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 A4 10.27.2024 星期日 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表態 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後,多次 在移民議題上附和保守派立場,批評現 任政府開放邊境、任由無證移民「摧毀 美國」,但媒體揭露馬斯克不但本身是 移民,而且發跡前留美創業時違反了學 生簽證的條件,以至於當時的投資者要 求馬斯克及其弟弟必須取得合法身分, 否則會撤回投資。 ▍本報訊 ▍ 《華盛頓郵報》報道,馬斯克最近屢屢 發表反移民言論,卻從來沒有公開 自己的往事,包括初到美國時不能合法工 作,但依然開設公司的經過。報道表示,南 非出生的馬斯克1995年來到加州帕洛阿托 (Palo Alto),原本進入史丹福大學攻讀研究 生課程,但卻從未入學,反而成立初創公司 Zip2。曾在司法部處理移民訴訟的律師弗雷 斯科(Leon Fresco)表示,根據簽證條件,外 國留學生不能輟學創業,一旦離開學校就無 法繼續留在美國。 到了1999年,馬斯克以3億元出售Zip2, 隨後在PayPal、特斯拉等公司取得成功,最終 成為頂級富豪。但媒體採訪發現,當年Zip2 的投資者以及昔日同事都擔心,公司若要上 市或高調接受其他企業併購的話,將會受到 證券交易委員會(FTC)審查,馬斯克的無證 移民身分便會引發麻煩。據悉,莫爾達維多 創投公司(Mohr Davidow Ventures)1996年曾 為Zip2投資300萬元,但注資協議註明,馬斯 克及弟弟金巴爾(Kimbal Musk)必須在45天內 取得合法身分,否則就會撤走投資。 當時Zip2的董事會成員普勞迪安(Derek Proudian)證實,以馬斯克兩兄弟的移民身分, 不能在美國「合法受僱經營公司」,投資者也不 會希望動用巨款後,投資對象卻遭驅逐出境。 另一名主要股東和6名昔日同事也證實,馬斯 克曾向同事坦言,他是持學生簽證入境美國。 馬斯克以往談論自己的經歷時,從未承 認自己早年非法留美,2020年一度形容自 己曾取得「學生工作簽證」,但2005年也曾去 信特斯拉兩名共同創辦人埃伯哈德(Mart in Eberhard)和施特勞貝爾(JB Straubel),承認 他創辦Zip2時並沒有合法身分。 相反金巴爾對此直認不諱,2013年他與 馬斯克接受訪問時,曾提到投資者發現兩兄 弟是非法移民,按理不能在美工作,馬斯克 回應表示二人的情況屬於「灰色地帶」,但金 巴爾則直言「我們(那時候)是非法移民」。 移民法專家庫茲班(Ira Kurzban)表示, 馬斯克兄弟隨後申請工作簽證、永久居留權 甚至入籍時,當局均會詢問他們是否曾經非 法工作,如果揭發真相,個案「不太可能獲得 批准」。專家又表示,馬斯克曾經遊說金巴爾 由加拿大來美,協助營運公司,這點也可能 觸犯法例,因為聯邦1986年已經立法,禁止 企業聘用明知沒有工作許可的人士。 ■馬斯克多次在移民議題 上附和保守派立場,但媒 體揭露,馬斯克不但本身 是移民,而且發跡前留美 創業時違反了學生簽證的 條件。 法新社 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簡稱 AA)正於全國3個機場測試一種新技術,希望 能夠有效阻止在登機過程中試圖插隊的旅客。 據美聯社及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報道,美航目前正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 國際機場(Albuquerque International Sunport Airport)、亞利桑那州圖森國際機場(Tuc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和列根華盛頓機場對 該技術進行測試,如果乘客試圖插隊在本未 輪到自己上飛機前掃描機票試圖提早登機, 該技術會向登機口工作人員發出警報聲。美 航是第一家測試該新技術的航空公司。 相對頭等艙乘客或貴賓會員來說,經濟 艙乘客候機時間通常更長。因此當其他人在 登機口排隊、耐心等待自己所屬的登機區 (boarding zone)被叫號的時候,總會有人不 遵守規定,試圖衝到前面提前登機。美航在 發給美聯社的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新技 術旨在確保乘客輕鬆享受優先登機的好處, 並透過提供更清晰的登機進度透明度,來幫 助改善登機體驗。」 