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2024星島日報(美西版)

A7 09.14.2024 星期六 中國要聞 官方醞釀超過10年的延遲 退休政策終於落地,將在15年 內把職工退休年齡分情況上調3 至5歲,以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 的勞動力不足,減輕政府的養 老負擔。 ▍本報訊 ▍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13日通 過《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 退休年齡的決定》,提出自2025年1 月1日起,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 法定退休年齡從60歲延遲至63歲, 女官員、女工人退休年齡則從55 歲、50歲,分別延遲至58歲、55歲。 《決定》稱,推出這項決策是為 了適應中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充分 開發利用人力資源。實施過程中, 將堅持「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 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 會議還對延遲退休細則作出說 明,包括可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 休,並將中國職工基本養老金最低 繳費年限從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自2030年起實施。 中國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 國家之一,此次修改政策是中國自 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首次調高退休年 齡。過去10多年來,官方和專家學 者多次呼籲調高退休年齡,他們警 告,維持此前退休年齡的規定將嚴 重影響中國的勞動力和養老金,因 為大量老年人退休,而接替他們的 年輕人卻越來越少。 官方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 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持續下 降,年均減少300萬以上。截至2023 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 達到2.97億人,佔總人口的21.1%。 據預測,到2035年左右,中國60歲 及以上老年人將突破4億,佔比超 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值得 注意的是,2035年也是中共官方智 庫預計的養老金結餘耗盡之年。 學者認為,延遲退休是大勢所 趨,當前領導班子權力集中,為推 動這項長期遇阻的改革提供了條件。 中 國 養 老 金即將耗盡, 而6 0歲以上老 年人將超過4億,老齡化問題確實 顯得非常迫切。早在2015年10月, 官方就承諾實行全民養老保障。然 而,隨著老齡人口增長,這一承諾 越來越遙不可及。 在一般民眾看來,延遲退休是 官方應對養老金枯竭和財政壓力而 不得不採取的手段。由於人口老齡 化趨勢愈演愈烈,減緩養老金缺口 日益擴大的唯一手段只能是延遲退 休,並將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 的養老金並軌。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 險基金對財政補貼的依賴程度遠超 企業職工,退休薪資發放水平也遠 高於企業職工,這一結構性不公平 問題由來已久。然而,觸動利益比 觸動靈魂還難,目前看並無改變的 跡象,故此只能在延遲退休上發力。 在一些專家看來,養老金不足 是延遲退休的表面原因,而真實原 因是官方不願意退休官員的利益受 損,將禍水轉嫁到普遍百姓頭上。 財經人士「老蠻」發文稱,延遲 退休這件事的唯一原因,「就是社保 基金不夠用了」。官方每年財政都要 補貼社保基金20000多億(人民幣, 下同),當然其中八成都是用於退休 公務人員養老,而不是用於普通老 百姓養老。退休公務人員的養老金 人均8000元,普通老百姓人均3000 元。養退休公務人員,直接就把社 保基金花崩潰了。於是官方被迫做 出決策,讓普通老百姓延遲退休, 以便減輕社保基金壓力,讓照常退 休的官老爺活得更舒服一點。但這 事要解決其實也不算難,把官老爺 的退休金降到5000,比普通老百姓 稍高一點但也不至於高太多,社保 基金的壓力即刻就沒有了,也就不 必搞這個天怨人怒的延遲退休了。 人 力 資 源 社會保障部將 官方的考量歸 結為三方面:釋放人力資源紅利; 減緩勞動年齡人口下降趨勢,保持 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滿足勞動者工 作生活安排的多樣化需要。但民眾 的第一反應普遍是不接受。 