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03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白思豪在《紐約每日新聞》撰寫的專欄中表 態支持這位領先者時說「: 我們需要馬姆 達尼當市長,不僅因為他的理念正確,或者 因為這些目標是可實現的,我們需要他,因 為在他的內心與骨子裡,他無法接受一個把 建設並維持城市運作的人排擠出去的城市。」 這位曾於2014至2021年擔任兩屆市長的 白思豪強調,馬姆達尼對可負擔性的承諾, 包括凍結房租、免費托兒以及免費市內公車 ,正是他在6月民主黨初選中勝出的原因。 「然而,儘管許多紐約人讚同他,仍有 許多人持懷疑態度。還有人對市政府不僅會 說、還能做到的能力失去信心。他們想知道 一個真相:這能否做到?」他寫道。 「我可以明確地說,而且我比任何人都 清楚,答案是肯定的。」白思豪接著回顧自己 在市府的經驗,他表示批評者曾抨擊他的政 策,包括可負擔住房、帶薪病假與全民學前 教育是「魯莽的理想主義」。 「這些批評往往來自於有既得利益、希望 維持破碎現狀的政客與特殊利益團體。簡言 之,把我的議程貼上『不可行』的標籤,只是 掩飾了他們真正的問題:不願將權力與機會 讓給工薪階層。」他寫道。 「到了2025年,這些過度的譴責與2013 年時結果一樣:公眾不僅想要馬姆達尼的政 綱,而且這一切實際上都能做到。」曾在2021 年市長選舉中支持現任市長亞當斯的白思 豪,進一步指出,特朗普總統的削減開支議 程更凸顯在11月選舉中支持這位社會主義者 的重要性。「當特朗普削減糧食券(SNAP)、 摧毀醫療補助(Medicaid)、再次讓工薪階層被 拋棄時,市政府裡需要一名堅定不移的鬥士 的時刻,從未如此迫切,」他寫道。「僅僅有一 個不敢大膽追求經濟機會,或躲在所謂『可行 性問題』背後的『領導者』,遠遠不夠。」 馬姆達尼將在11月的選票上迎戰尋求以 無黨籍連任的亞當斯、前州長柯謨(Andrew Cuomo)、共和黨候選人史瓦華(Curtis Sliwa) 以及律師華爾登(Jim Walden)。 QR Code 在《紐約每日新聞》撰寫專欄表態 白思豪支持馬姆達尼角逐市長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 前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周 二公開支持社會主義民主黨候選人馬姆 達尼(Zohran Mamdani)角逐市長職位, 他聲稱這位進步派人士「大膽而全面」 的政綱將能拯救紐約市。 ■前市長白思豪周二公開支持社會主義民主黨候選人馬姆達尼角逐市長。 NEW YORK NEWS B1 09.03.2025 星期三 在紐約州物業法庭累積案件逐漸 被加劇處理下,史丹頓島今年至今租客 因無法或拒絕付租而被驅逐的案件也增 加,根據統計,今年首八個月共有 400 名租客被屋主成功驅逐搬離。 B2 今年400餘史島租客被逐 「我可以明確地說,而且我比 任何人都清楚,答案是肯定的。」 白思豪接著回顧自己在市府的經 驗,他表示批評者曾抨擊他的政 策,包括可負擔住房、帶薪病假與 全民學前教育是「魯莽的理想主 義」。 同源會創會會長陳慧華 「紐約郵報」 撰寫專欄: 「馬姆達尼支持者不懂 『激進社會主義者』 恐怖」 大紐約同源會創會會長,亦為曼哈頓研 究所兼任研究員陳慧華撰寫專欄「: 馬姆達尼的 支持者根本不懂『激進社會主義者』將釋放的 恐怖」為題,9月1日發表在「紐約郵報」: 人們常說:二十歲時如果不是共產主義 者,你沒有良心;三十歲時如果不是資本主 義者,你沒有頭腦。這句話再貼切不過地反 映了紐約市長選舉的悲劇鬧劇,而領跑者正 是馬姆達尼。 作為唯一一位年齡接近「二十到三十 歲間」的主要候選人,馬姆達尼究竟如何 呢? 