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2024星島日報(美西版)

A10 05.03.2024 星期五 特別策劃 蘇軾寓惠詩文帶濃郁「葛洪情結」 出於對葛洪的追慕,蘇軾寓惠 期間在自己的詩文裹高頻率地提 到葛洪,讓自己的詩文帶上濃郁的 「葛洪情結」。 在這些詩文裹,有時把自己 比類葛洪,如《次韻正輔同遊白水 山》:「欲從稚川隱羅浮,先與靈運 開永嘉。」有時言已學習葛洪的養生 之道,如《和陶讀山海經》(其一): 「愧此稚川翁,千載與我俱⋯⋯學 道雖恨晚,賦詩豈不如。」有時表 達歸隱閒適之思,如《和陶讀山海 經》(其十三):「仇池有歸路,羅浮 豈徒來⋯⋯攜手葛與陶,歸哉複歸 哉。」有時讚譽葛洪是前代道賢,如 《和陶讀山海經》(其二):「稚川雖 獨善,愛物均孔顏。欲使蟪蛄流, 知有龜鶴年。」有時寫自己尋訪葛洪 遺跡,如《過永樂文長老已卒》:「欲 向錢塘訪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 有時寫自己癡迷葛洪的煉丹術,如 《與王定國》:「大抵道士,非金丹不 能羽化,而丹材多在南荒,故葛稚 川求勾漏令,竟化於亷州,不可不 留意也。」有時表達葛洪蹤跡難繼的 惆悵,如《寄鄧道士》:「幽人不可 見,清嘯聞月夕」。 此外,葛洪自號「抱朴子」, 崇尚抱樸守真,也影響了蘇軾的 文學審美觀,如鐘來因所說,「他 (蘇軾)崇尚天然、平淡,他崇尚虛 靜、幽獨。」 「葛洪情結」讓蘇軾的寓惠詩文 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蘇軾《碧落 洞》寫道:「遙知紫翠間,古來仙釋 並。陽崖射朝日,高處連玉京。陰 谷叩白月,夢中游化城。」相傳葛 洪曾在此煉丹;《次韻正輔同遊白 水山》曰:「欲從稚川隱羅浮,先與 靈運開永嘉。首參虞舜款韶石,次 謁六祖登南華。仙山一見五色羽, 雪樹兩摘南枝花⋯⋯朱明洞裹得靈 草,翩然放杖淩蒼霞。豈無軒車駕 熟鹿,亦有鼓吹號寒蛙。仙人勸酒 不用勺,石上自有樽罍注。」這些詩 作表達了蘇軾追求超脫塵世虛幻境 界的願望。《白水山佛跡岩》:「青 蓮雖不見,千古落花雨。雙溪匯九 折,萬馬騰一鼓。奔雷濺玉雪,潭 洞開水府。潛鱗有饑蛟,掉尾取渴 虎⋯⋯此山吾欲老,慎勿厭求取。 溪流變春酒,與我相賓主。」真是撲 朔迷離,真幻結合。 蘇軾的這些寓惠 詩文,沾染了葛洪 的仙道氣息,真是 「別開勝境,另有 天地。或奇矯恣 縱,壯偉瑰麗; 或杳冥詭異,縹 緲幽邃;或超遠清 曠,如天馬行空, 飛仙遊戲,都具有 鮮明的浪漫主義特 色」。 羅浮山景區裹,葛洪洗藥池和東 坡亭相傍相依;寓惠期間的 蘇軾在自己的詩文裹頻繁地提到葛 洪,表達追慕之意:「東坡之師抱 樸老,真契早已交前生」(《遊羅浮 山一首示兒子過》)。 這都彰顯出兩位名人不同尋常 的聯繫。葛洪在羅浮山的慈行善舉 及養身修持的智慧,對謫惠時期 的蘇軾有一定影響,促使蘇東坡力 所能及地為當地百姓辦實事;蘇東 坡寓惠詩文中的「葛洪情結」,又讓 蘇東坡的作品充滿濃郁浪漫主義色 彩。當代學者侯敏指:「貶謫惠州 時,蘇軾閱讀葛洪著述,參觀其煉 丹遺跡,在詩文的十多處表達了對 葛洪的服膺。」可以說,蘇軾深受葛 洪的影響,是葛洪的「後世相知」。 葛洪思想深刻影響蘇軾 宋哲宗紹聖元年,蘇軾被貶至 惠州,前後四年時間,「杖履羅浮 殆居其半」。棲隱羅浮的葛洪是一 位著名的道教學者、煉丹家、道教 外丹派的奠基人。 出於對葛洪的服膺,蘇軾精研 葛洪寫於羅浮山的《抱樸子》,和兒 子蘇過在葛洪煉丹灶附近搭起一間 「東坡山房」,在此學道、煉丹。當 代學者伍聯群說:「蘇軾是在他謫 居惠州海南時閱讀葛洪著述,傾心 葛洪之方術。」 蘇軾的思想基本上屬於儒家體 系,但又博采儒、道、佛三家之 長,奉儒而不迂執,好道而不厭 世,參禪而不佞佛。其中,蘇軾出 入儒道的人生態 度,形成的 原因很多,但葛洪的 影響不容忽視。