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2024星島日報(美西版)

A2 02.19.2024 星期一 要聞 如何處決死犯 文明社會陷悖論 綜合法新社及路透社報道,崔西18日被 拍到現身索洛維茨基石碑(Solovetsky Stone),這座紀念政治迫害受害者的紀念碑 已成為悼念納爾瓦尼的主要地點。 美國駐俄大使館在社交媒體寫道:「今 天,我們在索洛維茨基石碑前悼念納爾瓦尼 之死,以及其他遭俄羅斯政治迫害的受害 者。」「我們向納爾瓦尼的家人、同事和支 持者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他的堅強是鼓舞人 心的典範。我們緬懷他。」 英國駐俄大使館也貼出駐俄大使凱西赴 索洛維茨基石碑悼念的照片,並且發文呼籲 「針對納爾瓦尼之死進行全面且透明調查」。 而在另一座被稱為「哀慟之牆」的紀念 碑,俄警方架起圍欄,試圖阻擋悼念者。這 座青銅紀念碑原是為紀念蘇聯時期的鎮壓受 害者。現場數十名警察站在周圍,但有些人 被允許穿過圍欄獻花。 人權團體指出,自從納爾瓦尼逝世消息 傳出後,俄羅斯有32個城市出現民眾追悼納 爾瓦尼的自發性集會和守夜行動,許多民眾 獻上鮮花和蠟燭悼念納爾瓦尼。除了莫斯科 與聖彼得堡兩大城,鄰近烏克蘭的邊境城市 貝爾哥羅德、曾是古拉格勞改營的北極礦業 城市沃爾庫塔都有民眾悼念。 不過報道指俄羅斯當局強力驅逐民眾的 悼念活動,至少有超過400人被逮捕,主要 集中在莫斯科與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法院公 告17日和18日裁定的判決細節顯示,已有 154人因違反俄羅斯嚴苛的反示威法而遭判 最多14天有期徒刑。 目前納爾瓦尼死因仍待查,俄羅斯獨 立媒體《新報》報道,他的遺體已被送至跨 越北極圈的沙萊喀特鎮,目前存放在沙萊喀 特地區醫院的太平間。據匿名醫院護理人員 描述,遺體被送來時,頭部及胸部有瘀傷, 「據那些看到的人描述,這些傷勢似乎源自 於心臟病發」。 該名護理人員解釋,患者抽搐時,醫護 人員會試圖壓制,因此導致瘀傷。他說現場 醫護人員也表示,納爾瓦尼的胸部有瘀傷, 「這代表他們試圖搶救他,不過他死了,很 有可能死於心臟驟停」。 報道指出,俄羅斯官方尚未對遺體進行 驗屍,不過17日有2架來自莫斯科的飛機抵 達沙萊喀特鎮,機上可能載有驗屍專家。匿 名消息人士指出,第一架飛機於當天傍晚6 時抵達,俄羅斯調查委員會的專車前來接 送,第二架飛機在1.5小時後抵達。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爾瓦尼在獄 中猝逝,引發全球多國關注,美駐俄 大使崔西18日前往臨時紀念地點致 意,表達哀悼。與此同時,俄羅斯各 地掀起悼念和示威潮,至少上百名在 紀念活動中被捕人士被判短期監禁。 耙뉼➷㝕❈䝌䗽筋曗殆㹺 紀念活動中被捕人士續增 面臨短期監禁 ▍本報訊 ▍ 全球多國對納爾瓦尼猝逝表達哀悼,更 質疑死亡疑點重重,傳出他死前,俄情報機 構「聯邦安全局」(FSB)前往監獄視察,並切 斷了監視器及錄音設備。 47歲的納爾瓦尼16日在位於莫斯科東北 方約1900公里的北極圈內「極地狼」監獄散步 後失去知覺,隨即死亡,當局稱他因「猝死 症」而喪命。 外界對於納爾瓦尼之死質疑聲不斷,不 但遺體不移交給家屬,還爆出俄情報機構FSB 介入,英國《泰晤士報》爆料,納爾瓦尼死前2 天,FSB人員前往「極地狼」監獄視察,切斷了 監獄的部分監視器及錄音設備。 俄人權團體網站Gulagu.net稱,在納爾瓦 尼死亡後,俄當局迅速地宣布死訊並評論了 納爾瓦尼,如此快的速度只意味著一件事, 一切都是提前計劃和協調的。 該網站由俄人權運動家奧斯切金創立, 消息來源包括政治犯,稱聯邦監獄管理局 (FSIN)在當地分支機構的一份報告中,也提 及FSB官員到訪的消息。網站還指出,當局宣 布死訊的速度「快得令人懷疑」。他在16日下 午2時17分被宣告死亡,短短2分鐘後獄方就 發出聲明,4分鐘後國營Telegram頻道便公布 他死於血栓,7分鐘後則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 佩斯科夫向媒體公開他的死訊。 人權組織指出,速度這麼快「僅代表一件 事——一切都是事先計劃、協調好的,直到 監獄管理局發布新聞稿前的每分每秒都是。」 但也有消息人士認為,這很可能純粹是 因為納爾瓦尼死亡的時間早於下午2時17分, 聲稱獄囚早在當地上午10時就被通知他死亡 的消息。 