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26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C11 09.26.2025 星期五 香港財經 港電動車電池回收廠明年啟用 周大福創建(659)派發「10送 1」紅股,聯席行政總裁鄭志明 表示,目的是擴大股東及資本基 礎,讓更多投資者參與投資該股 份,並明言派發紅股「需要有持續 性安排,唔係一次性」。該股昨日 升3.7%,收報8.11元。 「派紅股唔代表冇特別息」 鄭志明指出,正為資本基礎 進行長遠規劃,因以其業務規模 或市值而言,目前成交量較少, 而派發紅股則可以提升股份流通 量,有關工作要長遠推動才完 成。他又強調,「唔代表有紅股, 就冇特別息,兩樣嘢無任何關 係。」 對於收購計劃,鄭志明稱: 「唔會有錢就必須去投資,反而 調轉,係有好項目、值得先至投 資」,並重申未來會物色金融服 務及物流領域資產,不會限制地 域,目前沒有時間表。對於物流 及數據中心已在內地成立收購團 隊,期望最快今年內有成交。 周創建公布,已訂立協議, 發行3年期可換股債券,以旗下首 程控股(697)股份作交換,變相減 持套現,債券息率0.75厘,集資 22.18億元,周創建預計確認11.6 億元出售收益。周創建首席營運 及財務總監林戰指出,發行條件 吸引,反映市場認可集團的財政 實力,以及首程的前景。 另一名聯席行政總裁何智恒 指出,周創建手上流動資產約 300億元,會繼續一貫審慎投資策 略,物色具穩定現金流項目作長 遠發展。 周大福創建: 將持續發紅股擴股本 小米集團(1810)創辦人雷軍在 「2025年雷軍年度演講」中明確指 出,芯片自研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 由之路。他強調,自研手機SoC(系 統級芯片)至少需要堅持十年、並要 有投入500億元人民幣的決心。 雷軍回顧小米製造芯片的歷 程,指其始於2014年成立的松果 電子。然而,在2017年發布「澎湃 S1」芯片後,公司曾艱難決定暫停 SoC研發。他總結教訓稱,自研手 機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線生 機」,並需要手機團隊的深度協同。 2021年,小米重啟芯片自研計劃, 並於今年5月正式發布「玄戒O1」芯 片及搭載該芯片的智能手機與平板 產品。同日,小米舉行新品發布 會,推出小米17系列手機、小米8系 列平板,以及首款電動SUV(多用 途車)YU7。 隨著政府自2018年起推出「一換 一」計劃以鼓勵電動車使用, 並於2024年宣布將電動車首次登記 稅寬減安排延長兩年至2026年3月31 日,香港電動車市場正值快速增長 的階段。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電動 車總數有約12.86萬輛,佔所有車輛 總數的14.3%。 處理量大 尋找合適場地困難 郭可兒指,一般電動車電池「8 年或16萬公里」就要退役,亦有部 分有問題的電池,廠家會提早更換 新電池,因此電池處理量很大。她 提到,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尋找一 塊合適場地很困難,幸好後來獲批 香港屯門環保園一幅約10萬平方呎 (9420平方米)的場地,並於2024年 6月動工,目前基建工程已基本完 成,預計2026年上半年投入營運。 逐一拆解評估 部分重新改造 郭可兒介紹稱,電動車電池體 積較大,需逐一拆解內部眾多電池 包,並檢查其健康狀況是否能繼續 使用,評估後將其拆分為報廢部分 和可再利用部分。若檢查後發現電 池包的SOC(State of Charge,電池 荷電狀態)和SOH(State of Health, 電池健康狀態)仍具備再利用價值, 會進行梯次利用。 所謂梯次利用,是指將已達到 一定使用壽命、不再適用於原用途 的動力電池,經過檢測、分類、修 復或重組後,應用於對性能要求較 低的領域。郭可兒表示,這類電池 可被改造成小型儲能設備,成為新 產品推向市場,例如太陽能儲能設 備、用於露營的移動電源等。 轉化再生黑粉 可交易兼環保 若檢查後確認電池已報廢,會 將模組中的電池和電芯送入工廠中 的全自動生產線,根據不同來源分 離出黑粉、銅、鋁及其他雜質。其 中,轉化的再生黑粉可作為電池原 材料重新利用,供應內地及周邊地 區,實現循環經濟。 透過這條生產線,銅和鋁可直 接在國際市場(如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進行交易。郭可兒表示,一 塊電池包中約有60%的黑粉可作為 原材料出售或作為再生資源再利 用;在環保方面,本地化處理能顯 著降低碳排放。據保守估計,該生 產線的碳排放量將比傳統技術減少 30%。此外,本地處理大幅縮短運 輸距離,每噸產品預計可減少1.44 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排放。 郭可兒補充,過去晉景新能也 有電池拆解業務,但電池數量有 限,且過去通常將拆解後剩餘電芯 運往韓國或日本處理,無法直接運 送至中國內地。如今通過轉化為黑 粉,所有電池均可在香港本地工廠 處理,處理後的產物可送往大灣區 再利用。 雷軍:芯片自研是小米成功必由之路 電動車在香港越趨普及,但一般電池壽命約8年或行駛16萬公 里,退役電池該何去何從?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政府正推動 全港首間大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屯門環保 園正式啟用,由晉景新能控股(1783)旗下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及營 運。