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10.12.2023 星期四 香港時事雜誌 自通關以來,內地社交平台湧現大量行山「拼 團」群組,當中不乏團友跨境到港行山,全 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要乘船出海的果洲群島也 能成團。有團友相約早上8時在口岸集合過關,及 後乘車到起點一同登山,也有些由「團長」帶路的 行山團,每位「團友」只需要支付約500元人民幣, 便可享兩日一夜的行山露營及燒烤體驗,甚至可 以一班朋友「包團」度身訂造行程。香港旅遊業僱 員總會總幹事林志挺指,跨境行山熱潮早在疫情 前開展,疫後趨勢更加明顯,「香港 值得做綠色旅遊,只是缺少包裝及 設施改善。」 綠色旅遊穩步增長 立法會曾發表《資訊述要》, 指出綠色旅遊是旅遊業穩步增長的 動力,而香港作為坐擁眾多自然景 點的城市,推動綠色旅遊發展乃政府 旅遊業策略的發展目標之一。參考 旅發局公布2019年的《訪港旅客分析 報告》,當年共有10%的長途市場過 夜旅客曾遊覽「綠野風光」景點,例 如西貢區、郊野公園、遠足徑和海 灘,相較2015年的6%有所增加。 疫後相關現象更顯而易見,中大 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尹振英指, 疫情讓全球旅客更留意身心健康,部分人 看重生態旅遊、養生旅遊等體驗。 參考世界經濟論壇於去年發表的《旅 遊業競爭力報告》,與生態區、自然保護 區和已知物種數量有關連的「自然資源」 評分中,香港僅位列第114位,遠低於其 他亞洲地區 (見表1) 。 不過,港府早已就綠色旅遊作出實際 行動,先後完成兩期行山徑改善計劃,涵 蓋20條山徑,包括麥理浩徑第四段、衛奕 信徑第二段、龍脊及大刀屻等,亦有提 出在大嶼山發展「遠足樞紐」及發展北潭 涌為「綠色旅遊樞紐」,更於疫情期間推行「綠色生 活本地遊鼓勵計劃」,資助業界推出本地旅遊路線 和產品,並一度擴大遊客對象至非香港居民。 郊外設民宿 改善網絡及交通 此外,漁護署亦推出「郊野樂行」網站及流動 應用程式,向公眾提供遠足資訊及推介郊遊景 點,包括多條家樂徑、地質路線及4大長途遠足徑 等。唯不少用家反映,程式在更新後,需要用香 港境內手機號碼註冊,亦要連接網絡,在郊外沒 有訊號覆蓋的地方則被廢武功,對跨境到港行山 的內地旅客並不友善。 林志挺指,要全力推動綠色旅遊,港府可先 從交通配套入手,為旅客介紹新的路線。他舉 例,龍脊和石澳一帶自然風景美麗,一家大小前 去行山也不太吃力,追求刺激體驗的旅客更可在 山上參加滑翔傘活動,絕對值得包裝。他續說, 鑑於郊外地區沒有鐵路網絡,現時旅客自行前往 要先做大量功課,「如果要自己坐車,都會擔心沒 有顯示下車處。」 對比元朗大欖郊野公園楓香林,巴士公司每 逢紅葉季皆會加開專線接載乘客,林坦言,希望 龍脊和石澳也可以借鏡,相信對旅客的吸引力會 更大。他指,香港還有地質公園、萬宜水庫等綠 色景點未被真正開發,希望文體旅局能多加推廣。 文化評論人胡恩威則說,康文署轄下不少度 假營,停留在當年規劃,無翻新復修,追不上時 代需求,建議在郊外設民宿或酒店,舉例麥理浩 徑備受喜愛自然景觀及郊野的中外旅客讚許,可 考慮沿路徑設置民宿,或者保留具地區特色的村 屋,讓旅客及行山人士中途分段住宿。 導遊沿途講解 行山結合漁村遊 回望內地發展綠色旅遊的情況,不少內地人 到訪黃山、華山、武功山等著名行山景點時,也 會聘請行山嚮導;有網友大讚,導遊在路上講解 登山攻略,避免走冤枉路。香港相關「生意」已被 內地團體捷足先登,衍生的跨境行山團越來越 多。有業界人士擔心,內地導遊未必有相應的知 識,讓旅客深入認識香港的生態環境,「但實際上 綠色旅遊是帶有教育意義的。」 有旅遊業者也提到,香港未有好好利用漁村 背景的先天優勢,實際上不少海外旅客對香港的 漁村風情感興趣,舉例南丫島和大澳既有漁村文 化,也有不少適合新手的行山徑,建議可推出將 兩者結合的產品,以拍照打卡團或寫生團等作包 裝,由專業導遊帶領欣賞自然景物,過程中深入 認識香港發展。 串連鄰近城市 增旅遊資源 有業界人士坦言,內地有更美的自然景觀, 香港恐被比下去。唯學者認為,香港不宜把其他 內地城市視為對手,而應串連鄰近城市,增加旅 遊資源。根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 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人民政府發表的《粵 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見表2) ,目標 將香港打造為「一程多站」的示範核心區和國際城 市旅遊樞紐。尹振英說,長遠而言,政府應考慮 建立大灣區聯盟,推出大灣區旅遊產品,「香港地 理位置方便,旅客可以香港為落腳點,進行一程 多站的大灣區旅遊,從而吸引旅客在香港多玩幾 天。」 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梁堯忠直 言,香港定位尷尬,價格不如深圳便宜,論高尚 澳門也不差,香港的舊景點旅客都去了,新景點 難一時三刻準備好,「要讓旅客有再次到港的理 由,只有由香港作為起點,再到澳門和其他大灣 區城市旅遊。」 