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2022星島日報(美西版)
掃描 今年28歲的陽江青年小林2016年 留學回國後一直從事跨境電商行業, 經常工作到凌晨,加上不規律飲食, 1米75的個子體重僅106斤。 從今年5月起,小林每個月都會 感冒一次。7月18日,他又開始頭痛 發燒,以為又感冒了,於是就沒在 意。小林媽媽說:「7月20日他起來去 工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點回 來,回來之後直到7月22日一直在昏 迷,他的眼睛周邊出現了麻疹紅點。 一直到7月23日舅舅到家做客 時,發現小林昏睡了兩天,於是趕緊 將其送到醫院。此時,小林出現面部 抽搐、嘴角歪斜,甚至多年記憶喪失 等症狀。「他的記憶還停留在當年剛 剛畢業的時候,最近的事情都忘記 了,手機密碼也忘記了,朋友、同學 全部都忘記了」。 在ICU住了三天,醫院診斷為自 身免疫性腦炎。醫生分析,這種情況 的發生或許與小林經常熬夜的不良生 活習慣有關。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一科主 任助理匡祖穎表示,患者長期熬夜出 現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被外界的病 毒感染,人體會產生一些抗體對病毒 進行攻擊,消滅病毒的同時也會對自 身一些好的物質進行攻擊,從而導致 對自己身體的自我攻擊,所以產生這 個疾病。醫生表示,小林送院還算及 時,否則有生命的危險。 目前經過治療,小林除近兩年的 事情有些遺忘外,身體基本恢復,他 的體重也增加了20斤。 楊女士9月2日來到中山市火炬開 發區行政服務中心公安居住證窗口辦 理居住證,旁邊一名男子跟在她身旁 寸步不離。輪到楊女士辦證時,男子 時刻緊盯其填寫的每一份資料。 楊女士趁著男子轉身到其身後的 座位休息之機,偷偷在取號紙反面寫 下「救命」兩字,迅速連同辦證材料一 並遞給了窗口工作人員。 窗口工作人員不動聲色地與旁邊 同事溝通,同時通知增援警力到場。 警察以系統緩慢為由拖延辦證時間, 趁機詢問楊女士情況。增援警力到場 後,迅速將嫌疑男子王某某控制。 原來,楊女士與王某某是情侶關 係,但在一起後不久就被男友控制。 手機被王某某沒收,楊女士去任何地 方王某某都形影不離。楊女士逃跑還 會遭到王某某的毆打。直到案發當 日,王某某想以楊女士的名義買車, 故帶其來辦居住證。 王某某對其「家暴」、非法拘禁楊 女士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調查發現 王某某還多次利用楊女士的微信詐騙 他人錢財,已作另案處理。目前,犯 罪嫌疑人王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海歸長期熬夜 睡醒失多年記憶 被男友家暴禁錮 女子辦證寫「救命」 ■嫌疑人(中)守在事主(右)身旁。 ■青年一覺醒來失去多年記憶。 六角恐龍登 《 科學 》 封面 全球首揭腦再生 「 開關 」 專家論文破解 蠑螈修復大腦 助醫人類腦損 費 繼鋒教授介紹,人類的大腦是 人體中最為複雜的器官,不論 是腦損傷(外傷、缺血、窒息因素導 致的腦細胞雕亡)還是腦退行性病 變(衰老導致的神經細胞雕 亡)時至今日依然是不可逆 轉的醫學難題。《南方都 市報》報道,現階段, 醫學界利用大鼠、靈 長類動物構建的腦損 傷模型,大多停留在 藥物試驗階段。生物 本身的腦損傷不會自 行修復,實驗室也僅僅 是在反復地使用藥物、 醫學技術來觀察這些治療 方案對腦損傷的治療效果。 「而蠑螈是目前已知的四足脊 椎動物再生的冠軍,我們利用蠑螈可 近乎完美修復受損大腦的這一特點。 找到了啟動大腦再生修復的『種子』細 胞,並且繪製了大腦再生過程的藍 圖。」費繼鋒透露,研究團隊首先在 外形獨特、可愛,具有強大的再生能 力的墨西哥鈍口螈(也叫六角恐龍)的 頭部鑿開一個孔洞,並取出一部分蠑 螈的腦組織。 助破解人類神經再生難題 隨後利用有著「超廣角百億像素 生命照相機」的時空組學技術對蠑螈 進行深度觀察,在兩年半的反復試 驗、觀察過程中,研究團隊首先觀察 到了蠑螈在大腦受損兩天就出現了大 腦再生的關鍵幹細胞亞型,並在隨後 的兩個月時間內,這些幹細胞會完成 這一受損大腦的自我修復過程。同 時,團隊還發現了介導蠑螈大腦損傷 後再生的關鍵「種子」細胞」以及機制。 