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 09.26.2025 星期五 台灣要聞 花蓮洪災重創光復鄉市 區,隨黃金救援72小時將至, 搜救人員2 5日挺進最嚴重的 佛祖街展開搜救,軍方救出一 名近百歲老翁。消防局空拍發 現,光復鄉市區北端吉利潭周 遭有民宅遭淹沒,恐增加失聯 人數,26日將前往溪旁街道展 開地毯式搜救。中央災害應變 中心指出,截至25日19時,此 次颱風共造成14人死亡、14人 失聯、86人受傷。 ▍本報訊 ▍ 花蓮縣消防局指出,目前救災遇 到難題,靠近馬太鞍溪旁的街 道如佛祖街根本沒辦法走,泥濘道 路如同沼澤,走過去腳就陷進去, 河床被堆積沙石墊高,溪水不斷往 低窪處流,淤泥沒辦法變乾變硬, 重機具無法進入搶災。 搜索行動比想像困難 《中國時報》報道,他說,搜救 人力25日持續對佛祖街展開搜救行 動,但下午透過空拍發現,馬太鞍 溪沿岸都有很厚的淤泥堆積,比對 洪災前後地圖發現,光復鄉市區北 端吉利潭一帶也有民房,不確定有 沒有人受困或遭大水沖走,26日將 有10個縣市消防單位支援,有足夠 人力投入地毯式搜救。 台東縣消防局25日到佛祖街搜 索失蹤邱姓婦人,因許多民眾都拜 託警消找尋佛祖街巷道內的親人, 但當地門牌地址混亂,警消只能透 過衛星定位與Google街景比對,搜 索行動遠比想像困難。 沿途不斷有民眾攔車求助,一 名黃姓婦人家屬哭喊:「如果方便, 麻煩幫我把媽媽帶回來」,家屬盼警 消協助帶回500米外住家中一具早已 冰冷的遺體,一聲聲拜託,令搜救 人員也鼻酸。 也有搜救隊員聞聲尋人,發現 一對夫婦受困2樓,趕緊協助踩著棚 架、以椅子當階梯脫困;一名70多 歲老婦人受困2樓,因腳踝受傷,但 路面全是泥濘,搜救人員還特地用 塑膠袋幫忙裹著腳,再一路背著穿 越淤泥送醫。 此外,新北市救災隊為使長者 走出泥濘,一再脫下衣服鋪在泥漿 開路,甚至發現一位植物人老翁還 有生命跡象,因1樓已被泥沙掩埋, 最後以毯子包覆老翁,再以公主抱 方式接力將他送醫。有好消息也有 壞消息,台中特搜隊員拜完土地公 就尋獲一名罹難者,希望能找到更 多生還者。 軍方跨區增援救災 「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光復鄉 嚴重洪水災情,為強化救災能量, 軍方25日增派各作戰區偵搜、工兵 及化學兵等專業部隊兵力,以及生 命探測器、多功能工兵車等裝備, 前往第二作戰區執行跨區增援,全 力協助受災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因應強颱造成花蓮馬太鞍溪上 游堰塞湖溢流致災,考量現階段災 後急需工兵重型機具清淤、化學兵 環境消毒、潛勢區域偵察及人員搜 救等主要救災任務,軍方25日主動 增派各作戰區偵搜、工兵及化學兵 等專業部隊兵力173員、生命探測器 及多功能工兵車等14類100件裝備執 行跨區增援。 軍方26日將由第2及第4作戰區 增派兵力,可投入約2000人,運用 相關機具,配合地方政府需求,針 對物資運送、道路清淤及市容整理 等項目,日夜分班、持續不間斷投 入救災工作。陸軍司令部強調,救 災前進指揮所有效整合花蓮縣政府 應變中心、警、消災情資訊,並與 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全力支援 地方救災實需。 