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 09.04.2025 星期四 香港財經 傳港交所證監職員洩密被查 可持續金融平台Sustainable Finance Initiativ(e SFi)調查顯示, 全球144位家族辦公室代表中,逾 九成已配置可持續投資組合,其 中57%受訪者配置比例達一成以 上,17%更將過半資產投向可持 續領域。 SFi行政總裁翁景荃表示,全 球影響力投資管理資產規模達1.6 萬億美元,過去3至5年亞太區成 長率達53%,高於全球水準。 她稱,市場雖面臨高品質投 資機會難尋等挑戰,但58%投資 人達成目標回報,打破「獲利性 低」迷思。 香港方面,地產、航運領域 等資深家辦多已開展影響力投 資,來自內地或歐洲的新興家辦 雖著重基礎事務,但其二代、三 代成員對該領域興趣濃厚,整體 均逐步增加配置,市場成熟度持 續提升。 57%配置比例逾一成 調查數據還顯示,亞洲逾 90%投資人已配置ESG與影響力 投資,較2024年的83%大幅成 長,其中「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躍居投資主題榜首,醫療保健、 食品農業緊隨其後。 資產配置上,創業投資與私 募股權仍是最受歡迎的資產類 別,獲得四分一回應佔比,而對 創業項目的直接投資則以22%的 比例緊隨其後。 全球逾九成家辦 配置可持續投資組合 數碼通全年賺4.8億 維持末期息17.5仙 數碼通(3 1 5)公布全年業 績,截至今年6月底止,錄得純 利4.8億元,按年升1.9%;收入 62.5億元,微升0.5%;每股盈利 43.5仙,維持派末期息17.5仙不 變。 數碼通行政總裁劉若虹表 示,目前超過50%客戶使用漫遊 服務,上財年外遊相關的漫遊數 據收入已達疫情前的105%,其 中6月更達到疫情前147%的高水 平。 5G家居寬頻收入升16% 期內,兩大業務板塊中,服 務收入及其他相關服務收入44.2 億元,按年跌2.1%;手機及配件 銷售收入18.4億元,則升7.3%。 細分業務中,公司表示,核心服 務收入、月費計劃ARPU及5G 服務滲透率大致保持平穩;5G 家居寬頻表現突出,收入按年升 16%;消費者境外漫遊數據收入 增長5 . 5%;企業解決方案業務 成為增長動力,EBITDA按年增 24%。 在創新服務方面,數碼通推 出「KidsCare」應用程式,成為香 港首間覆蓋iOS與Android系統的 電訊商,協助家長管理兒童屏幕 使用時間及過濾不良內容。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撰文指, 今年以來香港的可持續債務市場 繼續穩健增長,上半年發行總額 估計可達到343億美元,按年升 15%。助理總裁許懷志期望,在 綠色行業增長勢頭持續下,下半 年的發行總額可保持上半年增 幅。 余偉文又指,當局正積極研 究如何將代幣化技術應用於更多 可持續金融領域,例如碳信用市 場,目前相關概念驗證正在進 行,有望年內完成測試報告。 余偉文表示,根據市場預測, 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每年需 要至少1.1萬億美元的投資來緩解 及適應氣候變化,而實際資金缺口 達8000億美元,金管局遂推出的 「可持續金融行動計劃」已見到不少 積極發展趨勢。 研代幣化技術 應用可持續金融 他稱,亞洲地區可持續債務市 場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吸引不少 歐美投資者更為關注,去年在港發 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達844 億美元,按年升61%,今年亦繼續 穩健增長。 對於科技發展,余偉文表 示,代幣化技術有助債券市場, 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透明度及促進投資者參與,金管 局正研究應用於碳信用市場,從 而利用科技進步提升跨境交易的 效率,協助各地將其本地碳信用 市場國際化。 香港綠色周將於9月8日開幕, 余偉文表示,屆時逾60間機構將舉 辦超過40項活動,吸引來自全球和 本地數百位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公共 政策制訂者、商業領袖、專家和學 者齊聚香港。 疑向網紅報料私有化公告內容 ■余偉文撰文指,今年以來香港的可 持續債務市場繼續穩健增長。 強積金顧問公司積金評級及 GUM齊發表8月強積金成績表,月 內總投資收益達226億元,即平均 每名打工仔賺約4717元;今年以來 人均更賺32146元,是近8年新高, 主要由中港股市帶動。如以整體回 報金額1550億元計,更是有紀錄 以來最高的首8個月總投資收益。 積金評級指,計入供款及投資回報 後,強積金總資產於8月達1.47萬億 元,打工仔平均帳戶結餘達30.75萬 元,均創新高。 