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2023星島日報(美西版)

F4 09.02.2023星期六 副刊 細 數 單 車 名 將 回 味 百 年 情 館長有SAY ELEMENTS圓方與香港多元化建築設計工作室 Afloat Studio合作,於商場金區1樓設置既矚目又色彩繽 紛的「Colour Symphony」夏日藝術裝置,以充滿活力和 色彩的香港都市作靈感,是各位「打卡」影靚相的好去 處。建築設計師擷取夏日天空24小時的色彩,通過顏色 相互交錯,營造出天空中高低起伏的雲層,猶如置身千 變萬化的彩霞中。另外,商場於各區放置了運用玻璃光 線折射的藝術裝置,拼湊出獨有的夏日光譜,給各位留 倩影。 想精明消費,要留意8月1日至9月3日推出的「A toast to this summer」消費獎賞,顧客於商場時尚服飾商戶即 日電子消費滿20,000港元或以上,即可換領香檳1瓶。 商場藝術裝置 拼湊夏日光譜 ■ ■ 香港單車人才輩出 香港單車運動員人才輩出,包括我們 認識的黄金寶和李慧詩,不過,不少香港 單車殿堂級人物,平時沒有曝光,翻開這 本書大開眼界,首先從上世紀50、60年代 的元祖級單車名將數起,當年參加1961年 在日本舉行的第一屆亞洲區公開單車冠軍 賽,首批香港代表就創出佳績,素有「摩 打腳」稱號的周光才在4,000公呎場地項目 奪得銅牌,為香港奪得首個單車國際獎 項。這位「香港第一」的單車名將,腳力驚 人,在香港的比賽中,輕取體能過人的英 國軍人運動員,據稱,他早年在港島山路 起伏的地區練習,周光才在爬山路段有 優越的能力。行內人士表示,他擁有屬 於「體重輕」但「肌耐力強大」的單車比賽條 件。不過,「摩打腳」參加過1964年東京奧 運之後,1966年便退出單車運動,比賽生 涯不算長。 香港單車界還有一位車神,他就是 1965年代贏得業餘環呂宋單車多日賽分站 冠軍的王理察,自1966年開始,他連續 五、六年在香港橫掃比賽,有一半以上 賽事由他勝出,不過,最傳奇的是1970年 因為意外留院兩年,住院期間愛上射擊運 動,出院之後沒有出現單車賽場,結束對 香港單車比賽的統治日子,但改為代表香 港出戰亞運射擊項目,2009年,年屆62歲 的車神代表英國國家隊出戰世界龍舟錦標 賽獲得銅牌,翌年再戰增添一銅。 曾為警察救護用車 關於香港單車運動往後有大批風雲人 物,有興趣可細心閱讀這本書,此處不 贅,接下來要講一個大家比較陌生的主 題,這就是香港的單車歷史。1817年,單 車在德國誕生,由Karl von Drais發明,他 製造了一個木製的裝置,最初稱之為「跑 步機」。大家可以想像,這個看來是很無 聊的東西,除了可以幫你燒脂減肥之外, 很難會有甚麼實際的用途,不過,最初 期人們把單車當作感受速度的工具。1885 年,渣甸洋行把單車引進上海和香港。 1893年1月5日,《德臣西報》社論稱,「香 港街道狹窄,不宜讓單車手高速行駛。」 當時在香港人眼中,「單車使用者是『令人 厭惡的惡魔』」,當年參加單車比賽以歐洲 人為主,不過社論對單車在香港發展頗為 樂觀,認為若有更好的配套設施,單車運 動可以成為受歡迎的戶外娛樂,其新潮的 特性也會吸引到香港年輕一代。 儘管單車人士愛飆車,此舉危及路 人,造成擾民,社會對之印象不佳,然 而單車靈活方便,小巧耐用,政府用來 作警察巡邏和救護之用,根據1909年官方 紀錄,香港總共有20輛救護單車,港島17 輛,九龍只有3輛,市民任何時間可撥打 電話求助。 單車經過普及之後,用途不斷創新, 1886年,當香港人還不太接受單車的時 候,美國人Thomas Steven成為史上騎單 車環遊世界的人,也是第一人在中國境內 使用單車旅遊,「其騎行路線跨越江西、 廣東、廣西,從九江市出發,途經鄱陽 湖、佛山、石灣、英德、韶關,到達廣西 後,再折返九江市。」 從送火水變作消閒 好了,我們向前走50年,1930年代的 香港,單車已經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賣 單車的單車行成為新興行業,有大量民用 需求,主要用於物流,那些年的單車是高 價工具,單車行的東主非富則貴,作者考 證到有車行東主擁有陪審員身份,表明其 社會地位。單車行開設在灣仔這個商業中 心地區,當年有一間名為順英單車公司的 舖頭,有四層樓高,在黃金地段能有此規 模,單車生意「唔講得笑」。 香港單車百年,今天已不見有人用單 車送火水、石油氣和送米,但單車數目不 減,因為政府建設越來越多單車徑,家家 戶戶幾乎都有「養」車。