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 12.28.2024 星期六 中國時事雜誌 上海博物館一批古文物曾輾轉海外多 年,但如今完好無損地躺在展櫃中。它們得 以歸家,歸功於一位名叫倪漢克的荷蘭人, 他在中國已經生活了16年,還在2023年拿到 被稱為「五星卡」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分證。 目前,倪漢克共計捐贈中國文物150餘件, 他認為只有將這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歸還給 中國,才是正確的做法。 倪漢克1951年出生於荷蘭阿登豪特,現 年73歲,是荷蘭的商界精英,亦是著名的藝 術品收藏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藝術尤為 情有獨鐘。 實際上,倪漢克的祖父輩都是收藏愛好 者,早在上世紀20年代末,倪漢克的外祖 父、銀行家希斯就開始購買當時對於歐洲人 來說是新鮮事物的中國瓷器。隨著倪漢克父 親的加入,這批瓷器不斷壯大。而繼承之 後,倪漢克繼續通過各種拍賣會,讓家族藏 品擴充了近40%。 後來,倪漢克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安置 他所擁有的家族三代流傳下來的藏品。2007 年,他第一次到上海出差,並到上海博物館 參觀,癡迷於館內展示的皇家瓷器。由此, 他聯想到自己收藏的藏品可以有更好的歸 宿,當即決定將他收藏的這一批稀有外銷瓷 器送回給中國。 2008年,倪漢克將家族世代珍藏的共97 件瓷器無償捐贈予上海博物館。後來,愛上 了中國的美食及山川河流的他,甚至決定跟 隨他的瓷器搬到中國展開新生活。10年後, 他在2018年、2019年又將此期間收藏的珍貴 文物相繼捐贈給上海博物館。至此,倪漢克 總計向中國捐贈文物150餘件,年代自商代 至明清,跨度近3000年。 2 0 1 2 年和 2014年,上海市 政府先後授予倪 漢克「上海市白 玉蘭紀念獎」和 「上海市白玉蘭 榮譽獎」,以表 彰倪漢克。2023 年,倪漢克還拿 到外國人永久居 留身分證,如 今和家人定居 在吉林長春。 河北張家口蔚縣,古稱蔚州,為「燕雲 十六州」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 最早的歷史文化遺存可追溯到200萬年前, 特色鮮明,自成一體,有些文物遺存屬全國 罕見。1987年,鄭州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大 專班學習結束後,李新威回到蔚縣博物館, 恰好趕上了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學有所成 的李新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蔚縣的文物搜 集整理工作中。 「風餐露宿,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距離 都很遠,拿出乾糧吃兩口就繼續上路。」李 新威騎著自行車,隨身攜帶著全部行囊:一 件雨衣,一頂草帽,一個大包,包裏放著表 格、記錄本和採集的陶片和文物等。初步摸 排出的文物數量讓李新威震驚,「幾乎每個 村都有遺存下來的寺廟和戲樓」。 到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李新威已 走遍全縣22個鄉鎮、561個行政村的各類文 化遺存點,摸清了蔚縣歷史文化的淵源和發 展脈絡,掌握了全縣歷史文化遺產的保存和 分佈情況。 「目前,蔚縣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已 達22處,在全國縣一級的城市裏,是國保單 位最多的。」李新威說。如今的蔚縣有文物 遺存點1630餘處,縣博物館館藏文物11000 多件(其中珍貴文物 300 餘件),有國家級名 鎮2個、名村8個、省級名村42個、中國傳統 村落40個。 走進蔚縣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歷經滄 桑的各種古動物化石、陶器、瓷器、書畫、 金屬器、石刻、織繡等,展現了蔚州歷史上 不同時期多種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在李新威的努力推動下,2012年蔚縣 博物館新館開始規劃建設。新館建設的5年 間,無論是施工手續的辦理,還是裝修陳列 以及布展設計等,他都是親力親為,不放過 任何一個細節。 蔚縣博物館展陳體系由基本陳列和專題 展覽組成,基本陳列《代蔚長歌》包括「文明 沃土」「代地春秋」「文物蔚州」「古堡世界」 四部分。文物藏品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 代,到唐、宋、元、明、清至近現代,各個 時期文物遺存豐富,沒有時代缺環。藏品質 地方面的種類齊全,包括瓷器、陶器、石器 石刻,再到金銀器、鐵器、牙骨角器、玉石 器等。 博物館收藏有可移動文物11194件,其 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54件、三級文 物253件、一般文物5654件。蔚縣博物館開 館5年多時間,共接待遊客120萬人次,成為 宣傳蔚縣文化的視窗。2020年7月,蔚縣博 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荷蘭收藏家捐150件文物 定居長春拿到 「五星卡」 化石陶瓷書畫異彩紛呈 小縣建成二級博物館 ■文化認同讓倪漢克變身 中國人。 網上圖片 馬甲、遮陽帽、工作證,這是重慶市文 物普查隊員的裝備。馬甲和遮陽帽均呈淺棕 色,馬甲上的口袋很多,帽子配有抽繩,帽 檐很大。從內到外,它們無不透著兩個字: 實用——淺色系不太招蟲子、口袋多能裝、 有繩子不怕風吹、帽檐大遮陽效果好。而這 大概率意味著,開展文物普查工作時,可能 你將處於一個蚊蟲多、需要拿的物品多、風 大、暴曬的環境中。 