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后區的法院走廊裏, 常可見華裔居民焦急等候。他 們往往抱著厚厚的文件夾,在 走廊間走來走去,東張西望。 此時,只要看見一張熟悉的華 裔面孔,便會眼神一亮、滿懷 期待地湊上前,試探地問: 「中國人嗎(Chinese)?」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皇后 區至少使用160種獨特語言與 方言。伴隨多元語言環境而來的, 是對各類口譯員的龐大需求。 州法院管理辦公室(Office of Court Administration, OCA)發言人 貝克(Al Baker)2日向本報提供的數 據顯示,被指派到皇后區法院口譯 員人數在過去六年間持續下滑,僅 在2022年與2023年短暫持平。2019 年尚有61名口譯員,到了2025年8 月僅剩41名,減幅達三分之一。 普通話需求僅次於西班牙語 根據紐約州法院系統最新 數據顯示,自2 0 2 0年起普通話 (Mandarin)已穩定成為全州法院口 譯需求量第二大的語言,僅次於西 班牙語,遠超俄語、阿拉伯語與孟 加拉語。 近年來,全州普通話口譯指 派次數從2020年的2,731次持續攀 升,到2024年已達4,748次,五年 間增幅接近八成。 2024年,皇后區法院為將近 6,000名有限英語能力(LEP)居民提 供普通話服務,規模遠超曼哈頓、 布碌崙等地區,位居全州首位。 雖然普通話穩居皇后區法院第 二大需求語言,但實際指派次數卻 相對有限,並且從2019年至2024年 間呈下降趨勢。 前皇后區民事法院法官候選人 朱莉(Julie Milner)指出,當沒有口 譯員時,當事人不是只能等待,就 是被迫改日再來;前者意味著要多 支付律師費,後者則可能還需請假 並承擔額外支出。 她補充說,有些人因不願花 錢,只能請同行親友臨時充當口 譯,或者勉強依靠自己的英文去理 解庭審。「但這是非常危險的,因 為法律術語並非日常英文,稍有誤 解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法拉盛勞工家庭協會萬先生則 回憶,他經常陪伴社區成員前往房 屋法庭。「有一次法院因找不到中 文口譯,最後只好由我臨時代為口 譯。簡單內容還可以,但複雜案件 就很難辦了。」 他並表示,由於西班牙語口譯 員相對充足,法院考慮效率往往優 先處理西語案件,「中文案件只能 往後拖。可法庭通知大家要九點半 到場,結果常常一等就是好幾個小 時。」他還說,如果當事人請了專 業律師,一小時收費幾百美元, 「那真的會花很多錢」。 「專職使用不足 依賴臨時人員」 法院系統最新數據顯示,普通 話口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日薪制 (Per Diem)人員。2024年,皇后區 普通話口譯的指派中,僅約四分之 一由正式員工完成,其餘多數依賴 日薪制口譯員。 全州範圍內,普通話口譯的指 派亦有超過四分之三(76%)來自臨 時人員。州法院補充資料則指出, 皇后區另有 111名登記在冊的日薪 制普通話口譯員。 相比之下,西班牙語口譯配置 更為穩定。2024年,全州西班牙語 口譯指派總量遠高於其他語言,其 中近半數由正式員工完成。 一名匿名的華人居民向本報表 示:「有些法庭口譯員讓我覺得沒 有好好翻譯。我明明說了很多,他 卻三言兩語就結束了,感覺他根本 沒有完整口譯,有時甚至直接告訴 我該怎麼做。口譯不就是應該忠實 翻譯嗎?」 本報記者此前旁聽「張曉寧殺 害移民律師案」時,也親眼目睹口 譯員未能準確表達張曉寧的陳述, 當庭被當事人指正,並改以中文自 行解釋。 朱莉指出,專職普通話口譯與 日薪制度存在明顯差異。日薪制口 譯員缺乏穩定的案件積累,難以 長期培養法律專業詞彙;加上中 文與英文並非逐字直譯語言,「這 需要專職口譯員日積月累的專業訓 練。」 她補充說,相比之下,西班牙 語與英語的互譯更為直接,許多情 況下幾乎可以逐字對應,對英語使 用者而言,西班牙語是最容易學的 語言之一。