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2023星島日報(美西版)

美國經濟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C10 廣告熱線: 650-808-8888 繼上周傳出成立人工智能公司 後,馬斯克17日再宣布,將推出一個 人工智能(AI)平台。外界認為,這 顯然是對來自OpenAI的聊天機械人 ChatGPT的挑戰。 據霍斯新聞報道,馬斯克稱: 「我將啟動一個我稱之為『TruthGPT』 的東西,或者是一個最大限度地尋求 真理的人工智能,以試圖理解宇宙的 本質」、「我認為這可能是通往安全的 最佳途徑,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關 心理解宇宙的人工智能不太可能滅絕 人類。」知情人士表示,馬斯克一直 在從Alphabet Inc旗下的谷歌公司挖 來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以成立一家與 OpenAI競爭的初創公司。據一份州備 案文件,馬斯克上月初在內華達州註 冊一家名為X.AI公司。馬斯克是X.AI 唯一董事,而馬斯克家族辦公室主任 傑瑞德.伯查爾則是該公司秘書。 報道稱,馬斯克重申了他對人工 智能的警告,他說,「人工智能比管 理不善的飛機設計、生產維護、或糟 糕的汽車生產更危險」,「它有可能破 壞文明。」馬斯克上周末在推特上發文 稱,他曾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期 間呼籲「增強AI監管」。 馬斯克於2015年與他人共同創立 OpenAI,但於2018年從公司董事會卸 任。2019年,他在推特上表示,離開 OpenAI的原因是他必須專注於特斯拉 和SpaceX。他當時還在推特上透露, 「特斯拉正在爭奪一些與OpenAI相同 的人才,我不同意OpenAI團隊想做的 一些事情。」今年1月,微軟公司宣布 進一步向OpenAI投資數十億美元,加 劇了後者與競爭對手谷歌的競爭,並 引燃矽谷吸引人工智能資金的競賽。 與此同時,馬斯克承認他最近對 推特的估值為200億美元,比當初440 億美元的收購價下降了一半以上。當 被問及推特是否值得購買時,馬斯克 說:「這在財務上是否明智還有待觀 察。目前還不是。我們剛剛重新對這 家公司進行了估值,不到收購價格的 一半。」馬斯克還說:「我提出要約的 時機很糟糕,因為它正好在(推特)廣 告暴跌之前。」 在馬斯克接管推特後的幾周內, 數十家頂級廣告客戶逃離了該網 站——顯然是出於對他的領導的警 惕——該網站的員工人數和內容審核 系統都被削減了。馬斯克自嘲地說: 「是的,所以我一定是個真正的天 才。我的時機很好,因為我買它的價 格至少是它應有價格的兩倍。但有些 東西是無價的。」 財報顯示,該公司Q1營收為81.6億 美元,同比增長3.7%,略低於市 場預期的81.8億美元;淨利潤為13.1 億美元,同比下降18.3%;攤薄每股 收益為2.88美元,預期為2.86美元, 上年同期為3.53美元。全球流媒體付 費用戶總數2.325億,同比增長4.9%, 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33億;新增付費 用戶175萬,不及分析師預期的241 萬。 Netflix對密碼共用的打擊一直是 投資者最關心的事情。去年底,該 公司表示將開始推出措施,讓一直 在借用其他帳戶的人創建自己的帳 戶。該公司表示,超過一億個家庭共 用帳戶,約佔其全球用戶群的43%。 Netflix表示,這影響了其投資新內容 的能力。廣告版訂閱方案和打擊密 碼共用都是為了提高利潤。最初, Netflix希望在第一季度末大範圍開展 打擊密碼共用的行動,但該公司18日 表示此舉將推遲到第二季度。該公 司在財報中表示:「雖然這意味著一 些預期的會員增長和(6.418﹐ -0.01﹐ -0.19%)營收將在第三季度而不是第 二季度實現,但我們相信,這將為我 們的會員和業務帶來更好的結果。」 Netflix表示,其用戶增長受到了國際 市場的影響,該公司已經在國際市場 推出了此類舉措。Netflix表示,隨著 其付費分享計劃的推出,預計近期用 戶粘性「可能會適度萎縮」。不過,該 公司相信,它會像在國際市場看到的 那樣反彈。Netflix相信付費分享將確 保在未來增加營收,因為它希望改 善其服務。18日,Netflix表示,預計 2024年在內容上的支出將在170億美 元左右,這表明這家流媒體公司不會 像一些同行那樣縮減支出。Netflix於 18日指出,「我們與如此多的娛樂形 式競爭,競爭仍然很激烈。」 