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24星島日報(美西版)

A16 11.14.2024 星期四 港聞 死者Poomangalathu Peter Edward,1933年 生於印度,1962年到港,經營出入口生 意,2022年1月22日接受植入無電極的心臟起 搏器(leadless pacemaker)微創手術,翌月8日 死亡,終年89歲。養和醫院及多名涉事醫生 被列為利害關係方。 死者兒子Edward Peter Junior供稱,2021 年到翌年諮詢養和醫院心臟科陳良貴醫生和 簽署手術同意書時,對方指出植入無電極的 心臟起搏器手術風險非常低,不會危及性命 等,唯沒有詳細解釋,沒有說明手術有可能 造成心臟穿孔及其延伸影響,質疑陳良貴醫 生沒有充分交代說明安全問題。Edward Peter Junior指死者同月22日接受手術,過程發現死 者心臟穿孔,關乎手術導管,手術後轉送深 切治療部。 負責醫生稱無法確定成因 Edward Peter Junior憶述當時醫生交代手 術情況,指手術期間發現死者心臟穿孔,孔 洞直徑8毫米,手術中協助救治的心胸肺外科 孫漢治醫生亦無法解釋何以出現心臟穿孔, 陳良貴醫生檢視錄影手術過程後亦如是。手 術後陳良貴醫生多次向死者家屬致歉,而死 者腦部已造成嚴重且不可逆轉的損傷,最終 在2月8日宣告死亡。Edward Peter Junior又指 事後得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就涉事新型 起搏器發出公告,指其帶來更高風險,若早 知如此便不會選擇接受涉案手術,陳良貴醫 生並沒有充分知會死者。 醫生指產商未告知起搏器高風險 陳良貴醫生作供交代案發前一年半間已 經進行過新型無電極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 約50次,說明新型起搏器細如藥丸,毋須割 開開放性傷口,可透過微創手術經血管完全 植入心臟。陳良貴憶述2021年起三度會見死 者,每次都解釋過手術各種風險,輔以文件 說明,最終死者決定植入新型心臟起搏器。 陳良貴坦言案發時並不知悉美國食品藥 物管理局曾在3個月前發出公告,指植入涉事 新型起搏器有較高風險引致心臟穿孔,事發 後已閱覽公告,現時會向每名相關病人解釋 公告內容。陳良貴事後又追問起搏器生產商 何不向其告知相關公告,對方回應指公告毋 關機件故障,故不必告知醫生。 Edward Peter Junior引述美國食品藥物 管理局公告指,新型起搏器或引致較嚴重後 果,陳良貴解釋指說法缺乏實際數據支持故 無法斷言。Edward Peter Junior引述有報道指 2017年至2022年間,300宗同類型手術中有70 名病人最終死亡,死亡率達3成,陳良貴反 駁指一般觀點需要大量數據支持才能成立, 上述說法只屬懷疑。陳良貴推斷導管尺寸較 大、操控導管過程或導管上用以固定起搏器 的鈎均有可能造成心臟穿孔。 88歲印度裔商人2022年基於醫 生建議在養和醫院接受微創手術,植 入新式微型心臟起搏器時出現心臟穿 孔,最終死亡。死因庭13日召開死因 研訊,死者兒子質疑負責醫生事前沒 有說明手術有可能造成心臟穿孔等, 或交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告曾指 涉事新型起搏器風險更高。負責醫生 至今無法確定心臟穿孔成因,事後曾 追問起搏器生產商何不告知相關公 告,對方回應指因為公告毋關機件故 障。 5年前於中文大學發生衝突事件,過百名 暴動者向警員投擲汽油彈,並試圖衝擊警方 防線。涉案理大生於3年前被裁定暴動罪脫, 律政司上訴得直,案件發還原審法官李慶年 重新考慮。