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25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更多紐約新聞可掃描 詳盡消 息為你報道 QR Code 曼哈頓下城地鐵站 23 日晚間發生 一起無端襲擊案。一名警員在結束聯 合國大會維安工作返程途中,被一名 陌生男子無端推搡,一同掉落鐵軌。 B2 休班警返程遭無端推落鐵軌 涉案慣犯遊民訴謀殺未遂 中國記錄片《您的聲音》24 日在 紐約莫默爾博物館(Memor Musuem) 舉行展映和交流活動,影片聚焦北京市 「12345」市民服務熱線背後的故事…… 紀錄片《您的聲音》紐約展映 一條熱線背後的北京城市治理 B3 華人司機指控遭拖欠薪資 卡車公司否認「惡意欠薪」 皇后區珠寶詐騙搶劫猖獗 警方追緝嫌犯 亞洲協會會長 出任韓國駐美大使 美國華人卡車協會23日在法拉 盛舉辦新聞發布會,協會方面指控 某些卡車公司存在薪資拖欠問題, 並呼籲受害司機團結維權,強調 社區應關注此一現象。據協會提供 的數據,目前已有32名司機反映遭 遇,累計金額超過20萬美元,且仍 有新案例持續出現。不過,涉事卡 車公司負責人則予以否認。他回應 稱,公司並不存在「惡意欠薪」, 並強調:「每個司機的情況都不一 樣。」 協會會長范君表示,近兩年來 接獲大量投訴,涉及數十名司機。 「有的司機被拖欠數千美元,有的甚 至上萬美元,問題已經持續兩年。」 一名司機則稱,公司老闆多次承諾 「明天給」、「下個月給」,但始終未 曾兌現。協會方面強調,許多司機 依靠薪水養家糊口,一旦工資無法 按時發放,家庭生活立即陷入困境。 其中一名會員王先生表示,自 己年過五十且罹患白血病,欠薪使 得他的生活舉步維艱。他說:「如 今物價飛漲,希望公司能立即結清 欠薪。」協會董事局主席耿行補充指 出,據協會統計,欠薪金額從數千 至兩萬美元不等,並強調:「若問題 持續,將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對此,不願具名的該公司負責 人回應說,公司並非「惡意欠薪」。 據其解釋,目前涉及的司機情況各 有不同。首先,一部分爭議可追 溯至2023年,約18名司機的勞資糾 紛已交由勞工局處理。該負責人表 示,這些糾紛多與司機在運輸過程 中發生故障或事故有關,公司也依 照勞工局的裁定支付了部分薪資。 其次,部分爭議涉及公司合夥人, 薪資結算須依協議執行,過程中出 現爭執。最後,還有部分司機尚未 正式離職,而是因身份或其他個人 問題處於「請假」狀態,公司強調將 依規定在正式離職後一個月內完成 結算。同時,該公司負責人指稱, 協會的相關舉動與行業內商業競爭 有關。 協會方面則回應稱,目前已掌 握人證與物證,包括司機墊付修 車、加油等費用的相關紀錄。協會 並表示:「司機是行業的根本,沒有 司機就沒有運輸。」強調將持續集合 司機力量維權。公司方面則稱,願 意與協會進一步協商解決相關問題。 華人律師吳聖洋提醒,若司機 遇到拖欠工資情況,應及時透過法 律途徑維權。他指出:「紐約許多 勞工律師接受案件時通常不會立即 收費,而是在勝訴追回薪資後才收 費。」同時他補充,欠薪案件雖可透 過集體訴訟推動,但最終在審理時 仍會依個案分別處理。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107分局警方正在追緝兩名男 子,他們涉嫌於光天化日下,在 皇后區新鮮草原(Fresh Meadows) 的一家加油站持槍搶劫一名汽修 工。案發地點為聯合大道(Union Tpk.)164-05號的Mobil加油站。而 109分局的警方亦警告在轄區內近 期也發生多起珠寶詐騙搶劫相關 案件。 