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 09.16.2024 星期一 人物誌 / 台灣財經 從業多年後,曉雨和瑾 晗深刻意識到,大漆之法學 無止境。「大漆裏的學問很 多,不斷有新技術出現,也 不斷有古老技術被發掘,是 學不完的。」曉雨說,「我們 只能盡自己所能,多學一些, 多記錄一些,再多分享出去。」 如今,曉雨和瑾晗拜了北 京一級工藝美術大師、清宮造 辦處第六代傳人李德倫為師, 系統學習有關器物修復的專 業知識。「修的東西不一樣, 目的也不同,有些修復是為了 使用,有些修復是為了呈現器 物質感,金繕修復屬於有痕修 復類別,能直觀地看到修復痕 跡。」 嘗試創新,是曉雨和瑾晗 的新課題。「漆能夠模仿很多 材質的質感,比如青銅器,或 者遠觀達到絲絨質感等,所以 我們現在在嘗試用漆藝無痕修 復,還原不同材質的質感。」曉 雨說。 入行六七年,兩人始終覺 得要用力追趕先進工藝。「在 國內,很多人都在深入研究漆 藝。從事這一職業,促成了 曉雨和瑾晗的姻緣,也讓他們 開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道 路。 「修復器物,可以緩解心 理壓力。」瑾晗說,「最初工作 室起名為『器合』,想表達讓器 物重獲新生的意思,後來發 現,做修復能夠讓人心平氣 和,也需要我們兩個人相契 合。」 最近,曉雨和瑾晗正在謀 劃新的工作室場地,希望有更 多人前來體驗器物修復。他們 也會定期做一些分享,最小的 學生一個是三歲的宗鈺殊,一 個是五歲的宗敏姝,已經可以 在指導下完成器物修復。 未來,他們依舊想走出 去,去目睹、體驗和思考。 北京人馬曉雨多年前和劉瑾晗因器物修復結識,成為伴侶, 2019年正式在北京開設工作室,從事「金繕師」這一職業。現在 工作量越來越大,「每天都在發貨,每天都在接活兒,每天都在 修」,兩人至今已經修復了上千件器物。《環球人物》報道,馬曉雨 感慨:「能看到一件破碎的、本該扔進垃圾堆的物品,經過一段時 間的處理可以重新使用,這種感覺是很治癒的。」 彌補靈魂的「金繕師」 馬曉雨1995年出生於北京,小時 候就耳濡目染金繕等器物修復 的過程,「以前家裏也有比較古老的 物件,曾經不小心摔壞一兩件,遭 到家長責備,那時就想能不能自己 動手做修復。」 長大後,曉雨開始學習古琴, 之後到俄羅斯留學,學習俄語文 學。因為對古玩、器物修復感興 趣,他平時會收藏一些瓷器、古玉 等。這一愛好也讓他結識了同在俄 羅斯留學的劉瑾晗。 一次,曉雨的一個茶杯碎了。 「我們不滿足於用膠把它粘起來, 於是開始找做金繕修復的人,但審 美也和想像有差別。我和瑾晗商量 後,一拍即合,決定自己做金繕和 鋦瓷手藝,想把自己的東西修一 修,就去學習了器物修復。」 當時,兩人沒有系統地學習, 而是翻閱了大量書籍,又在網上搜 索了不少相關知識,但還是走了一 些彎路。 在金繕修復的過程中,需要以 天然大漆作為粘合劑和塑型劑。但 「大漆咬人」,大部分人接觸大漆後 都會有過敏反應,程度輕重不一, 嚴重的甚至會渾身潰爛,不過一般 會在一個月內恢復,並且漆器成型 後不會致人過敏。曉雨剛接觸大漆 後,過敏反應很嚴重,身上腫得硬 邦邦的,之後又渾身潰爛,「當時不 知道大漆的危害和習性。渾身潰爛 後,我還以為『得了絕症』,後來才 知道是因為過敏。忍了半個月後, 自己就恢復了。」 在修繕過程中,大多數工具需 要自己製作,很少有直接拿來就能 使用的。「比如鉗子,買回來後我們 還要再磨製。因為每批漆的保質期 不同,使用的漆也要自己調配。蒔 繪時,我們都會用自己做的粉筒進 行金粉播撒,同時為了讓勾線所得 效果不同,也要找不同的筆。」曉雨 解釋道。 兩人修好的第一件物品,是曉 雨小時候偶然所得的一件破碎圓 盤,耗費了不少時間,但總算被完 整地修好了。漸漸有一些經驗後, 他們開始幫助顧客修復器物。 2019年,兩人決定開設工作 室。得知這一消息後,家人不理 解。「這不就是修東西嗎,怎麼獲得 穩定收入?」幸運的是,兩人掙扎的 時間比較短。