在中國經濟下行、就業緊張的 情況下,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雖然 可以暫緩養老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但勢必會造成就業梯隊的崗位排擠 現象,加劇就業緊張。 例如,對於90後群體來說,延 遲退休必然導致崗位減少,從而加 劇就業難度。如果家中長輩未到退 休年齡提前被裁員,失去收入又還 未到領養老金的年齡,那必然加大 年輕人的扶養壓力。 美國之音報道,現年32歲的深 圳女子蔡小姐感歎:「好不容易熬 到65歲退休,但可能(領養老金)沒 幾年就『掛』了,真的很虧。」她更直 言,年輕人會受到很大的衝擊,「青 年就業難、中年失業隱患,都會讓 我們90後獨生子女變得更艱難。」 此外,目前中國人才供大於求 已壓低職場薪資水平,未來大齡員 工再延長工作時間,將導致職缺減 少,再加上35歲失業人口和高教畢 業生投入職場,競爭更激烈後可能 導致薪酬水平直線下降。 一名獵頭公司創始人說:「最 慘的就是90後跟00後,無法把眼前 職場上的焦慮跟問題有效處理,且 退休改革又前後夾擊,這些人沒得 選,最後只能往下沉,又回到了低 端不需要技術含量的一些工作。」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的職場環 境不如歐美國家人性化,年輕人觸 及的多是內卷、焦慮和情緒勒索等 消極話題,他們更有「35歲失業」的 焦慮,因此對延後退休持負面觀感。 總而言之,無論是年長還是年 輕勞動者,都對延遲退休帶來的後 果表示擔憂,有人就發出「靈魂三 問」:能不能活到退休?公司能不能 活到你退休?公司能不能讓你幹到 退休?社交平台上哀鴻遍野,有人 自嘲「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老年人又 不讓退休」,一些指望父母按時退休 照顧小孩的年輕人,更是大發牢騷。 結構性不公未解 公務員養老金居高不下 加劇就業焦慮 民怨沸騰 應對老齡化 上調3至5歲 延遲退休政策落地 ■醞釀超10年的延遲退休政策已經塵埃落定,圖為福州老人在景區閑逛,旁邊一工人拉著沙子經過。 中新社 北京香山論壇13日下午舉行 的第五平行分組會議以「中美正確 相處之道」為主題,與會中美專家 都認為雙邊關係要有更多合作。 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施 燦德表示,中美應要有一個新的 國防關係架構,原因是中美缺乏 信任,交流流於形式。他表示, 中美一些高級軍事對話已10年沒 有召開。雙方需要化解危機、降 低衝突,不然會讓政策出現困難。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 長吳心伯則指出,中美要有戰術 務實主義,有明確的目標改善關 係。一方面,要鼓勵兩國之間的 互動、對話、溝通與交流,另一 方面抓住任何機會推動合作,雙 邊、多邊,地方政府、非政府組 織等多領域交流都可以進行。 他進一步建議在中美之間建 立聯合委員會,由專家、學者與 前政府官員等人員組成,可以3至 4個月開一次委員會,雙方可以檢 視雙邊關係的進展,在建設性的 基礎上一起努力,提升中美關係。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13日公 告,前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 李尚福及中共解放軍陸軍副司令 員鄧志平的中國全國人大代表身 分,已遭罷免。連同李尚福、鄧 志平被罷免的全國人大代表共有4 人,另有1人是辭職。 被罷免的4人中,李尚福不出 預料,他在今年6月27日被開除黨 籍,並被以涉嫌行賄、受賄等罪 行移送軍事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鄧志平的罷免原因則受到揣測, 在此之前,鄧志平在7月傳出被 捕,但官方未曾提到他涉及不法。 另外被罷免的是徐佐、田 成,分別被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及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決定罷免;而 徐鴻則向江西省人大常委會辭去 全國人大代表職務,獲得接受。 官方13日首次公開了航空母 艦福建號彈射系統測試畫面。 視頻可見,在福建號服役的 某中隊長高楓走在福建號的甲板 上。他表示,其所在的航空保障 系統,是航空母艦形成作戰能力 的核心支撐。 視頻還首次公開了福建號的 一體集成式電磁彈射控制室。福 建號的電磁彈射控制室位於1號和 2號彈射器中間,同為六邊形構 造。這設計將飛行甲板與控制室 頂蓋相結合,可直接進行升降。 它既能充當觀察甲板上艦載機擺 放陣位的作用,又能起到控制艦 載機彈射起飛的作用。 福建號上周被拍攝到駛離江 南造船廠,相信是進行新一輪海 試。據分析,這次海試的核心測 試科目,將是彈射起飛和攔阻著 艦。網傳畫面也顯示,福建號的 甲板停泊了相信是空警600預警機 及殲15B戰機的全尺寸模型。 香山論壇中美對話 籲建立聯合委員會 前撤 防人 長大 李代 尚表 福職務 福彈 建射 艦系 航統 空測 母試 艦首公開 日本民間口述歷史訪問講演 團一行10人,包括多名侵華日軍 後代,於12日下午乘機抵達吉林 省長春市。