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該片在三藩市總圖書館進行了 兩場放映會,場場爆滿,引起熱烈的 反響,得到本地歷史學者、二戰研究者以及 觀眾的高度關注。製片人兼導演方勵接受了 星島日報和星島中文電台專訪,講述該片的 誕生及他在拍攝前後的故事。 這部取材於82年前「里斯本丸」沉沒事件 的紀錄片,將一段發生於中國舟山海域、充 滿人性光輝卻鮮為人知的歷史重現於銀幕之 上。 被遺忘的悲劇 1942年,日軍武裝貨船「里斯本丸」,載 著1816名盟軍戰俘從香港往日本。由於日軍 未懸掛標誌表明船上有戰俘,美國潛艇「鱸魚 號」(USS Grouper)將其擊沉。沉船發生在 中國浙江舟山海域,1816名戰俘面臨生死存 亡。此時,200多名舟山漁民冒著槍林彈雨, 以小舢舨奮勇施救,最終救下384名盟軍戰 俘,餘人中828位戰俘,或被淹死或被日軍射 殺,或被困在船中未能逃生。 這段悲壯的歷史在方勵的鏡頭下重新被 挖掘。影片上映後獲得極高評價,而其背後 的創作歷程更是一場艱辛與執著的探索之旅。 2014年,方勵與韓寒在東極島拍攝《後會 無期》時,當地一位船長偶然提到舟山海域曾 有一艘二戰沉船。這激起了方勵的好奇心。 作為華東地質學院(現東華理工大學)應用地 球物理專業的畢業生,長期從事地球探測和 海洋調查技術工作的他,感到這個故事與他 的專業背景有著奇妙的聯繫。 2016年,他帶領海洋科技團隊前往舟山 東極島海域展開勘測工作。經過半個月努 力,最終成功定位「里斯本丸」沉船殘骸。第 二年,團隊利用三維聲納技術再次驗證了沉 船的鋼鐵物理屬性,確認其與歷史記載的「里 斯本丸」機械結構完全吻合。 追尋歷史碎片 技術挑戰巨大 確認沉船之後,方勵並未止步。他邀請 著有《里斯本丸沉沒:英國被遺忘的戰時悲 劇》的班納姆(Tony Banham)博士擔任歷史顧 問,並與英國退役少校費恩祺(Brian Finch)合 作,在全球尋找親歷者及其後代。他最終聯 繫上來自中、日、英、美等多國的380多名倖 存者及其後代,與其中150多個家庭進行面對 面交流。 方勵通過大量訪談、動畫還原與歷史資 料結合,逐步拼湊出「里斯本丸」上的地獄般 經歷與沉船真相。他強調:「找到沉船是物 證,訪談則是人證,日本軍方無法否認這些 事實。」其中,三位親歷者老人的講述成為最 有力的歷史支撐。 為了還原中國漁民救援盟軍的真實場 景,方勵走訪舟山青島與廟子湖島,重走當 年14歲小女孩送飯的路徑,穿過村莊與石 縫,並進入當年戰俘藏身的洞穴。他認為, 必須親身體會,才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真 實。 影片情感的高潮部分是中國漁民救援盟 軍的場景,方勵將其放置於故事的尾聲。他 希望觀眾在瞭解戰俘經歷的地獄般黑暗後, 才能感受到漁民義舉如同一道光,照亮了絕 望。 在《里斯本丸沉沒》的拍攝過程中,方勵 不僅是導演,更是一位歷史的傾聽者。他以 真摯的情感融入老人的回憶,與他們談青 春、聊家常,讓記憶的洪流重新湧動。老人 們逐漸敞開心扉,回憶那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一位倖存者丹尼斯·莫利在99歲時首次 接受方勵的採訪,而之前從未向家人提及過 當年的經歷。方勵的到訪,讓不少盟軍戰俘 的後代第一次瞭解了父輩的故事。 紀錄片中涉及大量水下拍攝,為了真實 還原「里斯本丸」沉沒過程,團隊在深海模擬 船體沉沒,還出動空中無人機、水底探測機 器人等,耗費大量時間和經費。方勵坦言, 巨大的資金壓力讓他不得不把他名下所有物 業都變賣了。他笑稱「金錢與這部紀錄片的珍 貴相比真的不算什麼,錢沒有了可以再賺, 但這段歷史我必須要搶救下來。」 珍貴的歷史窗口 「2018年、2019年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最 後一扇窗戶。如果我抓不住或者不去做,我 對不起歷史。」方勵感慨地表示:「一開始我 就是抱著進行『急救式採訪』的想法去記錄。 比如林阿根老人,他是當年參與救人的中國 漁民中唯一還健在的,我知道他的時候,他 已經94歲了,很多事都不太記得了。另外, 當時外界所知的最後一位倖存老兵丹尼斯· 莫利,當時也已經99歲。我意識到,如果再 不趕緊採訪,里斯本丸沉船的人證就要消失 了。」 他提到,由於《里斯本丸沉沒》的拍攝, 一些家庭第一次知道父輩的經歷,有的家庭 至今等待親人的遺骸歸來。「我去採訪各個家 庭的時候,都會帶著工作手冊,第一頁就是 里斯本丸在海底的聲納影像。你無法想象, 這個影像對於遇難者後代來說多麼重要,那 是他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爸爸到底在哪兒。」 