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01.28.2025 星期二 港聞 港人被誘騙到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被逼從 事詐騙工作的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保安 局28日凌晨約零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已成功 解救多一名港人及安全接返香港,該名受害 人更在記者會亮相。 感謝泰國有關部門協助促成事件 該名外表年約20多歲的男子,早前被誘 騙到東南亞,被逼從事詐騙工作,及後安全 離開「園區」,27日晚返回香港,他於28日凌 晨零時在保安局、入境處人員的陪同下,在 機場警署召開的記者會現身供傳媒拍攝一 會,不久登上七人車離去。 保安局助理秘書長(緊急事故支援組)袁 栢基和入境事務處入境事務主任(國際協作) 羅浩然隨後講述當局拯救受害人的經過。袁 在記者會上表示,感謝泰國有關部門協助促 成事件。 消息人士透露,今次獲救的港人當時在 緬甸是由軍方核對名單後辨認出來,然後將 他交給泰國軍方。此舉是因應特區政府高度 重視案件,保安局局長早前就與泰國駐港總 領事、緬甸駐港總領事和柬埔寨駐港總領事 見面,交換意見及分享資料。另外,又派出 保安局副局長率領的專責小組員到泰國跟進 案件。因此,泰方積極回應,加大力度協助 營救受害港人。 另外,泰國當局處理今次個案時特事特 辦,將本來需時幾星期的程序壓縮至幾日完 成,令該港人於農曆新年前回港與家人團聚。 原本該名港人在泰國牽涉一些出入境問題, 一般情況下,泰國當局須數星期處理。經專 責小組向泰方解釋該港人的實際情況及努力 協調下,泰方靈活處理,最終令該港人短時 間內回港。 本報記者趙克平、蔡楚輝香港報道 新春將至,北上及南下旅客勢增。 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27日估算,在 內地春節黃金周、即本月28日至下月4 日期間料有867萬人次經各管制站進出 香港,估算當中約734萬人次將經陸路 進出。而去年全年香港錄得約2.98億總 出入境人次,靠近疫前的3億人次;內 地訪客更明顯增長,按年增加約27%, 料與特區政府積極推廣「香港無處不旅 遊」,及中央政府在去年底恢復深圳「一 簽多行」政策等有關。 入境處27日回顧去年工作成果。郭俊峯表 示,去年全年入境訪客人次達4450萬, 按年增長約3成;當中3404萬人次為內地訪 客,佔整體訪客8成,按年升約27%,同期 其他地區入境訪客人次則達1046萬,按年增 長44%。另各口岸中,以陸路管制站最受訪 港客旅客歡迎,去年全年約有3281萬人次使 用;機場則居次,約有986萬人次使用;海路 則有約184萬人次選用。 面對旅客流量持續攀升,郭俊峯指除靈 活調配人手、優化工作流程,去年中亦通過 增加流動櫃枱、e-道等措施,提升高鐵西九 龍管制站和香園圍管制站處理能力;去年7月 也聯同澳門當局,推出港澳通關互用的二維 碼服務,截至去年底已有約40萬港人次及21 萬人次澳門居民使用。 近14萬宗人才簽證獲批 引入人才也是香港重點政策。郭俊峯透 露,去年有近14萬宗涉及各類人才入境計劃 簽證獲批,按年多4000宗,未來會善用科技 加強電子化和簡化審核流程。他指今年亦新 增機制,主動邀請頂尖人才到港發展,「好高 興卓球高手奧蘇利雲、卓林普相繼到港,亦 聽到桌球界、甚至其他運動界別亦有人感興 趣。」他又謂,政府目標是1年內有5萬個人才 可成功續簽,以壯大香港人才庫。 在反恐準備上,入境處已加強在管制站 截查可疑人士,監察懷疑與恐怖主義活動有 關的訪客,防止他們試圖進入香港。郭俊峯 指,去年進行近1.4萬次巡查,截查近3.3萬人 次,每月平均截獲57名非華裔非法入境者, 較前年10月高峰大減84%。他透露,去年全 年約有3.1萬人被拒絕入境,85%屬「到港目 的有可疑」,包括懷疑打黑工、或有逾期居留 的可能。另為打擊黑工,處方已主動作「網 上巡邏」,去年作出近1.8萬次反非法勞工行 動,拘捕近4172名黑工及513名本地僱主。 打擊黑工 主動「網上巡邏」 對將軍澳新總部在去年6月正式啟用,郭 俊峯指搬遷過程順利有序,做到公共服務無 縫交接,新總部亦增設婚姻登記處和出生登 記處,更便利市民。另單在去年一年內,入 境處已簽發逾90萬本特區護照;截至去年底 也有約732萬人換了新的智能身份證,換證率 達91%,並批出99宗申請更改身份證上性別 個案,有45宗仍在處理。 內地訪客急增 郭俊峯料「一簽多行」等帶動 新春料734萬人次經陸路出入境 ▍本報記者趙克平香港報道 ▍ 北部都會區被視為全港的「發展引擎」, 為應付區內未來的運輸需求,政府規劃全長 23公里的北都公路,將採用「全盤規劃、分段 推展」的原則,先完成全段的整體規劃及法 定程序,再按運輸需求有序推展各路段。為 節省開支,前期勘測的費用將由原計劃的逾 11億元降至低於7億元;最先動工的新田段 路線,前期規劃工作亦由38個月縮短至25個 月。