今日,你踩咗單車 未呀? 一入到去,見到大師兄揸住張樓盤傳單,入晒神咁望下望 下,我側身走過去瞄一瞄,原來唔係香港樓,又唔係 加拿大、英國盤,原來係中山豪宅,我問︰「終於返大灣區 買樓嗱,有免費睇樓團,不如報名,我哋四個柴娃娃去參觀 考察。」張翁話,唔係好慣跟團,如果有興趣,不如約車直接 北上,個幾鐘頭去到珠海、中山,睇完可以再上去順德、佛 山,「然後,以廣州為終點站,食完晚飯住一晚,第二日去廣 州南站搭高鐵返香港,OK啦。」 銀行偉話,最高層話要調整樓市政策,內地樓即時生 晒。「辰哥,如果去投資買樓,最好吼佛山、廣州,因為兩 個城市會納入城中村改造,大把世界。」一時之間,唔知佢講 乜,既然人齊,大家飲杯威士忌加冰,定定神。「係啦,依 家股市同樓市好似食咗回春丹,下半年,抓緊機會,想窮都 難。」咦,聽你咁講,等陣要問你多啲投資問題,我都想去大 灣區揀個筍盤。 「世侄,早排都叫大家去睇下樓盤,趁低吸納,點知你就 得個講字,依家好消息出咗嚟,相信價位會升。」大師兄話, 行過街口,有人派中山樓盤單張,所以好奇攞張研究下,百 幾萬一層,有埋裝修都幾抵。「銀行偉,有乜意見?」 威士忌加冰最啱慢慢傾,四個人坐埋一枱,好似開會咁 認真。 銀行偉介紹城中村概念︰「其實你當香港舊區重建咁上 下就得啦,即係咁,將大城市一啲老區收購再重建成新村, 如是者,可以搞活個樓市之餘,又會造就一批遷拆戶有靚屋 住,如果補償得好,就會製造一批高消費人士,大家眉開眼 笑,內需問題可望解決。」原來係咁,聽落好似讀中學西史 科,美國羅斯福新政咁,借新建設提高就業,同時刺激經濟。 「安仔,仲有係改善城中舊區居民之生活水平,一舉幾 得。」所以話,廣州、佛山因為係中央點名搞城中村改造,嗰 度一定好旺市。「之不過,中山都唔差,明年有中深通道,中 山市中心係新樞紐。」係囉,我上網睇視頻,有位中山經紀咁 話,深圳樓幾萬蚊一平(平方米),中山樓幾千蚊咋,快啲過 嚟睇下啦。 銀行偉話,廣州南站都會有大型開發,到時又會有一個 超級商業城,唔使十年八年,又係一片黃金地。「好啦,大家 不如趕快飲埋呢杯去食飯,再深入研究。」飲酒唔好急,不如 諗下有乜好嘢食先。「大家都聽過廣州有條獵德村,係全國城 中村改造之經典,條村經改造之後,賣地有巨大收益,於是 傳說中有村民成億身家,唔使做。」 我都聽過,廣州人有錢到揸勞斯萊斯返工。「仲返工?」 係,有錢無嘢做好辛苦,於是有啲阿叔、阿姨做保安,咁先 平衡到個人生活。「世侄,我都有朋友住廣州,邊有咁浪漫誇 張,有人有過億補償唔出奇,個個都係億萬富豪,你估係拍 電視劇咩,村民生活改善一定係,但唔好太多幻想。」 諗下諗下,香港幾時又跟風搞城中村改造?聽講旺角、 油麻地有好多賣唔去之幾十年舊樓,如果趁低吸納,等特區 政府拆遷補償,豈不是賺到笑?「安仔,你都九唔搭八,香港 舊區重建要幾十年,到時你個孫都未有得安置啦。」明白,飲 完酒,去食潮州菜。 趕去黃昏酒聚,中環近日氣氛很好,內房拉動股 市,個個都話好日子返嚟,我要搵銀行偉傾下。 文:李辰安 圖:星島圖片庫 註:以上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C U L T U R E 李辰安,從事創作二十年,開拓城市感覺派文風,與讀 者一起懷舊,穿越香港時空找尋生活新旨情。 辰來之筆 樓市股市齊飛 註:以上純屬受訪者及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慢讀 樂趣 作者:楊英瀚、翁靜儀 出版:商務印書館(香港) 有限公司 《我們都是單車人── 走過香港單車百年歲月》 ■三屆亞運金牌得主黃金 寶,憑著二十多年來對單車 運動的堅持和熱誠,譜寫出 一個振奮人心的香港故事。 ■香港單車百年,今天已 不見有人用單車送火水、 石油氣,但政府建設越來 越多單車徑,單車數目不 減反增。 ■早年一群花式單車好手 到校園表演,令學生大開 眼界。 兩位作者為香港單車發展史搜集 詳細資料,圖文並茂,令人看得眉飛 色舞,書中不但講單車運動,更有很 多引人入勝的香港單車冷知識。 文:王文宇 圖:新華社、星島圖片庫、 摘自《我們都是單車人── 走過香港單車百年歲月》 從前單車當作交通工具, 現在踏單車則成為消閒運動。 圖為單車百萬行慈善比賽。 被譽為﹁牛下女車神﹂的 李慧詩,先後多次為港爭 光,兩奪奧運獎牌。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