美航表示,如果登機口工作人員聽到警 報,會禮貌地告知乘客還沒有輪到他們上飛 機,並在呼叫登機組時要求該乘客重新排 隊。在某些情況下,乘客可能無法按順序登 機,例如與地位較高的同伴一起旅行時,這 種情況下工作人員可以快速地關閉警報並接 受其登機牌。儘管該技術仍處於試驗階段, 但美國航空表示對迄今為止的測試結果感到 滿意。 本報訊 美航3機場測試新技術 乘客插隊登機將響警報 萬聖節即將來臨,小孩又可裝神弄鬼到 鄰居家中討取糖果。醫生表示,萬聖節是車 禍導致行人死亡的高峰日期,無論家長還是 司機都要加倍注意。 美聯社報道,科羅拉多州兒童醫院的專 家隆巴德(Britney Lombard)表示,許多民眾往 往只關注糖果引發的安全問題,事實上每逢 萬聖節,兒童在路上行走遭遇車禍的數字均 會上升,民眾可以採取多種方法減低風險。 根據建議,家長無論帶上孩子出門還是 讓子女單獨討糖,首先要注意路面環境,司 機、路人都不要戴著耳機或打電話,避免分 神引發事故。孩子未滿12歲的話,應由成人 陪同隨行,年紀較大的孩子雖可獨自外出, 但應了解交通規則,培養馬路安全的習慣, 包括不要動輒查看手機;橫過馬路前與司機 有眼神交流;在社區內儘量使用行人道等。 至於開車民眾也要降低車速,密切注意路面 情況,尤其不要酒後駕駛。 車主若倒車時,也應搖下車窗聆聽現場 聲音,仔細檢查車輛後方才緩慢倒車。 專家同時建議,孩子打扮成不同造型 時,需要確保服裝合身、不容易絆倒。 本報訊 萬聖節討糖車禍高發 司機行人須加倍小心 媒體調查發現,賓州、密歇根、威斯康 辛三州的民眾,在過去數年普遍面對住房開 支上升,以及各類商品價格騰貴的雙重壓 力,因此向食物銀行求助的人大量增加,令 人猜測當地選民並未因失業緩和、薪資上漲 而受惠,這方面情緒可能影響他們在11月大 選的投票意向。 N B C報道,「賑濟美國」(F e e d i n g America)西密歇根州分部主席艾斯特爾(Ken Estelle)表示,他們過去一年收到的求助個案 上升18%,情況已經創下近半個世紀的紀錄, 「比新冠疫情期間更加嚴峻」,援助需求已經超 出機構的承受能力」。而在賓州中部,當地一 家食物銀行也說,自從2021年以來需求增加超 過50%,每月服務人數高達27.5萬人。至於在 威州的密爾瓦基,即使相對富裕的郊區也出現 類似情況,慈善機構派發食物的重量,已從 2022年的42萬磅增至去年的100多萬磅。 以密爾瓦基的非裔社區梅特卡夫公園 (Metcalfe Park)為例,食物銀行主管表示,過 去兩年的求助人數增加37%,不少家庭都屬 於在職貧困的類別,家中成年人從事零售、 餐飲等基層工作,每月都帶著孩子來排隊領 取食物。 統計顯示,目前雖然通脹已經緩和,但 過去四年累積下來的壓力並未解除,牛肉、 麵包及牛奶的價格分別上漲42%、32%和 17%,住房成本也是不斷飆升,在賓州蘭開 斯特縣(Lancaster County),一房單位月租需 要1300元,較2020年增加近300元,若以時薪 20元、每周工作40小時計算,民眾需用30% 收入才可換來安居的地方。 政治分析表示,賓州、密州、威州今年 都是關鍵搖擺州,雖然拜登政府形容經濟已 有改善,但在上述情況影響下,可以想像部 分民眾生活壓力甚大。在民生議題上,民主 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承諾,會為低收入家庭 提供稅務優惠,並阻止企業哄抬物價,共和 黨候選人特朗普則說,將會降低能源成本, 並為企業減稅以及放寬規管,藉此控制物 價。 本報訊 ■美國航空公司正場測試新技術,冀能有效 阻止旅客在登機時插隊。 法新社 ■調查發現,賓州、密歇根、威斯康辛三州 的民眾,普遍面對住房開支上升和商品價格 騰貴的雙重壓力,因此向食物銀行求助人數 大增。 法新社 違反學生簽證條件 開公司時無合法身分 馬斯克被揭發跡前非法創業 德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一名戴「讓 美國再次偉大」(MAGA)帽子的男子,日前 因在投票站襲擊一名選舉工作人員而被捕, 後者告訴他投票地點禁止佩戴支持候選人的 物品。該男子目前已交保釋放。 據CBS新聞及地方媒體KSAT.com報道, 現年63歲的盧森伯格(Jesse Lutzenberger)24 日下午6點30分左右進入約翰斯頓(Johnston Branch)圖書館分館的投票點。據警方稱,當 時他戴著一頂紅色的MAGA棒球帽,這句話 多年來一直被用作特朗普的競選口號。在被 告知必須在投票區摘下帽子後,他照做了, 並開始投票,但在離開前重新戴上帽子,工 作人員再次告訴他需摘下。當他被護送走出 圖書館時,他向工作人員臉部和胸部打了幾 拳。