路政署表示,新田段爭取於2028年開始 動工,2036年或之前分階段通車。 北都公路由西至東分為天水圍段、新田 段、古洞段及新界北新市鎮段,路政署指, 北都公路相當於北部都會區的東西走廊,主 體為雙程三線行車道,是目前香港最大型及 複雜的單一道路工程項目,有別於以往道路 工程分階段規劃的做法,北都公路將「全盤規 劃、分段推展」,當局將一次性完成全段23公 里的整體規劃,及環評、土地刊憲等法定程 序,再按運輸需求有序推展路段,最長的7公 里新田段工程將優先動工,以應付牛潭尾及 新田科技城的運輸需求。 政府原提出用11.3億元前期勘查,路政 署主要工程管理處總工程師鍾志仁表示,考 慮到北部都會區相關發展區最新的發展,費 用預期能減省近4成至低於7億元,至於北都 公路總體造價,會在勘查中完成預估。他解 釋,勘查研究的顧問合約已同步招標,而實 際的回標價較低,且工程顧問技術建議書中 提出創新技術,例如利用航拍無人機進行交 通及樹木調查,可減省人手;此外,署方將 部分隧道路段改為地面道路或高架橋,預 計隧道長度可減少三分一,降低工地勘測數 量。他亦指,政府採用中央採購及框架合約 模式,承建商能更有效編定工作計劃,令價 格降低。 路政署亦將前期規劃用時由38個月縮短 至25個月。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工程師/運 輸規劃鄺加旻指,前期規劃將優化走線及接 駁位置,通常需要6個月時間,署方成立聯絡 小組及設立電子平台,方便有關部門跟進文 件進度,時間縮短至3個月;此外,環評工作 則由24個月縮短至15個月,鄺表示,會善用 環保署的香港環境數據庫,而因為需進行橫 跨雨季及旱季一整年的生態調查,相信15個 月已是最快可完成的時間;而當局決定先就 新田段7公里的道路進行刊憲,有關工作由13 個月縮短至9個月。 鍾志仁表示,下月初會向立法會工務小 組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尋求撥款,並在25個 月內,優先完成新田段的勘查研究工作。署 方爭取於2027年就新田段聘請承建商,並於 2028年進行新田段前期建造工程及詳細設 計,目標在2036年或之前分階段開通新田段。 至於其餘3個路段,當局會在勘查研究 中擬定具體時間表,爭取於新田段開通後3 至4年分階段完成。他又指,北都公路項目龐 大,相信推出市場後,能為建造業帶來不少 就業機會。 本報記者郭穎彤香港報道 香港面臨財赤,各部門都要開源節流。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27日表示,處方會重新審 視資源的分配、靈活調配人手、優化工作流 程,而善用資訊科技會是其中重點。他公 布,未來將推出4大措施,提升「e-道」過關服 務,其中今年首季將調整使用服務的適用年 齡限制,由現時必須年滿11歲,改為只需年 滿7歲,預計屆時有大約20萬名兒童可以使用 e-道。他相信,措施將會為香港居民,特別 是外遊回港的家庭,提供更便捷的出入境服 務。 郭俊峯表示,調整e-道適用年齡今年第 一季實施後,年滿7歲、身高1.1米或以上, 並持有有效的特區護照及香港永久性居民身 份證的兒童,可使用智能身份證於e-道以容 貌識別技術辦理自助出入境手續,實施日期 將稍後公布。他提醒家長,依然要為小朋友 帶備有效的特區護照,作為身份證明文件之 用。 仍須帶備有效特區護照 另外,入境處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在機場 入境大堂推出新款e-道,讓合資格的香港居 民毋須預先登記,亦毋須出示旅行證件或二 維碼,便可於港機場入境時以容貌識別技術 核實身份,自助過關。處方亦正與應科院合 作,研究為私家車乘客辦理出入境手續的可 行性,以進一步提升旅客的通關體驗。 同時,入境處打算藉皇崗口岸重建契 機,首次在廣東省與香港之間採用「合作查 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積極研究採用三道 閘門設計的自助通道。不過,郭重申,除了 調整使用e-道服務的適用年齡,其餘項目仍 處測試或研究階段,要待項目發展成熟後再 深入介紹。 本報記者趙克平香港報道 北都公路採用 「全盤規劃、分段推展」 原則推展 ■早前被誘騙到東南亞被逼從事詐騙工作的 男子(右)安全返港,在記者會現身供傳媒拍 攝。 蘇正謙攝 ■e-道適用年齡將開放至7歲。 黃偉強攝 ■郭俊峯(中)表示,去年全年入境訪客人次達4450萬,按年增長約3成。圖左為入境處副處長程和木(管制、簽證及證件),右為入境處副處長蔡 志遠(執法、系統及管理)。 黃偉強攝 e-道將開放至7歲 便利20萬名兒童 去年內地訪客明顯增長,相信 與特區政府積極推廣「香港無處不 旅遊」,以及中央政府在去年底恢 復深圳「一簽多行」等相關。 入境事務處處長 郭俊峯 ■陸路管制站去年全年約有3281萬人次使 用。 資料圖片 保安局協助 緬甸獲釋港男終「回家」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