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7 國家記憶 星期天周報 12.22.2024 星期日 這不僅是物品的交接,更是英雄精神的傳 遞與銘記。伍楚紅女士是二戰老兵唐春林先生 (Frank Tong)的夫人,這些捐贈是唐春林先生 在二戰期間的珍貴遺物,它們承載著唐春林先生 跨越戰火、和平與奉獻的人生故事,見證著他在 二戰時期為和平所作出的貢獻,也象徵著華裔軍 人在戰火中無私的奉獻與光輝的歷史。這一枚枚 徽章和獎章,一件件軍服按時間順序記錄下他不 平凡的人生。 1941-1945:亞洲-太平洋戰役獎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 發。隨著日本在亞洲和太平 洋戰場的擴張,1941年10 月,22歲的唐春林懷著一腔 反抗侵略的正義熱情加入美 國陸軍,成為一名通信兵, 踏上了漫長而艱苦的軍旅生 涯。他的戰場,是廣袤的太 平洋——那裡不僅有怒海狂 濤,更有無數艱難的島嶼爭 奪戰。深藍色象徵著太平洋 的廣闊無垠。紅、白、藍條 紋呼應美國國旗,象徵愛國精神與盟軍團結。 在戰火紛飛中,唐春林肩負著維持通信聯絡 的重任,確保前線與指揮部的信息暢通無阻。他 曾回憶:「那時候每拉一條通信線,我心裡都想 著活著回家,但也知道,通信兵的線斷了,戰場 上的兄弟可能就回不去了。」 這枚獎章,見證了他在太平洋戰區的無畏付 出,也銘刻著每一位士兵的犧牲與勝利。 1942-1945:中緬印戰區臂章 中緬印戰場,簡稱CBI 戰區,是太平洋戰爭的一個 角落,是二戰期間一片常被 略卻至關重要的戰場。這裡 地勢險峻、環境惡劣,密布 的叢林、濕熱的氣候、嵯峨 的山勢,成為盟軍作戰中最 艱苦的區域之一。而中美兩 軍在這裡的並肩奮鬥與犧 牲,扭轉了局勢,為整個太平洋戰區的勝利鋪平 了道路。盟軍不僅要在該戰區阻止日軍向中國內 地推進,同時還要克服自然條件的極端挑戰,打 通一條支援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補給線——著名 的滇緬公路與後來的駝峰航線。 美軍在這裡部署了通信、運輸、工程及作戰 部隊。他們負責建立和維護跨越叢林、山脈的通 信網絡,確保戰場上的信息傳輸暢通無阻。在這 一過程中,通信兵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還要面 對日軍的破壞和惡劣的自然環境,隨時可能遭遇 生命危險。 此外,美軍的運輸隊和工程隊開辟了艱難 的道路。滇緬公路的修建,以及後來的駝峰航 線——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空中補給通道,被稱 為「二戰期間最危險的空運任務」。美軍飛行員 駕駛運輸機在極端氣候下進行飛行,為前線送去 急需的物資,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在這片戰場上,美軍華裔士兵的貢獻尤其值 得銘記。對於他們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全球性的 戰爭,更是為了他們父輩、同胞以及故土免受侵 略的使命。華裔軍人在戰區擔任通信兵、翻譯官 和情報分析員,還參與後勤補給、工程建設等艱 巨任務,以勇敢和智慧在盟軍與中國戰區之間架 起橋梁,以實際行動打破了對華人的偏見,用忠 誠和勇氣贏得了戰友的尊重,也書寫了華裔軍人 在二戰歷史上的光輝篇章。 唐春林作為通信兵,足跡遍布太平洋戰區。 1942年至1945年間,曾參與過中緬印戰區的作戰 任務。在那裡,他與中國士兵和盟軍戰友們並肩 作戰,穿越茫茫叢林,搭建起生命線般的通信網 絡。唐春林隸屬於美國陸軍通信兵團,在戰場上 負責攔截並分析敵方的通訊信息。由於他精通雙 語,他承擔了截獲日軍電報、解密情報的任務, 從字裡行間找出關鍵信息。這項細致的工作需要 極大的耐心,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這份看 似「無聲」的工作卻在戰爭全局中發揮了重要作 用。一封關鍵信息的解密,可能直接改變整個戰 役的走向,為盟軍取得勝利提供了寶貴的情報支 持。這裡的每一次戰鬥和付出都意義重大,美軍 與華裔軍人在惡劣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打通 了援助中國抗戰的生命線,減輕了中國戰場的壓 力,直接扭轉了太平洋戰區的局勢。 這枚臂章,盾牌形狀象徵守護與堅韌。圖案 中結合中國元素與美國星條旗,象徵中美盟軍的 團結合作。 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這枚臂章成為士兵們 的象徵,也成為他們生死與共的見證。「那裡沒 有路,我們自己開;電話線沒有地方掛,我們爬 樹、搭架子,一寸一寸地架上去。」這不僅是一 場戰爭,更是一場人與自然、人與困難的較量。 菲律賓解放絲帶 菲律賓解放勳章是為表彰1944年10月17日至 1945年9月3日期間參與菲律賓解放的人士而頒發 的。 如果成員在1944年10月17日至1944年10月20 日期間參加了萊特島或鄰近島嶼的首次登陸行 動,參與過任何與敵人的交戰,或者是遭受敵方 空中或地面火力攻擊等,均有資格獲得此獎章, 有權在其可能符合的每一項附加條件下在綬帶上 佩戴青銅服務星。 