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導師陳駿輝認同 指,結合大灣區其他城市,旅客可探索的面積更 多、景點也較為多元,而且能在數天內完成旅 程,「目前最大問題是海外旅客去內地簽證比較複 雜,但方向上可以這樣做。」他補充,「目前旅客 從香港到澳門,不需額外簽證,建議多與澳門合 作,各取所需,主要行程圍繞香港,住宿則到澳 門的酒店,讓旅客以較便宜的價錢有更好的住宿 體驗。」 ■港府近 年就綠色 旅遊作準 備,分階 段完成行 山徑改善 計劃。 ■每年秋 季到大欖 郊野公園 賞楓,已 是 近 年 旅業「盛 事」。 香港地理位置方便,旅客可 以香港為落腳點,進行一程多站 的大灣區旅遊,從而吸引旅客在 香港多玩幾天。 尹振英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 觀光行程「食老本」宜開新線串連新景點 多找適合場地「緊急直追」演唱會經濟 香港昔日在觀光交通路線發展蓬勃,開篷觀 光巴士及水上的士等,也常見於政府推廣旅業的 宣傳上。不過,有業內人士指,現時未有好好利 用相關資源,仍然按過去的行程「食老本」,應開 闢新的觀光路線。 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市道暢旺,旅遊業人 士Danny指,除了國慶當晚因為煙花匯演封路, 9月29日、30日及10月2日的巴士遊都有加開班 次,每晚4班車皆客滿,「是近年罕見的熱鬧場 面!」他指,疫情前約60%客群來自歐美,餘下 40%則由東南亞及內地客人瓜分,唯現時客人比 例有所改變,60%是內地旅客,來自泰國、新加 坡及馬來西亞的旅客亦有增加。 唯Danny也直言,不少觀光路線「食老本」, 認為觀光巴士公司可考慮另闢新路線,串連新落 成的地標及景點,如中環摩天輪及反映香港歷史 的新界區景點或博物館,吸引更多客源。另一旅 業人士也分享,早前乘搭觀光巴士,途經彌敦道 漆黑一片,與以往有燈牌的五光十色相差甚遠, 「旅客特意搭該巴士,但欣賞的是不怎麼美的香 港。」 至於水上的士,文化評論人胡恩威認為,早 前鬧出郵輪抵港後,旅客在啟德郵輪碼頭空等交 通工具的事件,政府可考慮提供航線接載遊客到 尖沙咀碼頭,或成另一種別開生面的體驗。 疫情前香港曾盛行「演唱會經濟」,不少海 外知名歌手把香港作為亞洲站的首選,吸引大 批內地、東南亞客群追隨偶像到港消費和住 宿。不過,通關後這現象並未「復常」,部分演 唱會更轉至澳門舉行。有旅業人士指,香港交 通便利,應發掘更多適合表現的場地,重拾演 唱會旅遊的領先地位。 娛樂製作公司東主David指,韓團訪港開 演唱會過去盛行,疫前有內地人專程到港欣賞 演唱會,門票雖被炒至高價,仍不乏捧場客, 現時韓團演唱會多了澳門站。他提到,澳門不 少表演場地在賭場或酒店內,賭場會於租出場 地時提供優惠,如回購一定數量的門票作支 持,變相減低主辦機構成本,亦達致一定入場 率。據了解,今年起不少本地主辦的演唱會已 移師澳門,他擔心香港演唱會行業更見淡靜。 香港旅行社協會名譽秘書馬慧玲分享,以 往曾有一行40人的自由行到港觀賞演唱會,拜 託其所屬旅行社度身訂造行程,一併安排機 票、酒店住宿,並指定要到大嶼山遊覽、坐纜 車,可見為偶像訪港的旅客,也會在港消費和 住宿。她指,香港必須「緊急直追」鄰近地區的 演唱會經濟,希望能發掘更多適合的場地,如 即將落成的啟德體育園,甚或仿效歐美在公園 及草地舉行,配合小食攤位等吸引消費。 ■旅遊業界指,雖然十一黃金周市道暢旺, 但現時不少觀光巴士路線「食老本」,急需開 闢新路線。 ■近年不少演唱會移師澳門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 旅遊發展規劃綱要》(表2) 支持香港大澳漁村等環境優美、旅遊基礎條件好的村 落,建設特色美麗鄉村 支持香港建設「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和國際城市旅遊 樞紐 支持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旅遊生態合作試驗區 探索內地郵輪旅客以過境方式赴港參與全部郵輪航程 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 ■麥理浩徑曾獲選「20大全 球夢想行山徑」,旅遊業指 發展綠色旅遊是未來出路。 打造新景點需時,如何善用僅有的資源激活 旅遊,成為香港的考驗。香港土地總面積有40% 是郊野公園和特別管理區,不少天然資源靠近市 中心,加上政府近年著力改善行山徑及資助業界推出相關產品,綠色旅 遊或是當中出路。此外,有學者認為在原有旅遊項目的吸引力減弱之 際,應推出一程多站的大灣區旅遊產品,借助其他灣區城市的旅遊資 源,誘使旅客以香港作出發點,再到大灣區旅遊。 每日雜誌組 資源篇 《激活港旅遊》 系列之 香港自然資源競爭力排名(表1) 120 100 80 60 40 20 0 (年) 2015 39 2017 49 2019 115 2021 114 自然遺產數量 80名 已知物種數量 82名 自然保護區面積 111名 自然環境旅遊被搜尋程度 66名 生態區數量 116名 資料來源:世界經濟論壇《旅遊及觀光競爭力報告》 註:節錄部分 業界促建聯盟共享資源 吸引旅客以香港作出發點 大灣區旅遊共贏 拓一程多站 ︵排名︶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