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12.22.2024 星期日 港聞 預算案前完成檢討 盧寵茂不希望急症室如門診 公立醫院收費7 年來從未調整,政 府正檢討公營醫療 收費,醫務衛生局 局長盧寵茂表示, 預料檢討結果將會 在《財政預算案》公 布前出爐,強調調 整收費是不希望急症室被當作普通科門診, 而調整後危急病人甚至可以不收費。 盧寵茂指,現時急症室求診病人中有6 成屬於半緊急及非緊急類的輕症,如流感季 節的傷風咳嗽,而現時急症室的收費太低, 給病人的感覺亦很方便,故希望透過調整收 費,引導他們不要誤用或濫用急症室,不應 將急症室當作普通科門診。當局的目標是未 來收費調整幅度,能引導非急症病人選擇向 家庭醫生求診。 盧寵茂表示,公院收費已7年沒有調 整,今次是全盤檢討,目標之一是希望醫療 安全網能協助更多有需要的病人,並在資助 方面更有針對性,令公共醫療服務不會被濫 用,他又提到,照顧最緊急的兩類病人是政 府責任,即使不收費亦可以。 盧續稱,醫管局早前宣布,日後公開醫 療事故會「三步走」,首先由內部調查釐清 事實,再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清楚,最後才向 傳媒公布。盧寵茂指,每宗醫療事故性質不 同,不能一概而論,以一刀切方式訂立公布 時限並不合理,亦不切實際,但若牽涉重大 公共衛生問題或涉及公眾利益會盡快向公眾 宣布。 今年1月至10月,東九龍總區錄得1071宗 「假冒客服」電話騙案,涉及騙款1.93億 元,其中第一季(1至3月)錄得50宗,第2季(4 至6月)上升到310宗,第3季(7至9月)高達586 宗,比第一季急升逾10倍。其他網上騙案以 網上購物騙案升幅最為顯著。 6旬文員遭「微信客服」呃95萬元 東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行動)署理警司鄔 凱寧表示,東九龍總區刑事部留意到「假冒 客服」電話騙案自今年5月開始有大幅上升趨 勢,其他類型網上騙案均持續發生,且涉款 龐大,因此該總區聯同旗下4個警區動員518 人,由本月2日至20日展開為期3星期的「劍 陣」行動,重點打擊「假冒客服」及各種網上騙 案。 行動共拘捕154人,包括146名傀儡戶口 持有人和8名電話儲值卡登記人,當中有119 男、35女,年齡介乎15至72歲,涉嫌「以欺騙 手段取得財產」及「洗黑錢」;他們共涉及244宗 案件,包括48宗「假冒客服」騙案,受害人共 214人,年齡介乎17至78歲,總損失金額2.89 億元,單一案件最高損失金額為518萬元。 東九龍總區公眾活動調查組署理總督察 周嘉潤提及一宗涉款高達95萬元的「假冒客 服」騙案。他說,受害人為任職文員的61歲女 子,她於今年8月收到陌生人來電,對方以粵 語自稱為WeCha(t 微信)客戶服務員,訛稱受 害人在平台開通了「百萬保障」服務,會每月 由受害人銀行戶口自動扣除服務費用。 當受害人表示沒有選購有關服務,騙徒 威嚇受害人盡快向銀行處理及取消有關服 務,否則要承擔所有服務費用。受害人感到 驚慌失措,騙徒立即將電話轉駁至假冒銀行 職員的騙徒,該名騙徒聲稱可幫受害人取消 自動扣帳服務,並以身份認證為藉口,要求 受害人轉帳戶口內全部金錢共95萬元至數個 指定銀行戶口作為保證金,承諾手續完成後 會退款。 受害人遵從指示轉帳後,又被要求轉帳 名下其他銀行戶口,當刻才發覺懷疑受騙而 報警。周嘉潤指出,人員拘捕一名傀儡戶口 持有人,其名下兩個銀行戶口共收到來自受 害人轉帳的15萬元,被捕人亦承認收取2000 元報酬,將兩個銀行戶口賣給他人。 警方調查發現,傀儡戶口在短時間內有 大量可疑資金進出,當戶口結餘被全數轉 走,隨即被棄用,有關手法完全符合「洗黑 錢」模式。 是次行動亦拘捕8名電話儲值卡登記人。 騙徒利用該些傀儡電話號碼,透過俗稱cold call的陌生來電接觸受害人進行詐騙。現行法 例下,如明知而買賣電話卡或明知而協助他 人登記電話卡用來作非法用途,有可能干犯 協助及教唆、串謀詐騙或使用虛假文書等罪 行。 假冒客戶服務電話騙案有大幅上升 趨勢,警方東九龍總區於今年首10個 月錄得逾千宗案件,當中第一季僅有50 宗,第3季飆升至500多宗,升幅逾10 倍,警方有見及此,早前針對「假冒客 服」及其他網上騙案進行執法行動,一 舉拘捕154人,眾人主要是傀儡戶口持 有人,涉及244宗騙案,涉案金額逾2.8 億元。 