市區北端有民宅被淹沒 恐增失聯人數 黃金救援 佛祖街生死兩隔 21歲女被鎖房內身亡 母涉嫌拘禁檢方聲押 綠黃 營取 間榮 諜重 案判10年 國郝 民龍 黨斌 主最 席受 人青 選睞 台中市大甲區一名21歲陳姓 少女近日於家中身亡,家人伴屍 數日於25日發現報案,面對警方 詢問,陳姓夫妻說詞反復也引起 懷疑,進而發現陳女母親50歲詹 女涉有重嫌,並依妨害自由、過 失致死等罪嫌移送台中地檢署, 複訊後聲押。 《中國時報》報道,警方說 明,25日接獲陳父報案,稱其次 女於家中臥房死亡,鑑識人員隨 即到場勘驗,發現死者大體相當 枯瘦已明顯死亡,經詢問相關人 證後仍有諸多疑點尚待釐清,全 案目前報請地檢署指揮偵辦。 據了解,詹母雖然強調並無 軟禁或凌虐女兒,但鎖上女兒房 門,並不許陳女出房門,直到21 日送飯時,陳女遲遲沒有回應, 陸續敲門也無反應,但詹母卻無 關緊要,並未積極處理,直到25 日才驚覺不對勁,拿鑰匙進入房 間,發現女兒已身亡,手足無措 不知是好,最終由陳父出面報案。 前民進黨資深黨工黃取榮、 邱世元遭大陸軍委會情工人員吸 收成間諜,再陸續吸收賴清德擔 任副總統時的辦公室前諮議吳尚 雨、前外交部長吳釗燮秘書何仁 傑洩漏機密資料給陸方,台北地 院25日斥責4人的犯行助長大陸 「三戰」輿論戰、心理戰及法律 戰,危害台灣外交安全,依違反 《機密保護法》等罪,將黃重判有 期徒刑10年,沒收犯罪所得497萬 7500元,邱判刑6年2月,沒收犯 罪所得221萬6924元,何判刑8年2 月,吳判刑4年。 《中國時報》報道,4名被告, 只有何仁傑到庭聽判,他25日被 提訊聆判後,審判長問他是否了 解判刑宣示結果?何表情失望地 回答「理解」,隨即被還押看守 所;黃、邱羈押中;吳尚雨已交 保。台北地檢署表示,收到判決 書後,再研議是否提上訴。 這件被外界認為動搖台灣根 基的執政黨間諜案,是因時任外 交部長辦公室諮議何仁傑在2023 年間利用確認外交部長行程,外 交部業務人員向外交部長報告, 或私下查看資料的機會,將他所 獲取的2份公務秘密及1份機密交 給黃取榮,黃混合公開資料和秘 密及機密資料撰寫成分析報告, 再以加密軟件傳送大陸情工人員。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最後衝 刺階段,《中國時報》與《中時新聞 網》委託艾普羅最新民調顯示,在 未加入任何政黨的成年民眾中,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最受青睞, 19.3%的受訪者希望他能當選國 民黨主席。此外,郝龍斌也被視 為最能夠化解島內政黨對立與改 善兩岸關係的候選人。 《中國時報》報道,國民黨挺 過大罷免後聲勢看漲,黨主席選 舉深受各方矚目。依據艾普羅23 日完成的民調,島內僅5.2%民眾 有加入政黨,94.4%的人表示沒 有加入任何政黨。本份調查特殊 之處在於「排黨民調」,黨主席選 舉雖然是國民黨「家務事」,由黨 員直接選舉,但全民對國民黨主 席的期望及關注度仍相當高。 深入統計分析,未加入任何 政黨的民眾,51.1%知道國民黨 即將辦理黨主席選舉。在未加入 任何政黨的民眾中,19.3%希望 郝龍斌當選、13.8%挺鄭麗文、 11.3%盼望羅智強勝出。 從不同政治傾向的民眾來 看,泛藍支持者有28.1%希望郝 龍斌當選,2 3%擁護鄭麗文, 17.4%支持羅智強。