中港股票基金表現最佳 積金評級指,今年以來,強積 金主要動力來自香港及中國股票基 金,目前累升26.56%,為自2017年 以來最佳的首8個月表現。至於風 險較低的「混合資產退休後基金」, 亦錄得5.21%回報,同樣是歷年最 佳首8個月表現。積金評級主席叢 川普指,打工仔收益創新高可能因 此追逐短期回報,但其一貫建議是 保持分散投資、專注長線回報。 GUM強積金綜合指數在8月亦 上升1.6%,GUM常務董事陳銳隆 指出,年初至今所有強積金基金都 為強積金成員贏錢,其中港股和大 中華基金收益最高,均超過26%。 單計8月,陳銳隆稱因應A股交易重 新活躍,多間券商報告8月新開戶 數量增長,令「大中華股票基金」成 8月回報4.9%踞榜首,香港股票基 金亦增2.5%,排股票基金升幅第4 位。 專家:保持分散投資 GUM策略及投資分析董事雲天 輝就指,看好A股復蘇的投資者可 透過大中華股票基金參與其中,但 需關注國內經濟數據的表現,同時 市場對美國聯儲局9月減息預期急 升,有利債券基金表現,建議低風 險偏好的成員,可適量配置以獲取 潛在回報。 本報就相關消息向港交所和證監 會查詢,港交所和證監會均表 示不作評論。 據報道,當局正在調查港交所 和證監會的員工,過去幾年是否 有提前向交易員和其他人士洩露 數十間上市公司即將發布的公告, 包括令公司股價大幅波動的私有化 消息。該知情人士稱,調查已持續 數月,但強調此類調查可能耗時數 年,且未必一定會提出檢控。 報道還指出,過去幾年一些公 司在私有化交易公布前夕,股價均 出現異動,例如2023年,IMAX中 國股價在私有化交易宣布前兩天飆 升,創兩年多來最大漲幅。不過, 報道強調,沒跡象表明以上例子涉 及調查。 去年底已展開調查 就上述事件,有消息人士向本 報表示,據聞是涉案員工向網紅報 料,涉及數十間上市公司私有化的 資料,其後該網紅聯同券商,在社 交平台上散播消息,從而推高相關 公司股價,以從中獲利。另有市場 人士表示,按照證監會組織架構, 市場監察部和企業融資部可直接接 觸市場訊息,是最容易發生洩密的 部門。該人士還指出,據了解,近 年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權高度警 示前的幾個交易日,相關公司的股 價異動往往明顯增加,不排除當中 涉及洩密行為。 社交平台散料推高股價 還有券商人士表示,以往港交 所和證監會都是單獨出現洩漏內幕 交易訊息的行為,兩大機構同時洩 漏資料的可能性較低。另外,假設 上述調查屬實,涉及網紅很大可能 在香港並未領有牌照,且需要投資 者付費才能獲取「貼士」的那種。 翻查資料,近年港交所和證監 會員工涉嫌行為不當的案件時有發 生。去年底,證監會一名前經理遭 起訴,因其涉嫌在職時向兩友人提 供領展供股資料,令友人投資獲 利共逾1100萬元。今年1月,證監 會時任副總監鄧映霞被廉署指控其 串謀妨礙司法公正,因她涉嫌在證 監會調查涉及一間上市公司的懷疑 「造市」活動時,向受調查人士提供 意見,建議他們如何應對證監會的 調查,包括銷毀可能涉案的證據。 另外,2019年港交所上市科首 次公開招股審查組前聯席主管楊金 隆,以及港交所前上市顧問林楚 華,由於涉嫌在數間上市公司批核上 市過程當中貪污受賄而遭起訴,唯兩 人最後被裁定所有控罪均不成立。 傳港交所(388)和證監會有員工洩密內幕交易資料。彭博昨 日引述消息報道,至少兩名港交所及證監會人員,連同證券經紀 和網絡名人(KOL),因涉及洩漏公司私有化的內幕交易行為,正 被政府當局調查。路透昨日亦引述消息報道,有關案件於去年底 已展開調查,並可能最早本月底作出初步結論。另有消息人士透 露,據悉是涉案員工向網紅報料,網紅其後連同券商於社交平台 上散播消息,以推高股價從中獲利。 ■調查顯示,全球144位家族辦 公室代表中,逾九成已配置可持 續投資組合。 ■傳港交所和證 監會有員工洩密 內幕交易資料。 ■在中港股市向好帶動下,強積金今年以來人均賺32146元,創 近8年新高。 消息人士指,涉案員 工向網紅報料,涉及數十 間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資料, 其後該網紅聯同券商,在 社交平台散播消息推高相 關公司股價。 余偉文:可持續債發行額上半年料增15% 強積金創8年最佳表現 今年人均暫賺3.2萬 股票基金 8月回報 首8個月回報 香港股票基金 (追蹤指數) +1.5% +27.7% 大中華股票基金 +4.9% +26.3% 香港股票基金 +2.5% +26.1% 歐洲股票基金 +1.5% +16.3% 日本股票基金 +3.8% +15.2% 亞洲股票基金 +0.7% +14.1% 環球股票基金 +1.5% +11.8% 美國股票基金 +1.5% +8.6% 其他股票基金 +3.6% +2.7% 今年強積金股票基金回報 資料來源:GUM 股票基金附屬指數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