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聞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A10 singtaousa.com 老師體罰學生被開除,竟然有大 批家長挽留?東莞有小學的家長日前 爆料,指孩子在學校被老師罰紮馬步 約1小時,紮得不好還要被棍打,校方 調查後確認當天有10多名學生在課堂 上做出不雅手勢,女校師曾作體罰, 現已被開除。惟事件峰迴路轉,涉事 班級47名家長中竟有44人提出挽留老 師,而學校同事亦認為女教師的表現 獲大家認可。 央廣網報道,體罰事件緣於女教 師因為班上10多名學生上課時做不雅 手勢,罰他們紮馬步約1小時,紮得 不好就再用棍子抽打。有學生家長爆 料,指孩子被老師體罰了至少45分 鐘,結果身上留下瘀傷。事件傳開 後,涉事的東莞市寮步明珠小學校長 稱已調查事件,發現有個別學生在老 師上課面對黑板時,做出一些不雅動 作,老師馬上批評,認為是班風問 題,用棍子打一些學生幾下,該女教 師隨即被開除。 校方事後已安排被體罰的學生見 心理醫生輔導,該批學生已回校如常 上課。當地教育和公安部門已介入調 查。然而被集體體罰的班級共有47名 家長,竟有44人都贊成挽留女教師, 希望涉事老師重返崗位。體罰事件在 家長群組引起討論,有家長透露,女 兒也被老師體罰,但她未怪責對方, 更認為老師只是一時衝動,平日孩子 在學校發生的大小事,對方都會第一 時間聯絡,因此「非常願意」給老師機 會。另有家長指,家人一樣對小孩很 嚴格,也和老師說過將孩子送到她手 裏,就會相信她。 涉事女教師已在校內工作兩年, 入職就擔任班主任,帶同班學生升二 年級。她稱為事件深感後悔,選擇公 開向家長及學生道歉,「我確實沒有把 握好這個(尺)度,然後做了自己不該 做的事情,沒有考慮太多」。當事的處 方式的確有問題,「我還是要跟大家說 一聲對不起」。 校方指,女教師的教學表現獲同 事及校方認可,認同她工作上既認真 又負責,該校政教主任(德育主任) 亦幫口,說女教師的班級管理做得很 好,「絕大多數家長還是認可這個老師 教學的」,大家都有望她留下來。 雖然體罰方式過時,但微博也有 大批網民支持女教師,「有這麼多家 長挽留還是說明老師平時工作是不錯 的」。 有網友日前在社交平台爆料稱, 其在2022年8月參加了廣東省醫藥企 業管理協會組織的健康管理師(三級) 職業等級認定考試,考試通過了卻沒 收到證書。今年5月他們突然得知, 該批次考生成績全部被判無效,不少 考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極目新聞報道,來自廣州的唐女 士介紹,2022年8月6日她參加了由廣 東省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組織的健康管 理師(三級)職業等級認定考試。在 此之前她還花2280元(包含考試費用 380元)報了一家培訓機構,並由培訓 機構幫她報名參考。「一般來說,考 試後大概半年能拿到證書。但半年 過去,我連成績都不知道。」唐女士 說,今年4月在她多次催促下,培訓 機構給了她一個網址查成績。她查詢 才發現考試通過了,而且2月20日網 上就有了電子證書。 「不過這個電子證書還要由協會 上傳到國網後才有效」,唐女士說看 到電子證書後,她便安心等待紙質證 書。但到了5月中旬,她突然得知和 她同一批的考生成績全部被判無效, 證書資質也同步作廢失效。