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26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B4 09.26.2025 星期五 中國時事雜誌 2024年12月26日,17歲的小 狗貝貝走了。在貝貝還在世、尚 未被巨大的生命焦慮籠罩時,心 心一直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可自 從牠生病,那種對疾病和死亡的 恐懼逐漸籠罩下來,她就很難顧 及自己了——包括在牠離開後的 這段日子。她很清楚,這種感受 與家人、愛人或子女離世所帶來 的哀傷本質相同。 在與貝貝共度的十七年時光 中,對心心來說,牠不僅是一位 忠誠的夥伴,更是一位無聲的心 靈導師。貝貝用牠的一生示範 了甚麼是無條件的陪伴與接納: 不評判、不索取,只是安靜地存 在,溫暖地注視。在這種純粹的 愛的氛圍中,心心逐漸學會放下 苛責與焦慮,開始像貝貝對待她 那樣對待自己——寬容、耐心, 且充滿善意。 這種與寵物之間超越言語的 深刻聯結,讓失去變得格外難以 承受。而當這樣的告別最終來 臨,每位主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 方式繼續前行。 在貝貝離開後,心心試圖從 書中尋找一些安慰。她看了一些 關於動物離世的演講和訪談,其 中提到「失去動物可能比失去一位 親人更令人受打擊」——這一點讓 她深有共鳴。然而,她也發現, 幾乎沒有一本書專門探討人類在 失去伴侶動物後的創傷反應。即 便是在國內,關於「喪親之痛」的 研究也寥寥無幾,直到近兩年才 出現相關書籍,而在此之前,幾 乎沒有人公開談論該如何面對這 種難以言說的悲痛。她也嘗試去 閱讀那些講述失去父母、子女或 摯愛的書,希望從中找到一些情 感的共通之處。「確實有一部分能 讓我感同身受,可大多數情緒仍 然與我的體驗不同。」 在情感上,人們往往難以割 捨陪伴已久的寵物,當面對牠們 生命的最後階段時,那份不舍格 外沉重。面對是否該為那些正在 經歷病痛折磨的寵物選擇安樂的 決定,許多主人都會陷入掙扎。 雯雯的狗狗花花今年16歲。 回想起花花13歲摘除一隻眼睛的 時候,她本以為那就是牠衰老的 開始,可她萬萬沒有料到,衰老 會以這樣一種方式降臨。 花花是一隻失明、耳聾又伴 有認知障礙的老年犬,牠常常呆 呆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自己該做 甚麼,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裏。 看著花花的樣子,雯雯心裏總是 忍不住酸楚。牠曾經的模樣,她 比誰都清楚——「牠以前跑得可 快了,比電動車還快,精力永遠 都用不完。」可如今卻老成這副模 樣。有時候她會想,這樣活著, 對花花來說有意義嗎?牠既無法 表達,也逐漸失去感知,甚至陷 入癡呆獃和黑暗中。「我覺得牠特 別無助,好像只是在硬撐著…… 有時候甚至覺得,牠是不是在等 死。」這個念頭反復出現,她也曾 認真考慮過,是否該送牠去安樂。 當照顧的壓力達到極限,當 疲憊侵蝕了最後一絲耐心,「安 樂」這個詞便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在 腦海——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 是一種被現實壓垮後的無奈喘息。 