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06.24.2024 星期一 港聞 機場23日晨約7時發生電腦系統故障,令 大批旅客受到影響,其中劉先生進入機 場禁區後,發現航班顯示屏沒有發放航班的 登機閘口位置,令他感到茫然,此刻有職員 提醒旅客留意人工手寫板,未幾在禁區主要 通道看到大型白板,職員不時以手機與總部 聯絡,然後在白板上手寫未來數小時的航班 起飛時間及登機位置,大批旅客聚集在白板 前圍觀,或向職員詢問最新情況,秩序尚可。 多名乘客錯過航班變「送機」 不過,有多名乘客因未及時得悉登機閘 口位置,結果錯過了航班,由登機變成「送 機」。 機場管理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23日 晨約9時指出,電腦系統於昨晨約7時發生異 常,大樓的電子屏幕、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 My HKG未能更新航班資訊,其間啟動後備 系統,發放一、兩小時內的簡單航班資訊, 包括抵港旅客的行李轉盤位置,航班升降維 持正常。 被問及為何早上7時電腦系統出 現故障,相隔近2小時才公布事件,姚兆聰回 應指,已即時通知所有有關航空公司,亦通 知了相關客戶,「其實我們在9點前陸續通知 傳媒,都肯定事故並非短期內恢復,我們才 開始大型應變措施。」 中午後陸續恢復不涉黑客 姚兆聰及至23日午4時再交代情況,再次 就事件造成旅客不便表示歉意。 他指出,發生故障的電腦系統於中午後 已陸續恢復,認為事故不涉黑客攻擊,大樓 的電子屏幕已能顯示未來3小時內的航班資 訊,而從早上7時至下午3時共有360個航班升 降,運作正常;旅客辦理登機手續及接受安 檢都沒有問題,亦沒有航班取消,僅有小部 分延誤。 機管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梁永基指 出,在發現網絡異常影響航班顯示屏更新 後,機管局已啟動預案,對相關系統進行維 護,目前已修復電腦系統,局方之後會詳細 檢查故障原因。 林世雄表示十分關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對事件表示十 分關注,已要求機管局適時向旅客發放最新 資訊,並調查事故原因及向運輸及物流局提 交報告。 大灣區航空表示,電腦系統出現故障 後,已即時增派人手在機場協助乘客,地面 服務人員除了提醒乘客盡快根據登機證上的 資料盡快前往指定登機閘口,亦在登機閘口 張貼相關的航班資訊。事件中,大灣區航空 的航班整體運作正常。 機場23日晨發生電腦系統故障,大 樓的電子屏幕、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未 能即時更新航班資訊,有旅客因未及時 獲悉登機閘口而未能登上航機,機管局 相隔近2小時公布事件,指已啟動大型 應變措施及後備系統,強調航班正常升 降,電腦系統歷經8小時搶修始陸續恢 復正常,事故不涉及黑客攻擊,對事件 造成不便深表歉意。運輸及物流局稱十 分關注事件,已要求機管局調查事故原 因及提交報告。 ■機場電腦系統故障期間,旅客查看人手更 新航班情況。 盧江球攝 「香港系統係點樣㗎?危機管理係點 樣?點樣處理啲乘客?」機場電腦系統出 現故障期間,有來自澳門的旅客因未能及 時獲悉登機閘口而未能登上航機,亦對未 獲安排膳食和賠償感到不滿。 澳門旅客吳先生表示,他由澳門乘坐 旅遊巴士抵達香港機場,計劃前往菲律賓 宿霧,未料機場電腦系統出現故障,加上 機票上沒有顯示登機閘 口,現場指示又混亂, 最終未能及時登上飛 機,白白浪費了機票及 預訂當地酒店的費用, 於是向航空公司投訴, 但職員稱責任不在航空 公司,因為是機管局的 電腦系統出問題。 