警方表示,案件發生於9月12 日(周五)下午1時50分,兩名嫌犯 進入加油站車庫區,走向一名54 歲男子。其中一人亮出槍枝,另 一人則以言語恐嚇,並強行奪走 受害人頸上的首飾。據估計,被 搶首飾價值約100美元。嫌犯得手 後徒步逃逸,去向不明。所幸受 害人並未受傷。 紐約市警局(NYPD)已公布兩 名蒙面嫌犯的監控影像。其中一 人身穿黑灰相間連帽衫、黑色長 褲,腳穿多色運動鞋;另一人則 身著深色連帽衫與長褲,搭配白 色運動鞋。 警方懸賞最高3 , 5 0 0美元徵 求線索。知情人士可撥打止罪熱 線800-577-TIPS(8477),或以西 語致電888-57-PISTA(74782); 也可登入止罪網站crimestoppers. nypdonline.org,或透過社交平台X (前推特)@NYPDTips提交線索。 所有來電與訊息均將保密。 此外,在24日由紐約州參議 員劉醇逸舉辦的老年人反詐講座 中,109分局警官黃凌欽指出, 近期轄區內珠寶詐騙案件仍然猖 獗。 一個羅馬尼亞團伙經常駕車 鎖定長者,以「免費贈送項鍊」為 由接近受害人,在對方尚未反應 時迅速掉包,以假換真,強行奪 走項鍊或手表。 根據最新CompStat數據,截 至9月21日,107分局今年已報告 78宗搶劫案件,較去年同期的84 宗下降7.1%。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亞洲協會24日宣布,其會長兼 總裁康英華(Kyung-wha Kang,音 譯)已被任命為韓國駐美大使,10月 履新。亞洲協會將開始尋找下一任 會長。 亞洲協會全球共同主席桑頓 (John L.Thornton)及陳慶珠(HengChee Chan)在聲明中指出:「康英華 展現了堅定的領導力,延續亞洲協 會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搭建 橋樑、促進國際理解的傳統。我們 祝福她在新職位上取得成功,並期 待在她的願景與影響力基礎上繼續 前行。她獲任大使,也印證 了亞洲協會作為值得信賴的 重要平台和專業智庫的國際 聲譽。」 康英華現任亞洲協會會 長兼總裁,曾於2017至2021 年出任韓國首位女性外交部 長。她在韓國外交部及聯 合國擁有豐富的資歷,曾 在首爾、紐約和日內瓦等地歷任要 職。在擔任外交部長之前,她曾出 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政策高 級顧問及過渡團隊主任,並於2013 至2016年間擔任聯合國人道事務副 秘書長,2007至2013年出任聯合國 人權事務副高級專員,創下韓國女 性在國際組織中職位最高的紀錄。 康英華早年在韓國外交部國際 組織司擔任司長,成為韓國第二位 晉升至司長級的女性外交官。她亦 曾任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期間主 持「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在加 入外交部之前,她曾協助國 會議長推動婦女事務及議會 外交,並在韓國廣播公司新 聞與國際廣播部工作,亦曾 於韓美多所大學任教。 亞洲協會強調,將儘速 尋覓合適人選,接任康英華 的領導職務。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羊頭灣庇護所開發商起訴11戶屋主案 2被告華人屋主延至10/8再審 市議會與布碌崙第15社委會在 2021年投票通過布碌崙羊頭灣 科伊爾街(Coyle St)2134號的選址, 計劃興建一處包含可負擔住房、商 場、與停車場的混合用途建築。但 這個項目近期已被過渡住房合作單 位Westhab接手,用途改為無家可歸 者庇護所。 