串謀詐騙5000萬保險佣金 11認罪被告押後判刑 18人在2016年至2020年串謀詐騙兩間 保險公司永明金融及富衛保險,訛稱15名 「傀儡保險代理」經手處理近478份保單,騙 取保險公司近5000萬元佣金。18人被廉署 起訴串謀詐騙及串謀洗黑錢等20罪,女主 腦早前承認所有控罪,另外12名「傀儡保險 代理」亦承認借出銀行戶口收受保單佣金。 辯方昨於區域法院求情指「傀儡保險代理」 多受女主腦遊說教唆才犯案,法官林偉權 押後11名認罪被告至明年2月11日判刑,餘 下2人則於同案被告審結後判刑。 18名案發時年齡介乎23至59歲的被 告,依次為盧彥樺、郭浩良、郭潤芳、鄧 浩麟、杜偉濤、黃蓮欣、梁紫穎、毛詠 嫻、羅雅穎、陳家裕、林曉東、林煒傑、 顏梓定、黃卓立、胡健良、周玉田、江梓 瑩及張皓翔,共被控2項串謀詐騙及18項串 謀洗黑錢罪。毛詠嫻、羅雅穎、顏梓定及 江梓瑩4人否認控罪,案件已排期在2025年 5月12日至6月6日進行審訊。女主腦盧彥樺 承認所有控罪,其餘12名被告各承認1項串 謀詐騙或串謀洗黑錢罪,餘下控罪及女主 腦盧彥樺的丈夫郭浩良的所有控罪則存檔 法庭。 辯方求情指,被告陳家裕聞說相關洗 黑錢操作乃灰色地帶,受首被告盧彥樺游 說才犯案;被告林曉東受首被告教唆,犯 案出於一時貪念;被告林煒傑低估法律後 果,今後悔犯案;被告周玉田獲首被告關 心而加入,以為犯案不會對公司造成損 失,屬雙贏局面,信任首被告才做「跑腿」; 被告張皓翔聽從首被告指涉案行為屬慣常 做法,在家庭出現經濟困難下,未有三思 便加入本案;被告胡健良稱將來不會再貪 小便宜。胡健良及被告梁紫穎將會在受審 被告的審訊中作供,押後至審訊結束後才 判刑。 本報記者陳子豪香港報道 WeChat Pay HK重申絕不主動索取用戶銀行資料 「假冒客服」騙案往往冒充騰訊、微信的 客戶服務人員向市民進行詐騙,WeChat Pay HK負責人指出,騰訊、微信、WeChat、 WeChat Pay HK絕不會主動透過電話、短訊 等方式索取用戶的銀行卡帳戶、密碼等個人 資料,更不會要求用戶轉帳,如接到陌生或 可疑短訊或電話,請務必保持警惕,及時向 警方或該公司尋求協助。 WeChat Pay HK Ltd合規主管蔡蔣善婷表 示,自今年5月開始,該公司關注到「假冒客 服」騙案急增,已在產品端內多次發送通知提 醒用戶,並透過媒體進一步提醒大眾,為協 助市民識別詐騙訊息,WeChat及WeChat Pay HK已參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短訊發送 人登記制」,使用已登記發送人名稱#WeChat 及#WeChat Pay,向數百萬香港流動電話用 戶發出提示訊息。經過一系列措施,假冒客 服詐騙受到有效控制,但近期騙徒又捲土重 來,故此再次通過短訊及電話等形式聯繫市 民。 已與警方防騙視伏器對接 蔡蔣善婷續稱,這些騙案通常假冒知名 平台,利用市民對平台運作機制了解不足的 漏洞進行詐騙,例如今年6月出現的騙徒偽冒 微信客服熱線或銀行職員,致電或通過視像 電話通知客戶,指其「百萬保障」或「資金安全 保障」即將到期,以及近期的「微信支付分」自 動扣費或「財付通安全保障」到期等,均以終 止保障服務以免額外收費或凍結帳戶為由, 引導用戶共用螢幕或分享手機中的個人資 訊,並誘騙使用者將資金轉帳至騙徒帳戶。 對於騙徒冒認騰訊、微信名義作詐騙, 她說表示嚴厲譴責,重申騰訊、微信、 WeChat、WeChat Pay HK絕不會主動透過電 話、短訊等方式索取用戶的銀行卡帳戶、密 碼等個人資料,更不會要求用戶轉帳,如接 到陌生或可疑短訊或電話,尤其涉及個人資 料、帳戶或信用卡密碼、轉帳操作,請務必 保持警惕,及時向警方或該公司尋求協助。 為降低轉帳欺詐風險,她說WeChat Pay HK已與香港警方建立的防騙視伏器對接,用 戶在WeChat Pay HK進行轉數快轉帳或微信 轉帳時,如被檢測到收款方帳戶命中風險名 單,會收到彈窗提醒。 ■本案被告中,盧彥樺(右)及郭浩良(左)為 夫婦。 資料圖片 ■警方在過去3星期展開「劍陣」行動,針對「假冒客服」及其他網上騙案進行執法行動。楊偉亨攝 假冒客服騙案半年飆逾10倍 首10月錄逾千宗 154人被捕涉2.8億元 ▍本報記者楊偉亨、李建人香港報道 ▍ 「假冒客服」電話騙案自今年 5月開始有大幅上升趨勢。 東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行動)署理警司 鄔凱寧 政府建議修訂《建築物條例》,針對沒遵 辦強制驗樓及涉及嚴重僭建物的業主提高多 項罰則,並引入定額罰款及新罪行。