葛 洪作為道教徒淡泊 處世的人生態度也 影響著寓惠期間的 蘇軾。葛洪於東晉 亂世抱負難濟,甘 於退守,即葛洪所言 「恬愉靜退」(《抱樸子· 內篇·塞難》)。 寓惠期間,蘇軾精神追隨葛 洪、引葛洪為知交:「欲從抱朴傳 家學」(《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其 二)。蘇軾如葛洪一樣隨地而安。 蘇軾寫於惠州的詩歌,《和陶歸園 田居》其五:「願同荔枝社,長作雞 黍局」。《食荔枝》(其二):「羅浮山 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 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宋 人視惠州為「瘴癘之地,魍魅為鄰」 (蘇軾《到惠州謝表》),蘇軾卻毫無 哀怨嗟歎之辭,深深地愛上了惠州 這片民風朴拙淳厚、自然風景如畫 的土地,無怪乎他在《與王定 國》寫道:「南北去 住定有命,此心亦 不念歸,明年買田築室,作惠州 人矣。」蘇軾寓惠時期寫下大量吟詠 惠州的詩文,也是知足達觀、內心 和融的表現;如果履危歷險只會頹 廢滯阻,怨天尤人,蘇軾斷然不會 留下這麼多讚美惠州的佳篇。葛洪 《洗藥池》寫道:「陰洞冷冷,風佩 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長榮。」葛洪 視羅浮山是避世隱逸的絕佳勝地; 而蘇軾眼中的惠州亦是「此心安處 是吾鄉」(《定風波》)。謫居惠州, 蘇軾陶醉於惠州的山水湖海,融入 惠州的風土民情。 羅浮山葛仙祠的殿柱木刻聯 寫道——「神仙忠孝有完人,抱樸 存真,功侔雨地參天,不盡飛裾 成蝶化;道術儒修無二致,丸泥濟 世,澤衍藥池丹灶,可徒遺履認鳧 蹤」,即是盛讚葛洪道儒結合、修 德積善的功績。有學者指出:「蘇 東坡和李白不同,沒有『一怒而諸 侯懼』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同時他 又不同於杜甫,『致君堯舜上』在他 的生命中並不是唯一的追求。後世 關於他與方外之士的各色傳說表 明,蘇東坡是一個出入儒道的人 物,他和葛洪有著本質上的同一。」 葛洪和蘇東坡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文化名人,與惠州這座城市亦同 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雖然相隔千年,兩人卻因曾經「身處惠 州」的共同經歷而有了精神上的契合,並在惠州廣施善行,贏 得了老百姓真誠的愛戴和永久的緬懷。 葛洪蘇軾「雙向奔赴」 星島日報海外版 羊城晚報社 聯合編製 文 / 史素昭 圖 / 王小虎 葛 洪 一 生 兩次棲隱羅浮 山,潛心修 道、懸壺濟 世、行善積 德。當代學 者說:「葛洪 在羅浮山的 行善之舉, 首先在於他常 懷道者醫家的 仁 愛 之 心,救 貧 濟 困 , 行醫 治病。」此言不虛。此外,葛洪在 東晉戰亂頻頻民不聊生之際,目睹 百姓顛沛流離缺醫少藥的慘狀,於 是積極撰寫、編著和收集醫藥之 書,也是大善之舉。 葛洪寫於羅浮山修道期間的 《肘後備急方》,是中國最早的「臨 床急救手冊」,葛洪讓道士弟子抄 寫、分送給當地鄉民,不知拯救了 多少社會底層黎民百姓的生命。「尋 葛氏舊方(《肘後備急方》),至今已 二百許年,播於海內,因而濟者, 其效實多。」羅浮山民眾深受葛洪 慈行善舉的照拂,稱他是上天下凡 救難救苦的「葛仙翁」。 公元1095年,時年59歲的蘇軾 寓惠,曾經棲隱終老於羅浮山的葛 洪迎來了真正的「後世相知」。蘇軾 不僅非常欣賞葛洪,且在很多方面 是以葛洪為榜樣的。 首先,葛洪在羅浮山的慈行善 舉影響寓惠期間的蘇軾。蘇軾寓 惠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零七個月, 但他達觀積極,「興學行仁、濟人 利物」(任應麟《修東坡祠記》),力 所能及地為當地百姓謀福利,辦實 事,贏得了惠州百姓真誠的愛戴和 永久的緬懷,惠州現在「蘇跡」遍布 即是明證。 