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06.17.2024 星期一 國際新聞 / 國際社會 地球連12個月平均氣溫同比創新高 ⵍ槊⪜㜯մ㝂㐍둛忁ⲎⱣ ▍本報訊 ▍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指,上月全球平均氣溫為 15.98℃,比20世紀的同期平均氣溫 高1.18℃,亦是連續第12個月同期 全球平均氣溫創新高。歐盟氣候監 測機構月初已公布,全球經歷有紀 錄以來的最熱5月,全球平均氣溫比 工業化前水平高1.52℃。 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預測, 今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年份的機 會率為五成,成為5個最熱年份之一 的幾率則為100%。 極端天氣「自我加強」 今年2月,南半球剛結束一輪酷 暑,北半球則異常高溫;3月,全球 各地不斷發生大規模山火;4月以 來,暴雨和高溫又迫不及待提前登 場。 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魏科看來,這是全球變暖背 景下,極端天氣災害日益頻發、極 端化增強的一種真實體現。例如, 東南亞以往常年氣溫在27℃至34℃ 左右,但近年卻頻現高溫,今年4月 的「歷史性」熱浪導致越南數千人嚴 重缺乏淡水,馬來西亞政府也實施 了人工降雨。極端天氣似乎已成為 近幾年的「全球常態」。 「當更多熱量進入大氣,會使大 氣容納更多水汽,積蓄更多能量, 從而觸發更猛烈的暴雨。」魏科說, 迪拜所遭遇的特大暴雨就是一個典 型案例。 歷史上,沙漠地區下暴雨並非 沒有先例,但如此強烈的對流天氣 卻極為罕見,「這場暴雨所釋放的能 量,至少相當於幾百顆投向廣島的 原子彈」。 「而且,一旦極端天氣發生之 後,還會進入一個正回饋的加強過 程。」魏科解釋,極端天氣事件釋放 的能量有助於加強大氣環流,使極 端天氣事件更加極端、持續時間更 長。 責任非全歸厄爾尼諾 去年,厄爾尼諾的出現為全球 變暖「添了一把火」,2023年也成為 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這次厄爾尼諾事件是自2016年 以來最強的一次,也是本世紀第四 次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事件。 它導致全球多地出現極端天氣氣候 事件,如南美洲的洪澇、澳洲的乾 旱、東亞和北美洲的寒潮等。 鑒於厄爾尼諾事件通常在達到 峰值後對全球氣溫產生的影響達到 最大,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紹羅提 醒,2024年可能會更熱,「儘管厄 爾尼諾事件是自然發生的,年復一 年、來來去去,但長期氣候變化正 在升級,且無疑是由人類活動造成 的」。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發生的 極端天氣事件來看,這次厄爾尼 諾並非所有災害性天氣的「幕後元 兇」,因此很多極端天氣事件也不會 隨厄爾尼諾的結束而退場。 「從年度統計來看,一般厄爾尼 諾發生年的次年,中國江南、華南 地區出現暴雨和洪澇災害的概率會 上升。」魏科認為,此次中國華南地 區的降雨與厄爾尼諾事件呈現弱相 關性,很難一一對應起來。 人體健康嚴重受威脅 在全球多地高溫中,其中最值 得一提的國家是印度。今年5月以 來,印度就已經被高溫熱浪籠罩, 全國多地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在印度北部,首都新德里5月 連續多日最高氣溫45℃左右,新德 里周邊的哈裏亞納邦、旁遮普邦、 拉賈斯坦邦和北方邦也出現高溫天 氣。5月29日,印度德里地區蒙蓋什 布林氣溫監測站記錄到52.9℃的高 溫。印度政府6月1日表示,由於溫 度感測器出現故障,該高溫資料有 誤,比實際溫度高出3℃。 