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 06.08.2024 星期六 港聞 ▍本報記者林思明、陳佩光香港報道 ▍ 輄㖦挪饀㎧鴩埀翘䧯մ巇ꮑ갠潨⯀潑 ⽠ 筲箕灣消防局於去年5月接獲多宗假案, 包括虛報東區醫院火警警報啟動、住宅升降機 有人被困及商場有人企跳等。警方調查後,拘 捕46歲消防隊目,經審訊後被裁定3項虛假火 警警報罪成。裁判官屈麗雯7日於東區法院判 刑時,指被告身為消防隊目、未能以身作則, 反而令消防同事須抽調大量公共資源去處理其 虛報行為,終判監5星期。辯方申請被告保釋 等候上訴,獲屈官批准。 46歲被告劉浩殷、已被停職,被控於去年 5月17日向筲箕灣消防局虛報,東區醫院的火 警警報被啟動;有人被困於筲箕灣一幢住宅大 樓內升降機;及有人從筲箕灣一商場躍下。 辯方求情指被告任職消防20年,定罪對他 已經是很大懲罰,他將失去工作和長俸,而家 人亦須搬離宿舍,而被告本身是家中經濟支 柱,仍在英國讀大學的兒子受本案影響、可能 須退學及回港。被告因案件承受精神壓力,在 見感化官時一度哭泣,希望法庭接納被告只是 一時衝動才犯案,及被告多年來對社會有很大 貢獻,酌情輕判。 屈官判刑時稱被告背景良好,因案件前途 盡毀和影響家人,確實可惜。唯案件有其嚴重 性,被告在短時間內3度虛報,致使浪費大量 人力物力,被告身為消防隊目、卻未能以身作 則,其行為令消防員疲於奔命、甚至須跨區工 作及抽調大量公共資源,終判囚5星期。 本報記者王仁昌香港報道 港珠澳大橋混凝土 磚壓力測試紀錄於2017 年被揭造假,廉署調查 後拘控嘉科工程顧問有 限公司67歲時任營運總 監梁永強,他向土木工 程拓展署隱瞞其職員測 試涉時間及材料造假, 以詐騙逾197萬港元, 經審訊後被裁定欺詐罪 成,7日於西九龍法院 被判囚2年半。區域法 院法官嚴舜儀指,指案件有損公眾對港珠澳大 橋的信心,引起公眾恐慌及損害了香港、甚至 大中華地區建築工程業的聲譽。 被告梁永強,被裁定於2016年7月28日至 2017年5月10日期間,故意隱瞞嘉科職員曾使 用已經測試或高強度的混凝土磚或金屬校準 柱,以代替混凝土原始樣本磚作為測試,意圖 詐騙而誘使土拓署向嘉科發放逾197萬港元款 項。 辯方求情指梁自2003年起在香港工程師學 會內擔任教職,致力培育下一代工程師;被捕 至今歷時7年,被告一直承受壓力,更患上癌 症和嚴重抑鬱症,並做過兩次手術。辯方懇請 法庭輕判及考慮緩刑。 唯嚴官認為,被告在業內有多年經驗,必 然知道隱瞞土拓署的行為是不誠實,本案嚴重 之處在於損害公眾對港珠澳大橋的信心及造成 恐慌,香港、乃至大中華地區的建築工程業聲 譽亦會受損。嚴官亦不認為廉署有故意延誤檢 控,唯考慮到被告過往良好品格、對工程界的 貢獻、被告健康狀況及案中承受的壓力,終判 監2年半。 本報記者王仁昌香港報道 律政司檢控主任黃華芬2019年9月反修例 運動期間以公務帳戶發電郵指控警隊,翌年六 四當日又邀請同事參與受禁活動,接受紀律研 訊後,去年被裁定2項行為失當,今年3月被公 務員事務局即時革職,並褫奪積累約30年的退 休金。黃華芬日前入稟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 核,質疑過程中研訊委員會多處法律有錯,懲 罰過重,要求法庭推翻定罪判罰決定。 