這名69歲的選舉工作人員左臉被打傷, 在現場接受治療,並於25日返回崗位。 盧森伯格被指控傷害老年人3級重罪。 記錄顯示,他在繳納了3萬元保釋金後,於 25日深夜獲釋出獄。這起襲擊事件發生在德 州提前投票第一周結束時。警長和縣選舉管 理員都敦促選民在這場有爭議的選舉中,在 有時漫長的等待投票過程中,保持冷靜和耐 心。 德州法律禁止在投票站穿著支持或反對 候選人的衣飾,因為這被視為競選活動,屬C 級輕罪,最高可處以500元罰款。警方表示, 曾發生過「幾起」選民穿著違禁服裝或帽子進 入投票站的事件,但在向他們解釋後,他們 多會遵從脫下,「並未引起受傷、入獄」事 件。 本報訊 被告知投票站不能戴MAGA帽 德州男打傷69歲工作人員遭控 傳統家庭文化通常是「男主外、女主 內」,但隨著社會觀念變化,「女主外」的情況 變得愈來愈普遍。對於在紐約華爾街擔任要 職的已婚女性來說,「家庭主夫」既能夠維持 家庭日常運轉,也能夠讓她們無後顧之憂, 專心在金融業頂端努力奮鬥。 《華爾街日報》報道,華爾街是個高度競 爭的行業,除了要求長時間工作,也要頻繁 出差和隨時待命,對於女性、特別是有孩子 的女性來說,是個家庭不友善的工作環境。 有華爾街女高層不諱言,家庭主夫能夠減輕 她們心理負擔,有助她們在職場上得以提 升,只是實際安排其實有點複雜。 蘇珊娜(Suzanne Donohoe)在私募股權公 司EQT工作,9月曾經在亞洲和歐洲出差10 天,三名10多歲孩子在紐約開學的任務,只 能依靠丈夫多諾霍(Matt Donohoe)處理。多 諾霍原本任職新興市場交易員,2007年辭職 變身全職父親,每天開車送子女到不同地點 上學,有時要帶他們穿州過省參加比賽或訓 練,另外還要買菜、煮飯和指導功課。 蘇珊娜表示,很多業內競爭對手,或者 在華爾街任職高層的人,通常都有一位專心 留在家裡的伴侶,「如果其中一方父母不留在 家裡,你就無法成功」。許多夫妻也指,他們 起初是一起發展事業,但到了某個階段,妻 子事業加速發展,丈夫留在家裡照顧子女, 就成為伴侶之間相對合理的安排。 事實上,「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 正逐漸改變,家庭主夫正成為一種不斷壯大 的力量。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報告顯示,全美45% 異性婚姻之中,妻子收入與丈夫相同或更高 的比例,在過去50年大增三倍。2021年,全 職父親比例大約有18%,與1989年比較上升7 個百分點。 凱利(Chip Kelly)原本在國際新創公司從 事科技銷售工作,在Visa任職高職的妻子娜塔 莉(Natalie Hyche Kelly)2009年誕下長女後, 凱利起初還會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女兒,後 來妻子誕下雙胞胎,職位又更上一層樓,凱 利終決定做全職父親。幾年前,凱利曾考慮 重返工作崗位,最終還是繼續充當妻子和三 名子女的「安全網」。 然而男性未必對這個角色感到自在,甚 至可能感到某種社會壓力。有不願具名的男 士透露,妻子在投資銀行私人財富部門工 作,家裡也有幾棟房產,他因此會告訴其他 男性朋友,自己從事房地產管理工作。這名 家庭主夫還指,在學校遇到其他自稱「管理投 資」或「經營精品對沖基金」的家長,也會意識 到對方其實是同道中人。 前專欄作家沙利文(Paul Sullivan)一直 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沙利文表示,妻子經營 資產管理公司,新冠疫情後工作變得非常忙 碌,他因此在2021年離開《紐約時報》,成立 團體「爸爸公司」(The Company of Dads), 為家庭主夫組織各類活動,例如啤酒節、瘋 狂籃球賽,也為各大公司舉辦講座,在播客 訪問心理治療師、育兒教練和父親權益倡導 者等。沙利文表示,高盛合夥人、摩根大通 董事總經理以及頂尖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丈 夫,都是「爸爸公司」成員。 本報訊 全職奶爸撐腰 華爾街女强人無後顧之憂 星 海 觀潮 ■盧森伯格因佩戴MAGA帽子問題襲擊選舉 工作人員而被捕,目前已交保釋放。 KSAT圖片 ■醫生表示,萬聖節是車禍導致行人死亡 的高峰期,無論家長還是司機都要加倍注 意。 美聯社 馬斯克回應 表示二人的情況屬 於「灰色地帶」, 但金巴爾則直言 「我們(那時候) 是非法移民」。 搖擺州基層苦於生計 食品銀行需求創新高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