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 09.25.2025 星期四 港聞 儘管「樺加沙」未在台灣本島登陸,但其外 圍環流持續給全台帶來強降雨。前日下 午2時50分,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不堪暴雨溢 流潰堤,洪峰抵達下游馬太鞍溪橋,整個橋 面被沖毀斷成數截,現場眾人驚叫「後退」。 滾滾泥水湧入下游光復鄉,全鄉一片汪洋, 路面車輛隨水漂流,一度超過150人失聯。昨 晨堰塞湖再度溢流,受創嚴重的光復鄉廣播 疏散。 「嚴重的地方水有一層樓深」,一名親歷 者說,當地樓房多處被淹,有房子直接被沖 走,道路中斷。一名蔡姓水果店老闆告訴台 媒,水從水溝蔓延上來,短短10秒就湧進店 內,水位一度達胸口高度,水果架等物品瞬 間全被沖走,自己只能撤到2樓避難。 現場民眾所拍畫面可見,突如其來的洪 水讓住戶猝不及防,有婦女緊緊抱著柱子以 防被水沖走,有人坐在圍牆上,神情焦慮 地看著水流不斷升高,四處張望期待有人救 援,有民眾爬到屋頂上試圖脫困,更多民眾 被困在屋內。 截至昨日下午4時,台灣中央災害應變 中心數據統計顯示,「樺加沙」颱風造成至少 17人死亡,32人受傷,17人失聯,災情集中 在花蓮縣,高雄、台東、澎湖、屏東等地亦 有零星傷亡。據悉罹難者多為住在一樓的長 者,因事發突然、行動不便而逃生不及。 昨日光復鄉市區水退,現場一片狼藉, 黑色淤泥堆積嚴重,各式物品陷落泥中,甚 至可見殘疾人義肢。由於車輛無法進入,民 眾只能徒步返家拿取物品,街道上隨處可見 因隨水漂流而卡在電線桿或堆疊在一起的車 輛。風尾橫掃台東繼續帶來豪雨,台東縣延 平鄉昨午緊急宣布停工停課。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昨日對不幸遇難的 台灣同胞表示哀悼。台灣行政院院長卓榮泰 前往花蓮勘災,稱此次撤離行動工作「顯然有 瑕疵」,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反擊 稱,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痛罵行政院只會 卸責,雙方發生口角。 受暴雨引發山體崩塌影響,今年7月, 此次發生溢流的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正式 形成。儘管其形成時間僅短短2個月,但蓄 水量卻高達9100萬立方米,相當於3.6萬多 個標準游泳池。 在豪雨或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河水被 大量石頭、泥土或樹木堵住,無處可去後 漸漸積聚形成的天然湖泊就是「堰塞湖」。 一旦堵住堰塞湖水流的塞體崩塌,水流將 以驚人速度洩出,瞬間形成大範圍山洪, 對下游地區造成嚴重威脅。 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形成要追溯到去年4 月的大地震,當時花蓮多地發生塌方、山 體土石鬆動,導致地質不穩定。今年7月25 日颱風「韋帕」在花蓮降下豪雨,馬太鞍溪 上游又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形成這次釀 災的堰塞湖。據悉,該堰塞湖壩體體積約2 億立方米、高度約200米,總蓄水量約9100 萬噸,相當於3.6萬多個標準游泳池。 隨著「樺加沙」持續逼近,台灣有關方 面於21日發布堰塞湖黃色警戒,22日晨升 級為紅色警戒,並預防性疏散下游光復鄉 等地居民。