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024星島日報(美西版)

A8 12.22.2024星期日 中國流行風 副刊 放下手機,走出工位,用「午校」替代午休,成 為一些年輕人的新選擇。在寧波銀行職員潘 冬琴看來,上「午校」並不會覺得勞累,反而放鬆 了身心。潘冬琴和許多上班族一樣,需要長時間 坐在電腦前辦公。「『午校』裏的課程能夠讓自己為 愛發電,同齡人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話題,打開了 社交圈。利用午休的碎片時間,學習豐富多彩的 午間課程,幫助我們更好地平衡了工作與生活。」 據寧波人才發展集團負責人介紹,開課一個 多月以來,放出240個名額,吸引了9392人次來搶 課程,往往課程一上線就被搶光。「午校」開設了 「職業發展」「美好生活」「人才賦能」三大系列課 程,其中包含人力資源培訓、手工製作、健康先 行、光影瞬間、HR(人力資源)賦能學堂等課程, 請來了志願服務領域專家孫嘉懌等「明星導師」授 課。 「今年,每周常態化開兩節課,學費全免。」 寧波人才發展集團運營管理部經理助理葉佳對「午 校」充滿信心,「『午校』不僅有著娛樂屬性和社交 屬性,還自帶文化屬性和精神屬性,不僅可以幫 助青年人才補充專業短板,為工作技能『充電』, 還能增加業餘愛好,為幸福生活『加油』。」 午間外賣配送高峰一過,寧波市江北區的一 些騎手就會湧入一家公益服務中心。有時,他們 會偶遇「跑單王」分享經驗,有時會去圍觀才藝 課。「送餐累了就來這裏歇歇腳,聽聽交流會。」 外賣騎手王雨傑說。不久前,這家公益服務中心 變身為一所「午校」。這是當地服務新 就業群體的平台,受到外賣小哥、快 遞小哥、網約車司機關注。 王雨傑發現,此前,該公益服務 中心只有「夜校」,每周有超百名青年 走進這裏學習充電。但由於有的年輕 人反映搶不到課、工作忙等原因無法 參加學習。後來專屬就業群體的「青 年午校」就在這裏應運而生,響應了 需求。 天津生態城也在創辦「青年夜校」 基礎上,開設午間課程。在工作日開 展瑜伽、軟筆書法、國畫、香氣美學 等課程,是對「午校」課程的有效拓展 與有益補充,為青年提供更多選擇。 上海長寧繽穀夜校結合「夜校」經 驗與學員需求,推出「午校計劃」,採 用小班化課堂模式,開設聲樂、咖啡 製作、空靈鼓、創意串珠、麵點、短 視頻達人課、茶藝與品鑒、傳統插花等各項課程。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谷玉良最近關 注到了「午校」出圈。在他看來,年輕人的需求正 在持續增加,「午校」熱背後折射出年輕人旺盛的 精神文化需求,它能夠整合優質資源,供需精準 對接,為年輕人提供探索文化需求的機會。 上個興趣班 不久前,在寧波口腔醫院工作的朱嘉璐 看到當地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條「青年午校 課堂主理人招募」的信息,講師可以享受免 費停車、使用公共活動空間等福利。懷揣著 對手工的熱愛,她提交了報名表,「希望藉 這個平台展示一技之長」。 在浙江創新中心「午校」的手工製作課堂 上,朱嘉璐經常帶著學員製作流沙畫。只見 她在兩片透明玻璃腔體內注入油液與流沙, 隨即調整流沙的紋路,抽取泡沫後封口,一 幅展現中國大好河山的流沙畫便完成了。 台下坐著的,多數是女性上班族,也有 一些男學員。「他們會將親手製作的扎染、 團扇送給自己的另一半。」朱嘉璐說。她開設 的課程還包括製作非遺漆扇、古典團扇、古 法香囊等內容,不收取任何費用,授課熱情 完全源自對手工的熱愛,「很願意和年齡相 仿、興趣相投的年輕人一起交流,每周都期 待著與學員的見面時刻」。 據朱嘉璐觀察,這裏的學員基本都是年 輕人,主要來自浙江創新中心內的各家企 業。區別於夜校主要開在社區、為居民打造 別樣「夜生活」,「午校」的定位是「10-15分鐘 便利圈」,上課地點選在寫字樓和企業園區 附近,人們步行即可到達,課程時間在40分 鐘左右。重拾擱置多年的手工,朱嘉璐內心 愉悅,她目前正為考非遺技藝傳承師的證書 作準備。 抽空學技能 寶媽覓桃源 短暫脫白衣 免費傳手工 呂曉嫚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前不久, 她走進了上海新虹社區學校悅享課堂。 「晚上和周末需要陪伴 家人,難以抽身,所以 選擇了午間課程。從一 個手工小白到獨立完成 作品,是一個極具成就 感的過程。」學習鉤針的 過程讓她深感治癒,孩 子們戴上了她親手製作 的飾品,她也找到了工 作、生活、家庭、自 我之間的平衡點。 「城市提供的 文化服務會影響 我們對城市的選 擇。」