針對極端高溫天氣,印度氣象 部門已對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內的多 地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高溫使當地 面臨電力短缺的問題。由於電力需 求急劇上升,用電負荷不斷攀升, 導致電網不堪重負,甚至出現了「用 電荒」。 此外,受持續高溫侵襲,印度 150座主要水庫目前的儲水量為五年 來最低。多地面臨「用水荒」,並嚴 重影響水力發電,加大了電力供應 壓力。 高溫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也 不容小覷,印度政府統計數據顯 示,過去3個月內,該國報告了近 2.5萬例中暑病例,其中5月報告了 近兩萬例。此外,數據顯示,過去3 個月印度共報告56人因中暑死亡, 僅5月就有46人死亡。5月還報告了 605例與酷熱天氣有關的心血管死亡 病例。 ■菲律賓一座數百年歷史的沉沒小鎮在今年5月的酷熱中重新出現。路透社 印度首都新德里本月熱浪侵 襲,也爆發缺水危機,無水可用 的民眾16日衝進供水委員會打砸 洩憤。 在新德里執政的小老百姓黨 發布影片,顯示憤怒的民眾衝進 德里供水委員會,用陶土水缸砸 向辦公室窗戶;窗戶被破壞後, 還有人向辦公室內投擲石塊。 新德里過去20天出現缺水危 機,近日已有多處發生民眾爬上 政府運水車搶水的混亂場面。 印度氣象局數據顯示,今年5 月亞穆納河上游各地區降雨量都 低於正常值,而德里近期熱浪加 劇民眾的用水量。 ⷨ䍳晧罽寊ⷩ塎 宑濨䘬熔❵寊ꌄꪎ 韓國一海水浴場近日發現大 量魚屍體,魚屍頭尾相連沿沙灘 橫列,居民擔憂是大地震前兆。 韓國江原道一海水浴場出現 大量魚屍體,魚屍頭尾相連沿沙 灘橫列似絲線狀。有本地居民聯 想近日韓國地震頻發,擔憂事件 是大地震前兆。專家分析指,魚 群應是被天敵追逐後經海浪湧上 岸而死,呼籲民眾不要恐慌。 報道引述韓國國立水產科學 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官指出, 有關魚類為日本鯷,應是被天敵 追逐、或因水溫變化導致移動範 圍受限,被海浪拍打上岸後集體 死亡。就過去案例來看,與地震 的關聯應該不高。 껞㏔嶯挃떃㺖塦⮬ 㺈宑䣛㝕㐍괮⯽⩭ 韓國60歲以上就業人口為637萬 人,佔總就業人口22.4%。日本總 務省先前統計,60歲以上就業人口 比例為22.1%,韓國「老年勞工」比 例超越全球高齡化現象最為嚴重的 日本。 據韓國統計局數據,韓國總就 業人口為2840萬人,其中老年勞 工637萬,佔22.4%;日本總就業 人口為6726萬人,老年勞工1488 萬,佔22.1%。韓國在2000年時老 年勞工佔比僅有8.9%,同年日本為 13.6%,近年來兩國間差距不停縮 小,今年由韓國首度超越。 老年貧困問題讓年長者必須持 續工作才能維持生計,老年勞工比 例因此上升。韓國老年人口貧窮率 為40.4%,是日本20.2%的2倍。另 一項調查顯示,65至79歲老年人有 55.7%希望繼續工作,其中超過半 數表示,想繼續工作的原因是「有助 於增加生活費」和「需要賺錢」。 2023年有498萬65歲以上韓國老 人領取公共退休金,僅佔該群體的 51.2%,且平均每人每月領取62萬 韓元。韓國企劃財政部表示,相較 於其他已開發國家,韓國推動公共 退休金的時間較晚,因此有許多老 年人需要繼續工作。 據日本就業機構數據,65歲以 上求職者人數在10年間增加2.2倍, 增速遠超過25至29歲的青年求職 者,然而日本企業卻長期面對人手 短缺問題。雖然老年勞工的生產力 相對較低,但對於面臨出生率下降 和人口老化的韓國,老年人同樣是 重要的人力資源。根據韓半島未來 研究所的預測,由於出生率下降, 勞動適齡人口(15至64歲)將在10年 內減少至目前的75%,65歲以上人 口必須填補勞動力缺口,以化解勞 動力供給下降的影響。 兰䌑鬣㎧䲀ⳛ㹧噻մ껞㏔⪮僆⳪䈰俪ꓪ伔ⶬ ■老年貧困問題讓年長者必須持續 工作才能維持生計。圖為韓國高齡 潛水捕撈工作者。 路透社資料圖片 也門胡塞武裝組織自去年11 月攻擊行經紅海以及亞丁灣商 船,使得全球商船繞道非洲好望 角,進而造成全球貨櫃航運塞港 潮。如今美國官員掌握,胡塞組 織正進一步尋求索馬里伊斯蘭激 進組織「青年黨」的合作。 