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A17 singtaousa.com 政府於去年底根據《僱員再 培訓條例》,推出院舍輸 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精簡程序 及更具彈性地輸入護理員,以 解決院舍人手短缺問題,初步 希望輸入3000名護理員,當時勞工界的阻 力不大。消息指,當局近月針對香港人手 短缺作統計後,肯定多個行業出現大量空 缺,擬以同樣手法,透過特別計劃再引入 數千名外勞,包括紮鐵工、搭棚工、機場 地勤、旅遊巴司機等。若扣除3000名護理 員,預計運輸、建造及機場,將可引入合 共約9000名外勞。 勞顧會下周例會取消 多個特別輸入外勞計劃曝光後,同步 有消息指勞顧會下周例會將宣告取消。勞 顧會勞方代表林偉江接受本報查詢時,確 認已接獲通知,會議初步改到下月中旬再 召開。他指,勞顧會自本年1月召開一次 會議後,一直未有再開會,期間他曾多次 查詢本月底的會議內容,但當局一直未有 交代,同時不斷有消息傳出,政府將透過 特別計劃輸入外勞,令人懷疑政府取消會 議或是不想與勞方溝通或諮詢,感到十分 失望。 工聯會勞工界立法會議員梁子穎亦認 為,在未公布輸入司機計劃細節前已取消 勞顧會會議,明顯是架空整個架構,「咁 以後係咪都唔使同議員講、唔使同業界 講,(政府)鍾意做就做?」他認為政府必 須考慮清楚,直指過去一年行政、立法關 係良好,為何當局不能多走一步,再說清 楚一些,令勞工界了解情況。 易志明:非永久政策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 表示,明白市民對道路安全的關注,認同 這些司機到港前必須先接受培訓。他又提 到,很多海外航空公司希望恢復航線往來 香港,唯地勤人員不足,致許多航線至今 未能復航。他呼籲勞工界不用擔心輸入外 勞會成為永久政策,形容僱主除了支付薪 酬中位數月薪外,更要向外勞提供住宿, 成本較聘請本地人高。 被問到有勞工界人士稱有工人開工不 足,易志明即指:「我有工,你依家搵到 人嚟做,我多多都要」,他希望社會看清 事實,有很多人或為了其他社會資助如公 屋等而不願加薪或工作,以免影響其所得 的福利,要出來工作的人都已有工作了, 目前香港勞動人口屬嚴重短缺,需要人手 填補。 ⫙齾9000㜾⳪巉䐮ꅑꆽ齾塎㖪 政府精簡程序解人手荒 下月中公布詳情 本報二十四日率先披 露,政府將透過特別計 劃輸入500名專線小巴司 機。有最新消息指,當局 會以同樣計劃,為建造業 及機場輸入數千名勞工, 最快於下月中召開記者會 公布詳情,預料日後在毋 須經過勞工顧問委員會的 審批下,輸入合共約1 . 2 萬名外勞。同時據了解, 勞顧會多名勞方委員接獲 通知,原訂於下周二(30 日)舉行的例會宣告取 消。 ▍本報記者郭詠欣香港報道 ▍ 房委會收緊公屋富戶政策 每2年須申報物業 房委會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及打擊濫用 公屋等措施,包括縮短至每兩年申報是否在港 擁有住宅物業,要遷出的公屋富戶暫准居住期 由12個月收緊至4個月,將於今年10月起實施。 10月推行 公屋世襲限1子女 新機制下,公屋租戶將由現時住滿10年才 須首次申報物業,縮短至每2年申報1次,包括 居住狀況、是否持有本地物業等,並授權房委 會向其他政府部門或企業查核資料。租戶亦須 在本地置業後的1個月內申報持有物業,若拒絕 申報,最嚴重的可以被終止租約;若虛報,就 可能會被刑事檢控。至於有關富戶暫准居住期 限,就由現時12個月減至4個月,防止有人利用 暫居期轉移資產;以及收緊公屋「世襲制」,租 戶最多只准為1名成年子女加戶,戶籍內已有成 年子女者不得額外再加子女。 另針對公屋申請人如作出虛假陳述欺瞞房 署,現時未有禁止有關人士再申請公屋,新機 制下不准有關人士5年內再申請公屋,至於因濫 用公屋被收回單位的住戶,亦由2年內不准再申 請公屋,延長至5年。 此外,公屋管理扣分制亦將於今年第4季起 「加辣」,亂拋垃圾、棄置雜物阻塞走廊或樓梯 以及噪音滋擾等行為,會由扣5分增至扣7分; 而原本扣7分的亂傾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 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等,將倍增至 扣15分,以增強阻嚇作用。 暫准居住期限減至4個月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表示,今 次修訂政策目的為打擊濫用公屋,而非以「踢 走」公屋居民騰空單位為目的,認為新措施力度 適當。她指,2017年修訂富戶政策至今,只收 回3200個單位,亦只有約3萬個租戶須繳交倍半 或兩倍租金,數量不多。她又指,針對富戶的 入息及資產限額目前屬適當,毋須進一步收緊。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 文廣認為,新措施可有效處理濫用公屋、丟空 單位或隱瞞本地物業的問題,相信未來方向必 定是加強協作防止租戶瞞報。他指,現時逾80 萬公屋租戶中,有超過50萬人已須每2年申報。 ■房委會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及打擊濫用 公屋等措施。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 會委員、立會議員梁 文廣。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 會主席黃碧如。 香港多個行業面臨人手短缺,消息指政 府將輸入過萬名分別來自建造業、機場及運 輸業的外地勞工,其中運輸業勞工包括旅遊 巴及專線小巴司機。多名業界人士接受《星 島》訪問時表示反對輸入外勞,認為目前行 業的薪酬不吸引,必須提高薪金及改善福利 以吸引年輕人入行,才是解決人手不足的上 策。有小巴業界則認為外勞可紓緩人手不 足,且行駛的是較短及固定路線,「一日半日 就熟悉」,工作時問題不大。 停機坪搬運工底薪不足9000 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副主席葉以 勒表示,工會反對擴大輸入外勞,認為目前 最重要的是做好本地僱員招聘及培訓工作。 他稱,目前部分前線員工如倉務員及停機坪 從事搬運工作的員工,底薪不足9000元,加 薪幅度很低;行李搬運員也是較辛苦的工 作,同樣薪金不高,難以吸納新血入行。他 認為在輸入外勞的大前提下,首先要提升本 地員工的待遇。 葉以勒又表示,以往香港機場取得驕人 成續,皆因本地勞工刻苦耐勞,為行業打 拼,而輸入外勞後有機會令本地勞工出現就 業困難,「物流業是香港四大支柱之一,如果 本地勞工都難以就業,對勞工市場是很大的 衝擊。」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 任陳逢源亦表明堅決反對輸入外勞,形容輸 入外勞就等於打開了缺口,各行各業的工人 都會受到衝擊。他表示,在眾多車種中,以 專線小巴司機最辛苦,估計行業最少缺乏3至 4成人手。他認為,長遠而言必須改善薪酬和 福利,吸引年輕人入行,才是上策。 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 就贊成輸入外勞,他解釋,現時約7至8成司 機超過65歲,部分是「做吓替工」,年輕一輩 又不願入行,故輸入外勞可稍為紓緩目前人 手不足的狀況。他表示,若到時外地勞工到 港工作,會為他們提供住宿。他指專線小巴 的路程較短及固定,相對簡單,應該「一日半 日就熟悉路線」。 本報記者朱慧恩香港報道 政府計劃輸入的外勞包括來自建造業的 員工。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於上月下旬至本月 初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逾8成工友反 對輸入外勞,擔心會令本地工人失業,也令 工人的薪酬下降。工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 政府有序地推出工程,避免多項工程同期展 開,縮減爭搶相同工種技術工人的機會,減 少「一時飽死,一時餓死」苦況,亦可解決人 手不足。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及屬會早前進行「建造 業輸入外勞情況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來自 各個不同工種的608名工友。調查發現,有 81.3%受訪者不贊成輸入外勞。有八成半工友 認為,輸入外勞政策將會影響他們的工種發 展。有76.8%受訪者認為輸入外勞政策會造成 本地工人失業,70.5%認為會令本地工人薪酬 下降。 逾7成人憂失業及薪酬下降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指出,香港現 時有60萬註冊工人,其中只有24.2萬工人屬 於熟練技工及半熟練技工,超過36萬為普通 工人。他相信若能將普通工人培訓為半熟練 技工,能紓緩人手不足問題。此外,工會建 議將限時「日薪制」改以「日薪/月薪雙軌制」方 式,解決因開工不足而影響收入的問題,吸 引新人與青年人入行。 工會又建議,政府可推出「一技多能」政 策,讓工人掌握一門或多門技術,如泥水批 盪工人掌握砌磚、鋪瓦技術。另外,政府應 增撥資源在新技術及「智能建築」培訓,如 「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建築資訊模型」 (BIM)。政府應增加就業選配工作,讓市民得 到更多招聘消息,及透過相關工會設立招聘 中心,為轉工的工友提供職位選配服務。 本報記者蔡思宇香港報道 噻汔➶䳀ⶬ䔷ꆲ귲䌑⪜鉿做┪瞭 䐮ꅑ噻緶䈰劋: 䧯䈰㸫齾㜾⳪ ■專線小巴目前最少缺乏3至4成人手。 葉偉豪攝 ■香港多個行業人手短缺, 包括建造業。 葉偉豪攝 ■機場地勤人手短缺,影響航班營運。 資料圖片 在未公布輸入司機計 劃細節前已取消勞顧會會 議,明顯是架空整個架 構。 工聯會勞工界立會議員梁子穎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