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版面索引 Sing Tao Daily(USPS 497120)is published daily by Sing Tao Newspapers(S.F.)Ltd. at 395 Oyster Point Blvd, Ste 215, South San Francisco, CA 94080. Main line(650)808-8800. World rights reserved.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and at additional mailing offices.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Sing Tao Daily, 395 Oyster Point Blvd, Ste 215, South San Francisco, CA 94080. Sub Rate: CA $330/yr. HI , WA , OR State & Other State:$450/yr 本材料由Sing Tao Newspapers San Francisco Ltd.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A 要聞 / 美國 / 國際 / 中國 / 台灣/ 香港 B 美西 / 灣區 / 加州 / 體育 / 社區 C 分類 / 財經 E 娛樂 F 副刊 2025 年 1 月 31 日 農曆乙巳年正月初三 美西版 NO.30133 灣區 雲 54℉~45℉ 夏威夷 雨 75℉~65℉ 西雅圖 雲 46℉~31℉ 售價$1.00 Retail price 灣 區 銷 量 第 一 北 美 銷 量 冠 軍 #1ChineseNewspaper in theBay Area andNorthAmerica 總 機 電 話 : ( 8 0 0 ) S I N G T A O 售價 $0.91 加稅 ($0.91 plus tax) www.singtaousa.com 星期五 綜 合 美 聯社、法新 社、路透社 等媒體報道,失事客機是美國航空子公司 PSA航空公司(PSA Airlines)執飛的龐巴迪 (Bombardier)區域客機,美航表示,客機上 有60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美國軍方人員 說,直升機搭載3名軍人。特朗普30日在白 宮表示:「很遺憾,沒有人倖存,這是我國 首都一個黑暗且痛苦的夜晚。」他並稱任務 目標已轉向打撈遺體。 兩名中國公民喪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華盛頓撞 機事件中的客機上,有14名花樣滑冰運動 員,另外還有教練員和家屬,其中包括 花樣滑冰世界冠軍希什科娃科(Yevgenia Shishkova)和諾莫夫(Vadim Naumov)夫 婦,曾代表蘇聯參加比賽的沃良斯卡婭 (Inna Volyanskaya)也在機上,她曾是華盛 頓花樣滑冰俱樂部的教練。希什科娃科與諾 莫夫1994年代表俄羅斯奪得雙人滑世界冠 軍,1998年定居美國。2017年,兩人於波士 頓開設自己的花式溜冰學校。他們的兒子 Maxim也是花式溜冰高手,曾奪全美青少年 錦標賽,並代表征戰贏得世界青少年錦標賽 第5名。 另有一匿名花樣滑冰業內人士向《華盛 頓郵報》透露,客機上有大約20名花樣滑冰 選手和教練,其中包括兒童。已確認乘坐此 航班的名單中,疑似有3名華裔運動員。 新華社報道,中國駐美國大使 館表示,經初步瞭解,有2名中國公 民在事故中喪生。使館已要求美方核 實有關情況並正式向中方通報,為 有關罹難者家屬善後提供協助。 逾300人在現場參與救援工 作,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引 述消息人士指,飛機相撞後斷開 兩截,殘骸位於7呎深的水內, 當局大規模搜救,但波托馬克河 (Potomac River)的水溫只有華氏 35度(約攝氏1.6度),報道指,在 這種溫度下,人會在15到30分鐘 內失去意識。