與融資節奏。只有當業務 獲得資本市場認可、順利融資後,才會逐步 出表。出表後集團將適度降低持股比例,目 標降至20%左右。徐立稱,出表後X業務仍 與集團保持深度協同,既是集團基礎模型、 算力資源的核心客戶,又可通過集團技術降 低研發成本。商湯的「1+X」模式即以集團為 基礎平台,孵化多個垂直賽道業務(X),初 期聚焦6個核心領域。 對於AI業務發展,徐立表示,從客戶 結構來看,生成式AI業務呈現「中小企業鋪 量、國央企樹標桿」的格局。中小企業以電 商、教育行業為主,需求分散但覆蓋面廣, 付費意願強;國企央企作為標桿項目合作 方,單筆定單規模大,談判周期長,具備行 業示範效應。AI應用領域中,政府相關的大 型項目貢獻佔比70%,民生領域相關業務佔 比約30%,未來民生領域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商湯已上線5000台「異構」平台,解決不 同國產品牌算力的兼容與調度問題,符合 國家「算力要素統一規劃」政策方向。徐立強 調,AI產業應跳出「算力論斤賣」的傳統模 式,轉向「按效果付費」,即通過綁定上層應 用與解決方案,實現算力與技術的溢價。 另一個消息指,當天出席者包括來自有意 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的機構,當中 有螞蟻、連連支付,以及港交所等,金管局 並沒有代表出席,至於金發局則派出行政總 監區景麟,以及總監及政策研究主管董一岳 做代表。整個會議歷時逾2小時,大家討論 較聚焦KYB及KYC。對此,本身已受規管的 機構如銀行等認同有關做法,認為若不中央 化、不做KYB和KYC、不能追蹤,穩定幣就 猶如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 不過,科技公司則持相反意見,不贊成 KYB及KYC,冀可盡量減少規管,而單單這 課題就討論了很久。 螞蟻及港交所派員出席 是次會議的討論主題包括,穩定幣牽涉 國家政策,不止是商界,提出需要一個不同 地方的互認穩定幣發牌機制;金管局建議的 穩定幣指引,提及KYC、打擊洗錢(AML)和 虛擬資產轉移法規(Travel Rule);如何探索 財資代幣(Treasury Token);未來如何發展穩 定幣市場,提升香港在全球穩定幣樞紐地位 的競爭力;穩定幣生態圈協作,創造可持續 未來發展,其中考慮成立專責小組。 本報曾向金發局查詢上述事宜,但截稿 前尚未有回覆。金管局7月底公布穩定幣發 行人監管制度要求,鼓勵有意申請的機構在 8月底前表達意向,9月底前正式提出申請。 商湯年底有序剝離近千「X業務」員工 香港《穩定幣條例》上月1日生 效,據了解,金發局上月底召開有關穩 定幣的會議,談及金管局建議的穩定幣 指引等5大討論主題,當中大家討論較 聚焦KYB(認識你的業務)及KYC(認識 你的客戶),約有30名與會人士,包括 來自有意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的機 構、港交所(388)等,但金管局則沒有 代表出席。有消息人士表示,金發局以 往都會舉辦一些會議,以了解政策變 動,如何影響到業界生態圈,並會索取 意見,做後續研究和政策倡議。 ■據了解,金發局上 月底召開有關穩定幣 的會議,該局派出行 政總監區景麟參加。 根據聯交所的數據顯示,自年初至上月底 止,受理的新上市申請達283宗,當中 主板及GEM板申請分別有237宗和10宗。 李鎮國表示,關注美國基金回來本地新 股市場的情況,美國投資者今年初起陸續回 來,預計有關情況下半年將更加明顯,即是 美國長線基金和對沖基金更加活躍,因為其 現時對中資股的權重佔比低,而香港是今年 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之一,故有壓力要做一 些部署。 