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09.25.2025 星期四 港聞 「風的教訓」未知驚 觀浪男女攜幼生險象 一家四口冒險觀浪導致兩夫婦 及年幼兒子墮海意外發生後,部分 市民仍未吸取「風的教訓」,昨日在 颶風吹襲之際靠近岸邊追風觀看大 浪,當中有男女帶同一名小童在海 怡半島岸邊「打卡」,未幾巨浪拍 岸,3人被海水沖倒在地,情況險 象環生。 網上流傳一段驚險片段,可見 包括一名小童、一名男子及一名女 子的懷疑外籍人士,於十號風球 懸掛期間在海怡半島岸邊觀浪及自 拍,其間突然有巨浪拍岸,越過欄 杆覆蓋3人,他們瞬間被水流沖倒 在地,幸好水退後仍在岸上,未被 捲入怒海,亦未導致嚴重受傷。 其他網民亦上載影片,可見同 一位置有多人在場觀浪,有兩人甚 至貼近欄杆,大浪拍至前最後一刻 急忙後退,導致全身濕透,令人捏 一把冷汗。 網上亦流傳另一片段,可見疑 似一對父母帶同一對穿上水靴的年 幼兒子,站在堅尼地城加多近街與 堅尼地城新海旁交界的岸邊觀浪, 現場雖有鐵絲網圍封,但海面大浪 仍不時湧上路面,導致眾人雙腿濕 透,小孩若非被父母攬抱,隨時摔 倒受傷。 上述片段引起網民猛烈批評, 有人直指「昨日發生一單都唔知 死」,若發生意外「唔值得可憐」;有 人懇求市民顧及救援人員的安危, 強調「救援人員條命都係命嚟」;有 網民建議加重刑罰阻嚇:「應該要 修例,罰每人20萬(元),入獄一 年。」 《星島》記者昨穿梭各區採訪期 間,亦看到不同地點有人觀浪,其 中西環加多近街海旁有不少市民在 場「打卡」,有警員及後到場勸喻他 們離開;大嶼山貝澳泳灘不時捲起 巨浪,一度淹沒沙灘,但仍有多名 市民在場追風逐浪。 警方昨在社交媒體再次提醒, 在極端天氣期間,市民如非必要請 勿外出,更切勿冒險追風,務必留 在安全地方,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 全最重要。 警方又指,即使十號風球已取 消,但八號風球仍然懸掛,全港仍 處於高風險狀態,包括路面有積 水、樹木和棚架倒塌等潛在危險, 呼籲市民切勿掉以輕心,繼續密切 留意最新天氣及交通資訊。 本報記者梁國峰、 林思明、李建人香港報道 據深視新聞報道,英勇救人的 漁民父子是梁北喜和梁浩賢 (均為港籍),前者為港澳流動漁船 「深南3133」的船東。兩父子前日下 午駕駛小艇運送輪胎,為漁船進行 防颱風加固工作。他們表示,事發 時駛經現場海域,聽到岸上傳來呼 救聲,隨即放下手上工作,立即驅 動船隻趕往事發地點救人。 父為港澳流動漁船東主 梁北喜形容:「當時沒有很大 的風,看見落水的母子,下意識就 過去救人了,也沒有多想甚麼。」 他們在15分鐘內成功救起母子,並 送回岸邊,另一墮海男子則由趕到 的消防員協助救起送院。 深圳市港澳流動漁民協會副會 長兼秘書長程革表示,身為港澳流 動漁民的梁北喜、梁浩賢父子,在 險情面前展現出不顧自身安危、挺 身而出的救死扶傷精神,值得高度 讚揚。深圳市港澳流動漁民協會將 向省協會和市海洋發展局報告,屆 時協會將對二人予以嘉獎,以表彰 其見義勇為的義舉。根據相關規港 澳流動漁船、香港兩地都能自由作 業。 事發於前日下午3時25分,一 家四口在嘉業街柴灣貨物裝卸區對 開防波堤觀浪,其間大浪湧至,將 母親及年幼兒子捲入海中,40歲姓 甄父親跳入海中救人,但救人不 果,亦要待救,有人嘗試用繩索將 他們拉上岸,但不成功,不久一艘 小艇駛至,船家父子救起昏迷的兒 子和母親,清醒的父親則扶著船 頭。 小艇其後駛近岸邊,讓趕至的 消防員上船,為兩母子進行心肺復 蘇,之後將兒子抱上岸繼續急救, 救援人員繼而協助男子穿上救生 衣,再將他拉上舢舨。救護員其後 將3人送院搶救,至於沒有受傷的9 歲女童,則由警員陪同到醫院。 及至昨晚,38歲姓李母親情 況轉為嚴重,5歲的兒子情況亦嚴 重,40歲姓甄丈夫則情況穩定。 「樺加沙」吹襲香港期間,不少市民 冒險在岸邊聽風觀浪,當中有一家四口 前日下午八號風球懸掛期間在柴灣嘉業 街防波堤觀浪,未料大浪瞬間湧至,38 歲母親及5歲兒子被大浪捲走,40歲父 親見狀下海救人不果。危急之際,一對漁民父子及時將小艇駛 至,不久救起墮海人士,深圳市港澳流動漁民協會高度讚揚兩父 子見義勇為的精神。 ■船家梁氏父子見義勇為,合力將兩母子拉上小艇。 