台灣東華大學防災團隊監測紀 實顯示,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壩頂溢流 後,30分鐘內水位就從1141公尺降到1127 公尺,等同於有1540萬噸的水瞬間湧出, 水量相當於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 釀災堰塞湖形成僅兩月 蓄水量達3.6萬個泳池 ■大量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 美聯社 強颱「樺加 沙」連續兩日攜 狂風豪雨重創台 灣,花蓮縣馬太 鞍溪堰塞湖兩度 溢流,1540萬噸黑褐色洪水夾雜土砂湧 向下游,沖斷馬太鞍溪橋,上百人一度 失聯,已造成17死、32傷、17人失聯, 罹難者多為住在低層逃生不及的長者。 有軍車、房屋直接被水沖走,民眾抱柱 求救,昨晨市區水退,現場一片狼藉, 有殘疾人義肢埋在黑泥中。 ■花蓮縣多個鄉鎮被淹,受災嚴重。 路透社 ■花蓮縣光復鄉災情慘重,滿目瘡痍。法新社 ■台灣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 湖溢流,造成至少1 7人遇 難。圖為在屋頂等候救援的 災民。 法新社 台灣花蓮堰塞湖潰堤 釀17死17失聯 逾千萬噸黑泥水湧下游 軍車房屋直接被沖走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雖然全港各區出 現塌樹、水浸,以至酒店玻璃門被海浪沖爆的 驚險畫面,但香港總算「逃過一劫」,未有造成 嚴重傷亡。「樺加沙」來襲已醞釀近一星期,市 民事前做足防禦措施,政府高層亦嚴陣以待, 召開應對極端天氣委員會提前部署。政府高層 昨日再開會討論善後工作,據知不同政策局及 部門之間有仔細協調,包括制訂恢復公共交通 服務的優先次序,以加快社會「復常」。 天文台事前預計「樺加沙」破壞力堪比「天 鴿」及「山竹」,政府如臨大敵,由政務司司長 陳國基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委員會,統籌協調 保安局、教育局、運輸署、路政署等做好應 變。特首李家超亦一直督師,包括視察緊急事 故控制中心,了解「龍吸水」等排水機械人的部 署安排。據聞,李家超在10號風球凌晨高掛期 間,亦與政府團隊24小時線上溝通。 有官場中人表示,當局一系列超前部署、 在颱風期間調撥資源,皆有效降低超強颱風 的破壞力。他舉例,消防處與運輸署緊急事故 交通協調中心、路政署在風暴期間已開會,提 前制訂災後清理路面障礙物的策略,消防處最 終亦按計劃在各區策略性位置清理路障,成功 在短時間內恢復大部分道路交通,加快社區復 原,速度比過往明顯提升。 據知,當局制訂恢復公交服務亦有緩急輕 重考慮,例如午夜後有20多個航班抵港,故 機場快線須較快恢復。天文台昨改發八號信號 後,港鐵亦出動工程團隊檢查露天路段及相關 設施,清理塌樹,不足半天已全線恢復服務。 「樺加沙」最終未如預期「正面吹襲」香港, 據悉政府高層昨日下午開會時,亦曾探討需 否發出「極端情況」,經研判後認為市面情況可 控,有信心改發三號風球後,交通、路面等秩 序可大致恢復,加上有一晚時間處理塌樹、水 浸,預計今日天光前已可復常,市民可如常上 班,因此毋須頒令「極端情況」。工聯會議員鄧 家彪認為政府做法明智,一來政府有充足時間 善後,二來考慮到社會運作逐步恢復正常,不 發「極端情況」合理。 總結今次經驗,有政府中人認為,除提前預警讓 市民有充分時間準備,「龍吸水」等排水機械人發揮作 用,一早在低窪地區部署戒備,一旦出現水浸便馬 上啟用,消防人員亦提供協助,一同利用科技處理積 水,效率大為提高。 極端天氣已成日常,有政圈人士指,經歷多次暴 雨及颱風應對安排,政府超前部署、及時調動已運作 得越來越成熟,跨部門協作亦暢順高效,相信也 有助建立市民信心。 大棋盤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昨日大部 分時間仍懸掛十號及八號風球, 立法會大會未有舉行。若今日早上7時 前天氣及交通情況許可,早上將可舉 行立法會會議。 