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2024星島日報(美西版)

C8 01.19.2024 星期五 中國經濟 行業觀察 ╚㏔䌐㴙䌑⪜⟜魁ꆛ⪩ⶨ⧲ 捱艨㝕輥մ곸ⷂ溮跪䘱◗ 五大上市險企壽險增速喜人 今年不投資二級市場 去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全年共攬保費收 入2.69萬億,同比增長5.21%,較2022 年回暖明顯。其中,中國平安實現原保險保 費收入8006.95億,同比增長4.1%;中國人 保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616.49億,同比增長 6.86%;中國人壽2023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 入6415億,同比增4.3%;中國太保實現原保 費收入4234.68億,同比增長7.71%;新華保 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59.03億,同比增長 1.72%。 壽險方面,2023年全年,5家上市險企壽 險保費均實現正增長。 在業務結構上,壽險結構優化明顯。人 保壽險2023年長險首年保費同比增長11.1%, 其中長險期交首年同比大漲37.1%,躉交則下 滑7.7%;平安人壽的壽險及健康險個人新業 務保費收入1284.27億,同比增長超24%。 展望壽險的2024年,業內人士態度樂 觀。有多位個險人士透露,儘管目前儲蓄險 火熱程度不及2023年7月預定利率轉換時,但 此前擔憂的「炒停」後的冷清並沒有出現。在 儲蓄意願高企和其他理財方式收益下滑的背 景下,以增額終身壽為代表的儲蓄險受到歡 迎。 養老需求仍然旺盛 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高超 認為,從全年收官情況看,此前透支的需求 已有明顯恢復,養老、儲蓄需求仍然旺盛, 疊加供給端個險轉型見效和銀保以量補價的 驅動,供需兩端有望支撐險企2024年一季度 新業務價值超預期。 「頭雁」中國人壽在日前舉辦的2024年工 作會議上提出保險板塊要加快轉型升級,強 化資負聯動。明確現有隊伍升級、新型隊伍 打造、隊伍賦能三大變革措施。 與壽險回暖不同,財險則沒有延續2022 年動輒10%增長的高歌猛進。2023年,人 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5158.07億,同比增長 6.3%;平安產險實現保費收入3021.6億,同 比增長1.4%;太保產險實現保費收入1903.27 億,增速在「老三家」中最高,為11.4%。 車險行業業務承壓 財險的增長放緩與車險業務的承壓息息 相關,人保財險2023年實現車險保費2856.26 億,同比增長5 . 3%,2 0 2 2年同期增速為 6.2%;太保產險實現車險保費收入1035.14 億,同比增長5.6%,2022年同期為6.7%。 對於2024年的車險業務,業內將希望寄 託於汽車銷量的進一步增長。國聯證券分析 師曾廣榮認為,汽車保有量的穩步增長和車 均保費的提升有望推動車險保費持續穩健增 長,預計2024年公司車險保費增速有望穩定 在5%左右。 在非車險業務上,人保財險的農險、貨 運險和其他險種表現搶眼,分別同比增長達 11.9%、11.4%和30.2%。未來隨著非車險業 務在高風險業務逐步出清後,也有望在政策 推動及經濟逐步修復下恢復較好增長水平, 實現業務結構優化。 ■中國平安去年原保險保費收入8006.95億,同比增長4.1%。 網上圖片 科林電氣去年營業收入約為37億至45 億,同比增長約41.11%至71.62%;淨利 潤約為2.5億至3.1億,同比增長約119.3到 171.93%。 科林電氣近日發布公告,公司預計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7億至45億,與上年同 期相比增加約10.78億至18.78億,同比增長 約41.11%至71.62%。 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 的淨利潤約為2.5億至3.1億,與上年同期相 比增加約1.36億至1.96億,同比增長約119.3 到171.93%。 科林電氣表示,公司兩大主業電氣設備 和新能源市場業務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同 時公司實施子公司獨立運營、降本增效等戰 略措施以及公司規模化效益逐漸顯現,從而 使得2023年經營業績有了較大的提升。 天益醫療業績下滑之下,公司實際控制 人吳斌又大比例質押股份。 天益醫療近日公告顯示,公司實際控 制人、持股5%以上股東吳斌最新質押400 萬股。目前,吳斌持有天益醫療1200萬 股,其中850萬股處於質押狀態,質押率達 70.83%。 天益醫療的主要產品包括血液淨化裝置 的體外循環血路、一次性使用動靜脈穿刺 器、血液透析濃縮液、一次性使用一體式吸 氧管、餵食器及喂液管等。 業績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天益醫療 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同比下降1.28%;淨 利潤6102.79萬,同比下降30.07%;扣非淨 利潤3119.11萬,同比下降47.31%。 對於利潤下滑,三季報中,天益醫療表 示,因公司銷售費用增長,研發投入增加; 管理費用增加,包括子公司投產後折舊增 加;上年同期美元匯率上升,匯兌收益較大 等原因導致三季度淨利潤下降,進而影響一 到三季度整體利潤。 業績下滑之下,更考驗企業的研發「定 力」。2023年前三季度,天益醫療研發費用 達2072.53萬,同比增長10.14%,佔營業收 入比例約7.5%。 萬科和華為兩家公司於近日在深圳簽署 了關於全屋智能的戰略合作協定。萬科集團 董事會主席郁亮以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等 均出席。 