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2023星島日報(美西版)

香港時事雜誌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A14 singtaousa.com 衛生署自1995至1996學年開始推行學生健康 服務,以保障中、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 康。新一份審計報告指出,過去5個學年的學童 整體出席率介乎30%至70%不等,中學生出席率 皆低於小學生;審計署再分析最新一年數字,中 學生年級愈高,出席率愈低(中一至中六學生的 出席率分別為64%、48%、46%、39%、34%和 30%)。早於2019年,申訴專員公署亦曾主動調 查相關計劃,同樣點評學童出席率偏低、未有全 面跟進轉介個案等痛點,情況顯然未有改善。 「忘記應診時間」成主因 衛生署指,已提供校巴接送服務和發短訊 提醒家長帶同子女出席,唯部分班級的出席率 仍然偏低。據署方收集的問卷調查反映,「未 能成功更改理想應診時間」是缺席檢查的主要 原因。然而,審計署審查了2020年2月至去年 10月,共32個月的問卷紀錄,發現衛生署只把 問卷上載到學生健康服務網站,並沒有邀請家 長或監護人填寫;上述時間內只收集到87份問 卷,最多受訪者表明因「忘記應診時間」而缺席。 記者聯絡3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不約而 同反映學童缺席乃「意料中事」。香港南區家 長教師會聯會主席劉頴欣指,每年皆 會陪同子女前往周年健康檢查,眼見 愈高年級,檢查期間遇到的同學愈少, 「升上中學就不想家長陪同,當同學缺 席,就大家一齊缺席。」屯門區家長教師會 聯會主席關愛冰同意指,衛生署會預早通 知檢查時間,即使有事撞期也不可以改期。 家長:服務「不太到位」 據了解,計劃每年也會為學童量度身高、 體重和進行視力測試等基本評估,脊柱評估、 聽覺測試等項目則只有部分年級涵蓋。有家長 認為,現時的健康檢查「不深入但足夠」,但當 子女健康情況需要跟進,衛生署服務卻「不太到 位」。她舉例,兒子曾因為身形略胖被醫生勸勉 減重,唯檢查過後只需要覆診一次,也非強制 性,「小朋友嚷著不想再去見醫生,作為家長也 沒有動力。」 對比之下,台灣設有《學校衛生法》和《學生 健康檢查實施辦法》,列明中小學和大專院校也 要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辦理學生健康 檢查,學校也要把相關檢查結果存檔,日後併 隨學籍轉移。此外,檢查項目也較深入,各個 年級皆要驗尿,高中及大專學生更要抽血和照 X光。有到台灣升學的大學生分享,入學時參與 全校迎新營,其中1個「活動」便是在校內進行入 學前身體檢查,「專家會來到校園設健康站,每 個系會被安排在不同時間做檢查,很方便,香 港要自己抽時間去,政府服務也沒有涵蓋大專 生。」 參考台灣強制學童參與 有受訪家長坦言,隨著子女長大,不少家庭 也開始忽視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劉頴欣指,曾聽 聞其他在職家長反映,請假帶子女檢查只是填問 卷、聽講座,感覺浪費時間。九龍城區家長教師 會聯會會長魏珊婷指,台灣強制學童參與、在校 檢查的做法可取,「學生多課外活動,家長要請 假帶子女前往檢查,各方面多行一步也好。」她相 信,疫下不少學童近視加深,甚或因停課而情緒 低落,無奈心理講座也是以視像形式進行,期望 復常後相關服務能有所提升。 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指,周年健康檢查有 重要性,學生有必要出席,因為家長未必能夠 察覺子女在各個成長階段的健康問題及當中的 嚴重性。他舉例,醫生會留意學童有否青春期 早熟或延遲,甚或發現脊柱側彎等情況,皆要 作出跟進,「有些問題不做檢查難以察覺。」他續 指,學童保健能夠為沒有家庭醫生、有經濟困 難的家庭提供定期檢查,以防學童有隱疾卻錯 過黃金治療期,影響發育成長。 學童是「健康校園」的重心, 唯最新一份審計報告揭示,過去 5個學年衛生署「周年健康檢查計 劃」的整體出席率均不足70%(見 表),建議監察出席率及了解學 童缺席的原因。有家長反映,計劃 只涵蓋基本的測試和評估,致部分 家長認為檢查「無作用」,加上學 生學業繁重,在非強制性的原則 下,同學不會主動參與乃「意料中 事」。有家長建議參考台灣做法, 期望衛生署在檢查項目及時間安排 上作出改進,長遠更要提升同學及 家長對健康檢查的重視程度,不然 只會每況愈下。 記者仇凱瑭 區議會功能將回歸正軌 考驗民政專員三大能力 「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 案」(下稱「方案」)旨在恢復 區議會按《基本法》第97條的 成立本意——為非政權性地 方諮詢和服務組織,是撥亂反正,回歸正軌。 1999年取消兩個市政局時,筆者就曾指出,香港 作為一個城市,是否需要兩層行政架構?可惜特 區政府擬下放權力到區議會的做法反被攬炒派騎 劫;因此重塑區議會並優化其職能,強化特區政 府的中央統籌力度,提高地區治理能力和效能, 是有助推行良政善治。 「方案」公布以來,各界關注區議員以四四二 的委任/間選/直選比例組成,和兼任區議會主席 的民政事務專員的權力和工作量。