晉景新能首席營運總監郭可兒接受本報專訪時介紹,項目建成 後將專注於退役電動車電池的綠色處置,通過梯次利用及再生黑粉 等多樣化循環利用方案,促進電動車電池回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梯次利用及再生黑粉 冀促產業可持續發展 證監金管發布路線圖打造固收及貨幣中心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路線 圖》中與金管局有關的具體措 施主要有3個方面,包括針對一級 市場,即債券發行,金管局會透過 政府債券計劃,為市場提供基準和 引領創新,吸引更多投資者及債券 發行人在港進行投資活動,另繼續 完善債券通下的南向通。 藉發政府債券引領市場 其次,金管局會繼續擴大離岸 人民幣業務,完善離岸人民幣的流 動資金安排及提供新工具,另聯同 證監會擴闊人民幣計價產品在港覆 蓋範圍,如鼓勵發行人推出人民幣 櫃枱股票。 最後,針對科技創新,將致力 開發面向未來的固定收益和貨幣市 場的基建,進一步研究數碼債券發 行及支付,同時會聯同財庫局研究 本地監管等制度,探討優化數碼債 券發行措施的空間,預計明年中公 布細節。 他指出,金管局往後會繼續擴 闊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的用處及細 節,包括探討利率可否更便宜、延 長現時6個月的最長貸款年期、擴 大資金用途至其他實體經濟活動或 內地企業對外投資,以上均為擴展 方向,預告非常短期內會有相關詳 情公布。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 在《路線圖》中,證監會將推動回購 交易,尤其是離岸國債在港的回購 市場,會與業界研究建立中央交易 對手結算所,探討處理回購交易的 可行性,另正進行場外交易衍生工 具的資本制度的公眾諮詢,涉及新 牌照發行,當中建議考慮降低由中 央結算回購交易所需的資金,有助 於香港發展為地區記帳及風險管理 中心。 另外,證監會將與有興趣的市 場參與者,研究開發固收和貨幣市 場的電子交易平台,會進行可行性 研究;推出更多固收代幣化產品和 有關數碼產品應用場景。梁鳳儀又 提及,證監會與各方將盡量配合落 實人民幣國債期貨在港上市,正準 備最後工作。 助力電子交易平台發展 就《路線圖》提及促進在港發展 回購交易中央對手方,證監會中介 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解釋,現時 本地回購市場並非很大,但內地的 回購市場為全球第二大,當香港要 行人民幣國際化、做好離岸人民幣 中心,很難不去思考回購市場的重 要性。 葉志衡形容,中央對手方機制 為超前部署,令香港有足夠的配 套可走向較為國際領先的位置。雖 然市場未必即時可以享受到,但 「今日唔去做,3、5年後便沒有成 果」,而此可使市場風險及市場資 本負擔降低。他指出,現時的資本 管理諮詢已部署,當未來有中央對 手方機制,如果市場透過該機制, 對手方的資本計提可降至零。 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渣打香港 兼大中華及北亞區行政總裁禤惠儀 表示,銀行公會將與會員銀行及監 管機構緊密探討,如何更有效地吸 引更多國際、中國內地以及本地機 構和投資者參與香港的固定收益和 貨幣巿場,尤其是與人民幣相關的 產品和服務。 證監會和金管局聯合發布 《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 線圖》,圍繞一級市場發行、 二級市場流動性、離岸人民幣 業務及新一代基建等4大支柱 提出10項措施,另透露將會適 時公布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在 內地債券市場開展回購業務, 以及人民幣國債期貨在港上市 的細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 示,《路線圖》體現政府與市場 的共同承諾,鞏固香港作為主 要固定收益及貨幣中心的地 位,確保市場保持競爭力、包 容性和全球聯繫。 圍繞4支柱提10措施 財爺:確保市場競爭力 ■余偉文(右 二 )表 示 , 《路線圖》中 與金管局有 關的具體措 施主要有3個 方面。 盧江球攝 《路線圖》4大支柱10項倡議 第一支柱:促進一級市場的發行 透過發行政府債券引領市場發展 向目標市場的發行人和投資者推廣香港的優 勢 擴大投資者基礎(如家族辦公室、基金和企 業財資中心等) 第二支柱:促進二級市場的流動性 落實推行場外固定收益及貨幣衍生工具制度 促進在香港發展回購交易中央對手方 第三支柱:擴展離岸人民幣業務 擴大離岸人民幣的應用 完善互聯互通機制,以提升離岸人民幣流動 性及增加人民幣相關產品供應 第四支柱:新世代基建 為固定收益及貨幣基建做好準備邁向未來 助力新一代電子交易平台的發展 促進市場創新及落實代幣化固定收益及貨幣 產品的用例 金管局往後會繼續擴闊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的用處及細節,包括探討利率 可否更便宜、延長現時 6 個月的最長貸款年期等。 金管局總裁 余偉文 ■全港首間大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佔地約10萬平方呎,預計2026年上 半年在屯門環保園正式啟用。 ■鄭志明稱:「唔會有錢就必須 去投資,反而係有好項目先至投 資。」 劉駿軒攝 一塊電池包中約有 60% 的黑粉可作為原材料出售或 作為再生資源再利用;在環 保方面,本地化處理能顯著 降低碳排放。 晉景新能首席營運總監 郭可兒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