2024年將是鴻蒙生態進化的關鍵一年。 在業內看來,地產行業將是鴻蒙生態快速擴 張過程中的延伸方向之一。在這一過程中, 全屋智能將會成為鴻蒙生態的重要「落腳點」。 對於此次聯手,華為和千億市值的萬科 都給予了高度重視。郁亮以及餘承東均現場 出席簽約儀式,而萬科黨委副書記、董秘朱 旭和華為終端BG全屋智能產品線總裁邵洋也 出席。 根據雙方合作協定,萬科將發揮在地產 項目建造以及自家裝配方面的能力優勢,華 為將發揮在技術創新、生態發展等方面的綜 合實力和豐富經驗,共同探索萬科打造的「未 來城市」與華為的全屋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 另外,面向地產行業,雙方還提到將圍 繞全屋智能與鴻蒙生態,探索推動建立健全 數字化建築產業評價體系和標準,聚合上下 游優質資源,共同促進智慧建築的生態體系 建設。 此外,兩大巨頭還將在物業管理及智能 化設備服務、辦公樓宇租賃/整售、商業購物 中心服務、長租公寓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 曾經市值超千億的雲南白藥近日披露了最 新一期的《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會議 記錄顯示,雲南白藥已於2023年三季度退出 全部二級市場證券投資,並計劃於2024年不 再開展二級市場證券投資業務。 根據此前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雲 南白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為24.16億。曾 幾何時,雲南白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一度高 達112億。 公開信息顯示,從2018年開始,雲南白 藥就走上了炒股之路。經歷兩年的摸索, 2020年,雲南白藥因炒股獲利頗豐,當年期 末交易性金融資產為112.29億;公允價值變動 淨收益達到22.4億,幾乎佔據全年淨利潤的半 壁江山,一度被股民稱為「股神」。 2021年市場行情突變,雲南白藥炒股慘 遭滑鐵盧。2021年年報顯示,雲南白藥公允 價值變動損益減少約19.29億,導致淨利潤腰 斬。 彼時雲南白藥稱,因持有的小米集團、 恒瑞醫藥、騰訊控股票市值在報告期內大 跌,錄得虧蝕16.14億的報告期損益。其中, 單投資小米集團一項就虧蝕14.01億。 2022年,炒股給雲南白藥業績帶來的影 響仍未結束。年報顯示,2022年雲南白藥又 虧了近6.2億。 在此背景下,雲南白藥選擇「整改」,並 表態在原有的風險控制措施基礎上,嚴格控 制二級市場投資規模,逐步減倉,不繼續增 持。 2023年3月31日,雲南白藥發布了「證券投 資風險管理辦法」,設置了證券投資「警戒線」 和「止損線」,逐步平倉小米集團股票。而早在 2022年,公司就陸續處置了持有的騰訊控股、 恒瑞醫藥、通威股份、伊利股份等股份。 華為又放大招 聯手A股千億巨頭萬科 儘管目前儲蓄險火熱程度不及 2023 年 7 月預定利率轉換時,但此 前擔憂的「炒停」後的冷清並沒有 出現。 2020 年,雲南白藥公允價值變 動淨收益達到 22.4 億,幾乎佔據全 年淨利潤的半壁江山。 2023年保險業的征戰已落下帷幕。 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3年全年保 費收入數據均已出爐,共攬保費收入 2.69萬億,同比增長5.21%,較2022年 回暖明顯。其中,中國平安規模奪冠, 中國太保增速居榜首。壽險方面,2023 年全年,5家上市險企壽險保費均實現 正增長,而財險則沒有延續2022年動輒 10%增長的高歌猛進。 雲南白藥近日表示,2024年不再 開展二級市場證券投資業務。此消息一 出,引發投資者關注。 ▍本報訊 ▍ ▍本報訊 ▍ ■圖為雲南白藥集團產品生產車間。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主營業務穩中有升 科林電氣淨利翻倍 天益醫療又添新傷 實控人70%股份質押 在去年初經歷了「贖回 潮」餘波衝擊之後,銀行理財 也穩步走出「ICU」,規模逐 季「回血」,到去年底時已較3 月末呈現了明顯的企穩回升。 儘管「贖回潮」餘波對銀 行理財市場造成了長久負面 影響,但是在理財規模逐季 穩健修復過程中,陰霾已經 逐漸散去。近日,廣發證券 劉鬱團隊測算的數據顯示, 2024年第一、二周,銀行理 財產品存續規模分別增長約 1437億、1381億。 實際上,到2023年底, 銀行理財規模相較於2022年 末已基本恢復,僅受年末季 節性因素影響而小幅下降。 就2023年全年而言,銀 行理財規模的變化呈現出明 顯的季節性波動特點。第一 季度可稱得上是近年來銀行 理財規模縮水最為明顯的時 期。 當季僅上述1 1家理財 公司就減少了1.83萬億的規 模。不過,在大範圍贖回過 後,銀行理財規模很快迎來了反彈, 二季度上述11家理財公司的規模「回 血」約4800億,三、四季度又分別增長 5300億、5900億。 具體理財公司的層面,截至2023 年末,信銀理財、興銀理財的規模均 較年初增長約1800億,交銀理財、光 大理財的規模增長也都在1400億左 右,浦銀理財的規模則較年初增長逾 1100億。增速方面,交銀理財、浦銀 理財均較年初增長超13%;信銀理財、 光大理財的增速也都在12%以上,興銀 理財的增速則約9%。 相比於股份行理財公司的迅猛增 勢,國有行理財公司的恢復則顯得相 對緩慢。截至2023年末,除交銀理財 外,其餘5家國有行理財公司的存續規 模仍較年初存在約460億至4000億的缺 口,合計降幅仍有將近9000億。 理財公司規模的行業排名一直較 受市場關注。2023年全年,招銀理 財、興銀理財牢牢佔據「兩萬億俱樂 部」中的兩席,穩居行業頭部;信銀理 財和工銀理財則分列第三、四位,規 模均超1.6萬億。 ꗰ 鉿 槏 鬙 锺 埜 䚲 䕰 ⩧ 宯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