他那充滿笑容與青春活力的形象吸引了 許多真正的二三十歲紐約人,也吸引了不少 「心態二十歲」的年長者。 他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念——廢除私 有財產、奪取生產資料、撤銷警察經費、凍 結租金、提供免費公共交通、建立國營商店 等等——讓不少「二十幾歲心態的人」為之傾 倒。然而,更有智慧和冷靜的人深知這些理 念將如何傷害城市。沒錯,馬姆達尼已經超 過三十歲——他今年三十三歲,但或許只是 大器晚成,畢竟到目前為止成就有限。 儘管他的履歷單薄、政綱脫離現實,不 少超過三十歲、應該更清醒的支持者卻安慰 大家:不用擔心,他根本做不到他所說的一 切。 這真令人費解:他們不同意馬姆達尼的 核心立場,也承認他能力和成就不足,卻 仍然打算投票給他,理由竟是「反正他會失 敗」!歷史上充斥着共產主義帶來的恐怖。曾 親歷共產主義的移民,看到這種思想在美國 被鼓吹時,無不感到震驚。 從1917年至1987年,共產政權透過處 決、清洗、強迫勞動、酷刑、監禁與大規模 饑荒,估計殺害了1億6,900萬人,遍及中國、 蘇聯、安哥拉、柬埔寨、古巴、衣索比亞、 波蘭等國。這一數字遠遠超過法西斯主義下 的2,800萬死亡。 媒體與教育體系因美化馬克思主義、貶 低美國,而助長了對共產主義血腥歷史的無 知。這種「記憶黑洞」助長了一種神話:財富 再分配能帶來平等、自由與繁榮。歷史卻證 明,這完全是錯誤的。 資本主義雖然有缺陷,但比任何制度更 能推動繁榮——它讓數十億人,包括中國四 分之一人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富裕,並最 接近自由與平等權利;而共產主義則完全 相反。共產主義甚至連「結果平等」也無法實 現:人人貧困、時刻害怕半夜的敲門聲,權 力濫用無處不在。 即使再怎麼以「平等」的口號來粉飾共 產主義,最終都會淪為腐敗橫行的生活方 式。 馬姆達尼與他的年輕支持者會說,這些 共產主義的歷史失敗只是「意外」,如果「真正 正確地實行」,一切都會美好。 但還有句名言:「瘋狂就是一遍又一遍地 做同樣的事,卻期待不同的結果。」 這是人性:當一個政治體系靠掠奪他人 勞動成果運轉時,被掠奪的人就不再努力工 作,最後大家都陷入貧困。而一旦權貴開始 掠奪他人的勞動成果,他們就永遠不會停止。 僅僅在一代人之前,紐約市就因稅基流 失而出現一棟又一棟廢棄、焚毀的樓宇,街 區宛如戰區,犯罪與謀殺猖獗,城市瀕臨破 產。 真正的二十幾歲年輕人未曾經歷過那段 日子,而那些「心態二十幾歲」的人似乎也早 已失憶。但紐約市絕非不會再陷入管理不善 的危險。 也有可能,馬姆達尼根本不是理想主義 的「真二十幾歲青年」,而是個精於算計、善 於操縱的表演者,他深知共產主義能如何打 動不同年齡層的年輕人,並藉此推進自己的 權力野心。 這與他本人「一邊受益於父母的財富與特 權,一邊打擊他人的資產與收入;一邊勾選 非裔身份以增加大學錄取機會,一邊住在原 本為低收入群體設計的租金管制住房」的做派 十分吻合。 「規則是給你們的,不是給我們的」—— 這正是共產主義精英在千百萬人受苦時仍可 肆意奉行的做法。 紐約人需要什麼,才能走出這種二十歲 式的幻想,表現出應有的成熟,把這個「權貴 二代」放回應有的位置?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陳慧華批評馬姆達尼支持者頭腦不冷靜。 新學年增72開放街道 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比賽揭曉 紐約市公校將於明(4日)正式開學,市交 通局昨日宣布計劃在新學年中在學校附近增 開72條開放街道,以增加校園周邊的交通安 全。交通局同時也公布了今年公校交通安全 宣傳比賽的結果,獲獎的交通安全宣傳作品 將在網上展播,還會被納入交通零死亡願景 的教材中。 「開放街道」項目將部分學校周邊的街道 在特定時段暫時封閉,禁止車輛通行,讓學 生能安全上下學,同時提供空間進行戶外遊 戲、課堂教學及休憩活動。