救援人員對看到的畫 面感震驚,又指飛機「變成幾截」。 救援行動負責人指潛水員面對的是 「風、寒冷與黑暗」。在現場附近的 目擊者指「空氣瀰漫難聞的燃料味。」 目前,知悉調查狀況的消息人 士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證實,有關當局已尋獲客機的座 艙語音紀錄器和飛航資料紀錄器,將 交由率領調查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分析。 波托馬克河水溫只有 攝氏 1.6 度,潛水員面對 的是風、寒冷與黑暗。 救援行動負責人 黑鷹直升機近年屢生意外 美國華盛頓列根機場29日發生嚴重空難。肇事的黑鷹直升機已有超過50 年歷史,是美軍最常用的軍備之一。 ■1 9 9 6 年 3 月,希什科 娃科與諾莫 夫在世界花 樣滑冰錦標 賽中獻技。 路透社 ■一名FBI特工尋獲飛機殘骸。 路透社 ■家屬為遇難者守夜祈禱。 路透社 ■急救車附近的地面上陳列著屍體。 路透社 美軍常用軍備之一 被銷往多個國家及地區 據華盛頓USA9電視台引述軍備企業 洛克希德馬田發布UH-60M黑鷹直升 機的介紹影片: 一架黑鷹直升機最多可以運送12名 全副武裝的戰鬥士兵。美國軍方目 前使用約5﹐000 架此類直升 機。黑鷹直升機可以完成多 種不同任務,其中戰術人員 運輸、電子戰和空中救援 等。 今 次 發 生 意 外 的 UH-60黑鷹直升機是由 美國西科斯基飛機公司 生產的雙渦輪軸發動 機、單旋翼直升機,是 從西科斯基S-70直升機 發展而來的一種中型通 用及攻擊型直升機。 黑鷹直升機擁有悠久的歷史,並且被銷往全 世界多個國家及地區,近年亦曾多次發生意外, 其中包括: 2024年9月11日,一架以色列國防軍黑鷹直升 機在執行醫療撤離任務期間,在加沙拉法墜 毀。兩名士兵死亡,七名士兵受傷。 載有14頂尖花滑運動員 客機黑盒子尋獲 美國航空子公司一架客機29日 晚間在華盛頓特區列根國家機場準備 降落期間,與附近一架美軍「黑鷹」直 升機在空中相撞後墜河。兩架飛機上 共有67人,由於夜晚視線差,水質渾 濁,搜救非常困難。總統特朗普在白 宮舉行記者會,指事故中無人生還, 死難者包括俄羅斯及另外多個國籍的 人。消息指,至今已撈起40具遺體, 包括一名直升機上的美軍。 ▍本報訊 ▍ 華盛頓撞機67人無一生還 美國華盛頓列根機場 (Ronald Reagan Nat ional Airport)附近1月29日晚上發生 空難,一架軍用直升機與一架 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子 公司、編號為AA5342的內陸客 機在空中相撞,飛機之後墜入 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 這已非首次有客機墜毀入該河 流中,一架佛羅里達航空(Air Florida)客機 於1982年1月13日起飛後撞上河上的一座橋 樑,事件造成78人死亡。 《紐約時報》29日報道,佛羅里達航空90 號航班、一架波音737客機當年於華盛頓列 根機場起飛之後不久失速,機尾撞上14街 橋,並波及橋上的幾輛汽車,最終墜毀在波 托馬克河中。 該次空難造成機上74人死亡,橋上也有 4人死亡、4人受傷。 美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後來表 示,該空難是由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的一系列 錯誤所導致,包括飛機師本可以在升空後施 加最大推力來避免災難、沒啟用使引擎感知 器在冰凍溫度下運作的系統。 最重要的是在欠缺針對飛機除冰的聯邦 統一標準下,機翼上的冰沒有被正確清除, 使飛機起飛後失速發生空難。因此,美國聯 邦航空局 (FAA) 後來修訂了全國航空公司的 除冰規定,波音公司也在意外後更換了737 機型的熱除冰系統,以減少飛機機翼上的冰 層。 然而不幸的是在事隔43年後,波托馬克 河空域再次發生空難。 