現年29歲理大生13日於區域法院 改認暴動罪,李官判刑考慮到,原審後的延 誤及波折將被告恢復自由的期望打破,唯他 身處現場壯大暴動者的聲勢,終判入獄2年9 個月。 官指因原審後延誤量刑 李官判刑指,暴動為嚴重罪行,案發時 暴動者圖奪中大二號橋的控制權,屬有預謀 犯案,非法集結維持兩小時。李官續稱,案 發時被告李俊皓的裝束及行徑明顯到場支持 暴動者,唯念被告本獲判無罪,懷有期望恢 復自由,唯一審後的延誤及波折把他的期望 打破,也影響了其更生進程,終判監33個月。 辯方大律師許卓倫代表被告求情指,被 告曾患抑鬱症,原審於2021年7月被裁定暴動 罪脫,之後遭上訴產生延誤,相隔9個月才再 被拘捕,由案發至今歷時長達5年之久,被告 在等待期間深感痛苦,唯他沒有放棄人生, 努力進修,考獲急救證書,望法庭念他及早 認罪,節省法庭時間,考慮多於五分一的刑 期扣減。 案情指,中大二號橋於2019年11月11日 被多人佔據,他們向吐露港公路投擲大量雜 物,導致交通癱瘓。翌日下午,他們身穿黑 衣,用雨傘作掩護,向警方防線推進,期間 投擲大量汽油彈,燒著警員制服及盾牌,警 方在驅散行動中拘捕被告。他當時身穿黑衣 及長運動褲,背著裝有保鮮紙、剪刀及寫有 「致所有真•香港人,我哋一定會贏 Johnny Lee」紙條的布袋。 本報記者黃巧兒香港報道 理大生改認暴動罪判囚2年9個月 ■學校主任譚婉詩作供指,為死者急救的主 任唐敏儀與老師張文舒曾打開死者嘴巴將泡 沫排出,並檢查口中是否有食物,但沒任何 發現。 盧江球攝 ■陳良貴醫生作供指,2021年起三度會見死 者,每次都解釋過手術各種風險。 證人:許金山不願被妻分一半身家拒離婚 前中文大學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 副教授許金山,涉以內含一氧化碳的瑜伽球 釋放毒氣殺害妻子黃秀芬及次女許儷玲案重 審。黃秀芬的好友供稱,黃一直深愛丈夫, 因丈夫外遇而傷心欲絕,而黃起初不想離 婚,後來完成情緒管理課程後開始考慮離 婚,唯許金山因不願分一半財產給黃而拒絕 離婚。辯方提出許金山事發前曾建議把身家 分6份,平分予兩夫妻及4個子女,但好友表 示從未聽說,另確認黃有離婚想法,但卻未 付諸實踐。 妻完成情緒管理課程後變開朗 60歲男被告許金山否認於2015年5月22日 謀殺47歲妻子黃秀芬及16歲次女許儷玲。黃 秀芬的好友兼瑜伽導師郭文平供稱,郭與黃 均喜愛瑜伽及烘焙,又面對婚姻破裂問題, 不時互相分享心事。黃因其丈夫許金山外遇 而傷心欲絕,無法接受丈夫變心,常以瑜伽 深層拉筋的痛楚來抒發情緒。黃曾因丈夫沒 有回家數天,在家又找不到丈夫的護照,估 計丈夫與情婦李泳怡外遊,對此心碎不堪。 郭憶述黃起初因深愛丈夫而不想離婚, 黃其後就讀情緒管理課程,變得開朗自信, 便開始考慮離婚,唯許金山因不願分一半財 產給黃而拒絕離婚。郭指黃從沒有提出自殺 或自殘的想法。辯方質疑郭的供詞偏袒黃秀 芬但郭否認,辯方提出許金山事發前曾建議 把身家分6份,平分予兩夫妻及4個子女,但 郭指她從未聽說。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涉公眾利益 法官拒擱置《環評報告》覆核程序 環保署於今年5月有條件批准新田科技 城的環評報告,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 質疑環評報告違反《環評條例》、程序公義及 技術備忘錄等法定要求,今年8月入稟高等法 院提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環保署署長的決 定,已排期明年6月審訊。