這些侵華日軍後代此 次赴華的主要目的,是代替犯下 侵略罪行的父輩,向中國人民鄭 重謝罪。 該講演團計劃在中國開展為 期5天的訪問演說活動,於14日前 往吉林省公主嶺市參觀侵華日軍 遺跡,進行現場謝罪活動。團員 還攜帶大量在日本搜集到的關於 日本侵華的相關史料,將贈予長 春師範大學以供學術研究。 此次訪問團成員將揮舞白旗 向全球發聲,他們想表達「若日 本再次發動戰爭,我們將高舉白 旗選擇和平,以此倡導國際社會 牢記歷史,維護和平。」訪問團領 隊、中日口述歷史文化研究會常 務副會長李素楨表示。 「我來中國真誠地謝罪。」訪問 團成員之一的黑井秋夫走出機場 後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用中文 表達他此行的目的。其父親黑井 慶次郎曾於1932年、1941年兩次 參與侵略行動,親身參與了殘殺 中國人的暴行。 侵華日軍後代訪華謝罪 攜史料供研究 ■日本民間口述歷史訪問講演團 飛抵長春。 新華社 到 2035 年左右,中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將會突破 4 億,佔比超過 30%,值得 注意的是,2035 年也是官方 智庫預計的養老金結餘耗盡 之年。 站在官方立場,延遲退休顯 然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且從 《決定》也不難看出,官方也在儘 可能體現彈性、自願和漸進。比 如決定規定,男職工和原法定退 休年齡55周歲的女職工,每4個月 延遲1個月;原法定退休年齡50 周歲的女職工,每2個月延遲1個 月。臨近退休的人,只會延遲1個 月或幾個月,而不會一下子晚退 休好幾年。 再比如《決定》明確,職工達 到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可以 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 間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 不低於原法定退休年齡。職工達 到法定退休年齡,所在單位與職 工協商一致的,可以彈性延遲退 休,延遲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決 定》強調,實施中不得違背職工 意願,違法強制或者變相強制職 工選擇退休年齡。此外,對於《決 定》進一步規範完善了特殊工種等 提前退休政策,明確從事井下、 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 等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以及在 高海拔地區工作的職工,符合條 件的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還有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 限從原來的1 5年提升至2 0年, 《決定》明確該項調整從2030年開 始逐步實施。換言之,在2025年 到2029年期間退休的人員,最低 繳費年限的要求不變,此舉為的 是能讓改革初期離原法定退休年 齡較近、已經或快要繳費滿15年 的職工不受影響。此外,對照附 表能看到,2030年以後退休的職 工,最低繳費年限也不是一步提 高到20年,而是逐步過渡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決定在最後 提到要為臨近退休失業人員提供 兜底服務,也即由失業保險基金 按照規定為其繳納養老保險費, 還提到要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 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 體系,要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體系,但延遲退休是一項系統工 程,這些配套的「服務體系」能否 緩解延遲退休帶來的「副作用」, 比如年輕人對就業市場進一步限 縮的擔憂、父母延遲退休小孩誰 來帶等等,切實考驗著官方的治 理能力。 牽扯深遠 漸進實施 ■圖為福建號的甲板和艦島。 網上圖片 壽命升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 78.6歲,到2030年之前,人 均預期壽命超80歲是大概率 事件 素質升 中國新增勞動力平 均受教育年限已超14年,接 受高等教育人口已超2.5億 老齡化程度升 到2035年左 右,中國老齡人口佔比將超 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勞動力總量降 自2012年 起,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 逐年減少,去年末數量約8.6 億,佔全部人口的61.3% 新聞透視 新聞分析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