經過親身體驗,事實的確如此。體驗當 文物普查員,是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基層 行主題宣傳活動開展後的第二天。早上7點 半,志願者們驅車半個多小時,到達第一個 文物普查點——忠縣石寶鎮石寶寨。 石寶寨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中國現存 最完整的穿鬥式全木質結構塔樓。主體寨樓 是層數較多的穿鬥式全木質結構建築,依山 而建,層層收縮而上。對於有些處於室外, 人難以到達附近打點定位的大型文物,可以 使用全站儀和棱鏡、無人機來幫助測量。 外業工作大致分為拍照測量、核對記 錄、繪製草圖、RTK(定位測繪設備)打點定 位、無人機拍攝等五類。忠縣城鄉規劃設計 院的周林帶領大家進行RTK打點定位工作。 RTK和無人機都是「四普」的新設備,相 比於「三普」時使用的GPS、皮尺,精確度更 高,也更加方便高效,也體現了「四普」對於 數據的高要求。RTK系統由基準站接收機、 資料鏈、流動站接收機三部分組成。RTK連 接重慶市地理資訊中心的CORS基準站,可 實現全市全覆蓋。 作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 旅遊景區,石寶寨的普查環境在眾多文物中 堪稱「優渥」。忠縣有1046處不可移動文物, 點多面廣,幾乎都分布於山野鄉村。類似於 石寶寨這樣的環境,佔比不高。更多時候, 普查員要乘車甚至走路1-2個小時後,再用砍 刀砍、用雙腳踩,清除小路上的雜草,方可 到達普查點。 普查員早上不到5點就要出發,因白天高 溫影響,中午12點前必須結束。跋山涉水, 蚊蟲叮咬,很多普查員都隨身帶有各種藥, 以及創可貼、花露水等。 一天工作收尾,志願者的體驗結束了。 而對和周林一樣的眾多文物普查員來說,外 業歸來後,大量的內業還在等待處理。雖然 環境艱苦,但幾乎每一名普查員都樂在其 中,為文物普查貢獻自己的努力。看來,德 智體美勞,對文物普查員們來說缺一不可。 粵港澳大灣區水下考古國際合作中心組 建以來,採取強強聯手、發揮各自優勢,創 新推進水下考古發掘。在此基礎上,廣東省 文化和旅遊廳推進重點考古項目、打造文化 新地標、推出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粵港澳 三地合辦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等五項措施,在 實現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同 時,攜手港澳共建大灣區文化圈。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擁有非 常豐富的水下文化遺產資源,是中國水下考 古的重要陣地,成功實施了「南海Ⅰ號」「南 澳Ⅰ號」等多項國家級水下考古重大項目,率 先公布2處省級水下文物保護區,在整體打 撈、水下發掘保護、水下科技考古等方面走 在全國前列。 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廣 東省先後出台關於加強文物保護與考古工 作及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實施方案等系列 政策文件;《南海Ⅰ號沉船總體保護方案》獲 批實施,今年全面完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 發掘、南澳Ⅱ號沉船考古調查等工作;廣東 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 展,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 據悉,大灣區水下考古國際合作中心將 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與國家文物局考古 研究中心加強協作,與大灣區各有關科研機 構、高等院校、文博單位聯動互通,創新推 進水下考古發掘、考古科學關鍵技術研發、 考古技術裝備提升、出水文物保護修復、考 古探險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國際合作 交流等項目。近期,該中心將配合中國第四 次文物普查開展全省水下考古調查,構建大 灣區水下考古文化遺產地理信息管理系統。 野外作業裝備先行 防風防曬防 蟲 保護77萬處「不可移動寶貝」 文物,作為文明永恆的印記,一碑 一刻,一磚一石,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 情感,見證著跨越千年的文化脈動。第 四次文物普查展開一年來,各地文物工 作者們深入鄉村田野、大山深入,對範 圍內不可移動文物資源進行資料獲取。 日前,官方再次明確,普查總體目標是 建立「國家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 建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建 立「文物資源資產動態管理機制」。 ▍本報訊 ▍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力 量。文物普查是一項關乎國家文化遺產 保護、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任務。據悉, 自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中國已進行了三次 文物普查,前後確定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 物,如今距離上一次文物普查已有16年,官 方日前召開「第四次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 會議」,要求加大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的保 護力度,及時核定公布文物保護單位,築牢 文物安全底線。 