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過半,紐約市經濟疲軟態勢 逐漸顯現。僅醫療行業在低迷的就業市 場中表現亮眼,但也面臨挑戰。金融等 主要行業因經濟不確定性與關稅導致的 價格上漲,招聘顯著減少或放緩。霍夫 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經濟學 教授德弗雷塔斯(Gregory E. DeFreitas) 表示,「經濟放緩速度令人震驚,這可 能只是開始。」 ▍本報訊 ▍ 據《紐約時報》報道,根據市管理與預算辦 公室數據,今年首7個月,紐約市私營 企業僅新增5079個就業崗位,為1995年以來 同期最慢增速,遠低於去年同期的6.8萬個。 醫療行業表現突出,今年新增4.1萬個崗位, 自2020年起累計新增超25萬個。然而,新職 位多為低薪的家庭健康助理,年薪約3.24萬 元。特朗普的減稅與支出法案未來十年將削 減醫療補助(Medicaid)約1萬億元,恐導致紐 約市醫療行業流失3.3萬個崗位,其中半數來 自醫院。德弗雷塔斯警告,醫療業作為最後 的強勁增長點正面臨威脅。 曼哈頓的辦公大樓象徵紐約經濟,涵蓋 金融保險、資訊及專業服務等行業,僱用超 150萬人,平均年薪26.2萬元,稅收佔州稅收 的19%。然而,2025年初至今,辦公室工作 崗位減少1.55萬個,去年同期則增加1.91萬 個。無黨派財政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艾 斯納(Emily Eisner)稱此為「重大問題」。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8月初的調查顯示,紐約市及周 邊地區(包括新州北部及康州西南部)的企業 領袖對未來數月經濟前景愈發悲觀,逾半數 受訪者認為商業環境惡化,面臨價格上漲與 供應鏈中斷,預計未來6個月就業將下降。相 較之下,洛杉磯地區今年裁員6400個,灣區 減少1.4萬個,紐約市勞動市場表現略佳。 關於百萬富翁是否離開紐約的爭論持續 多年,他們僅佔納稅人1%,卻貢獻40%的個 人所得稅。疫情高峰期2020至2021年,財政 政策研究所分析顯示,百萬富翁因遠距工作 能力以較高比例離開,但2022年回歸疫情前 趨勢。2020至2022年間,紐約市流失部分富 翁,但新增更多年收入超100萬元的高收入 者。 2022年,紐約州有7萬名百萬富翁,半數 居於紐約市,2010至2022年間數量翻倍。公 民預算委員會主席萊恩(Andrew Rein)表示, 增加百萬富翁有助於資助優質公共服務。 ■今年首7個月,紐約 市私企新增就業崗位 為1995年以來最慢。 Todd Heisler/ 紐約時報 紐約市警務處因一段網上瘋傳影片引發 爭議,影片顯示3名警員在東村把一名青少 年從Citi Bike單車上摔至人行道。 《紐約郵報》報道,據Instagram帳戶nysttynews發布的影片,上周該未具名青少年 在B大道疚東14街騎行,闖入警方交通檢查 站並駛上人行道。 影片中,兩名警員抓住青少年手臂, 第3名警員加入,把少年摔倒在地。3人隨 後拉扯少年頭髮、膝蓋壓頭,最終把他鎖 上手銬帶往警車。網民反應強烈,有人寫 道「對一個騎Citi Bike單車的孩子如此對待 毫無道理。」另一人質疑「為何要用6至8人的 薪資稅金逮捕一個瘦弱少年?」還有網民表 示「這種事只在貧民區發生,公園大道(Park Avenue)闖紅燈的白人不會被拉下單車。他 未反抗,只是身體因被扭痛而反應,這不 對。」 市警務處3日未即時回應置評請求。消 息人士透露,少年在交通安全檢查站附近衝 紅燈,拒絕警員要求停車。 部分網民支持警員,稱少年全程反抗, 「這是為了所有人安全採取的策略行動。」另 一網民批評影片評論,稱「警員受過嚴格訓 練,懂得如何控制不配合人士。請停止荒謬 評論,讓市警務處安全執勤。」 本報訊 西威徹斯特縣(Westchester County)檢察 官辦公室表示,36歲的紐約市警務處便衣緝 捕小組警探奧康奈爾(John O'Connell)於上月 28日晚間因路怒事件,持已上膛的手槍指向 三名16歲青少年,怒吼「我有槍」而被捕。 《紐約郵報》報道,事件發生在索默斯 鎮(Somers)6號公路東行方向,約晚上8時30 分,3名青少年駕車急停,導致後方的奧康 奈爾猛踩剎車。 據法庭記錄,奧康奈爾隨後駕駛其2024 年款本田車靠近青少年,搖下副駕窗,持格 洛克19型手槍指向駕駛的少年並大喊威脅。 他繼續以「攻擊性方式」駕車逼近青少年,包 括一名男童與女童,後者最終脫離並報警。 奧康奈爾來自紐約帕特森(Patterson),被控 二級恐嚇罪、持有武器罪及3項危害兒童福 祉罪。 奧康奈爾在索默斯鎮法院提堂,否認罪 行,因罪名不適用保釋而獲自簽擔保。