謝的法援申請至今 仍未獲批,11日申請擱置法律程序被拒,法 官高浩文13日頒判詞解釋,是次司法覆核涉 及公眾利益,與環境保護及政府發展項目有 關,有必要盡快處理,但擱置法律程 無助 案件,而謝似乎已通過法援審批要求,冀法 援署盡快審批。 女童疑吃啫喱塞氣管亡 消防員:學校職員告知鯁喉 7歲印度裔女童2021年疑在學校吃啫喱 時鯁喉昏迷,留醫一星期後離世,死因庭13 日進入第二天研訊。法醫報告指,死者死於 氣道阻塞及大腦缺氧。到場救援的見習消防 隊長供稱,當時獲疑似是學校職員的人告 知,相信死者是鯁喉。唯負責急救的老師檢 查死者口腔時沒發現異物,救護員則嘗試將 阻塞死者氣道的異物逼出,也不成功。 死者SHAIKH ZAIRA LAINE生前就讀 西環香港潮商學校小二,於2021年10月27日 死亡,終年7歲。 急救老師未發現口腔有異物 學校主任譚婉詩指,主任唐敏儀2021年 10月20日上午為死者做心外壓時,死者吐出 大量粉紅色泡沫。譚為幫助死者的氣道恢復 暢通,與老師張文舒戴手套將她的頭部側 放,打開其嘴巴將泡沫排出,並檢查口中是 否有食物,但沒任何發現。 救護員嘗試逼出氣道異物失敗 見習消防隊長林俊賢(音譯)後來到場, 並獲疑似是學校職員的人告知,相信死者在 吃類似蒟蒻或啫喱的食物時鯁喉。林發現死 者呼吸脈搏微弱,於是為她進行心肺復蘇, 沒在其口腔發現食物。救護隊目郭浩勤(音 譯)則在桌上看到啫喱以及朱古力豆空盒, 於是將它們帶到醫院交給護士。郭在送死者 到醫院期間,在路上向她灌氣,其胸口沒起 伏,因此相信死者氣道的確有異物堵塞。郭為 她做心外壓,試圖將異物逼出來,但不成功。 最終由瑪麗醫院急症室副顧問醫生吳蓓 珞在死者喉嚨的氣道口夾出啫喱。 本報記者房伊媚香港報道 ■黃秀芬好友供稱,黃一直深愛丈夫,一度 因丈夫外遇傷心欲絕。 印商人手術亡兒子質疑醫生無提風險 植入新式微型起搏器時出現心臟穿孔 ■死者兒子質 疑負責醫生事 前沒有說明手 術有可能造成 心臟穿孔,亦 未交代涉事新 型起搏器風險 高。 盧江球攝 ▍本報記者陳子豪香港報道 ▍ 陳良貴醫生至今仍無法確定心 臟穿孔成因,唯相信與手術導管有 關。 海關打擊非法走私食品行動「破冰者」進 入第三階段,調查發現不法分子利用跨境貨 車,將懷疑走私凍肉運到荃灣的食品零售 店,並隨處擺放路邊,期間無任何冷藏裝 置或設備,構成食物安全風險,本月5日海 關採取執法行動,檢獲300公斤走私凍肉及 1000公斤走私食品包括大閘蟹及海鮮,市值 10萬元,並拘捕2名本地男子。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調查主任林駿興 表示,海關密切關注由內地非法進口食物到 香港的情況,早前展開兩輪執法行動,共破 獲8宗案件,檢獲1300公斤走私食品。海關 發現部分懷疑走私食品有可能供應給本地市 場,遂展開第三輪執法行動。 期間發現不法分子利用跨境貨車,經文 錦渡管制站涉嫌走私食物入境,並運往荃灣 供應該區的食物零售店舖。 海關於本月5日採取行動,在該店舖內 檢獲約300公斤凍肉及1000公斤食品,包括 大閘蟹、海產和急凍食物,估計市值共約10 萬元,同時拘捕一名51歲的貨車司機及一名 52歲的店舖男負責人。 食物環境衛生署高級衛生督察鄭靜雯表 示,走私貨源頭成疑,增加食物安全風險。 她同時呼籲旅客或外遊回港市民,切勿非法 攜帶蛋類及生肉入境,以免觸犯法例。 本報記者蔡楚輝香港報道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調查主任林駿興 (右)及食物環境衛生署高級衛生督察鄭靜 雯講述行動詳情。 海關檢走私食品拘2男 包括凍肉大閘蟹市值10萬 ■海關在行動中檢獲市值10萬元的走私凍 肉及食品包括大閘蟹及海鮮。 蔡楚輝攝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