但在法院系統內,西班 牙語的專職口譯員卻更多。 她強調,法院若能聘用能兼通 多種方言的普通話口譯,甚至可能 節省成本。她說,「許多人誤以為 中國的方言僅是口音差異,其實彼 此間幾乎如同不同語言」。 法院:多渠道擴招 然而,口譯人力短缺並非孤立 現象,而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制度 性難題。 朱莉指出:「人數出現下降, 可能和疫情期間法院認為僱用日 薪制口譯員成本更低有關,加上 大部分庭審改以電話或Zoom、 Microsoft Teams等平台進行,對正 式人力的需求相對減少。」 同時,根據《鷹報》報導,口譯 員不足可能導致庭審等待時間延 長,許多案件更不得不延後排期、 重新安排開庭日期。但同時,口譯 員的招聘門檻高、合格人力稀少, 加之疫情後大量資深人員退休或升 遷,使得缺口進一步擴大。 此外,口譯員本身也面臨職業 困境。據報道,今年年初,紐約州 法院系統的口譯員曾提出申訴,要 求重啟爭取更高薪資的訴訟,認為 「口譯員薪酬過低,與其高強度工 作及高資歷要求並不相符」。 針對人力縮減問題,紐約州統 一法院系統(UCS)發言人貝克在回 覆本報的聲明中表示,法院正積極 擴充口譯隊伍,以應對日益增加的 需求。 他解釋,口譯員人數減少部分 源於退休與晉陞,但法院已採取措 施加快補員。近年來,法院透過數 字與媒體宣傳、社區外展,以及與 語言專業院校合作推廣口譯考試, 吸引更多人加入。 為改善留任環境,法院不僅提 高了專職口譯員薪資,也上調了日 薪制口譯員的報酬,並設立口譯實 習計劃,讓語言專業學生能夠提早 接觸司法口譯、培養後備人力。 在皇后區,面對普通話口譯需 求水漲船高,如何在成本、人力短 缺與公平正義之間尋求平衡,仍是 法院與社區共同面臨的長期課題。 ■圖表中藍色長條 代表被指派至皇后 區法院的口譯員人 數,紅色折線則代 表口譯員的年度總 指派次數。圖表根 據紐約州法院系統 數據和州法院管理 辦公室提供給本報 的數據繪製而成。 江演媚個展「足以探水」(A Toe in the Water)》將於9月5日至19日在 美華藝術協會/456畫廊展出。開幕 酒會︰9月5日,下午6點至8點,歡 迎喜愛油畫藝術者參加。 江演媚表示,這些作品選自近 兩年的創作。她使用丙烯、油畫 棒、油畫等不同媒材來表達衝突的 能量。對她而言,色彩承載著內心 深處被壓抑的複雜情感。成長於中 國的傳統家庭,她背負著既屬於個 人的,也屬於傳承的集體的情緒。 2021年江演媚從廣州來美國留 學,她表示,來到新的國度,文化 的碰撞喚醒了體內沉睡的情緒與創 傷。她試圖透過強烈的色彩對比、 交織與糾纏,呈現這種複雜性。在 繪畫中,也結合了書法元素與中國 關於能量平衡的哲思。透過藝術表 達,我渴望找到一種平靜而詩意的 存在。 她說,在轉向繪畫之前,曾是 一名攝影師。對環境的敏銳感受, 是創作的重要來源。在新的環境 裏,她努力接納不同文化與生活方 式。在過去兩年的藝術實踐 中,一直致力於梳理並理解自 我的內心。希望作品能更多地與當 下環境相結合,並持續嘗試裝置與 行為藝術。如何在衝突中尋找平 衡,仍是我創作的核心主題。 江演媚1986年生於中國廣州, 現居紐約的藝術家,創作跨越繪 畫、裝置與攝影。江演媚先後取得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藝術碩士學位(2023),及廣東外 語外貿大學學士學位 ( 2 0 1 0 ) 。她的攝影作品曾 獲得2 0 1 6年颱北攝影新銳獎和 2 0 1 5年 Xi t e k EOS新人獎,並 被德國Alexander Tutsek-Stiftung Foundation及中國成都當代影像館 等機構收藏。自2021年起,江演媚 將創作實踐拓展至繪畫與裝置。 2025年,她參與了位於紐約總督島 (Governors Island)的AnkhLave藝術 駐地項目。 456畫廊開放時間︰周一至周 五,下午1點至5點。或提前預約參 觀。地址︰百老匯大道456號3樓, 電話︰(212)431 9740 網站︰www.caacarts.org。