他提及,以往美國基金參與香港新股發 行量佔3、4成,現時可能約2、3成,預計美 國基金對人工智能(AI)概念、消費品、醫 療、工業科技等公司感興趣。 他認為,未來1年有更多國際企業到港上 市,包括來自東南亞、中東和歐洲,希望下 年有些歐洲公司到港掛牌,而這些歐洲公司 都在研究中。他指歐洲公司會考慮香港作為 上市選擇地之一,因為英國市場的流動性和 表現不是特別好,以及有公司希望接觸到北 水資金,涉及的公司主要是消費和工業類相 關行業,部分公司沒有內地背景但有計劃來 亞洲發展。 保薦人佣金費率趨降 本地新股新規自上月4日生效,當中市場 焦點為回撥機制的變更。聯交所提供兩個選 項供發行人選用,機制A為將公開發售初始 比例定為5%,並按超購認購倍數而進行相應 的回撥,最多可令公開發售增至35%。機制B 容許發行人將公開發售初始比例定為10%至 60%之間,並無回撥機制,但可酌情重新分 配股份。 由新規生效至今,已有4隻新股完成掛 牌,當中3隻新股均使用機制B,並將公開發 售比例定為10%。被問及使用機制B的發行人 會否酌情重新分配股份,他表示應該不會, 因為「反而回撥好似覺得你機構唔夠單,比散 戶的訊息唔係咁好」。他認為,在新機制下, 發行人申請回撥豁免的情況會減少,因為機 制B已可令公開發售佔比固定在10%,以更加 配合市場的需求。 新制下4新股完成掛牌 他指出,該行的機構客戶認為是次諮詢 總結「很合理、很平均的水平」,而客戶選擇 回撥機制時會考慮發行規模、基石投資者的 參與度,以及自身行業性質。他解釋基投參 與度方面,如果發行人本身的基投比例較 高,達一半或以上,可能會選擇機制B,以確 保建簿配售的份額。 在該情況下,若然選擇機制A,當公開 發售認購反應熱烈時,便會觸發公開發售及 基投部分的回撥。至於自身行業性質方面, 他指出,如果發行人的品牌是與消費相關, 廣為人知,有機會選擇機制A,以吸引更多 散戶認構。他提及,「先A後H」的新股更希望 招徠一些機構投資者,傾向選擇機制B,因為 其A股已有很多散戶。 另外,聯交所規定40%股份分配至建簿 配售部分,他表示這可確保有一個足夠的份 額分給機構投資者,令他們更加願意去做股 票研究,而非「只有一成(可供認購),那麼多 人去爭 」。 港今年新股集資瑞銀料達2500億 美基金持中股佔比低 預期下半年更活躍 ■李鎮國表示,瑞銀預計今年香港新股市場集資額高 達 2000 億元,有機會上試 2500 億元。 新機制下4隻新股分配情況 項目 銀諾醫藥 (2591) 天岳先進 (2631) 雙登股份 (6960) 佳鑫國際資 源(3858) 回撥機制 B A B B 初始公開 發售比例 10% 5% 10% 10% 最終公開 發售比例 10% 35% 10% 10% 最終基石 投資者 認購比例 11.5% 36.2% 28.1% 50% 首日掛牌 升幅 206.5% 6.4% 31.3% 177.8% 預計美國基金對 AI 概念、消費 品、醫療、工業科技等領域的中資 公司感興趣。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 李鎮國 排隊到港上市的公司絡繹不絕,瑞 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 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表示,該行預計今 年香港新股市場集資額高達2000億元, 有機會上試2500億元。他又預期,美國 投資者下半年回歸本地新股市場的情況 將會更加明顯。現時新股市場暢旺,他 指出保薦人費用與以往相若,但整體佣 金費率下跌,直言「競爭大了,行內用 收費作為競爭條件。」 ■金發局上月底有關 穩定幣的會議,談及 金管局建議的穩定幣 指引等5大討論主題。 ■徐立表示,從客戶結構來看,生成式AI業 務呈現「中小企業鋪量、國央企樹標桿」的格 局。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