申請人為前高級二等檢控主任黃華芬,目 前正停職接受紀律研訊;擬答辯人為公務員事 務局局長。 入稟狀指,申請人1992年10月加入政府 擔任檢控主任,2004年升任高級二等檢控主 任。申請人2021年3月停職,被指控3項行為 失當,指其於2019年9月2日以公務帳戶發電 郵,無根據地指控警隊;2020年6月4日以公務 帳戶發電郵,狀似邀請同事參與社交距離措施 下受禁活動;2020年12月24日越過東區法院時 任高級一等檢控主任向警方發電郵,與其職責 相衝突,違反公務員守則、檢控守則和公務員 事務規例內的政治中立等要求以及上司指示。 申請人質疑研訊委員會錯誤詮釋檢控守 則,法律上有錯;定罪前沒有考慮到相關因 素;誤將「作出無根據指控」的舉證責任加諸 申請人一方;沒有考慮首封電郵內容是否屬 實;「狀似」字眼令指控模糊不明確故違憲; 次項指控上研訊委員會未能套用正確定罪標 準;研訊委員會分析證據時法律上有錯;由於 各指控之間難以分割,無法盤問原有的關鍵證 人,沒有披露可公開的警方材料,以致申請人 未獲公平審訊;最終以革職並褫奪退休金作懲 罰過重。 本報記者陳子豪香港報道 反修例批警遭革職 檢控主任黃華芬申覆核 榓憭㝕堦ꅑ⢏咀 易ꆽ總潑㎁⪣䌑 ■律政司檢控主任黃華芬因在反修例運動期 間以公務帳戶發電郵指控警隊,經紀律研訊 後被革職。 ■停職消防隊目劉浩殷報假案被判入獄, 求情指犯案因一時衝動。 ■嘉科工程時任營運 總監梁永強,早前裁 定欺詐罪成。 網上7日流傳一則帖文和短片,內容指6 日下午近3時,長沙灣保安道公共圖書館一名 7歲女童溫書期間,因母親不滿溫習進度,遭 爆粗及扭耳施襲,及後母親更將女童拖到後 樓梯「兜巴星」。片段流傳後引起網民嘩然。 警方調查後拘捕一名涉案35歲女子,據悉她 為遇襲女童的母親。 片段全長3分多鐘,可見該名女子與一 男一女小童坐在圖書館一角,帖文稱。女子 先是對女童溫書進度極不耐煩,直言「3點鐘 啦,溫10個字都未溫到」,更指「出去啦,受 刑呀去,出去呀,我忍唔到啦」。期間女童似 乎想辯解,但女子反道「仲同我駁,X街」, 繼而用手大力扭女童耳仔。女童疑疼痛下拭 淚,但未有發出半點哭聲。 圖書館溫習 不滿進度緩慢 然而該名女子續斥女童「你係咪有病㗎, 你個X街寫乜X呀」。及後,女童懷疑答錯 題目再被打臉,隨後更被大力扯離座位。之 後片段切換至後樓梯,女子怒罵怒摑女童更 甚,聲音響徹整個梯間,女童不斷擦淚。片 段流傳後引起網民嘩然,紛紛表示「呢啲係 發洩自己情緒多過係教女」、「小朋友驚、恐 懼,成績只會越差,越打越無記性」。警方正 調查事件,有探員曾到圖書館調查。 本報記者尹敬堂香港報道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二組 指揮官張文傑表示,海關透過情報分 析及風險評估,本周二鎖定兩個準備經遠洋 船由香港出口往馬來西亞的貨櫃,該兩貨櫃 分別報稱載有鋁材及合金鋼,唯經關員打開 詳細檢查後,在內發現大批未列倉單懷疑走 私貨,包括新的集成電路、電容器、LED燈 飾,另有舊顯示屏底板及其他電子廢料,總 值8000萬元。 調查發現,寄貨人是香港同一物流公 司,馬來西亞收貨人則是兩個不同地址,今 次檢獲新的電子產品及零件,如成功運往目 的地,估計要繳交5至10%進口銷售稅;舊電 子廢料運往馬來西亞需得當局的批准,香港 環保署才可發出許可證,不排除有資源回收 公司,為逃避許可證制度規管而鋌而走險。 