這部電影記錄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份 對家庭與人性的致敬。 後來,拍攝團隊組織了這些家庭舉行了 告別儀式。方勵說,「當我們帶著他們去東極 島附近的海面,來到里斯本丸的上方,讓他 們看著沉船的聲納船形慢慢顯現。那一刻, 他們沒有嚎啕大哭,而是屏住呼吸。大家都 很安靜地默默感受他們在海底的親人。這次 告別儀式非常重要,這不僅是一次告別,也 是一次陪伴。在孩子們到來之後,他們不再 是一具被遺忘的亡魂。」 片中講述這個故事最重要的三位老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2020年的8月至 2021年1月期間,相繼去世。方勵說,從此在 這個世上再無該事件的親歷者。「這個電影不 光是有視覺衝擊力、音樂音效。在電影院很 好看,也很動人。更重要的是,它把最後的 口述歷史給記錄下來了。」 對命運的深刻反思 影片完成後,方勵帶著《里斯本丸沉沒》 在舟山漁民聚集地進行露天首映。他希望年 輕一代瞭解祖輩的義舉,並將這段中國人性 光輝的歷史傳遞給世界。他強調,這部電影 所有內容都是有根有據的真實事件:「我只是 一個歷史的搬運工,把它重現在世人面前。」 八年的心血,凝結成一部作品;一艘沉 船,串聯起無數家庭的命運。《里斯本丸沉沒》 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段生命史詩。它讓 我們看到了歷史深處的光輝,也讓我們深思 戰爭對人類的影響,珍惜和平的來之不易。 方勵感慨道,「我覺得大家看完這部片子受到 的提醒就是,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它 需要我們用記憶去守護,用行動去傳承。」 該片在三藩市灣區的放映活動取得了極 大的成功,引發了廣泛的共鳴與討論。引薦 人方敏導演分享了她策劃並引進該片的感 受,並提到放映期間觀眾的強烈反應和討論 中的亮點。 方敏表示,第一次觀賞該片時被深深觸 動,因此決定引進這部作品到灣區。她感謝 方勵導演及其團隊長達八年的努力,將這段 令人心痛但值得銘記的歷史以細膩的方式呈 現給觀眾。在致辭中,方敏強調這部影片不 僅重現了歷史的沉重,也帶來了人性的溫暖 和對未來的啟發。 在三藩市總圖書館和南灣的多場放映 中,觀眾反應熱烈。年長的觀眾因歷史背景 的真實性而流淚,年輕觀眾則被影片中人性 救贖的力量所感動。同為紀錄片導演及知名 演員陳沖與方勵導演的對話成為討論會的亮 點之一。她感謝方勵以紀錄片的形式保存了 這段歷史,並表示講述故事是人類的原始生 存方式,能延續歷史記憶。她認為該片的價 值在於不僅紀錄了過去的苦難,還傳遞了關 於勇氣和人性的普世價值。 觀影後的討論會中,許多觀眾表達了自 己的情感與思考,有觀眾提到,這是她多年 來第一次看到有導演這麼認真地揭示一段歷 史,並以此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國漁民的善良 與勇氣。 《里斯本丸沉沒》於2024年6月在第26屆上 海國際電影節首次公開上映,9月起在中國各 地及其它國家上映,年底在美國放映的多個 主要城市包括洛杉磯、紐約、三藩市和西雅 圖等,該片已榮獲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 最佳紀錄片/科教片獎。 12.22.2024 星期日 B3 星島檔案 ■亡兵家屬在海上招魂。 受訪者提供 ■2019年10月20日,方勵與戰俘後人在尋親的船上。 受訪者提供 電影 《里斯本丸沉沒》 重現人性光輝 ▍文:記者蘇婕雅 ▍ 「歷史給了你這個窗口,你不去做,你就是罪人。這是那麼珍貴的、消失了幾十 年的歷史。」隨著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在全球多個國家放映,導演兼製片人方勵的 一席話,道出了他拍攝這部作品的初衷。 ■拍攝團隊組織亡兵家屬舉行了告別儀式。 受訪者提供 ■亡兵家屬們感謝救援漁民林阿根(中)。 受訪者提供 ■為了真實還原「里斯本丸」沉沒過程,團隊在 深海使用水底探測機器人。 受訪者提供 ■三藩市觀影會上,觀眾與導演方勵合照。 記者蘇婕雅攝 ■方勵在英國的《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和《衛 報》上登「尋人啟事」。 受訪者提供 ■方勵(右)與「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倖存者後代家屬。 受訪者提供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