㢒㲳┪⥝⻉攍մ劆䕁䝡剹剉⩱ 納爾瓦尼猝死後,妻子尤莉雅(Yu l i a Navalnaya)18日在社交媒體上傳一張兩人合 照,旁邊留下一句「我愛你」,感動不少網友。 路透社報道,在上傳Ins tagram的照片 中,正觀賞某個表演的納爾瓦尼和尤莉雅頭 部相互依偎。 尤莉雅與丈夫納爾瓦尼同樣出生於1976 年,現年47歲。1998年夏天兩人在土耳其與 朋友度假時相識,2000年結婚。納爾瓦尼是 律師,尤莉雅是經濟學者,她曾在多家俄銀 行任職。納爾瓦尼與愛妻鶼鰈情深,妻子是 納爾瓦尼在危機中最堅強的後盾。 據悉,納爾瓦尼死亡的前兩天是2月14日 情人節。他在當天發了一封愛意滿滿的訊息 給妻子尤莉雅:「寶貝,跟你在一起,一切都 像這首歌的歌詞一樣:我們之間隔著大城小 鎮、機場的起飛燈光、藍色的暴風雪,彼此 相距好幾千公里。但我感覺你幾乎每1秒都在 身旁。我愈來愈愛你。」 納爾瓦尼妻子在丈夫死後發聲,她日前 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落淚表示,希望普京與 政府負起所有責任。 與此同時,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 級代表波瑞爾18日宣布,尤莉雅將出席歐盟 外交事務委員會。波瑞爾說:「星期一,我將 會在歐洲聯盟外交事務委員會歡迎尤莉雅。 歐盟部長們將會傳達支持俄羅斯境內自由鬥 士以及紀念納爾瓦尼的強烈訊息。」 疑點多 傳俄情報人員曾現身監獄 殺人犯在行兇時,不會顧及受害者感 受,有些手段殘忍至極;可是如何處決死 刑犯,卻一直成為社會的爭議焦點。有人 認為,死有餘辜,怎麼處決都行;有人強 調要講究人道主義,死刑犯也有「尊嚴」。 在貌似荒誕的爭辯中,折射出了社會的變 遷,以及公眾對於所有生命的深度思考。 死刑始終是一個熱點問題,尤其是在 美國。儘管美國有超過一半的州仍在執行 死刑,但由於法律挑戰和藥品短缺,執行 死刑的頻率正在下降。 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各國都在發生 不人道的處決。一些國家對於死罪之人, 會判處更痛苦的死刑方式。 美國亞拉巴馬州25日用氮氣處決了一 名被定罪的殺人犯,這是美國史上首次使 用氮氣處決犯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 員圖爾克表示,他嚴重擔心這種用氮氣讓 犯人窒息的、新型且未經測試的處決方法 可能構成酷刑,這可能是殘忍、不人道和 有辱人格的。 注射死刑被認為是最人道的死刑形 式,在中國、危地馬拉、菲律賓、阿聯酋 和美國,都是一種常用的處決方法。截至 2018年,美國有31個州批准了注射死刑。 注射死刑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被廣泛使 用,並被認為比老式的電椅和毒氣室更有 效——這兩種方式雖然在美國少數幾個州 仍是合法的。 2016年5月,佔領軍在伊拉克摩蘇爾 處決了25名被認為是伊拉克間諜的人,處 決的方式尤其可怕——被捕者被放入一桶 硝酸中。伊朗和索馬里以使用公開的石刑 而聞名。截至2013年,世界上仍有15個國 家授權使用該方法。這種原始的懲罰主要 針對通姦者,而且幾乎普遍適用於經常面 臨性別歧視的女性。這種處決方式的一個 特別嚴酷的例子,是13歲的艾莎的案件。 2009年,艾莎在索馬里基斯馬尤市的一個 體育場,被人用石頭砸死,當時有1000多 人圍觀。 中國古代的酷刑也是花樣百出,令人 毛骨悚然,主要包含淩遲、斬首、腰斬、 剝皮、砲烙、宮刑、沉河、烹煮等。著名 的有「明代律令酷刑」、「滿清十大酷刑」、 「商朝十大酷刑」等。 在死亡面前,沒有一樣選擇是能讓人 滿意的。至於電椅、毒氣室、槍決等等, 則是現代文明人的「發明」了。 以暴制暴,文明顫抖。人類對自己的 同類,對野生動物,從來沒有最殘酷,只 有更殘酷。 他(納爾瓦尼)的堅強是鼓 舞人心的典範,我們緬懷他。 美駐俄大使館 ■納爾瓦尼逝世後,全球多國民眾舉行悼念活動,圖為在德國柏林,民眾在俄羅斯大使館前 獻花。小圖為美駐俄大使崔西18日前往臨時紀念碑致意。 路透社/網上圖片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納爾瓦尼妻子上載和丈夫正觀賞某個表演 的相互依偎照。 網上圖片 ■在德國柏林, 俄羅斯反對派領 袖阿列克謝˙納 瓦爾尼去世後, 俄羅斯大使館外 擺放著鮮花和他 的照片。路透社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