豆豆鬧夜太嚴重了,葉迦 寧有一次說氣話,「不行安樂了 吧」。她的媽媽說:「那也要把你 做的好吃的吃完再說啊!」最後她 還是不捨得安樂,只能自己苦熬。 這是一個艱難抉擇,因為沒 辦法替寵物做決定。每個主人都 只能在愛、責任、愧疚與疲憊 中,尋找那個不可能完美的答案。 是理 否智 安與 樂情 死感搏鬥 最難 終捱 時喪 刻親 來之 臨痛 當主人們傾盡心力調整生活、 適應寵物的衰老時,另一個更為複 雜的挑戰已悄然逼近——如何為牠 們選擇正確且有效的醫療。這也常 常成為無奈與焦慮的來源。 由於中國動物醫療體系整體尚 不成熟,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且針 對老年寵物的診療方案和認知支持 往往不夠完善,許多主人在這一過 程中踩了不少坑。 在醫療上,錢是第一道關口。 很多人會糾結花錢這件事,這並非 出於吝嗇,而是因為投入與產出往 往不成正比——巨額支出可能換來 的只是寵物短暫的生命延續,甚至 更多痛苦。更現實的是,並非所有 主人都具備持續承擔高昂醫療費用 的經濟能力。即便主人願意付出百 分百的心力與金錢,也仍可能被一 句輕描淡寫的「老了都這樣」所耽誤。 2024年7月,貝貝突然出現四 肢無力、精神萎靡等症狀。儘管剛 做完體檢不到一個月,心心立即帶 牠就醫,但主治醫生僅開具眼藥 水,對其他症狀均歸因為「老了都這 樣」。半個月後,眼疾未愈,心心轉 而求助專科醫生,診斷結果是庫欣 綜合征加劇——一種可快速導致器 官衰竭的內分泌疾病。但在此前7 個月裏,心心多次要求檢查庫欣指 標,均被主治醫生搪塞。 最令她氣憤的是,她從不吝嗇 檢查費用,醫生建議的項目無論相 關與否,她都會給貝貝做,進口儀 器、高昂的藥物也從不猶豫。但醫 生引導她關注無關緊要的小結節, 卻對致命的庫欣和腫瘤隻字不提。 心心的遭遇並非孤例。葉迦寧 也傾盡財力、遵從醫囑,卻依然無 法換來一個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 療,最終只能在遺憾中與愛寵告別。 豆豆從小就不怎麼生病,偶爾 拉個肚子,去家門口的寵物醫院便 能解決。直到豆豆快16歲時——也 就是2024年12月底——突然出現頻 繁排尿的問題。一檢查,才發現幾 乎所有內臟都出了問題,那是牠第 一次大病,那位大夫雖然沒有強烈 推薦在醫院消費,卻讓她上網買各 種高級補品,針對心臟、肝臟、腎 臟、胰腺……林林總總六七種。葉 迦寧一一照辦,以為這樣就能穩住 豆豆的健康。可到了3月底,豆豆開 始瘋狂喝水。葉迦寧主動聯繫大夫 想復查,對方卻只說:「牠現在能 吃能喝,應該沒問題。」結果進入4 月,豆豆突然不行了:食慾廢絕、 精神萎靡,整個狀態急轉直下。她 請了一位醫生上門,但對方一上來 就開了速尿——而腎衰其實根本不 能用這類藥。第二天,醫生去幾公 里外的寵物醫院拿采血管,上門抽 血送檢。結果所有指標全部爆表, 情況已無法挽回。 直到豆豆離開後,葉迦寧才偶 然了解到可以通過AI查詢寵物醫療 知識——這個她從未想過的途徑, 成了她追溯過往、解開疑惑的唯一 方式。她才發現,去年那位讓她買 遍補品的大夫,從沒提過最關鍵的 治療原則:腎衰必須控磷、加強補 液、吃處方糧——一句都沒有。這 成了她最大的遺憾,這種後知後覺 的頓悟,成了她心中難以釋懷的痛。 