美國官員認為,胡塞叛軍正 在尋求與其他激進組織建立國際 夥伴關係,作為其擾亂全球航運 和抗議以巴衝突的一部分。 一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表 示,胡塞已在與索馬里青年黨的 關係上取得成果。 然而,由於什葉派的胡塞組 織以及青年黨在伊斯蘭世界中 屬於兩種不同群體,美國官員認 為這是一個臨時且方便的夥伴關 係,並不是意識形態上的共同結 合。 苫㗶婣鎥㸩 「潊」 仦舀䩘筻뉉ꓧ귲䌑뭦 墨西哥政府16日公布,今年 迄今為止,約139萬名無入境證件 者試圖取道墨西哥進入美國,這 100多萬人來自177個國家。 墨西哥國家移民研究所說, 絕大多數試圖入境美國的男性或 女性都是獨自行動;另外,還有 近3000名未成年者沒有成年人陪 伴。 墨西哥國家移民研究所提供 今年1月至5月底的數據。考慮到 聯合國有193個成員國,試圖從墨 西哥入境美國者的原籍國家多達 177個,這一數字幾乎代表了整個 世界。 按國家來看,潛在移民人數 最多的國家為深陷經濟困境多年 的委內瑞拉,約38萬人;其次為 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厄瓜多爾 和海地,這4個國家的幫派、販毒 和暴力問題嚴重。 墨西哥國家移民研究所說, 試圖冒險越過墨西哥邊境前往美 國尋求更美好生活的人,也來自 中國、印度、非洲國家茅利塔尼 亞和安哥拉等更遙遠的地方。 觧⣮廍㵊 姰䕞㙺锟【⪜耙 今年入夏以來,全球多地出現高溫酷熱天氣。上月為有紀錄以 來最熱的5月,亦是連續第12個月同期全球平均氣溫創新高。全球 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災害日益頻發。 椿象暴增至去年80倍 農作物受災嚴重 傽勔 「蔬里ⷩ塎」 㝕晧溭 ▍本報訊 ▍ 日本愛媛縣政府近日發布臭蟲警 報,由於2024年截至目前為止 出現的椿象數量,已經暴增至2023 年的80倍,對枇杷等農作物造成嚴 重影響,因此政府也呼籲農民可以 使用袋裝保護農作物或是噴灑農藥。 雙海農場無奈表示,由於臭蟲 帶來的破壞,導致枇杷2024年的出 貨量比往年還少了三至四成,損失 慘重。即使他們替接近兩萬顆的枇 杷一一套上袋子,卻還是難以防止 臭蟲入侵。 雙海農場的果園裏的確可以看 到保護套上滿是臭蟲。原本在這段 時間應該結出綠色小果實的新芽, 在被臭蟲吸食後,無法結果,枯萎 變成深咖啡色。 雙海農場社長橋本ⴌ指出,5月 底已經噴灑過一次農藥,不可能無 限制地使用農藥。 愛媛縣病害蟲防治所表示,儘 管臭蟲的數量因地而異,但整體上 是往年的「數十倍」。他們每周會使 用費洛蒙誘捕和夜間光源裝置進行 定點定時的調查。 據愛媛縣病害蟲防治所調查, 2024年越冬的臭蟲個體數量平均每 兩平方米就有3.88隻,而2023年只 有0.05隻。 這些臭蟲是2023年夏天出生 的,因此不是現在突然增加的,主 要是因為2023年秋天的食物豐富, 才會導致大量臭蟲成功越過寒冷的 冬天。 現存的臭蟲預計壽命可以持續 到7月,隨著氣溫上升,牠們會移動 到田裏。愛媛縣政府6月7日發布了 針對果樹的「臭蟲警報」,提醒農民 加強防護措施。 另一方面,臭蟲不僅出現在農 田,如今更入侵市區。愛媛松山市 量販店的殺蟲劑和防蟲產品也因此 銷量暴增。 ■椿象跑進枇杷的保護套裏面。 網上圖片 日本愛媛縣面臨嚴重「臭蟲危機」,出現大量會散發出惡臭的 椿象,整體數量甚至是前一年的80倍之多,當局也緊急發布「臭蟲 警報」。椿象與床蝨同樣被稱為臭蟲,除了會散發臭味、吸食人血 外,還會影響農作物生長。 今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 熱年份的機會率為五成,成 為 5 個最熱年份之一的幾率 則為 100%。 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 去年秋天的食物豐富, 大量臭蟲成功越過寒冷的冬 天,因而今年數量暴增。 愛媛縣病害蟲防治所 ■魚屍頭尾相連沿沙灘橫列。 網上圖片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