之後她上 網搜索證書,發現也搜不到了。事件 涉及的考生有340多名,廣東省技能 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整批考生成績取 消,是因為廣東省醫藥企業管理協會 丟失了考試數據,已要求協會盡快恢 復。「我實在接受不了」,唐女士稱錯 在協會,她已加入維權群討說法。 「我們的黃金都是按克賣,免加 工費,基地發貨,假一賠十,喜歡的 寶寶快來拍下」。直播間裏,各式黃 金珠寶琳琅滿目,主播的吆喝叫賣不 絕於耳,這樣的場景幾乎是每個深圳 水貝珠寶黃金直播間的真實寫照。 《時代周報》報道,水貝多個珠寶 黃金門店門前都張貼著招聘資訊,崗 位以財務、銷售員居多。在BOSS直 聘、智聯招聘等多個招聘平台上,水 貝也正掀起招聘熱潮,而珠寶主播則 成為其熱門崗位。「年後生意太好, 不招人根本忙不過來。」在水貝開設 珠寶店的宋正亦是招聘大軍的一員, 他透露,在金價高漲、嫁娶旺季與 『618』電商大促即將到來的影響下, 進入5月水貝開始出現「用工荒」。 「我們這一片還有一些是今年新 開的店鋪,也在招人,現在招聘也得 競爭。」宋正表示,該說法也得到相 關數據的佐證。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 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金飾消費總量 為198噸,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 56%,創下了自2015年以來同期金飾 需求最強勁的季度紀錄。天眼查數據 顯示,截至目前深圳擁有珠寶相關企 業16.9萬餘家。多名水貝珍珠黃金店 家、相關企業人士表示,黃金珠寶主 播是目前最「棘手」的招聘崗位。在水 貝壹號擁有一個黃金珠寶工作室的 徐啟,目前正在招聘兩名淘寶黃金珠 寶主播。「一個月薪資大概會有2萬 至3萬元,碰上節點大促能有4萬元左 右,但很多人還是嫌錢少。」徐啟直 言,不少應聘者表示,主播的薪資起 碼要在5萬元起,但該薪資標準只適 用於粉絲量相對較大的直播間。 深圳水貝黃金市場 月薪5萬招主播 協會丟失考試數據 數百考生成績無效 ■直播間裏各式黃金珠寶琳琅滿 目。 網上圖片 珠海一名6歲半孩子自稱在幼稚園 被老師打耳光,家長要求園方公開道 歉,並選擇報警,當地警方已介入調 查。男童家長李某表示,他們和警方 一道查看了幼稚園的監控,發現有17 秒監控視頻神秘消失,目前教育局已 介入調解,他要求幼稚園公開道歉。 《華商報》報道,李某介紹,他的 女兒和6歲半兒子都在珠海市香洲區這 家幼稚園上學。5月17日下午5點鐘, 他去接孩子放學,兒子在校門口說臉 好痛,當天下午被老師打了耳光。李 某形容說:「孩子說老師打了左臉, 當時孩子臉上有一點紅血絲,看著比 較明顯,他臉上肉嘟嘟的,打上去一 下就有印印。孩子講起因是午休不睡 覺,他在說話。」 李某隨即找園方了解情況,在確 認兒子被打後選擇報警,警方將涉案 老師帶回派出所調查。「我妻子和女兒 領著兒子一起到派出所,另外一個被 打孩子在奶奶和媽媽陪同下也去了, 都做了筆錄。」李某的妻子表示,兒子 被打內心有恐懼感。「兒子回家後上廁 所叫我說『你能在我旁邊嗎?』洗澡的 時候也是這樣」。 李某表示領兒子去醫院檢查,耳 鼻喉科診斷耳朵聽力下降。