56歲的葉迦寧從未真正想過, 她從小養大的狗狗豆豆到晚年會面 臨癱瘓。她總以為,即使腿腳漸漸 不便,牠也會一直維持下去——不 會更好,但也不至於更糟。她事後 反思道:這或許是這一代人認知上 的局限,中國的養寵人往往缺乏科 學的養護知識,總憑著習慣和直覺 去對待寵物的老去。 在豆豆生命的最後三年多,由 於關節磨損嚴重,牠的後腿逐漸無 法支撐自己的體重。葉迦寧買了大 號的前腿提拉帶,可豆豆需要的是 後半身的支撐,於是她親手改造, 在後面加了一組繩子,做成能兜住 肚子的提拉帶,還在接觸部位細心 地剪出一個圓口,避免摩擦皮膚。 就這樣,整整三年半,葉迦寧每天 提著豆豆走路、排便、喝水…… 葉迦寧家住二樓,外面連著一 個大平台,帶豆豆出門活動還算方 便。不過從屋裏到平台還有幾級台 階,她便親手做了一個橡膠坡道, 這樣她們就能順利地去平台上散步。 那個平台繞一圈差不多40米。 以前她體力好時,常常一口氣帶豆 豆走10幾甚至20圈。「牠有時能尿出 來,有時完全尿不出。但只要牠有 一點示意,我就立刻帶牠出去走。」 可最後一年,葉迦寧的體力明顯跟 不上了,「提一個15公斤的活物,和 提一袋米完全不是一回事。最初還 好,牠後腿偶爾能點地走兩步,多 少能省點力。可絕大多數時候,全 靠我的兩個胳膊發力提著牠。」 長期這樣提拉,葉迦寧手漸漸 出了問題。後來去醫院一檢查,醫 生說是手腕長期過度用力提著東 西,導致局部組織腫脹,壓迫到了 正中神經——也就這樣落下了腕管 綜合征。她夜裏經常麻醒,根本睡 不了一個整覺。 還有睡眠的剝奪。葉迦寧回想 起來,最難熬的大概就是最後那一 年,尤其是進入2024年後,豆豆開 始夜裏頻繁醒來,怎麼也不肯睡。 起初葉迦寧還能熬到半夜12時,帶 牠去平台上遛個20多圈,只要能順 利排尿,回來之後牠總算能一覺睡 到天亮。可後來,哪怕這麼折騰一 遍,豆豆還是會凌晨兩三時醒,到 了6時,就徹底不睡了,不停哼叫、 躁動。葉迦寧只好想盡各種方法安 撫牠,餵點吃的,再抱牠出去轉一 轉,勉強再拖兩三個小時。一整夜 下來,她幾乎合不了眼。 直到今年4月初,葉迦寧自己的 身體也終於撐不住了。長期嚴重睡 眠不足,讓她的血壓升得非常高, 甚至開始頻繁頭暈。 醫療體系不成熟 耗盡心力仍無力回天 根據《中國寵物行業白皮 書》,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家 庭養寵率已達23%。另一項數 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寵物 大部分年齡偏低,主要集中在 2-6歲。據此推算,2023-2029 年將有大量寵物進入老年期。 因此,如何照顧老年寵物,正 成為越來越多養寵家庭必須面 對的課題。 ▍本報訊 ▍ 寵物的衰老,往往不是一夜之間 的劇變,而是一場悄無聲息 的漸變。如何照顧老年寵物,正成 為越來越多養寵家庭必須面對的課 題。這不僅僅是一場與倒計時的情 感賽跑,更要應對牠們身體機能的 全面退化——從飲食、運動,到醫 療、護理,每一樣都是一道必答題。 在寵物狗貝貝13歲前,心心一 直覺得養狗是件簡單的事——無非 是準備好食物、水和睡覺的地方。 可當貝貝步入14歲,一切都變了。 2021年,貝貝14歲時,由於腿 部肌肉逐漸萎縮,已經很難再跳上 床。可牠從小就習慣睡在床上,心 心不忍心看牠失落,索性將床換成6 厘米高的地舖——那是貝貝還能輕 鬆爬上去的高度。