值得注意的 是,民眾黨支持者,30%擁護羅 智強,22.8%傾向鄭麗文,19.5% 希望郝龍斌當選。 目前兩岸關係劍拔弩張,調 查發現,未參與任何政黨的民眾 中,24.4%覺得郝龍斌最能改善 兩岸關係,鄭麗文和羅智強各獲 得約8.5%的青睞。 堰塞湖蓄水剩12% 農業部擬兩解決方案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後續如何 處置?農業部初擬兩個方案,一是 沿溪床開闢便道前往清運土石,二 是在中上游興建梳子壩減緩砂石沖 刷,將與專家團隊討論,盡快確定 最適合的處置方式。學者認為,該 壩體應會長期存在,河道疏濬為必 要對策,並將「溪床便道」改為「山路 產業道路」,以便長期對應也較為安 全。 《中國時報》報道,農業部25日 出動遙測飛機進行堰塞湖勘查,初 判水位為1026米、蓄水量下降至 1100萬噸,約剩12%,而壩體溢流 口下切至105米,湖面積16公頃,並 持續發生溢流。不過,研判後續不 會再發生同等規模的溢流及災害, 只是壩體地質仍不穩定,需密切監 測,整體維持紅色警戒,預計26日 再由空勤直升機至壩區空勘,以評 估降落位置及安裝水位計路徑。 行政院長卓榮泰25日在院會指 示,此次死者多在一樓,必須查清 原因,才能有效改進未來撤離工 作。他並請農業部主政,召集經濟 部及政院顧問李孟諺,共同成立跨 部會專案小組,針對馬太鞍溪,以 及其他現存流域的堰塞湖,未來如 何應處,要提出安全的分析報告, 以及可行解決辦法。 關於堰塞湖後續處置,林保署 長林華慶表示,爆破、虹吸方法均 不可行,根據最新遙測影像,壩體 面積已大幅縮減,由於壩體土方比 原本減少,之前評估過中期方案, 就是順著溪床開一條便道抵達該 處,但預估至少3個月,仍評估是否 有長時間的非汛期,因為下雨就不 可能在溪底開便道,如果可以開便 道的話,也許可以把一些土石用卡 車輸送下來,但還要進一步評估。 此外,若壩體沒有很大的風 險,就沒必要大費周章開路,也許 可在中上游做梳子壩,不要讓土沙 在同一時間很快速的降下來,會再 跟專家討論,盡快做決定。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 教授李錫堤認為,本次壩體堆積量 高達3億立方米,規模龐大,即使目 前已沖刷出一個切口,釋放部分水 量,但研判剩餘的天然壩體仍將長 期存在,無法完全清除,應優先穩 定壩體及周邊岸壁,及早進行地質 調查,防止泥沙持續流入下游,導 致河床淤積及水質惡化。 李錫堤強調,堰塞湖治理是長 期工作,溪床便道相對不穩定具有 風險,應改為在沿等高線山坡上闢 建至少產業道路等級的路線,供重 型機械進入,進行壩體整理及山坡 穩定性評估。 光復鄉在溢堤後受創嚴重,河 水將當地的垃圾掩埋場沖毀,約數 百噸的垃圾混合淤泥,漂往太巴塱 部落北富村,使得馬路、民宅周邊 都是,甚至擋住住家出入,截至25 日中午還沒人來清理,飄出惡臭, 民眾更擔心公共衛生問題。縣府表 示,目前已先規劃垃圾跟淤泥的暫 時集中地,太巴塱部分會請外縣市 前來支援人員協助清除。 《中國時報》報道,洪災也讓許 多人的家園還泡在泥水之中,卻有 人趁水打劫,闖入檳榔攤行竊,讓 業者邊整理家園邊痛罵。市區更是 滿目瘡痍,肉圓店老闆娘買地蓋房 子還在繳貸款,但被這次大水一沖 甚麼都沒有了,她感歎地說:「活 著還要面對這一切,如果人走了根 本不用善後。」 