《簡樸房草案》等尚待審議 梁君彥昨於社交平台發文,指今 屆立法會會期於10月24日便會中止, 一如以往立法會在會期中止前的工作 特別繁忙緊湊,現時仍有若干項重 要、具立法效力並與香港發展或民生 息息相關的法案尚待處理,包括改善 基層市民居住環境的《簡樸房條例草 案》;在新批土地先行實施業權註冊 制度的《2025年業權及土地的註冊(雜 項修訂)條例草案》;規管網約車服務 的《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 服務)條例草案》,以及由議員提出的 《2025年香港浸會大學(修訂)條例草 案》,立法會亦將於下月8日起一連3 天進行2025年《施政報告》議案辯論。 梁君彥強調,作為立法會主席會 「審時度勢」,根據《基本法》及《議事規 則》,就立法會會議作出合適安排, 在行政機關和立法會良性互動、官員 和議員齊心協力下,有信心本屆立法 會在會期中止前,能高質高效完成處 理所有具立法效力且重要的法案和議 案。翻查資料,撇除稍後的十一國慶 假期、下月8至10日進行《施政報告》致 謝議案辯論,實際上只餘2次大會。 他指,立法會秘書處會與建築 署、機電工程署及相關承辦商緊密協 作,為立法會綜合大樓,特別是關鍵 設施,做好防風防水等應對措施,立 法會可盡快舉行會議。 完善網約車規管下月恢復二讀 另外,為完善網約車服務規管, 政府提出《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 約車服務)條例草案》,立法會審議相 關法案的委員會已完成條例草案的審 議工作,並不會提出任何修正案,政 府建議下月15日的立法會會議恢復條 例草案二讀。 該法案委員會在本月16日至22日 期間,共收到47份來自公眾人士或團 體提交的意見書,該些意見書均支持 立法規管網約車服務,認為應讓的士 與網約車有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 有部分意見關注若政府對網約車數目 施加太過嚴格的限制,可能會導致供 應不足,亦有意見認為政府不應發出 大量網約車車輛許可證。另有部分意 見認為政府應就網約車平台可收取的 車費作規管。 政府回應表示香港情況獨特,需 要對網約車的發牌數目實施總量控 制,無限制或無序地發出網約車牌 照,很可能會引發負面後果,導致網 約車數量過多,降低的士和網約車的 營運效率,為對網約車車輛數量實施 總量控制,《條例草案》賦權運輸署署 長可限定發出的網約車車輛許可證的 數目,計劃於一階段透過附屬法例訂 明網約車車輛許可證數目的上限。至 於車費方面,政府表示會保留規管定 價的權力,在有需要情況下,可規管 收費安排。 為配合12月立法會換屆選舉,今屆立法會會期將於下月24日結束。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昨表示,目前立法會仍有若干項重要、具立法效力, 並與香港發展或民生息息相關的法案尚待處理,包括《簡樸房條例草案》 等,他會審時度勢安排會議,有信心本屆會期完結前,能完成處理所有 具立法效力且重要的法案和議案。 ■今屆立法會會期將於下月24日中止。 梁君彥:審時度勢安排會議趕法案 立會會期餘一個月 有信心良性互動下高效完成 ■政府建議下月15日在立法會恢復有 關規管網約車服務的條例草案二讀。 ■梁 君 彥 指,會審時 度勢安排會 議,有信心 本屆會期完 結前完成處 理所有法案 及議案。 ▍本報中國組香港報道 ▍ ▍本報記者林彥汛香港報道 ▍ 一名蔡姓水果店老闆告訴台 媒,水從水溝蔓延上來,短短 10 秒就湧進店內,水位一度達胸口高 度。 梁君彥昨於社交平台發 文,指今屆立法會會期於 10 月 24 日便會中止,一如以往 立法會在會期中止前的工作 特別繁忙緊湊。 聶風 超前部署助﹁復常﹂ 不發﹁極 端情況﹂ 有因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