當時,金繕修復是一 片「藍海」,通過自媒體等渠道,有 不少人找到他們做修復。 修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短的 一個月左右,長的達到半年或一 年,「這一過程大致分為兩部分,首 先是設計,其次是做漆。做漆是很 慢的,需要等待漆凝結,之後去打 磨,然後再上漆、凝結和打磨。至 少要重複這一工序十幾遍,數月就 過去了。」 對瑾晗來說,現階段金繕最難 的部分是造型,「面對一件破損器 物,修復前的設計是難點,如何使 器物在修復後更適合物主的使用, 是現階段我最需要思考的部分。」 除了等待漆凝結,其他修復過 程都需要金繕師專注地在桌前琢 磨,「剛開始專注是因為不懂,怕把 器物修壞了。現在專注是想做得更 好。這是一個很慢的過程,需要不 斷打磨自己的每一個動作,甚至撒 金粉時的手勢和節奏。」 很多人認為,金繕修復的器物 都是古董。事實上,曉雨和瑾晗現 在大部分的業務是修復一些日常所 用的茶具、餐具和首飾等。「有時候 還有人寄來陶瓷娃娃。」瑾晗說。 今年是曉雨和瑾晗成立工作室 的第四年,工作量越來越大,「每天 都在發貨,每天都在接活兒,每天 都在修」。至今,兩人已經修復了上 千件器物。接單後,曉雨和瑾晗會 先問對方是否有修復要求,之後根 據經驗給予建議,再商議出最好的 修繕方式,「遇到不了解這一行的顧 客,也會全權交由我們決定。我們 會根據器物的感覺,努力呈現出最 好的作品。」 修復的器物中,讓曉雨印象深 刻的是一位朋友寄來的砂鍋,「這口 砂鍋很普通,任何一間商店都能買 到,但因為朋友的媽媽以前一直用 砂鍋給他燉肉,後來媽媽去世了, 他就想修復後留個念想。」 還有一位顧客,自己製作的瓷 器不小心被摔碎了,希望他們能幫 忙修復如初。「那是我接觸過最難修 復的一件器物,碎成100多片。顧客 特別喜歡這件瓷器,因為燒窯需要 交給自然、交給火,所以能出一件 滿意的作品很不容易。那次我花費 了很大工夫,幫他做了無痕修復。」 瑾晗介紹。 修復破損器物 重圓物主念想 學勇 大於 漆嘗 無試 止創 盡新 ■左圖為瑾晗(左)和曉雨。右圖為他們修復的部分器物。 ▍本報訊 ▍ 超商中秋業績增兩成 烤肉文化盛行 補給需求旺 中央社報道,今年第3季有中元 與中秋雙節加持,超商今年中 元檔期業績皆增長,中秋預購也發 威,業績增一至兩成以上。法人粗 估,統一超第3季營收可望挑戰逾新 台幣880億元,全家逾270億元。 超商業者表示,9月起超商逐 步邁入淡季,加上今年中秋節非連 假,伴手禮不受影響,但在聚會型 如烤肉組合等產品,要更下功夫促 銷讓業績添柴火。 統一超指出,今年中秋沒有連 假,而台灣烤肉文化盛行,就近補 給需求估將增加。便利、快速、優 惠成為零售渠道吸引消費者到店採 買的誘因,因此持續開發促銷活動 衝刺營運,整體中秋檔期業績預計 增長一成以上。 統一超指出,中秋預購熱銷增 長,其中以月餅糕點類及日常也可 食用的餅乾零食為主,高溫炎熱則 帶動飲品團購,皆已較去年同期增 長超過一至兩成。針對台灣烤肉文 化,統一超今年推出烤肉名店組 合,更首度備齊燒烤用具,以增加 烤肉便利性吸客。 全家表示,今年7月底就啟動中 秋預購,以名店禮盒打頭陣,預購 開跑首月業績已破億元。烤肉商機 方面,採多價位組合之外,也因應 烤肉風潮,實體店鋪與全家App推 出土司優惠,根據過往銷售經驗, 有望提升家庭號土司業績增長超過3 成。 萊爾富表示,今年7月中啟動預 購,除了推出月餅、烤肉組合,還 出奇招推鑽石訂製搶攻七夕商機, 價格帶從60元至16.8萬元不等。截 至今年8月底門市店數為1637家,較 去年已增加超過50家,隨著店數增 加,今年萊爾富推出的中秋預購, 估帶動門市業績成長逾18%。 OK超商指出,隨著經濟景氣 增溫,消費者對於生活類消費需 求熱絡,今年中秋禮盒需求提前 湧現,送禮需求及應景美食展效 應下,帶動預購業績增長年增約 16%,平均消費金額落在500至600 元區間。 因應中秋烤肉,OK超商全台 850間門市備貨烤肉相關周邊用品, 例如烤架、烤盤、木炭等,門市都 增加備貨量,希望能衝出好成績。 ■中秋烤肉風潮盛行,帶動各大超商業績增一至兩成,圖為民眾在台北大 佳河濱公園橋下廣場體驗烤肉樂趣。 中央社 今年中秋節非連假,伴 手禮不受影響,但在聚會型 如烤肉組合等產品,要更下 功夫促銷讓業績添柴火。 超商業者 今年中秋沒有連假,超商統一超、全家、萊爾富與OK超商預 期就近過節需求增加,過去兩個月即發動預購,搶攻百億元中秋商 機,越靠近節日,銷售大力增溫,業績增一至兩成以上。 ▍本報訊 ▍ 職場男女薪資差距又擴大,主 計總處近日公布今年前7月工業及服 務業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其中,男 女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分別是38771元 (新台幣,下同)、35078元,兩性差 距為3693元,讓好不容易男女薪資 連續幾年縮小的狀況出現反轉,比 2023年兩性差距3451元再擴大。 這份薪資報告追朔到2020年, 該年度兩性薪資中位數差距為4059 元,連續幾年縮小後,今年再度擴 大。人力資源專家楊宗斌認為,男 女薪資差距拉大與產業景氣、產業 員工男女結構比有關,與男女同工 不同酬關聯性不大;所謂同工不同 酬是同職場、相同工作,加薪、陞 遷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 楊宗斌進一步指出,去年AI議 題火、近幾個月來出口連10紅,科 技、製造業不僅薪資高,且理工科 也是男性較多,服務業雖然缺工, 但加薪速度仍不及科技、製造業, 才會造成今年前7月男女薪資中位數 拉大的現象。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 表示,儘管勞動部統計顯示男性申 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件數創新高, 但男女佔比仍有2.89倍的差距,顯 示照顧幼兒仍視女性為主。根據調 查,女性上班族一旦暫離職場,想 重返職場難度為6.4分(滿分10分), 二度就業最容易面臨的困境,包括 工時太長無法兼顧家庭、找不到合 適工作、企業主拒絕中高齡求職者 等,回職場平均也需要2.8個月的磨 合期,這些都會影響薪資等條件。 服務業加薪慢男女薪資差距再擴大 全球電動車銷售規模持續擴 大,8月中國大陸電動車銷售量 暴增42%、超過100萬台,島內 汽車零配件廠布局新能源車已 久,包括東陽、和大、精確及麗 清等廠,年底前皆有新單出貨, 挹注年底至明年營運續增溫。 東陽在AM(售後維修)業 務大進補後,總裁吳永祥預測 OEM(原廠代工)後市可期,將 接力推升業績。東陽今年共接獲 多達36款、56件新能源車的開發 案,預計明年電動車營收比重, 將自目前約15%增長至25%至 30%。 和大歷經客戶調節庫存、保 守拉貨低谷,進入下半年後營收 逐步回穩,今年來接獲歐、美、 日三大訂單,皆供應新能源車所 需,包括美國N牌新電動車廠八 年長單、歐洲車廠油電混合車齒 輪單及日系電動車三電系統訂 單。 電動車帶旺 零配件廠喜迎新單 房地產代銷龍頭海悅的股價 狂瀉,已經從7月創下的歷史新 高價390.5元腰斬,暴跌超過50% 至波段低點193.5元,引發網友們 熱烈討論,揣測是否為房市反轉 的跡象?專家們多半認為,股價 波動無法反映房市好壞,但目前 代銷市場確實偏冷,甚至有業者 大吐苦水,已經進入急凍狀態。 事實上,由於各大銀行的房 貸水位已滿,紛紛推出相關措 施因應,民眾貸款買房不像以前 順利,引發房市熱潮降溫,營建 股也跟著走低,除了海悅之外, 另一代銷龍頭愛山林在7月中衝 上234元之後,近期也下跌將近 50%觸及121.5元,表現同樣弱 勢。 民眾直言代銷業是房市冷 卻的海嘯第一排,「沒量代銷房 仲會很慘,但房價未必降」、「今 年先跌代銷,明年才是營建主跌 段」。 房地產代銷龍頭 股價暴跌逾50% 精益求精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