法官 麥克德莫特(Michael McDermott)為3名受害 青少年頒布對奧康奈爾的保護令。市警務處 發言人表示,奧康奈爾已被停職且無薪。 西威徹斯特縣檢察官卡卡斯(Su s an Cacace)發聲明表示,「將交通爭執升級為致 命威脅不可接受,本辦公室將追究被告的離 譜行為。」她讚揚青少年在危險情況下保持冷 靜並安全脫離的勇氣。 本報訊 市警東村拘捕少年 惹來暴力執法爭議 紐威 市脅 警少 路年 怒被 持停 槍職 長島連環兇殺案 法官允新DNA證據 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馬澤伊(Timothy Mazzei)於3日在河源(Riverhead)法院裁定, 允許使用進階技術取得的DNA證據,應用於 長島吉爾戈海灘(Gilgo Beach)連環兇殺案疑 犯休爾曼(Rex Heuermann)即將開庭的謀殺 審判。 《每日新聞》報道,馬澤伊未在簡短聽證 會上解釋裁決理由,並定於9月23日再次開 庭,稱辯方已通知法院將提出新動議。 福縣檢察官蒂爾尼(Ray Tierney)表示, 「我們贏了。」現年61歲的曼哈頓(Manhattan) 建築師休爾曼被控自1993年起殺害7名女性, 多數為性工作者,其遺體在吉爾戈海灘附近 一條偏僻公園大道及休爾曼位於馬薩皮夸 (Massapequa)的住所附近被發現。專家表 示,此裁決為紐約法院首次允許此類技術作 為證據,全美亦屬罕見。 裁決涉及加州Astrea Forensics司法鑑識 公司使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分析高度降解的 DNA樣本。檢方稱,該技術結合其他證據, 強烈指向休爾曼為兇手。休爾曼的律師則質 疑Astrea Forensics的計算誇大了從埋葬地點發 現的毛髮與其客戶DNA匹配的可能性,稱其 統計分析錯誤依據包含2500人基因序列的公 開數據庫「1000基因組計劃」。 檢方駁斥此批評為「誤導」且對實驗室方 法「根本誤解」,並指出另一家犯罪實驗室使 用紐約法院長期接受的傳統DNA分析,也確 鑿地把部分受害者身上的毛髮與休爾曼或其 家人連繫起來。休爾曼兩年前被捕,目前仍 被羈押,尚未確定審判日期。 全基因組測序能從極少量DNA繪製完整 基因序列,雖在刑事鑑識中較少見,但在科 學與醫學領域廣泛應用,包括2022年獲諾貝 爾獎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繪製。檢方與專家 表示,該技術在傳統DNA分析失效時,如樣 本老舊或高度降解,能生成嫌疑人DNA圖 譜,適用於吉爾戈海灘受害者的毛髮碎片。 本報訊 長島納蘇縣警方表示,2日深夜在卡爾廣 場(Carle Place)擊斃33歲男子羅薩諾(James Rosano),因其持BB彈槍指向警員。 CBS紐約報道,據警方透露,羅薩諾 的母親在午夜後撥打911,報稱其子醉酒失 控,拒絕離開位於拉什莫爾大道(Rushmore A v e n u e)的家中。納蘇縣警務處長賴德 (Patrick Ryder)表示,羅薩諾當時持疑似霰彈 槍的武器,事後確認為BB彈槍。 賴德說,「首名警員在門口與母親交談 時,轉頭發現羅薩諾拿起槍指向他,警員立 即推母親進屋,冒生命危險保護她。」偵探隊 長菲茨帕特里克(Stephen Fitzpatrick)補充, 羅薩諾當時大喊並揮舞槍枝,警員多次命令 其放下武器未果,最終向其胸部開一槍,羅 薩諾送往長島紐約大學朗格尼醫院後不治。 納蘇縣警察工會主席謝夫林(Tommy Shevlin)表示,「警員面對看似致命武器,勇 敢保護自身與社區。生命損失總是悲劇,我 們與家屬同感哀痛,也支持承擔此悲劇的警 員。」菲茨帕特里克透露,羅薩諾有犯罪記 錄,9月1日剛因襲擊被捕,過去曾因抑鬱、 醉酒及藥物過量報警。母親稱其長期酗酒及 濫用管制藥物,當晚極度失去理智,促使 她報警。羅薩諾曾對母親表示要「被警方殺 死」,從後門離開後在兩屋間隙接近警員。 事發後,拉什莫爾大道周邊封鎖數小 時,調查人員進出現場,把證據袋送至多輛 犯罪現場單位車輛。卡爾廣場位於北亨普斯 特德鎮,居民稱當地通常寧靜且社區緊密。 警員隨身攝影機錄像已送交紐約州檢察長辦 公室,依警員開槍標準程序調查。 本報訊 長島警方擊斃持BB彈槍男子 ■3名警員在東村把一名青少年從Citi Bike 單車上摔至人行道。 網上圖片 ■羅薩諾當時持疑似霰彈槍的武器,事後確 認為BB彈槍。 納蘇縣警務處圖片 僅醫療行業表現佳 專家警告前景堪憂 紐市經濟疲軟態勢逐漸顯現 B11 09.04.2025 星期四 大都會要聞 紐約聯邦儲 備銀行 8 月初的 調查顯示,紐約 市及周邊地區的 企業領袖對未來 數月經濟前景愈 發悲觀,逾半數 受訪者認為商業 環境惡化。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