展望未來,Netflix預計第二季度 營收為82.42億美元,同比增長3.4%; 淨利潤為12.8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 14.41億美元;攤薄每股收益為2.84美 元,上年同期為3.2美元。Netflix估計 第二季付費訂閱人數的淨增量應與第 一季相近,這將低於華爾街淨增370 萬人的共識預期。 Net f l i x於18日公布 了喜憂參半的第一季度 業績,新增付費用戶175 萬,不及分析師預期。 Netflix表示其廣泛打擊帳 密共用的舉措將延後實 施,且第二季財測低於分 析師預期。 Zoom股價17日挫近3%,此前 花旗分析師Tyler Radke警告投資 者,該公司未來幾個月的成長壓力 恐加劇。 在近期對IT部門支出計劃進行 調查後,Radke對Zoom股票給予「賣 出」評級,對該股設定了「負面催化 劑觀察」。Radke研究報告稱該股 面臨許多利淡,恐進一步拉低增長 率。該花旗分析師表示,調查數據 發現,各企業越來越沒意願花錢在 Zoom等統一的通訊服務,尤其對視 頻會議的預算更無增長。 他指出,Zoom面臨的市場競爭 加劇,近期微軟和思科達成合作, 這使得思科會議硬體上更容易運行 微軟Team的視訊會議服務。Radke 指出,網絡流量數據也呈現1月後繼 續惡化的趨勢,因為Zoom.us網站的 訪問者增長放緩。 此外,Zoom前總裁Greg Tomb 於3月離職也會讓公司面臨運作中 斷風險。Radke維持Zoom股票69.50 美元的目標價。Zoom17日於下跌 2.71%,收每股67.62美元。 利空排山倒海 花旗喊賣Zoom 高 盛 集 團 第 一 季 獲 利 下 跌 19%,原因是低迷的交易活動侵蝕 了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同時出售其 消費部門Marcus部分貸款組合也拖 累了業績。 高盛在進軍消費銀行業務後重 新調整戰略,在此次出售中損失了 4.7億美元。CEO所羅門多年來一直 推動該業務,但最終還是失敗。該 公司高管在2月告訴投資者,該公 司還在為其消費者部門探索戰略選 擇,該部門在3年內虧蝕30億美元。 高盛去年對其業務進行重組, 偏重其傳統的交易和投資銀行業務 支柱,加強其資產管理部門,並放 棄其消費者業務。所羅門在財報聲 明中指出,「第1季的事件是另一種 現實世界的壓力測試。」 該銀行在1 8日的財報中指出 稱,截至3月31日當季獲利從去年同 期的38.3億美元降至30.9億美元,而 每股獲利從去年的10.76美元下滑至 8.79美元。 投行收入減少 高盛獲利下跌 業績喜憂參半 淨利潤同比降 營收增長疲弱 Netflix發布財報 新訂戶不及預期 美國製藥巨擘強生18日公布2023 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營收、獲利均 優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同時上調今 年財測。強生的業績也被視為許多醫 療保健公司的風向球。 財報顯示,強生第一季(截至 3/31)營收年增5.6%至247.5億美元, 高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236.7億美 元;上季淨損6800萬美元,合每股虧 蝕0.03美元,主因是提列69億美元處 理破產的相關費用,相較之下去年同 期淨利報52億美元或每股1.93美元; 剔除一次性項目,經調整後每股獲利 報2.68美元,高於預期的2.50美元, 主因是受惠醫療設備和消費者健康在 內的各項業務銷售強勁。 核心業務方面,強生上季藥品銷 售額年增4%至134億美元,其重磅抗 炎藥物喜達諾(Stelara)營收報24.4億 美元,略高於分析師預估的24.1億美 元,而亮眼的藥物營收佳績是由喜達 諾和癌症藥Darzalex強勁銷售推動。 強生的製藥業務多年來一直受到 其暢銷藥物如喜達諾和較老牌的抗癌 藥物Imbruvica推動。不過喜達諾將在 今年底前失去在美國的獨家經營權, 而Imbruvica則面臨激烈的競爭。 此外,該公司希望靠其新的癌 症治療藥物和多發性骨髓瘤藥物 Darza l ex來緩解舊藥需求下降帶來 的打擊。Darzalex和包括Carvykti和 Tecvayli在內新型癌症治療藥物是強 生實現到2025年藥品銷售額約600億 美元的關鍵目標。 展望未來,強生預估今年每股獲 利介在10.60至10.70美元之間,高於 先前預測的10.54至10.65美元,也高 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10.51美元;全 年營收介在979億至989億美元,比今 年1月提供的財測高出約10億美元。 強生財務長Joseph Wolk表示,由 於消費者健康、製藥和醫療設備三大 業務領域強勁成長,因此提高全年財 測。 