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江演媚個展 「足以探水」 9/5至19日456畫廊展出 一年一度家庭友善活動 布碌崙南瓜節10月登場 記得參加這個一年一度的家庭 友善活動,這裏有數千個南瓜可供 選擇,還有南瓜裝飾、遊戲、活 動、特別嘉賓、現場音樂、時令 美食、抽獎等等!布碌崙南瓜節 (Pumpkinfest)今年重歸,將於10月 初舉行。 這項秋季活動由Mazzone Ace Hardware於2005年發起,旨在為社 區創造一個有趣的秋季慶祝活動。 開始時活動規模很小,只有幾張桌 子。 多年來,規模和範圍不斷擴 大,活動佔據了整條街,並發展成 為一個有目的性的活動。 2013年,Mazzone家族與兒童 奇蹟網絡及其當地分支機構「科恩 兒童醫療中心」(Cohen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合作,為兒童提供 挽救生命的醫療救助。 活動組織者兼Ace Hardware總 經理西維樂迪(Elizabeth Civiletti) 說:最初只是在我們商店前面擺放 幾張桌子,如今已發展成為我們社 區的年度秋季活動,這要感謝社區 的巨大支持和慷慨,他們幫助我們 成長並籌集了重要資金。沒有甚麼 比看到小朋友們笑容滿面、與我們 共度美好時光更美好,這讓這一天 變得格外特別,令人難忘。 除了享受美好時光之外,家 庭和贊助商都能感受到,他們的 努力為一項意義非凡的事業做出 了貢獻。兒童奇蹟網路(Children's Miracle Network)是一個非營利組 織,每年幫助超過1000萬名兒童。 所有捐款都將用於當地醫院,用於 資助關鍵的救命治療和醫療保健服 務、兒科醫療設備、為住院期間困 難的家庭提供情感支持以及為有需 要的家庭提供經濟援助。 布碌崙南瓜節將於10月4日(星 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3時舉行,地 點在布碌崙法院街(Court St)和克 林頓街(Clinton Street)之間的第四 巷(4th Place)舉行,更多資訊可電 (718)624-8494。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江演媚和她的作品。 口譯員反向縮水 B4 09.04.2025 星期四 僑社 普通話穩居法院第二大需求語言 ‧ / * "8 Adam Kally, Sage 陳栢育翁出殯 陳栢育翁(陳伍慕卿之夫君德蘭 希蘭之令尊)廣東省台山市斗山鎮浮 月村人氏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廿四日 蒙主寵召主懷安息在世寄居九十六 載現遺體停厝華永生殯儀館謹定於 九月七日(星期日)下午三時至六時 哀思九月八日(星期一)上午八時由 牧師主持安息禮儀式畢隨即出殯安 葬於布朗士區St. Raymond墳場自置 壽地。 訃聞 近年來,全州普通話 口譯指派次數從 2020 年 的 2,731 次持續攀升,到 2024 年已達 4,748 次,五 年間增幅接近八成。 同 泣 告 聞 訃 告 親屬眾多 恕未盡錄 孝 男 業洪 孝媳 伍翠梅 業均 周小靜 孝 女 娉紅 孝婿 鄺均偉 孝 孫 男 文杰 孝 孫 女 孝外孫男 鄺澤賢 孝外孫女 鄺澤卿 胞 姊 伍瓊貞合家 胞 弟 伍伯揚合家 胞 妹 伍寶瑤合家 伍 寶 蓮 合家 Χ⟛ᦕ ࡌ ⴁ 䡄Ձ⎓ᣃӰ㨈 ॹঀ ሆↃ٣ᑅૢ㐊 ⴇ 㢍〭䡄 先考諱伯佐伍公府君︵伍秀嬋之丈夫︶ 廣東省台山市四九鎮下坪鄉人氏於二零 二五年八月廿九日蒙主寵召主懷安息積 閏享壽八十七載遺體現停厝全福殯儀館 謹定於九月五日︵星期五︶下午三時至 六時哀思九月六日︵期六︶上午九時 至九四十五分追思十時正移靈出殯安 葬紐約上州瓊士高墳場自置壽地忝屬 宗親戚友鄉世誼哀此訃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