其次,蘇軾貶惠期間一如既往 地關心民瘼、恤民疾苦,亦有葛洪 的影響。有學者指出:「(葛洪)是 如此熱切地關注著現實動態,《外 篇》中的每一個篇目幾乎都有其當 下指⋯⋯這是一組旨在解決當日民 生多艱的文章。」無獨有偶。紹聖 二年六月,蘇軾作於惠州的《荔枝 歎》抨擊奸佞爭新買寵勞民傷財, 指摘時政腐敗、胸懷天下蒼生的拳 拳之心汩汩流出。 葛洪認為,無論為官還是隱 居,都應以儒學作為治國的主導思 想,以國事百姓事為先,護佑一方 平安,為百姓做好事實事;唯有如 此,官員、隱者和百姓,方能過上 太平日子。葛洪與蘇軾,愛民惠 民、照拂百姓之舉,相去千載,一 脈相承。 羅浮山下四時春。東坡寓惠 留下了大量的詩詞,遠揚了惠州 的美名;葛洪著作滋養、啟迪後 人智慧,成就儒釋道聖地羅浮 山。他們的到來,不僅深刻改變 了這座城市,也是嶺南的文化大 事。當前,惠州不斷助力葛洪、 東坡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 發展,推動歷史文化名城煥發新 魅力。 羅浮山下的葛洪博物館、白 鶴峰上的蘇東坡祠等,都讓人感 受到惠州醇厚的人文意蘊⋯⋯多 次到訪惠州的王魯湘認為,「葛洪 和蘇軾是惠州人文的兩個源頭」, 葛洪的文化地位,可見一斑。 尤其是,時隔千年的羅浮山 上的葛洪坡公遺跡,吸引了不少 遊客前往瞻望。站在東坡亭,遊 客們不由遙想當年東坡登山的心 境。900多年前,一到惠州,蘇東 坡就迫不及待登臨羅浮。當年, 他遊覽過的不少景點,如沖虛古 觀、稚川丹灶,都與葛洪息息相 關,還題寫下「葛洪丹灶」。 惠州這座城市有著數千年的 文化積澱,可謂處處是故事,處 處是傳奇,積蓄成了惠州不斷發 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近年 來,惠州保護了東坡井、王朝雲 墓、蘇堤和東坡傳說等一批文物 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投入巨 大建設了涵蓋蘇東坡祠核心區、 東坡紀念館區、東坡糧倉文化藝 術創意區及遊園休閒景觀區的 惠州東坡文化園區,持續打 響惠州「東坡家宴」品牌,成 功舉辦了東坡文化節、東 坡粉絲大會、壽蘇會等東 坡文化活動。 葛洪文化也不例外。 在惠州,人們總能處處「遇 見」葛洪。葛洪醫藥養生的理 論研究已經融入老百姓生活; 葛洪在羅浮山修道煉丹、行醫 採藥的古跡猶存;情傾羅浮 山水的故事傳說千年來盛傳不 衰⋯⋯葛洪遺風歷久彌新,進 一步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金字招牌。 文/李海嬋 詑崼匯㑗倁ⵋ 婾╽䓏偈 為百姓做實事 葛洪東坡善行一脈相承 真契之交 隔代知音 ■2023葛洪文化節開幕現場,眾 多名家齊聚參與這一文化盛宴。 ■羅浮山上的稚川 丹灶,據傳是葛洪 曾使用過的煉丹爐, 後蘇東坡遊羅浮時題 寫下了「葛洪丹灶」。 ■羅浮山上,位於稚川丹灶旁 的東坡亭,是清道光年間為紀 念東坡登臨羅浮山而建。 ■葛洪博物館展示文物藏品600件 (套),成為弘揚嶺南中醫藥文化 的一扇重要視窗。 聶粵攝 ■惠州博物館曾推出東坡文獻史料特 展。 ■惠州打造東坡紀念 館,不斷擴大東坡寓 惠文化的影響力。 ■葛洪博物館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 參觀。 羅浮山管委會供圖 ■葛洪移居羅浮山三十載, 修道行醫著書立說,造福 後世。 羅浮山管委會供圖 ■惠州博物館內 的葛洪雕像。 ■位於白鶴峰的蘇東坡 故居,後人將其變為東 坡祠,予以祭拜、紀念。 鏈接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