被問及機場下次應 如何改善問題,吳質 疑香港機場的電腦系統未如理想,又認為 危機管理措施欠佳,亦未有對受影響乘客 作出妥善安排,例如未有安排膳食和提出 賠償方案,職員不應只記下乘客投訴便了 事。 另一名離境旅客梁先生則表示,電腦 系統故障期間,廣播不太容易聽到,現場 有不少乘客四處查詢,顯得有些鼓譟, 「我也是看新聞才知道 (故障),(感覺)比較 差一點。」 入境旅客林先生 指出,離開航機後, 有職員指示前往那個 行李轉盤取回行李, 較以往領取行李耗費 多半小時左右,沒有 太大問題:「無混亂, 唔係太恐怖。」 憭ꪎ㵊┯恥勑棪蒠낝⾕魿⨠ ■電子屏幕未能更新航班資料,不少旅客感 到困擾。 塎㖪괐菴侚걁薩榨魗値긑䩘㷫卆 機管局強調正常升降 運物局要求調查交報告 ▍ 本報記者梁國峰、徐裕民、陳佩光香港報道 ▍ ■澳門旅客吳先生,對機場安排感到不 滿。 有多名乘客因未及時得悉登機 閘口位置,結果錯過了航班,由登 機變成「送機」。 香港再有電力事故發生,中華電力公司 連接元朗至深圳的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 23日凌晨電壓驟降,鑽石山鳳鑽苑整座大廈 停電逾1小時。中電懷疑事故是受到不穩定天 氣影響,正在跟進並對受影響客戶致歉。連 同今次,中電在今年內已發生7宗電力事故, 即平均每月多於1宗。環境及生態局表態「非 常關注」,已不能等待先前要求的獨立顧問檢 討報告出爐,已指示機電署署長即時向中電 跟進;機電署要求中電盡快查明事故原因, 及制訂改善計劃,限在4周內提交詳細報告。 全港多區23日凌晨出現電力不穩,影響 遍及葵涌、天水圍、土瓜灣、上水及黃大仙 等地。中電指,凌晨2時47分連接元朗至深 圳的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在雷暴警告生 效期間曾有短暫電壓驟降疑受不穩定天氣影 響。中電強調期間電力供應未有中斷,唯承 試部分客戶或遇到燈光轉暗或閃爍情況,部 分設備或因啟動保護裝置而跳掣。 單計本月,中電已兩度出現電力事故。 本月12日黃大仙區發生電纜故障,導致2000 戶停電,當日環境局已要求中電出資,並由 機電工程署聘請獨立顧問,覆檢過去3年所有 事故,並要在12個月內提交報告。 環境局局長謝展寰再表態,斥有必要盡 快加強供電系統抵禦惡劣天氣能力,特別是 40萬伏特線路電塔的避雷能力,以降低最近 數月高頻率雷暴警告帶來的風險。 機電署亦表明會成立專責小組,嚴肅跟 進中電制定的改善計劃,及審視能否加快推 行措施的時間表,及有無額外措施可協助強 化供電系統抵禦惡劣天氣;機電署署長亦會 與中電定期會面,審視所有強化措施進度和 效果,並向環境局局長匯報。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親身就事件致歉, 中電將分階段採取措施抵禦天氣影響,短期 將進一步加強和應用創新科技,檢測和維修 電纜線路和變電站等設施、增加緊急復電的 人手和利用流動發電機、加強與相關部門協 調加快搶修。 中期將在戶外的電力設施加 裝避雷系統、低窪的變電站加防水浸設備, 及加快更新供電設備;長期亦會全面檢討電 力系統管理。 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張寶中 稱,今年停電宗數與過去數年相若,95%個案 影響少於100客戶,僅3%停電多於2小時。《星 島》亦查詢有多少架空電纜已加避雷裝置,中 電回覆指無補充。 本報記者郭穎彤香港報道 中電23日凌晨再次發生供電系統電壓驟 降事故,多區供電不穩,其中鑽石山鳳鑽苑 一度停電個多小時,連同本月黃大仙電纜故 障事件,是不足兩星期內第二次類似事故。 