據悉,擬議庇護所的開發商在 今年3月,將住在這一庇護所建址後 面的兩戶華人家庭告上布碌崙高等 法庭。今年8月,開發商再度向法院 提告擬議庇護所附近以華人為主的 九戶屋主共19人,要求強制進入這 些房屋後院搭建施工護欄,並要求 屋主負擔訴訟費用。受訴家庭已增 至11戶,而且受訴居民達24人。 24日上午9時許,代表開發商 的原告律師雷德(Eli D.Raider)等幾 名律師、代表首批被告的兩位華人 屋主的律師薛斌、兩戶被告的華人 屋主、以及布碌崙羊頭灣科伊爾街 2134號附近的華人居民代表等人來 到布碌崙亞當斯街(Adams St)360號 的布碌崙高等法庭等待開庭。當庭 法官委拉斯凱茲(Richard Velasquez) 在當天上午大約11時宣布,此案將 延期至10月8日再審。 對此,雷德說,法官將此案延 期再審的決定,將為原告與被告雙 方爭取更多時間來解決該案。原告 與被告的律師們將繼續與各自的客 戶溝通。最終將由客戶們決定,是 否與另一方達成協議。他不知道10 月8日的下一次庭審會不會是雙方就 此案的最後一次出庭,但相信距離 結束該案的日子已非常接近。 薛斌說,開發商根據《紐約不動 產訴訟和程序法》(RPAPL)第8條第 881節(Article 8, Section 881)起訴這 11戶屋 。這條法律規定,開發商 在開發自己的土地並有可能影響鄰 居的情況下,需要對附近鄰居的房 產進行保護。因此,作為兩戶被告 屋主的律師,他將確保他的客戶們 的財產與安全得到保護,並獲得相 應的補償。開發商需要支付相關保 險費用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律師 費和工程師費等。 據薛斌介紹,原告與被告已就 主要的條款達成協議。雙方目前仍 在就協議合同的具體細節談判。即 使此案得以解決,也不代表開發商 在此後的第二天就可以前來施工。 開發商仍需就施工的細節通知他的 客戶們,而且向他的客戶們提供保 險、施工許可證、以及施工保護措 施的細節等信息。 薛斌說,開發商施工需要處理 超過一百米的牆,這涉及到他的客 戶們以及布碌崙羊頭灣科伊爾街 2134號附近的眾多鄰居。開發商只 有和所有被影響的鄰居們達成協 議,才能開始施工。此外,他目前 僅代表開發商起訴的11戶屋主的其 中兩戶屋主。如果這兩戶屋主的案 子得以在法庭解決,相信會對另外 九戶屋主被告一案如何判決造成影 響。 拯救南布碌聯盟的代表朱亨利 博士(Dr.Henry Zhu, 音譯)說,他 目前正在準備包含合同等相關細節 的、與布碌崙羊頭灣科伊爾街2134 號一案的報告,並希望該報告可獲 得當地各級民選官員的簽字。此案 非常複雜,而且已牽涉多方的大量 時間與資金等資源。但該案仍可通 過民選官員提案等多種方式妥善解 決。希望各界人士對此案的順利解 決抱有希望。 ■薛斌(中)與朱亨利(左二)等人於24日在布碌崙高等法庭外合影。 ■美國華人卡車協會。 ■警方公布嫌疑人圖像。 NEW YORK NEWS B1 09.25.2025 星期四 薛斌說,開發商根據 《紐約不動產訴訟和程序 法 》(RPAPL) 第 8 條 第 881 節 (Article 8, Section 881) 起訴這 11 戶屋主。這 條法律規定,開發商在開發 自己的土地並有可能影響 鄰居的情況下,需要對附近 鄰居的房產進行保護。 ▍本報記者張之銘紐約報道 ▍ 市府擬在布碌崙羊頭灣華社將此前承諾的一處可負擔住房改 為無家可歸者庇護所,引發當地社區反對。擬議庇護所的開發商 在近期,將住在這一擬議庇護所建址附近的、以華人為主的11戶 屋主分為兩批告上布碌崙高等法庭。首批被告的兩戶華人屋主在 9月24日(星期三)出庭。當庭法官宣布,此案將延期至10月8日星 期三再審。 康英華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