網上圖片 ■小艇靠近岸邊,消防員接力將墮海一家三口救上岸。 網上圖片 ▍本報突發組香港報道 ▍ 樺加沙無礙交投 「打風不停市」尚可優化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這是港交所 去年9月23日實施「打風不停市」新規以來的 最大考驗——前天在8號風球下維持交易, 昨天甚至首次在10號風球中開市。事後總 結,雖然發生部分實體支票交收、新股上 市受影響的現象,但畢竟只是小問題,整 體運作暢通無阻。 從港股成交額來看,最近兩天分別錄 得2945億元和2888億元,數字相當可觀, 反映市場已逐漸適應「打風不停市」措施, 同時亦印證了新規的合理性。 「打風不停市」並非新事物,畢竟國際 和內地均沒有在惡劣天氣下停市的做法。 香港作為全球第3大金融中心,卻一直拒 絕對標國際,直至去年才改弦易轍,已屬 太遲。之前在互聯互通機制下,內地股市 正常運作,香港股市卻暫停交投,連累廣 大投資者無法在外部「風吹草動」之時立即 平倉,承受不必要的風險,如此荒謬的情 況,現在已不復見,投資者自然感到欣 喜。今年以來,內地股市造好,加上美國 減息,種種利好因素疊加,恒指上試27000 點指日可待。幸好「打風停市」已成歷史, 否則只會窒礙港股向上的動力。 事實上,「打風停市」在科學上也站不 住腳——香港處於亞熱帶地區,夏季風雨 交加本屬常態,而在全球暖化加劇的趨勢 下,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只會越來越高。 今次「10號波」無阻交投,證明「打風停市」 的舊規完全落伍,順應環境變遷作出改革 是必然之舉。 誠然,世上並無完美的制度,部分人 對「打風不停市」有保留,主要出於安全考 慮。但我們認為,只要管控得宜,不但安 全風險可以減少,甚至可以創造意外的經 濟效益。例如,一些為國際大行效力的駐 港交易員,因為客觀需求,必須留守辦公 室,他們為免在惡劣天氣下通勤受阻,預 訂金融核心區的酒店,結果人身安全無憂 之餘,又能確保交易不中斷,還帶旺了周 邊酒店的生意。 整體而言,新規實施至今一年,政 府、港交所、業界乃至廣大投資者反應正 面。有理由相信,「打風不停市」已在香港 落地生根,未來方向應是持續優化,而非 走回頭路。根據最近兩天的經驗,仍有部 分實體支票交收受到影響,對此,政府只 能適當提供技術支援,鼓勵相關券商加快 採用電子服務,否則它們難逃被時代淘汰 的厄運。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部分新股上 市受阻,原因據說是散戶投資者需要額外 時間,前赴銀行提交認購申請,要解決這 個問題,也只能訴諸電子化,引導投資者 改變習慣。 一年來的經驗證明,「打風股照炒」切 實可行,杞人憂天實屬不必。一年不算 長,政府、港交所、業界和廣大投資者都 還在學習,只要累積更多經驗,法規又能 適時優化,浮現出來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隨著「打風不停市」運作漸入佳境, 估計有人會催促政府推動「24小時股票交 易」。對此我們是有保留的:第一,財雄 勢大的機構投資者可能在成交量較少的非 高峰時段操縱股價,令散戶受損;第二, 目前內地南向資金遠多於海外資金(在可 見的將來亦是如此),沒有逼切性去推動 主要面向海外投資者的24小時交易機制; 第三,金融業界以至整體社會根本未有共 識,故此不宜操之過急。 推行「24小時交易」之前,必須深入探 討,畢竟「打風不停市」也經過長期醞釀。 ■一對成年 人帶同兩名 小童在堅尼 地城岸邊追 風 觀 浪 , 海 浪 一 度 拍 打 眾 人 。 Facebook西 環變幻時 Ho Man ■包括一名小童的3名懷疑外籍人士在 海怡半島岸邊觀浪及自拍,期間突然巨 浪拍岸。 Threads@allaboutmoney_hk 救浪捲三人 深圳漁民父子見義勇為 「下意識就過去救人,也沒多想甚麼」 當時沒有很大的風, 看見落水的母子,下意識就 過去救人了,也沒有多想甚 麼。 港澳流動漁船「深南 3133」船東梁北喜 新聞 觀察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