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2024星島日報(美西版)

A13 09.16.2024 星期一 港聞 警隊一直關注青少年的發展和成長,今 年再度根據最新青少年罪案趨勢製作第3冊 《青少年罪行誌.師長攻略》(2024年版),為 學校老師、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常見 犯案手法資料、真實案例和建議處理方法, 全力支援他們的防罪教育工作。警務處處長 蕭澤頤強調,加強青少年的守法意識及防罪 工作既要「由細做、持續做、一齊做」,亦要 「齊心、真心、誠心」,透過同心協力互補不 足達至「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共同編織保 護兒童及青少年的安全網。 《青少年罪行誌.師長攻略》(2024年版) 的製作參考了去年的罪案數字,揀選了5項值 得關注的青少年罪行,包括「網絡風險之深偽 技術和網絡詐騙」、「網絡風險之性罪行」、 「詐騙及洗黑錢罪行」、「盜竊」及「行劫」,現 時已印刷5萬本,本月發放予全港中小學、辦 學團體和青少年服務機構,並派發到政府公 共圖書館供市民借閱。 另外,警方與香港教育大學團隊合作整 合一套全面的教學套件,包括《青少年罪行 誌.師長攻略》和防罪影片,並增設中英文版 教材套,以筆記和簡報列出5個主題罪行的重 點。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青少年的相關 工作需要「由細做、持續做、一齊做」,從小 為他們打好守法意識的根基,以及持續傳遞 相關訊息,達致耳濡目染,亦要與其他持份 者合作,因為每個持份者都有各自的專業, 但同時亦會存在盲點及不足之處,但當大家 「一齊做」便可相輔相成和互補不足,達到「一 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談及《青少年罪行誌.師長攻略》的成 效,蕭澤頤說警方於2021年察覺到青少年涉 及嚴重毒品罪行突然飆升,因此第一冊特別 針對毒品相關罪行,結果成效顯著,近年涉 及毒品罪行被捕的21歲以下青少年人數持續 下降,當中涉及「嚴重毒品罪行」的被捕人 數更由2021年的430人,下跌至2023年的178 人,累計跌幅達58.6%,而今年首6個月的數 字亦較去年同期進一步下跌32.3%,當中學 生與非學生的跌幅存在差距,反映了「大家一 齊做」的效果。他鼓勵老師和家長同時參考過 去兩年及今年推出的第3冊,相信可更全面透 徹地了解相關罪行元素。 警務處公共關係部(傳媒聯絡及支援)高 級警司黃冰冰指出,新一輯教材繼續秉承3 大優點,包括真實準確、全面實用及線上線 下相輔相成,書中引用了真實案例、法庭裁 決和判詞,讓家長和老師掌握相關罪案的元 素,以便教導青少年保護自己免墮法網;該 教材亦刊載罪案數字、案例、防罪資訊及攻 略,並列舉青少年一些不尋常行為徵兆及應 對方式,協助家長和老師及早介入。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青少年 罪行誌.師長攻略》(2024年版)教案編寫」項 目統籌江浩民博士認為,該教材是社會群策 群力的體現,亦對眾人一同為青少年的健康 成長貢獻力量而鼓舞。他又指,價值觀教育 是近年不同地區課程改革的重點,教育局的 中小學課程指引亦特別關注價值觀教育,由 警方推出的《師長攻略》正正呼應了教育界的 關注,該教材透過青少年罪案的一手材料和 個案,幫助老師引用有關事件提高學生守法 意識,建立正確價值觀;該教材刊載的最新 數據亦補充了教育工作者的短板,方便老師 掌握青少年面對的犯罪趨勢,從而引導他們 遠離犯罪。 本報記者麥鍵瀧香港報道 警家校協力互補 同編學生安全網 相關計劃在去年12月展開至2026年11月, 目標為有需要的長者及其家人提供支援 服務,以達到「及早檢測、確診和介入」。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15日出席計劃啟 動禮時表示,香港已是一個老齡社會,65歲或 以上人口達170萬人,佔總人口23%;年逾八 旬者亦佔總人口5%。 估計逾10萬長者患腦退化 他推算,10年後香港的老齡人口將升至 230萬人,佔總人口30%,「但老齡社會並不可 怕,只要做好準備,透過大學、醫生及非政府 組織合作,冀為巿民在醫學、照顧、操作及社 區配套上提供可負擔方案。」他指,若今次計 劃效果良好,政府未來亦會繼續跟進。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指,早前研發出 「中大網上認知測試」作為腦退化症的初步評估 工具,巿民只需花5分鐘便可完成測試並獲知 結果;有需要者可再獲轉介作詳細評估及跟 進。 團隊由去年12月至今,為6339名香港巿民 進行測試後,發現約30.4%參與者的分數「需 作進一步認知評估」,此外,年介60歲或以上 參與者中,學歷在小學或以下程度者有46.4% 人的分數為「需要關注」;但學歷達中學,以 及大專或以上程度者中,分別只有24.4%和 13.8%人屬「需要關注」,反映出教育程度也是 腦退化症的風險因素之一。 團隊指出,研究估計香港有逾10萬名長者 患腦退化症,但大部分未被診斷,加上現時公 院老人科、精神科等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私 家醫生費用亦不菲,導致患者若非到嚴重程度 便不會求醫。 