呂曉嫚 認為,優質 高效的公 共 服 務會 讓城市更具吸引力, 讓年輕人更加熱愛和喜 歡上所生 活的城市。「希望在未來可以開展更多類 型的課程,比如社會情感類課程,針對新 手媽媽的產後就業指導類課程等。」 其實,此前浙江首個「青年午校」的建 立,就源於一位「寶媽」打來的一通電話。 這位「寶媽」叫劉潔,是寧波一家公司分子 實驗室的負責人。兩個月前,劉潔通過寧 波人才服務專線諮詢有沒有可以讓上班族 中午上課的課程。專線接收服務訴求後, 聯繫了寧波人才綜合服務中心,該中心對 同類人群相同訴求進行分析,並組 織專題討論,經過近一個月的籌 畫,於6月底正式開課。 呂田是上海大學2024屆畢業 生,就讀動畫專業的她,選擇留 在上海。「不僅就業機會多,公 共服務也做得不錯。希望 工作後能夠在『午校』或者 『夜校』上課,不僅可以 充實業餘時間,增加興 趣愛好, 還 能 拓 展社交 圈。」 從唐代茶餅加工工藝到現代紫筍餅茶的 品飲,從古琴演奏欣賞交流會到吉他零基礎 課程……「在開課前,我們做足了功課,充分 了解當代青年對課程的訴求。」一家文化館相 關負責人介紹,文化館圍繞傳統技藝、生活 美學、藝術專技等內容開設的課程,往往剛 開放報名,名額就被「一掃而空」。 中午十二點半,在四樓的教室裏,一節 爵士舞課正在進行。節奏明快的音樂配上潮 流的舞蹈動作,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上 課。除了爵士樂,利用中午時段開設的還有 中國舞、形體、塑身等運動舞蹈類課程。學 員都是附近上班族,開課的時間也有講究, 一般是中午十二點半開課,一點半下課,與 午休時間完美契合。「這裏不僅是學習的場 所,也是緩解疲勞的場所。我很享受與志同 道合的夥伴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正 在文化館內學習爵士舞的李女士說。 這樣的開在午間的培訓課程,被稱為「午 校」,與「夜校」琳琅滿目的課程不同,「午校」 開設的課程門類少而精,上課時間固定在午 間一小時。培訓內容瞄準上班族的需求,以 健身、舞蹈、美妝、書法等為主。有些地方 還通過「點單上門,送教入企」,讓員工足不 出「企」,就能享受個性化課程。目前,像八 段錦、中醫養生、手工非遺等課程都已送教 入企,已有10多家企業近千人報名參加。 文名 化額 館一 裏掃 開而 課空 在中國,現在年輕人流行上「午校」, 「午校」是繼「夜校」之後的有益嘗試,即在午 間開設手工製作、舞蹈、攝影、茶藝、書法 等各類興趣班,為青年提供放鬆身心與提升 自我的平台,讓晚上經常加班或需要照顧家 庭的青年人群也能參與到課程當中。 ■年輕人在學習跳舞。 中新社 ■年輕人在製作手工藝品。 中新社 兩者在時間上形成互補,滿足了年輕 人在不同時間段的學習需求。無論是午休 時的短暫放鬆,還是夜晚的深入學習, 都成了年輕人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 途徑。 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年輕人渴望 通過學習和交流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尋找內心的平靜與滿足。因此,「午 校」和「夜校」所提供的多樣化課程, 正好契合了年輕人的這一需求。 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交流活 動和團隊合作項目,可以增 進學員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這種社 交互動不僅有助於個人的成長 和發展,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 定。 未來的「午校」可以進一步探 索如何根據每位學員的興趣、 能力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學習方 案,使學習過程更加高效和滿足 個性化需求。同時,還應加強師 資力量的培養和課程質量的監 管,確保「午校」的教育質量始終 保持在高水平。 應運而生 午校受捧 放棄午休 1、有效拓展與補充了夜校模式 2、滿足年輕人旺盛的精神需求 4、個性化學習已經成為一個趨勢 3、不僅學習技能,還能社交互動 ■在業餘時間裏,學習一些感興趣的技 能,成為一些年輕人的選擇。 資料圖片 ■人滿為患的興趣課堂。 中新社 ■年輕人被非遺作品吸引。 中新社 ■青年學員學習妝容課程。 中新社 ■茶藝師演示點茶流程。 資料圖片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