起初心心沒覺得 有甚麼,但當這些細微變化日積月 累,她才驚覺貝貝的衰老早已來臨。 貝貝生病的最早跡象出現在 2021年3月。那時,牠突然發生了一 次暈厥,但由於只出現了一次並且 在半分鐘內恢復正常,簡單的檢查 並沒有查出病因,她當時並沒有太 放在心上。直到同年5月,又發生了 意外,那時貝貝還能自己跳上床、 跳下床,可有一次牠從床上跳下 時,突然摔倒並發出尖銳叫聲,之 後大約一分鐘的時間裏,牠走路都 走不穩。後來,心心帶貝貝去醫院 做了核磁共振,檢查報告顯示牠的 頸椎第二、第三節有突出,同時還 發現腦部已開始出現萎縮跡象。 這一切,其實解釋了貝貝大約 在14歲前後出現的一些異常行為: 比如牠原本應該從床上跳下來,摔 倒前卻先走到床邊一個更高的櫃子 上再嘗試跳下。這種看似不合理的 舉動,如今看來,正是腦萎縮引發 的認知功能障礙的表現。 2021年5月左右,貝貝被診斷出 心臟瓣膜脫落,伴有二尖瓣與三尖 瓣反流以及輕度肺動脈高壓。不過 當時情況並不算嚴重。從那時起, 貝貝開始服用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 物,吃藥後沒過兩三天狀態就明顯 好轉,精神也恢復了許多。心心回 想起前一年夏天遛彎時,貝貝總是 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其實那已 經是心臟病帶來的典型症狀了。在 隨後的兩年裏,貝貝又陸續確診子 宮蓄膿、庫興綜合征、乳腺腫瘤。 日復一日陪伴愛犬 貝貝1 4歲時,心心剛工作不 久,為了讓牠生活得更舒適,她堅 持整租房子,北京的生活開銷本就 不小,再加上持續的醫藥費、體檢 費,壓力一下子重了許多。她只能 白天上班,晚上接私活,一點點攢 出治療費。後來貝貝病情加重,她 便決定辭去工作,回家照顧貝貝。 心心照顧貝貝的一天是這樣開 始的:貝貝通常在早上7時左右醒 來,心心總是同步醒來。她先給貝 貝備好早飯,用手穩穩托住貝貝的 後半身讓牠坐在自己腿上,再一點 點自主進食。一頓早餐往往要吃 兩個小時。因老年犬咀嚼和消化 功能明顯退化,延長進食時間可避 免積食。早餐結束後,如果天氣晴 朗,她們會一起下樓曬曬太陽,回 家後再給貝貝清潔身體、稱體重、 做肌肉按摩。之後貝貝會再排一次 尿,然後開始午睡——從下午1時 到5時。趁貝貝睡覺,心心會為牠 準備晚餐。待牠醒來,便能吃上新 鮮溫熱的飯菜。晚上的流程與早晨 相同:進食、服藥、排便、清潔。 從2021年辭職到貝貝2024年12月去 世,這樣的流程日復一日,體檢、 手術、復查、治療……仿佛陷入一 場無聲的循環。 貝貝的情況並非個例,許多養 寵人正以各自的方式,默默調整著 生活的軌跡。這種全身心的付出, 有時甚至挑戰著他們身體的極限。 照顧癱瘓愛犬 手部落下頑疾 ■寵物衰老會伴隨行動力的下降以及四肢的僵化,圖為飼主用推車帶寵物 外出。 中央社 ■圖為一隻病患犬在寵物醫院做彩 超檢查。 中新社 寵物衰老考驗真情 多病齊發 飼主辭職全心照料 給寵物養老不僅僅是 一場與倒計時的情感賽跑, 更要應對牠們身體機能的 全面退化。 貓犬初老五徵兆 毛髮顏色變淡、稀疏、乾 燥雜亂,皮膚彈性差 腸胃機能下降,營養無法 吸收完全,容易軟便 肌肉流失、體脂增加,衍 生肥胖相關疾病 心血管機能退化,活力下 降,容易疲倦 感官退化、眼球混濁朦 朧、聽力衰退等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