「最為關鍵的一點在於,我們描 繪了此類幹細胞亞群重構損傷神經元 的過程,並發現腦再生與發育過程具 有一定的相似性,為認知腦結構和發 育過程提供助力,為神經系統的再生 醫學研究和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費繼鋒表示,在自然界,包括人 類在內的大量生物體具有較強的自我 再生能力。比如造血系統,每天就會 再生大量的血紅細胞幫助攜帶氧氣、 養分,再比如人類的肝臟、皮膚,在 受到一定創傷後,也有強大的自我修 復能力。其他生物如渦蟲、蚯蚓、壁 虎等,同樣 具 有 再 生 能力。壁虎 能夠斷尾再 生,渦蟲被剁 碎成了200份, 能再生成200個獨 立個體。 但是如果人類不幸斷肢,傷口會 慢慢愈合卻不會長出新的肢體。如果 器官發生病變或損傷,則需要依賴器 官移植進行治療。神奇的是,墨西哥 鈍口螈不僅能夠再生四肢、尾巴、眼 睛、皮膚以及肝臟等器官,甚至還可 以再生大腦,也因此被科學家們作為 重要的模式生物來研究再生的相關難 題。 在物種進化上的位置越低,其再 生能力就越強。渦蟲、蚯蚓這樣的低 階進化物種,其再生能力可能不足以 供人類借鑒。但同樣作為脊椎動物的 蠑螈,其活躍基因與人類一樣約為 2-3萬個,其有65%-70%的基因與人 類契合。蠑螈的強大再生能力,更值 得基礎醫學領域去深入研究。 費繼鋒教授表示,本研究首先鑒 定了在蠑螈大腦損傷後,參與再生的 關鍵的「種子」細胞:一類不同於大腦 成體神經幹細胞,但與發育早期幹細 胞狀態非常相似的亞群。 進一步通過比較腦再生以及發育 過程中的幹細胞分化路徑以及相應的 分子調控網絡,發現再生過程實際上 是腦發育的重現。即蠑螈在大腦再生 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腦神經幹細胞的 返老還童,進一步通過與胚胎時期大 腦發育相似的細胞及分子機制修復再 生損傷的大腦。 未來的研究工作將基於此研究的 成果,繼續探尋啟動人類大腦再生的 關鍵開關,以期實現人類腦損傷後原 位再生。 蠑螈強大的再生能力將成為現 代醫學領域解決衰老問題的一個思 路。費繼鋒教授介紹:「我們已知 蠑螈有強大的再生能力,而再生 出來的細胞、組織又都是年輕的 有活力的細胞。如果我們能夠建立 一套誘導細胞剝除的體系,讓蠑螈 時不時替換自身10%的陳舊細胞、 組織,再生出新的細胞。那其身上 的細胞始終處於新鮮、活力狀態的 話,勢必就克服了衰老帶來的細胞 雕亡甚至死亡問題。」 此次費繼鋒教授研究的模式生 物墨西哥鈍口螈(因牠們僅在墨西 哥中部的霍奇米爾科湖和澤爾高湖 這兩個湖泊之中有所分布)、大鈍 口螈。在萌寵界還有一個別稱—— 「六角恐龍」。牠們是蠑螈科中惟一 幼體性成熟的兩栖類動物。啥意思 呢?就是其一直保持幼態,具備極 強的再生能力。 保持幼體性成熟的鈍口螈一般 可活10 焍 15年,多的能到25年。其 幼體一生都在水中生活,且在水中 進行產卵。牠們還有一個特徵—— 體色多變: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 有三十來種顏色的鈍口螈,最常見 的大體是普通體色、黑眼白化種、 白眼白化種、白眼金黃體色和全黑 體色等五種。 鈍口螈擁有類似於蕨類植物的 不封閉腮結構,這與魚類、蝌蚪倒 是很相似。與眾不同的是,鈍口螈 頭部兩側常分布著三根腮,通常呈 紅色,卻也會隨著食物的不同而有 所改變。牠們會利用皮膚來幫助呼 吸,再將吸入的空氣轉入肺部。 墨西哥鈍口螈是一個小眾化的 模式生物,利用其作為研究對象的 課題組在全球範圍內不超過一百 家。與醫學領域常用的小鼠比較, 存在遺傳工具及資源匱乏的情況, 嚴重限制了對於再生機制的深入剖 析。費繼鋒在博士後期間,在蠑螈 中首次基於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 一系列目標基因遺傳操作以及目標 細胞類型遺傳示蹤模型。 歸國後,費繼鋒教授在國內建 立了世界領先的以墨西哥鈍口螈為 模型研究組織器官損傷再生的獨特 實驗平台。近年來,與Tanaka教授 等多個研究團隊合作,解析了墨西 哥鈍口螈全基因組,是目前人類所 測序的最大動物基因組之一。 目前,實驗室主要利用所構建 的一系列技術體系,結合蠑螈中樞 神經系統的再生優勢,集中攻關中 樞神經系統再生修復機制研究,將 研究成果與臨床需求緊密結合,希 望早日能夠開發出改善人類大腦再 生的有效藥物。 蠑螈強大再生能力 為人腦再生提供思路 廣 東 省 醫 院費繼鋒教授團 隊日前聯合華大生命科學院 研究院、武漢大學等多個科 研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 刊《科學》(《Science》) 上發表了題為:利用時空轉 錄組技術解析蠑螈大腦再生 的關鍵幹細胞亞型的研究論 文。