醫院診斷 證明書顯示,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 建議關注患兒情緒變化,進行心理治 療,定期復查。 李某表示,他們和辦案警員一道 查看了幼稚園的監控,發現有17秒監 控視頻神秘消失。李某不接受園方的 說法,「幼稚園給出的解釋,監控生產 公司說就是那一段沒有移動,只有動 才會有視頻。當時派出所的警察說, 這可能是正常的『跳頻』現象。監控到 現在也恢復不了,我要求做專業技術 鑑定,恢復視頻。」 「這位女老師大約40歲左右,她 只是生活老師,她沒有幼師資格證, 是不能教學的,但是她也從事教學活 動。」李某表示,事發當天下午他找到 涉事老師,對方承認了打人,解釋說 是因為睡午覺的時候,兒子和另一名 小朋友不睡覺,在講話,擔心會影響 其他小朋友午休。 男童幼稚園捱耳光 監控離奇「缺失」 50天不吃任何東西 15歲少女減肥丟命 ■受體罰的孩子身上留下瘀傷。 網上圖片 深圳衛視報道,今年3月深圳市兒 童醫院接到東莞某醫院求助,一 名15歲女孩小玲因重度營養不良,呼 吸衰竭,已失去意識。當時小玲父親 告訴醫生,女兒自年初三(1月24日) 以來,約有50天只喝水,不吃東西。 轉院前一周在家神志不清,緊急送 院。上中學的小玲身高有165公分, 但體重僅有24.8公斤,體重甚至不如 一些低年級學童。 深圳兒童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女 孩毫無自主呼吸,嘴角滲血,甚至瞳 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醫生表示, 瞳孔無反應意味著腦幹受損,不一定 能再醒過來。醫生推女孩做腦部CT 時,抬起女孩時被其體重震驚,「好 輕啊,感覺在抬一床被子。」 小玲媽媽稱,女兒最重的時候是 小學六年級,有51公斤。上中學後, 家人發現她開始產生「減肥意識」,吃 飯一點點油都不要。媽媽稱,是因為 小玲暗戀一個男孩子,但那個男生喜 歡的女生卻比小玲瘦,這讓小玲產生 「攀比心理」。 小玲媽媽回憶,某次小玲看到班 上另一個女孩只吃青菜,便認定人家 是在減肥。小玲無法接受一個事實: 「我比那個同學漂亮,成績比她好, 但她比我瘦」。媽媽表示,漸漸地小 玲開始不吃米飯主食,到後來演變成 絕食。 在接下來的一年半中,小玲反復 絕食,直至陷入昏迷、生命垂危。期 間父母曾強制多次帶她到醫院,但她 試圖跳車,即使到了醫院被拖進病 房,也用花灑砸腦袋、跳窗等行為傷 害自己。小玲做這些行為皆因長期減 肥過度,令她患上「神經性厭食症」。 報道稱,當減肥上癮後,大腦分 泌多巴胺,產生強烈的愉悅感,便會 出現神經性厭食,這種疾病多發於13 至20歲的年輕女性,患者為了減肥 會無所不用其極。患者甚至樂見被 折磨的精疲力盡、瘦骨如柴。小玲父 親稱,他稱給小玲看許多網上關於厭 食症的圖片,但小玲信誓旦旦地說, 「爸爸你放心,我不會得厭食症的。」 但當小玲減肥到30公斤左右便開始沒 有底線,只想越來越瘦。 「寧願餓死,也不吃東西」導致小 玲被轉送到深圳兒童醫院前,已出現 14種疾病,全身所有器官都受損,甚 至衰竭。當醫生歎息告訴家屬已盡力 時,小玲父親哽咽表示,雖然於心不 忍,但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給孩子自 由,由媽媽陪她走完最後一程。 