光復鄉大平村王姓村民25日回 憶恐怖洪水情景仍心有餘悸,聽到 廣播洪水將至,全家陷入恐慌,就 怕逃不了,緊張到快哭出來。光復 鄉代表蔡智輝說,當時水流自上游 至光復鄉約有70分鐘預警時間, 「不論縣府或中央都應及早發布警 報,警察或活動中心也能廣播提 醒,但甚麼都沒有,造成傷亡與財 物損失慘重。」 住在重災區佛祖街的陳姓受災 戶指出,從頭到尾都沒有收到撤離 通知,鄉內警報器也沒響,手機收 到細胞簡訊後水已經淹到膝蓋,逃 也逃不掉,政府真的太過分,明明 知道堰塞湖準備溢流,卻沒有積極 處理及告知。 中正路機車行業者陳文信說, 「全部沖光光啊,店裏只剩下爛泥 巴,我也不知怎麼辦。」他希望中 央能提供補償,否則不知道以後日 子該怎麼過,因為一台工具車最便 宜10多萬元,2、3台都不見了,全 部損失200、300萬元跑不掉。 同條路上的檳榔店冰箱、電 腦、機台全壞掉,損失估計近百 萬。 洪災進入第三天,賴清德25日 赴光復鄉馬太鞍教會關心收容災 民,宣布災民可入住民宿或旅館, 費用由中央全額負擔,有災民問賴 清德:「我們要流浪多久?」盼政府 興建組合屋。另花蓮旅館及民宿業 者也主動向災民伸出援手,瑞穗鄉 旅館、民宿收容超過250名災民, 甚至還有歇業民宿協助收容,只為 盡一份心力。 《中國時報》報道,災後大量災 民持續湧入馬太鞍教會收容所,多 達500餘人,且多數為老人家,光 復鄉鄉民代表蔡智輝認為,公部門 應進駐安置所,「我們的收容量比 小學臨時安置點還多,只靠教會長 老區區數人,要如何照顧數百名災 民?縣府和公所應伸援手。」多數 災民也坦言,災後重建不只是眼前 臨時安置,更需要政府長期規劃, 協助居民恢復家園與生活。 賴清德25日至教會安撫災民, 56歲呂小姐向賴清德哭訴,住民宿 可能只是暫時性1個月,但蓋1個家 不是1個月的事,這幾天一家7口只 能擠在教會過夜,她無奈問「我們 要流浪多久?」 除馬太鞍教會外,花蓮縣旅館 及民宿業者也在縣府協助及民間主 動伸出援手下,積極協助災民與受 困民眾。花蓮縣旅館同業公會理事 長張琄菡表示,洪災發生後,光復 鄉以南的民宿業者總動員協助災民 安置,瑞穗鄉各民宿業者接受250 人以上災民安置。 數百噸垃圾入村飄惡臭 災民向賴清德哭訴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光 復鄉受災慘重,賴清德(中)25日前 往慰問當地災民。 中央社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農 業部25日出動空拍機拍攝畫面, 評估壩體已降低104米,蓄水量剩 15%,暫時不會有致災洪水,但紅 色警戒尚未解除。 中央社 ■軍方25日持續派遣兵力及機具進駐 災區協助復原。 中央社 ■光復鄉多間民宅店家遭泥水淹沒, 災民們25日努力清理家園。 中央社 ■25日陽光露臉雨勢暫歇,光復地區 居民穿著雨鞋返回家園清掃。 中央社 ■洪水淹至光復鄉市區1 層樓高,居民爬2樓「垂直 避難」。 中央社 因許多民眾都 拜託警消找尋佛祖 街巷道內的親人, 但當地門牌地址混 亂,警消只能透過 衛星定位與 Google 街景比對,搜索行 動遠比想像困難。 台東縣消防局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