中電稱凌晨雷暴警告正生效,懷疑架空供電 系統受不穩定天氣影響。極端天氣開始變得 頻繁,香港風季將至,事件再次令人關注, 有何方法更好避免天氣對供電系統的影響? 事發後,環境及生態局發聲明表示非常 關注事件,指已經不能再等待顧問檢討報告 的結果,有必要盡快加強供電系統抵禦惡劣 天氣的能力;機電署亦要求中電盡快查明整 件事故成因,以及制訂改善計劃,4星期內 提交詳細報告。 身兼中電高級顧問的立法會議員陳紹雄 指,因身份衝突不便評論個別事故。他從原 則上分析,這類個別範圍電壓驟降導致斷電 的事故,通常是由於架空電纜受惡劣天氣如 雷擊影響,而香港電力系統有完善的恢復措 施,所以電壓通常「閃一閃」極短時間,就會 重新恢復供電。一般來說,斷電原因可能是 個別屋苑大批電器,同一時間重新啟動導致 系統負荷過重,觸發該處電力系統的保護裝 置,需要工程人員到場手動重新啟動系統, 尤其夏天較多人開冷氣,此情況較可能出 現。 對於政府表明要盡快加強供電系統抵禦 惡劣天氣的能力,尤其是雷電影響,陳紹雄 稱原則上同意,但認為實際操作難度不低, 因香港新發展區如北都,電纜盡可能鋪入地 底,以防受天氣因素影響,但現實上現時中 電仍有約三成多的電纜設施屬架空,倘全部 換成地底電纜,一方面成本很高,同時是否 有足夠空間設置,也是一大技術問題,尤其 要翻山越嶺的地段,鋪地底電纜就更難。他 認為徹查事件、提出改善方案有必要,但檢 討電力系統時,也要平衡所有因素。 不過,今年上半年中電已多次發生電力 事故,年初青衣一周兩事故,謝展寰更罕有 點名中電及其高層表示失望。中電上月就多 宗電力事故向政府提交調查報告,當時環境 局提到已向中電提出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 立懲罰方案,納入《管制計劃協議》,而中電 仍在考慮中;中電昨無回應是否同意將電壓 驟降納入徵罰機制。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希望 政府盡快交代,因電壓驟降絕對影響供電穩 定,也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及市民的信心,政 府及電力公司應盡快商討補償機制,「如果 一年發生一、兩次(事故),大家都可理解, 但今年已經很多次,社會很難接受。」他認 為中電必須短中長期想方法,例如為戶外電 纜增加防護設備。 至於地底電纜問題,劉國勳認為關鍵在 於成本效益,地底電纜價格一定較貴,但受 外在因素影響較少,因此若要更新電纜設 備,建議可從發展密度高的地方做起。至於 未來北都發展,政府需與電力公司仔細規 劃,創科集中的地段應採取更安全、可靠、 穩定的電網設施。 聶風 大棋盤 電壓驟降事故頻生 電纜「地下化」是否出路 電壓再驟降 機電署促中電盡快查明原因 今年中電事故頻生 日期 事故涉及設施 事故 1月1日 青衣牙鷹洲街變電站 電壓 驟降 1月7日 青衣長安邨安湄樓變電站 停電 3月19日 元朗凹頭40萬伏特架空線路 停電 3月30日 荔枝角至元朗40萬伏特架 空電纜 電壓 驟降 4月6日 龍鼓灘發電廠 電壓 驟降 6月12日 黃大仙區1.1萬伏特電纜 停電 6月23日 元朗至深圳40萬伏特架空 電纜 電壓 驟降 資料來源: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中華電力 公司 ■23日凌晨的電壓驟降事故,令鑽石山鳳鑽 苑整座大廈停電逾1小時。 黎志偉攝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