訛稱金屬材料 圖減低警覺性 是次案件是今年檢獲第5宗案值超過5000 萬元的大型海路走私案,張文傑指走私分子 不斷改變走私模式及渠道,但一直無放棄以 貨櫃形式將大量走私貨企圖一次過運往目的 地,希望減低風險及一次到位。海關留意到 走私貨物虛報為金屬材料,正密切留意有關 走私趨勢。 張續稱,自2023年迄今,海關檢獲9宗 走私手法相類似案件,由於金屬材料是常見 進出口貨物,相信走私分子認為走私貨物用 含糊形式進行,在申報時可減低海關人員的 警覺性,但海關的執法行動證明情報系統完 善,針對性部署有效應對各種走私活動。 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輸入或輸出 未列載貨倉單貨物,最高罰款200萬元及監禁 7年;而根據《廢物處置條例》,如未得環保署 許可證,任何人輸入或輸出電子廢料,有機 會罰款50萬元及監禁2年。 海關偵破今年第5宗大型走私案, 本周二(4日)鎖定兩個經遠洋船由香港 運往馬來西亞的貨櫃,分別報稱載有鋁 材及銅合金,唯關員打開檢查後,發現 內藏大批未列艙單的懷疑走私貨,包括 不同類型新舊電子零件,及其他電子廢 料總值約8000萬港元。海關相信,由於 金屬材料屬常見的進出口貨物,走私分 子以含糊申報走私貨物,企圖減低海關 人員的警覺性。 晧穘䪊膂ր⪎䉄儘ցմ鸧嬏巉軫⩾錻䯱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二組指揮官張文傑,講述行動詳情及展示證物。 林思明攝 ■海關在行動中檢獲大量電子零件及電子產 品。 ■女子用手大力扭女童耳仔。 ■女子將女童拖到後樓梯,繼續向女童怒罵掌 摑。 鉋䝶ꇸ崎藏趵⡽8000觧鱂瑮鬥 檢獲燈飾電子廢料 海關今年第5宗大案 上水北區醫院7日午發生企圖搶警槍 案,兩名警員在醫院押解一名曾自殺男子等 候看醫生時,疑人突然發難,撲前強搶一名 警員佩槍,警員奮力護槍,其他同袍聞訊上 前制止;混亂間2名警員受傷,疑人最終被 制服。 當日下午3時53分,一名35歲姓文燒味 店職員因企圖自殺獲救後,由兩名警員押解 在北區醫院急症室候診期間,突然向其中一 名警員施襲,並企圖搶走警員的佩槍。其他 警員見狀上前制止,並與疑人糾纏,最終將 疑人制服拘捕,事件中,2名警員受傷送院 治理。現場消息稱,遇襲受傷兩名警員手腳 受傷,警方正調查被捕人襲警真正原因。 本報記者黃文威、陳佩光香港報道 ■遇襲警員(紫衣)經敷治後離開醫院。 黃文威攝 ■遇襲受傷警員的佩槍及裝備由同袍檢走。 旷⽱䍕舕〉鼹气棪侬 ꒜ꯗ锂饀㏨䶇圼錻䯱 熱心群眾抬車勇救捱撞婦 香港仔水塘道近香港仔賽馬會診 所外,7日晨8時33分發生車禍,一名 65歲姓陳女途人,疑被一部客貨車駛 至嚇到跌倒馬路中,此時尾隨一部的 士越過客貨車,疑司機未有為意,將 女途人撞倒復捲入車底受傷,事發 後,逾10名熱心途人上前抬起的士, 再由趕至消防員救出傷者,附近診所 數名醫護人員亦聞訊趕抵協助救人, 女傷者由救護車送院救治,警方經調 查後,以涉嫌「危險駕駛」拘捕51歲姓 林客貨車及53歲姓馮的士司機。 本報記者楊偉亨香港報道 海關指出,留意到走私貨物虛 報為金屬材料,正密切留意有關走私 趨勢。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