該研究揭示了啟動蠑螈 大腦再生的重要「開關」, 並有望破解再生修復人類神 經系統的奧秘,為治療帕金 森、阿爾茨海默病、腦外傷 提供最有效的臨床方案。 本報訊 來廣州定居16年,Benoit AUGER能說一口 地道流利的普通話和粵語,也熟悉各種熱搜話 題和網絡梗。他在這裏建立了家庭,成為孩子 的父親,並擔任中國法國工商會副會長,為許 多來大灣區發展的外國朋友提供幫助。 《新快報》報道,跟很多生性浪漫的法國人 一樣,他選擇來廣州定居的原因是他的妻子。 2000年讀大學的時候兩人在英國相遇,之後每 年暑假都一起來廣州待上一個月,遊玩度假、 看望長輩。在這個過程裏,他親眼目睹了中 國,尤其是廣東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以及這 裏兼容並存的多種文化。畢業以後,兩人很快 就決定要在廣州開始自己的事業和生活。 「對於已經熟悉法國鄉村舒適輕鬆氛圍的 我來說,融入廣州的快節奏生活是一個巨大的 挑戰。」他說,本來自己畢業後已經找到一個法 國當地汽車公司的工作,跟其他當地人一樣, 每天端著咖啡杯,理所當然地穩定「躺平」一輩 子。但那樣的生活對他而言實在是缺乏刺激。 在廣州的生活,他能感受到另一種「穩 定」,就是日常生活供應的便利和保障,「想要 甚麼都很容易,如果想著凌晨3點鐘吃東西, 也可以輕鬆叫到外賣。這類保障生活便利的產 業,在法國還不夠發達,而在這裏,商業平台 會把這些需求都實現」。 但同時也遇到挑戰,理解並跨越另一種完 全不同的文化並不容易,甚至會產生誤解或其 他麻煩,當他怎麼都搞不懂一個觀點或一些明 顯對他有好處的事情時,心情會非常沮喪。不 過,他攤攤手說道,「已經這麼多年了,我都習 慣了這些,回到法國,已經搞不懂法國人了」。 探訪城市歷史文化,也是他的主要親子活 動之一,他們經常前往沙面、荔灣等老城區, 尋訪歷史悠久的建築物、批發市場,街邊悠閒 打牌下棋的人們。 「保留城市的個性和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 事。老城區是歷史文化的儲存室,我認為廣州 做了很大的努力來保存這些街區的面貌,傳統 的建築物依然存在於本來的地方。當城市中心 區、CBD獲得喜愛的同時,這些傳統歷史文化 的小街區仍然保留著它們自身的特色。」 回顧自己在廣州生活和工作的十多年經 歷,他認為,自己的一些經驗值得後來者參 考。對於外國人來說,顯然十年前的中國比現 在更容易起步,但跟世界其他地方相比,現在 的中國尤其大灣區依然有很多機會,只是對創 業者的要求完全不同。 「現在要在這裏發展一項業務,需要非常清 晰和篤定自己可以做些甚麼。在十幾年前,你 可以學著做貿易,簡單直接地把這裏的產品賣 到歐洲,從歐洲進貨過來這裏賣。這條路現在 走不通,因為這裏的顧客需求已經改變。」 他強調說,事實上,這幾年所發生的一切 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但「廣東有很大的 優勢,因為這裏有粵港澳大灣區。通過把這些 不同功能和資源的城市連接起來,把商務、製 造、港口、人才這些不同的優勢連接起來,為 企業家創造了很多市場和商機,讓他們可以發 展自己的業務,並能通過港口物流運送出去」。 他和許多本地企業家、供應商和客戶結交 並建立了友誼,從中深刻感受到廣東人跟歐美 人群完全不一樣的群體特色。 「他們慷慨無私地把別人也當成自家一分 子。廣東人總是喜歡凝聚在一起成為一個集 體,成為一個衣食住行都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家 庭、朋友或關係網,合作事業同時又能滿足互 相陪伴的情感需求。」他說,歐美人會把工作和 生活區分得很清楚,但是在這裏,工作就是生 活,生活也是工作——可以超越「公事公辦」的 尺度,更深入去了解工作夥伴、同事以及其他 一起工作的人,這對工作其實更為有利。 法國工商會副會長 主動融入大灣區 ■16年前,Benoi t AUGER追隨妻子來廣 州,而今已成為孩子的父親。 網上圖片 ■上圖為《Science》封面9月2日刊登全球 首個腦再生時空圖譜研究成果。左圖為蠑 螈再生過程。 網上圖片 ■費繼鋒教授團隊找到了在蠑螈大腦損傷後, 參與再生修復的「種子」細胞。 網上圖片 ■蠑螈端腦的發育與再生。 網上圖片 ■墨西哥鈍口蠑螈,俗稱六角 恐龍,有超強的再生能力。 廣東新聞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A12 singtaousa.com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