公開資料顯示,官方分別在1956年、 1981年、2007年開始開展過三次「文物普 查」。歷時5年,於2012年完成的第三次普 查,結果顯示全內地共登記地上、地下、水 下不可移動文物76萬6722處。 國務院日前發布了「關於開展第四次全國 文物普查的通知」,規定此次普查從2023年11 月開始,到2026年6月結束,普查範圍是境內 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對已認 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複查,同時調 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普 查主要內容包括普查對象名稱、空間位置、 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屬、使用情 況、保存狀況等。具體包括古文化遺址、古 墓葬、古建築、石窟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 跡及代表性建築、其他等六個類別。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第三次 文物普查距今已16年,「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狀 況發生了較大變化,低級別文物保護狀況引 發全社會關注」。普查總體目標是建立「國家 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建立「全國不可 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建立「文物資源資 產動態管理機制」,並完善不可移動文物認定 公布機制,規範認定標準和登記公布程序, 健全名錄公布體系。 作為擁有豐富文物資源的文化大國,中 國開展有規範的官方文物調查,卻是近代以 來才有的事情。在近代以前,中國並沒有真 正意義上由國家專門制定的關於保存、保護 文物古蹟的法律法規。直至清末,大量文物 流失以及近代國家主權觀念的誕生,促使對 文物古蹟的觀念發生了劇烈變化,文物主權 和保護意識開始萌芽。 1909年9月20日,清政府頒布《保存古 蹟推廣辦法章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具有法律效力、對文物實施專門保護的法律 條文。該章程包括調查事項6項及保存事項5 項,對古蹟保護作出規範。民國成立後,《保 存古蹟推廣辦法章程》仍作為部分地區執行文 物相關事宜時的依據。直至 1916年10月,內 務部制訂調查古物列表,要求各省根據要求 對所轄境內古物古蹟進行調查及上報,並在 此後制訂了《保存古物暫行辦法》,指導全國 文物保護工作。由於民國政局動盪,軍閥混 戰,列強環伺,最終對古物的調查也並未使 得政府有效地對全國文物實施保護。 中共建政後,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從 1956年開始,建立了文物保護單位制度,公 布了第一批180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次普 查因客觀條件限制,僅覆蓋24個省份。 1981年至1985年,中國進行了第二次文 物普查。普查覆蓋範圍比第一次普查明顯增 大,這次普查基本實現了對全國文物資源的 總體掌握,有力促進了文物法制建設。1982 年11月,《文物保護法》公布實施,為文物保 護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在普查基礎上,國 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二批至第六批全國重點文 物保護單位,各地也公布了多批次省級、市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過普查,文博機構隊 伍得到加強,文物檔案建立完善,文物保護 管理水準得到提升。 文物普查 摸清 「家底」 大灣區組團水下考古 探險打撈觀光一條龍 ■福建省考古專家在閩西清流縣探訪客家古村落內保存完好的精美木雕。 新華社 ■大灣區水下考古國際合作中心日前在廣州 南沙揭牌。 網上圖片 ■文物普查隊員周林用全站儀進行測繪。 網上圖片 普查總體目標是建立「國家不 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建立「不 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建立 「文物資源資產動態管理機制」。 普查範圍: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第 四次文物普查對已認定、登記的地上、 地下、水下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同 時調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 文物。重點是對傳統村落古民居、近代 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大遺址、 革命文物等進行調查登記。 普查內容:包括普查對象名稱、空間 位置、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 屬、使用情況、保存狀況等。 普查時間:第四次文物普查從2023年 11月開始,到2026年6月結束,分三個 階段進行,全面完成文物普查,對普查 的文物進行依法認定、登記公布、建立 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成果公布等 工作。並根據普查結果,及時將重要的 不可移動文物核定公布為相應級別的文 物保護單位。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