小玲的故事讓許多網民唏噓淚 目,也表示「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認 為社會應當提倡健康的審美,而非現 在影視中所追求的「白幼瘦」。 ■小玲生前已嚴重營養不良(左組圖),送醫院後體重甚至不如一些低年級學童(右組圖)。 網上圖片 一名1 5歲 女孩為了心儀 的男孩子而減肥,將近50天 沒吃任何東西,僅喝水,導 致重度營養不良,並失去意 識。女孩在深圳市兒童醫院 經過20多天的搶救,最終仍 離開人世,消息傳出後登上 熱搜,讓網民唏噓淚目。 本報訊 我到北方一個小城出差,閒暇時 遊走在大街小巷裏,突然在一個很 平常的民居門口,聞到香噴噴的粽子 香,便見一對老夫妻守著一爐一灶, 原來在賣鴨乸粽。 鴨乸粽是我家鄉粵西的一種粽 子。記得我小時候,每到端午,家家 戶戶都做這種粽子,倒是現在難尋這 種粽子的蹤跡了,想不到如今卻在這 個北方小城,還能看到。 「怎麼你這裏有鴨乸粽?請問你 們是廣東湛江人嗎?」 老夫妻都開心地笑了:「正是, 正是。我兒子和孫女從小就喜歡吃鴨 乸粽,我每年都叫老家的人寄很多簕 古葉過來,每年都會為他們做很多。 如今他們出國了,明知一時也回不 來,我們還是在這個時節做了很多鴨 乸粽,吃不完,所以拿出來賣。」 頓時,我的思緒直奔粵西那個平 靜的小鎮而去,老家的鴨乸粽正在歲 月裏飄香。 做鴨乸粽要先做鴨乸籠,就是 用簕古葉編成母鴨的形狀。簕古葉呈 長條狀,帶刺,在我們老家屋前屋後 的山上到處都是。採來後先去刺,然 後編織成母鴨的樣子,這是需要有手 藝的。鴨乸籠做好後,先焯水,然後 從留有口子的鴨屁股處往裏裝餡料。 餡料是早已準備好的。我家通常包鴨 乸粽都是在午飯後,大家左一盆右一 盆地把做鴨乸粽的材料搬出來:有泡 過且炒過的糯米,有醃製的五花肉, 還有炒熟的花生、香菇,以及一大捧 蛤蔞葉。包粽子時,大家都很開心, 鬧騰著、嘻哈著,還有一堆東西吃吃 喝喝著⋯⋯我到現在仍很懷念這種氛 圍,它使端午有了家的溫情和煙火氣。 煮粽子需要三四個小時,最開心 的是揭開鍋蓋那一剎那。煮熟的鴨乸 粽,外表金黃,像一隻胖胖的鴨子, 樣子很可愛,拆開簕古葉,一股香甜 之味撲鼻而來。吃一口,香甜軟糯, 還帶有一股簕古葉的清香,香滑可口 又不膩,據說還有保健作用。因為簕 古葉和哈蔞葉都有特殊的清香,還有 祛熱消滯、祛風散瘀的功效。當時的 我總覺得,要是把這樣的鴨乸粽給吃 慣山珍海味的皇帝品嚐,他應該也會 喜歡吧?現在想想,要是拿它申遺, 想必也能成功。 我在這對老夫妻手中買了個鴨乸 粽,剛拆開,他們就問:「要不要湯 匙?」我心裏又是一熱。想起小時候 在家,我也總喜歡用湯匙在鴨子肚中 間挖開來吃,因為覺得這樣吃起來很 有神秘感,不知是會先挖到肉還是 蛋。而且這樣挖開吃不會破壞粽子的 主體,吃完了還能提著鴨脖子到處 玩,或者把這只「鴨子」掛在家門口的 樹上。兒時吃 到的鴨乸粽, 既是美食,又 是玩具。每到 端午,我們便呼朋引伴,各自從家裏 拿了鴨乸粽出來玩,玩累了、餓了, 就席地而坐,拆開鴨乸粽的簕古葉, 比著各自粽子的大小,看看各家的 粽子是甚麼餡,然後嬉鬧著互換著 吃⋯⋯那真是我記憶中最美的畫面, 沒有之一。 文/張曉鋒 歡迎投稿,具紀實性,郵箱:hdjs@ycwb.com 羊城晚報《花地-紀實》版 星島日報《廣東新聞》版 聯合編製 老家的鴨乸粽 掃碼聆聽粵語播音 《老家的鴨乸粽》 患上厭食症 多器官衰竭 死時僅25kg 女教師體罰學生被解僱 家長聯名挽留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