筆者認為擴闊 選出區議員的方法,能吸納不同背景的人士,加 強區議會的代表性和覆蓋面,是好事;不過,在 選拔人才的時候,必須選出願意委身地區工作和 發展的德才兼備、有心有力人士。 地區工作要加快追落後 由民政事務專員兼任主席,可以強化特區政 府的中央統籌力度和地區治理。但未來地區工作 肯定要加快步伐追落後,大眾對區議會的期望亦 會提高。因此執行區議會功能和率領新團隊的 民政事務專員,起碼要具備以下3大基本能力: (一)政治能量:支援不同背景的人士去履行區議 員職務;(二)政策能力:去統籌不同部門執行區 議會決定;(三)政治擔當:能解決民生問題。 未來區議員會循多種途徑進入區議會,屆時 議會主席就需要有一定政治能量,去支援來自不 同背景的議員去為地區籌劃和促成合作。加上將 會互選4成議員的3個地區委員會,亦在民政事務 專員的工作範圍內,要確保選舉公平公正,和協 調選舉後各方良好的合作關係,均考驗專員的政 治能量。 區議會被騎劫多年,許多關係香港整體民生 福祉的項目一直無法推行,往後,如何有效將上 層政策計劃在地區實施,將區議會的決定謀求上 層落實,就考驗民政事務專員與不同政府部門和 地區關注組織之間的聯絡和統籌的能力了。 加緊遴選和培訓專員 此外,區議會還要負責地區的康樂文化設 施、活動和民生問題,儘管特區政府強調民政事 務專員是以團隊工作和領導,但專員的能力、手 腕和政治擔當,均能影響到決定是否能執行和推 行順暢。 民政事務專員是首長級薪級第2點(D2),資 歷一般在10年左右。特區政府會將政務官調任不 同部門以熟悉政府的運作,實踐愛國者精英隊伍 管治。唯過去10多年,正是區議會被攬炒派操控 最烈的一段時間,專員的角色和功能被弱化;今 後,專員的經驗和鍛煉必須足以肩負功能被「端 正」的區議會權責與工作,但現在距離新一届區 議會的組成不足7個月,時間緊逼,特區政府在 加緊「方案」的立法和安排選舉的同時,亦需注意 民政事務專員的作用,加緊遴選和培訓,才能更 有效地執行「方案」的內容,恢復市民各界對區議 會的信心,實現良政善治。 來論 學生如在周年健康檢查發現聽力、視 力、營養、脊柱及心理健康問題,會獲轉介 作進一步評估,唯審計署留意到,學生在過 去5個年度的跟進評估出席率僅67%,其中以 營養評估為最低,過百名學生連續3年缺席。 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陳筠霖指, 中、小學生處於發育時期,有需要定期作基 本的健康檢查和營養評估,以建立良好、營 養均衡的飲食習慣,「若然兒時營養吸收充 足,成年後較少面對『三高』和體重問題。」 她續指,學童階段發現的過重問題,較成年 後容易控制和處理,因為體內脂肪細胞的數 量,在發育時期仍然可以控制和減少,唯成 年後的脂肪細胞已經定型。 她補充,學童普遍不愛吃蔬果,導致有 助排便的膳食纖維、增強免疫力的維他命 C、鉀質、鎂質也攝取不足,反而過量攝取 零食中的脂肪、糖和鹽,加上3年疫情打亂學 童的飲食習慣,有必要正視相關問題。 營養評估出席率最低 馬逢國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界別) 曾聽聞其他在職家長反映, 請假帶子女檢查只是填問卷、聽 講座,感覺浪費時間。 劉頴欣 香港南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 2017/18 2018/19 2019/20* 2020/21* 2021/22* 小學 83% 84% 36% 72% 62% 中學 49% 52% 24% 67% 47% 整體 67% 70% 30% 70% 55% *受疫情影響,學生健康中心間歇關閉,獲編配約期和出席檢查的學生人數均少於其他學年。 資料來源:審計報告 免費校巴接載增校方行政 為改善學童出席率,衛生署提供免費校 巴服務,接載學生及其家長或監護人由學校 前往健康服務中心,唯相關服務使用率偏 低。有家長估計,學校處理學生在課堂期間 外出的行政工作繁複,故服務雖然方便,實 際參與的學校為數不多。 實際參與學校為數不多 審計報告指,2018至2019學年共有1190 所學校的學生參與周年健康檢查,當中只有 263所學校有申請校巴服務,該些學校學童的 平均出席率為83%,比沒有申請校巴服務的 927所學校高20%。審計署建議,衛生署需要 編製相關資料,以檢視校巴服務的成效,並 按情況採取進一步推廣或改善服務。 屯門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關愛冰指, 站在學校立場,安排學童在課堂時間外出檢 查涉及大量行政工作,除了調動上課時間 表,也要確保有足夠的教職員在健康服務中 心維持秩序,故大多學校維持由家長帶子女 檢查。 學生周年健康檢查出席率 ■周年健康檢查涵蓋量度身高、體重和視力測試等基本評估。 ■疫下不 少學童近 視加深。 ■有營養師指,學生或過量吃小食。 ■審計報告揭示,衛生署「周年健康檢查計劃」 的整體出席率偏低。 ■2019年,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相關計劃, 同樣點評學童出席率偏低。 學童周年健康檢查 只涵蓋基本項目 家長批浪費時間 計劃待優化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