發展局 局長甯漢豪表示,修例的出發點並非要懲罰 業主和市民,而是希望鼓勵守法,處理僭建 及樓宇老化等問題。當局將舉行公眾諮詢, 並與地區組織和專業團體溝通。 甯漢豪表示,修例建議針對小型僭建 物,如冷氣機支架及晾衫架等,在3年寬限期 內,由註冊建築專業人士進行一次性或定期 檢查後,並保留紀錄,認為憑肉眼檢查可看 出是否大致安全,但這並不代表屋宇署不再 檢查,若在後續巡查中發現年久失修,當局 仍可能要求處理,但不會針對僭建執法。 每年都有巡查村屋計劃 她續表示:「找一個技術人員,我們屆時 有齊清單,大家放心,其實找人幫你看是容 易的。代價是3年後小型潛建物會恢復執法, 若找到你,哪怕只是一個晾衫架、支架我們 都會出清拆令,你要拆,不拆會罰,而罰重 了很多,現在第一次是罰20萬,之後還不 拆,加上第二次罰就是40萬元,亦有一個定 額罰款是1萬元。」針對大型僭建物,如地庫 或後巷僭建物,因為沒有施工紀錄,無法得 悉其天台、地基、地台等接駁方式,以及承 重是否安全,故不會在檢查後變成可「享用」 僭建物。 甯漢豪表示,計劃日後只要當局有合理 懷疑,要由業主向法庭說明為何入住後出現 大型僭建,又計劃引入新罰則,市民日後購 入物業應尋求專業人士檢核有無僭建,否則 可面臨檢控。 談到新界村屋僭建問題時,甯漢豪指情 況嚴重,全港約有10多萬間村屋,屋宇署已 完成巡查6萬間,當中半數有大大小小的僭建 物,例如僭建多半層或圍封露台,最嚴重的 是有村屋僭建多幾層樓,但當局又要同時處 理市區僭建問題,未必有能力即時處理有關 僭建個案。 因此當局考慮再次向新界村屋推出申報 制度,讓部分個案可暫時不用處理,但強調 有關計劃並非特赦有僭建的村屋,申報後仍 需每5年進行檢查,並向署方提交紀錄,減省 當局要處理大量個案投入的資源。 甯漢豪表示,當局每年都有巡查村屋計 劃,會排序發出清拆令。她呼籲村屋業主, 如單位涉及僭建,不應等待,因為當局正推 進修例提高罰則等,日後始終要清拆僭建 物,如不遵循清拆,懲罰會較重。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政府正為「簡樸房」規管方案進行諮 詢,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爭取明年年 中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條例草案、明年內通 過法例。她指,「簡樸房絕對不是簡單為劏 房改個名」,強調有關業主需做出切實改 善,才能得到為期5年的認證,5年後需再 次進行檢視。 昨日冬至,工聯會舉辦「簡樸房」政策 研討交流會,何永賢在會上表示,爭取下 年年中在立法會提出「簡樸房」相關的條例 草案,並爭取在明年內立法會通過法例, 此後會再有一年至一年半的登記期,登記 後的有關業主可享一至兩年的寬限期,足 夠與租客商議搬遷計劃,實現「有序推進」。 何永賢表示,「簡樸房」的立法、登 記、寬限期等「整套流程」預計需時三、四 年,而未來數年政府將推出3萬個「簡約公 屋」、2.1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未來5年 公營房屋總量將達到18.9萬伙,形容「政府 都有大量房屋在手」,供原本的劏房住戶有 不同選擇,屆時合規簡樸房的供應將遠大 於需求,價格自然會下降。 何永賢又向需要遷離惡劣居所的市 民,介紹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項目,指 兩者租金都遠比劏房便宜。 會上,有市民關注搬屋問題,何永 賢指,社福機構的義工會協助長者「斷捨 離」,亦提供「搬屋津貼」;至於「告別劏房」 路徑,現時政府最低標準是改善或淘汰不 適切居住的房屋,強調「絕對不是簡單為劏 房改個名」,業主需做出真實的修繕才能得 到為期五年的認證,五年後需再次驗證。 她了解到市民因不同情況,各有需 求,強調現時市面上約3萬個非常惡劣、不 適切居住的劏房不會完全消失,但未來數 量逐步減少,因房東會將「一劏七」變為「一 劏四」等,使每間房的面積符合「簡樸房」要 求。 本報記者常彧璠香港報道 ■政府建議修訂《建築物條例》,針對沒遵辦 強制驗樓及涉及嚴重僭建物的業主提高多項 罰則。 ■何永賢在冬至向市民簡介「簡樸房」規管 建議方案,並聽取各方意見。 ■現時急症室求診病 人中有6成屬於半緊急 及非緊急類的輕症。 甯漢豪:建築物修例非懲罰市民 「簡樸房」認證有保鮮期 何永賢:需每5年檢視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