強生業績亮眼 上調今年財測 馬斯克擬推出AI平台 聊收購推特 承認不明智 ■Netflix第一季度業績喜憂參半。 中央社資料圖片 ■馬斯克透露,將推出一個人工智能平台。 新華社資料圖片 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節 目《60分鐘》裏,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受訪表示,每家公司的每款產 品都將受到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 的影響,並警告社會需為已經推出 的技術做好準備。 報道稱,對於人工智能哪個方 面讓他夜不能寐的問題,Pichai說, 以有益的方式開發和部署,這很迫 切,但同時如果使用不當,則可能 害處多多。「我們還沒有找到所有答 案,而技術日新月異」,他說,「這 會讓我晚上睡不著嗎?絕對如此。」 儘管行業深感緊迫,但Pi cha i 還是提醒那些正捲入這場競爭的公 司。對於OpenAI更為直接的方式以 及推出ChatGPT,他看到了經驗教 訓。他說,有人指出,不能推出如 此強大的技術,因為社會沒有時間 適應,「我認為這個觀點合理。我認 為有些負責任的人試圖弄清楚如何 使用這項技術,就像我們一樣。」 對於生成類AI的風險,Pi chai 指出,假訊息、假新聞在這方面有 很大問題,他強調生成式AI的風險 之一就是深度偽造視頻(deep fake videos),在這些視頻中,一個人的 行為可能會被偽造,例如發表從未 說過的某種言論。 因此,就Google先前發表的一 份關於「監管AI建議」的文件,Pichai 指出,社會必須迅速適應監管濫用 行為的法律和條約,以確保AI對世 界的影響。 他表示:「這不是一家公司可以 決定的,這也是為甚麼我認為新技 術的發展不僅需要工程師的努力, 還需要社會科學家、倫理學家、哲 學家等共同參與。」 谷歌CEO:社會需為AI技術做好準備 Netflix於18日宣布,將於今年晚 些時候關閉DVD租賃業務,該公司 最初靠這項業務起家,但現在已轉 型為流媒體視頻巨頭,而其當年的 競爭對手百視達早已破產。 Netflix高管當地時間18日下午宣 布,該公司將在9月29日寄出25年來 的最後一個紅色DVD信封。過去10 年,這項業務的收入已從2013年的9 億多美元下降到去年的不到1.5億美 元。Netflix聯席CEO泰德.薩蘭多 斯(Ted Sarandos)發文說:「我們的 目標一直是為我們的會員提供最好 的服務,但隨著業務的不斷萎縮, 這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25年前,在那個依賴光碟等實 體媒體在家觀看電視節目和電影的 時代,Netflix是作為一家DVD租賃 公司創辦的。當時的DVD業務由百 視達主導,該公司通過旗下的實體 連鎖店出租電影視頻,如果沒有按 時歸還,則收取滯納金。Netflix採 用一種不同方法,允許消費者將一 定數量的DVD郵寄到家中,並在閒 暇時歸還,這最終導致百視達的滅 亡。現在美國娛樂界和科技界的一 些大公司都效仿Netflix做法,將流媒 體確立為最主要媒體消費形式之一。 將退出DVD租賃業務 市場觀察 蘋果押注印度市 場或初見成效!截 至今年3月底,蘋果 在印度營收較上年 41億美元同比增長近 50%。 據華爾街見聞消 息,知情人士稱,截 至今年3月底,蘋果 過去一年在印度的營 收約為60億美元,較 上年的41億美元同比 增長近50%。有分析 稱,儘管蘋果在印度 的營收還不到其全球 收入的2%,但該市 場的重要性正日益顯 現。 蘋果將於5月4日 公布2023財年第二 季度財報,此前曾表 示預計這一季度全球 營收將同比下降。有 媒體的分析指出,蘋 果在印度營收的大幅 增長將進一步突顯印 度市場對蘋果的重要 性。 印度是全球第二 大智能手機市場,也 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之 一,但智慧手機的滲 透率仍然不到50%, 這讓蘋果看到了增長 潛力。今年2月初公 布的財報顯示,去年 第四季度,蘋果四年 來首次單季營收下 滑,降幅為六年來最 大。 而蘋果CEO庫 克在業績電話會上透 露,蘋果在印度創下 了「季度收入紀錄,同比增長 非常強勁」,但沒有透露具體 數字。 蘋果宣布,印度的第一和 第二家Apple Store即將在本周 開業,有報道稱,屆時首席執 行官庫克可能將前往這兩家門 店主持開業儀式,以顯示對印 度市場的重視。蘋果在印度的 專賣店可能成為另一個賣點, 這使得產品退貨和維修更加方 便。 加碼印度市場 蘋果初見成效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