交通局長羅特格 斯表示開放街道希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安 全、更健康的城市環境,並延續紐約近百年 來封街讓孩子玩耍的傳統。 「開放街道」項目於去年春季正式立法, 首次為學校周邊開放街道建立了法定架構。 市交通局還與非牟利機構Street Lab合作推 動,特別關注低收入社區學校的需求。Street Lab協助學校申請許可、規劃及布置街道,提 供桌椅、活動及專職人員。該組織今年已協 助推出15條新「開放街道」,另有22個地點正 在籌備中。 同日,市交通局昨日也公布了今年公 校交通安全宣傳比賽「我們在走路」(We’re Walking Here!)的結果。該比賽鼓勵學生製 作公共服務宣傳片,呼籲駕駛人注意行人安 全,避免魯莽駕駛和交通事故。 今年共有101所學校報名參加比賽,最 終34所小學、初中與高中提交了作品。經 交通局安全教育部門評選,布碌崙PS 69 K Vincent Grippo School獲得了第一名,布碌崙 PS 194 K Raoul Wallenburg School獲得第二 名,史坦頓島Tottenville High School獲得第三 名,布朗士Theatre Arts Production Company School獲得榮譽提名。 得獎作品將在網上展播,網址是: h t t p s : //www . n y c . g o v /h tml /do t /h tml / pedestrians/walkingschools.shtml。並被納入本 學年交通零死亡願景交通安全課程教材中, 讓更多學生受益。 此外,2025年度比賽報名現已開放,截 止日期為2025年10月3日。比賽將於10月8日 「國際步行上學日」啟動,至12月12日截止, 所有紐約市K-12年級的公校均可參加,報名 需通過市交通局網站提交,網址是:https:// nycdotsurveys.info/survey/were-walking-here。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獲得第一名的69小學學生作品。 律師華爾登(Jim Walden)2日宣布暫停 其紐約市長競選活動。 這位幾乎不會勝算的獨立候選人在推特 上寫道:「幾個月來,我一直堅持認為,除非 11月出現一對一的對決,否則市政廳將被一 匹特洛伊木馬奪走。我不能再把更多公款浪 費在徒勞的希望上,期待自己被選中迎戰。」 前聯邦檢察官的競選團隊發言人並未立 即回應主流媒體的查詢,但一名接近內情的 消息人士將競選暫停歸因於「個人問題」。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在這場仍然擁擠的 市長競選中,華爾登僅獲得3%的支持率。 根據競選財務局發言人亨特(T i m Hunt er)的表示,華爾登仍需清算競選財 務,並償還公共配對資金。華爾登籌得了 110萬美元,並獲得超過230萬美元的公共資 金。 亨特表示:「一旦你接受了公共資金卻 退出競選,你必須歸還配對資金。」 華爾登目前僅剩約124萬美元可用。 消息人士在宣布後透露:「這場競選一 開始就充滿了內部的狗屁事,再加上他私人 生活的混亂,最終導致了這個結果。」 據競選團隊消息人士透露,這位已婚候 選人將支付競選團隊員工至本周結束。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律師華爾登 (Jim Walden) 昨宣布暫停其 紐約市長競選 活動。 律師華爾登暫停競選紐約市長: 「我不能再把公帑花在徒勞的希望上」 更多紐約新聞可掃描 詳盡消 息為你報道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