團隊預計,為期3年的計劃會為逾100名 私家醫生及社福機構員工提供培訓,期望可 為2400名基層巿民提供相關診斷及跟進,目 標是通過計劃提升巿民對腦退化症的認知, 並找出1600個新症,達到早期用藥控制病 情,及為家人提供相關照顧者培訓。團隊亦 提醒巿民:「若家中長者有記憶衰退、找不到 路或無法自理等情況,便可進行網上測試, 若早期患者能維持健康生活,可減慢其退化 速度。」 老翁自檢求醫到取藥僅20多天 現年8 3歲的馮先生,在去年起出現記 憶衰退現象。其妻子馮太稱,丈夫因「記性 差」,經常遺忘將東西放在何處,更連熟悉的 私家醫生名字也忘記,引起她疑慮,「在社交 平台看到資訊可做免費檢查,故聯繫社工求 助。」 她指,丈夫由出現症狀,至完成檢查和求 醫取藥,全程只花了20多天,「計劃幫到照顧 者盡快知道求助方法,助患者盡早吃藥,有助 緩減病情惡化,社工跟進醫療及社區照顧安排 也幫了我很多。」 香港人口高齡化大趨勢下,腦退化 症患者勢增,早期確診及支援對未來醫 療減壓尤為關鍵。有本地大學夥拍社福 機構展開「智康健」腦退化檢測及社區支 援服務,由去年12月至今為逾6300名巿 民進行網上認知測試,結果發現有3成人 需「進一步評估」;且測試者每年長一歲, 認知能力及格機率便同步減10%。另外 教育程度亦有關係,數據揭示學歷在小 學或以下程度者,有近半數人的認知程 度達「需要關注」級別。 ■香港面對人口 高齡化,醫療及 照顧壓力勢必增 加,相關支援配 套要及早籌謀。 ■馮生及馮太指,通過網上初步評估,始發現 有相關症狀。 腦退化測試每長1歲認知及格率減10% 揭3成人須「進一步評估」學歷越低越需關注 《施政報告》下月16日發表,特首李家 超前日落區,到黃大仙視察社區藥房、地 區康健中心,了解基層醫療設施和服務, 並預告會繼續調配資源推動,包括增加康 健中心,相信《施政》會交代具體措施。值 得注意的是,李家超強調基層醫療重要 性,除希望扭轉「重醫療、輕預防」的文 化,也有為庫房「減壓」的意味。 基層醫療政策由上屆政府起步,今屆 陸續落實,現時18區中,葵青、深水埗、 南區、荃灣、黃大仙、元朗等設有地區康 健中心。2022年底的《基層醫療藍圖》政 策,目前正逐步落實,其中政府去年推出 「慢病共治計劃」,鼓勵市民透過康健中 心,配對家庭醫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 和長期跟進。 有官場中人指,當局希望加強地區康 健中心,做好基層醫療的樞紐角色,統籌 公私營及非牟利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整 合地區資源,建立完善醫療網絡。這種結 合地區資源為市民提供醫療服務的營運模 式,可減少庫房負擔之餘,又提高服務覆 蓋率,有利香港醫療系統長遠發展。 醫療是香港財政開支「大戶」之一,本 年度預算支出達1279億元,佔整體支出近 六分一。近年庫房頻錄赤字,政府推出財 政整合計劃節流,亦研究增加公共服務收 費,其中醫管局正檢討公立醫院收費,內 容包括檢視藥物費用按量按期收費模式, 料年底前完成。醫衛局局長盧寵茂曾表 示,現時前往急症室求診的病人中,佔六 成屬次緊急和非緊急,不但影響更有需要 病人的診症時間,亦牽涉到急症室環境、 員工壓力和資源運用。 李家超落區回應傳媒提問時,也直接 點出現時政府每年花費在醫療方面的支出 均是首三位,他重視所花的資源是否用得 其所,亦希望透過基層醫療,改變市民重 醫治、輕預防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 指,醫療融資是過去幾屆政府都想解決的 問題,但現實是降低公營醫療開支十分困 難,所以較現實方法是強化市民的預防疾 病意識,以及統整現有醫療資源,控制好 開支增長及挽留人手。 她認為特首重視地區康健中心,方向 正確,而現時康健中心有許多功能尚待優 化,近期有醫療界人士反映康健中心作用 以轉介為主,像「長者中心」多於用作預防 疾病。她指康健中心由不同的非政府機構 營運,服務內容沒劃一準則,未來需「標 準化」,例如安排藥劑師跟進長者用藥情 況、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精神健康支援 等,都是值得考慮的方向,期望今年新成 立的基層醫療署可統整有關服務,用好現 有資源。 關注公共財政的選委界管浩鳴表示, 加強基層醫療可減少輕症市民對急症室服 務和藥物的依賴,有助幫輕庫房,又希望 更多醫生肩負社會責任「有良心啲」,參加 慢病共治計劃。 工聯會鄧家彪則指,《基層醫療藍圖》 政策目標清楚,就是整合現有社區醫療服 務,據他與基層醫療署交流,政府希望在 地區建立網絡,透過宣傳提高市民健康意 識,例如多運動及定期檢查;亦鼓勵夾心 階層善用康健設施,及早預防和發現慢性 疾病。他說人口老化嚴重,政府總不能任 由醫療開支無節制增長,善用基層醫療妥 善分配資源,已是急不及待的事。 特首落區有寓意 整合地區醫療資源減庫房負擔 大棋盤 ▍本報記者郭穎彤香港報道 ▍ 香港正面對老齡化,在如何應 對認知障礙症等老人挑戰方面,須 醫、社、學攜手做好工夫,為現在 及未來做好打算。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孫玉菡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中)、高級警司黃冰冰 (右)及江浩民博士(左)指出,《青少年罪行 誌.師長攻略》(2024年版)有助老師、家長 和教育工作者提高青少年的守法意識。 麥鍵瀧攝 聶風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