它是一條紅色絲帶,中央有相等的藍色和白 色條紋。藍色條紋佩戴在佩戴者的右側。 1941-1946 美國戰役獎章 這枚綬帶條是美國戰役獎章,專門用於紀 念二戰期間在美國本土及其沿海地區執行任務 或作戰的美國海軍(USN) 和美國海軍陸戰隊 (USMC) 成員。深藍色背景,象徵美國的廣 闊海洋,尤其是大西洋與太平洋海域,體現了海 軍和海軍陸戰隊在戰時的主要戰場。兩側金黃色 條紋:代表勝利和榮譽,紀念在美國本土防御 中的貢獻。中間紅、白條紋:取自美國國旗的顏 色,象徵愛國精神、軍人忠誠與犧牲。美國戰役 獎章於1942年設立,授予在以下區域執行任務或 戰鬥的美軍士兵大西洋海岸、太平洋海岸、墨西 哥灣及加勒比海的海上作戰或支援任務,防禦性 空中行動和後勤支援任務。 1945-1946:德國占領軍紀念勳章 1945年,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德國宣布無條 件投降。唐春林隨盟軍部隊參與了對德國的占領 與重建行動。他站在一片廢墟中,看著曾經的戰 場逐漸變回城市,看著破碎的家園一點點重建。 黑色與紅色條紋象徵德國國旗。銀色條紋代表士 兵們在德國的特殊使命。 「戰鬥結束了,但戰爭留下的傷痕還需要時 間去愈合。」這枚勳章,不僅是戰爭的終結,更 是和平到來的象徵,唐春林和無數士兵一起,鋪 就了通往重建與和平的道路。 1950-1953 聯合國服役勳章 1950年6月27日,朝鮮戰爭爆發。第二次世 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世界卻再次被分裂與 衝突撕裂。二戰結束後,唐春林原本已經脫下軍 裝,將奉獻的足跡從戰場延續到了和平年代。但 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讓他再次義無反顧地踏 上了戰場。這一次,他以聯合國軍的身份,參與 了這場旨在保衛韓國的戰爭行動。 聯合國服役勳章也被稱為韓國聯合國服役勳 章,是聯合國歷史上的第一枚勳章。它授予所有 參與聯合國軍行動、捍衛韓國自由的盟軍士兵。 美國國防服役獎章:非戰鬥的守護者 勳章,是軍人榮耀與責任的象徵。對於曾多 次為和平與安全而奔赴戰場的唐春林先生來說, 他的一生跨越了多個戰爭年代,也履行了軍人至 高的服役義務。每一枚勳章都見證了他的貢獻。 而國防服役獎章則是表彰他在非戰鬥時期的默默 守護。 紅色為主色調,金色和白色條紋點綴兩側, 國防服役獎章是為表彰在國家面臨重大軍事衝突 或國家危機期間服役的美國軍人。這一獎章雖非 戰鬥性,卻意義重大,象徵著每一位軍人在特定 時期履行國防職責的承諾與守護。 1960-1986:國防部傑出公共服務獎 這是國防部授予非軍職人員的最高榮譽,象 徵卓越貢獻。 唐先生的軍旅生涯直到光榮退伍,長達11 年。從戰場歸來後,他依舊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 量。唐先生進入舊金山普雷西迪奧(Presidio) 的萊特曼陸軍醫療中心食品服務部門工作。從普 通員工開始,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憑借著非 凡的管理才能與踏實肯幹的精神,最終被任命為 食品服務部門的首席主管。 萊特曼陸軍醫療中心曾是美國西海岸的重要 醫療機構,許多傷兵和退伍軍人都在這裡得到療 養和重生。唐先生的工作看似平凡,但他用心去 履行每一項職責,確保每位病患都能在康覆過程 中獲得溫暖和尊重。他在這一崗位上服務了26 年,這個崗位,雖然遠離戰場,但同樣飽含著對 生命的守護和對國家的忠誠。 唐春林用他幾十年的堅守,踐行著入伍時的 承諾。他的這枚獎章,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譽,更 是和平年代對那些曾經浴血奮戰士兵的敬意。歲 月流逝,這些勳章伴隨著唐春林先生走過了戰爭 與和平的歲月。 2019年11月,當 他和其他幾名二戰退 伍軍人被退伍軍人委 員會邀請到市長辦公 室時,他被贈送了曾 懸掛在市政廳上空的 旗幟。 2020年,唐春林 先生離世,享年101 歲。而今天,他的榮 耀被鄭重地捐贈給博 物館,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成為後人瞻仰與銘記 的精神象徵。歷史的聲音或許會沈默,但這些勳 章永遠不會褪色。讓我們向這些勳章,向唐春林 先生,向所有曾為和平奮鬥的人,致以最崇高的 敬意。 Frank Tong 唐春林 (中間拿著拐杖老先 生) 【本文由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 https://www.sfpacificwar.org提供】 在感恩節過後、 聖誕節即將來 臨之際,我們懷著 無比感恩與敬重的心 情,收到了伍楚紅女 士(Susanna Wu)捐 贈的一份厚重而珍貴 的禮物。這份捐贈由 紀念館志願者潘保琛 熱心協助聯繫,值班 的志願者們齊心協力 接收並妥善安置了這 些珍貴的歷史文物。 美軍華裔戰士的卓越貢獻 文:趙湘君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