以色列歸還 110巴勒斯坦人 熊貓煙花笑哈哈 26萬人維港觀賞 詳刊 A2 詳刊 A16 43年前客機墜河掀安全改革 新聞鏈接 2023年11月10日,一架美軍黑鷹直升 機在塞浦路斯海岸墜毀。機上5名士兵全 部罹難。 2023年3月29日,兩架美軍黑鷹醫療直 升機在肯塔基州(Kentucky)上空執行訓 練任務時墜毀。機上九名士兵全數罹難。 2023年2月15日,一架黑鷹直升機在阿 拉 巴 馬 州( A l a b a m a )亨 茨 維 爾 (Huntsville)墜毀,造成兩名田納西州國 民警衛隊(Tennessee National Guard)成 員死亡。 2022年7月16日,一架墨西哥海軍黑鷹 直升機在錫那羅亞州(Sinaloa)墜毀,機 上14名海軍陸戰隊員喪生。 2021年6月23日,菲律賓空軍一架S-70i 在夜間飛行訓練中在塔拉克省(Tarlac)墜 毀,機組人員6人全數罹難。 2020年1月2日,台灣空軍一架UH-60M 直升機在山腰墜毀,機上8人全部遇 難,其中包括台灣地區參謀總長 沈一鳴將軍。 追蹤 熱點 ■救援人員從波 托馬克河中回收 殘骸。 路透社 ■機場監控攝影機拍到客機與軍 用直升機相撞一刻。 網上圖片 列根機場塔台 黑鷹直升機

A2 01.31.2025 星期五 要聞 撞機悲劇後 如何生聚教訓 以色列再與哈馬斯交換被扣押 人員,哈馬斯30日早上釋放8名人 質,包括3名以色列人和5名泰國 人,換取以方釋放110名被關押的 巴勒斯坦人。據悉,此次獲釋的巴 人包括武裝組織「法塔赫」前高級領 袖。有視頻顯示,部分巴人向以色 列警方投擲石塊,警員開槍還擊。 巴勒斯坦衛生部指,最少有14人受 傷。 以色列歸還110巴勒斯坦人 作為交換 哈馬斯釋放8名人質 ▍本報訊 ▍ 哈馬斯武裝派系卡桑旅30日證實,哈馬斯 軍事領袖戴夫(Mohammed Deif)及副手伊薩 (Marwan Issa)在戰鬥中被殺。 卡桑旅發言人Abu Ubaida透過錄音演講 證實了上述消息,還宣布其總軍事委員會的 其他3名高級成員死亡。去年8月,以軍宣布 在對加沙汗尤尼斯地區的一次空襲中殺死戴 夫。路透社報道指,據信戴夫和伊薩策劃哈 馬斯2023年10月7日對以色列南部的襲擊,引 發加沙戰爭。 戴夫1965年出生於加沙汗尤尼斯難民營, 擁有加沙伊斯蘭大學的理學學位,主修物理、 化學和生物學。他是1990年代哈馬斯軍事部門 卡桑旅的創始人之一,領導該部隊超過20年。 在他的指揮下,哈馬斯在巴士和咖啡館對以色 列實施了數十起自殺式爆炸襲擊,並建立了一 個大型火箭軍火庫,多年來他躲過了以色列的 多次暗殺。2014年加沙戰爭即將結束時,他的 妻子和小兒子在加沙地帶的一次空襲中喪生, 他則得以逃脫。 哈馬斯與以色列日前已達成停火協議,伊 朗外交部發聲明稱,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訪 問卡塔爾,會見了伊朗支持的哈馬斯領導人。 法新社報道指,伊朗外交部表示,阿拉格齊會 見哈馬斯高級官員時表示,「慶祝巴勒斯坦人 民,在加沙地帶經過16個月傳奇抵抗,取得的 勝利」。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日前也表示,加 沙在衝突中讓以色列「屈服」。 以軍稱攔截真主黨發射偵察無人機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緊張局勢持 續升溫,以軍30日稱,當天攔 了一架黎巴嫩 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的偵察無人機。以軍電台 報道稱,這是雙方停火協議生效以來,真主黨 首次向以色列發射無人機。 以色列此前曾空襲黎巴嫩南部地區,造成 24人受傷。黎巴嫩看守政府總理米卡提強烈譴 責,指襲擊是對黎巴嫩主權的再次侵犯,公然 違反停火協議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規定。以 軍發言人則表示,襲擊目標是在黎巴嫩南部運 送武器的真主黨車輛。 與此同時,以國防部長視察了以色列控制 的戈蘭高地赫爾蒙山山頂一處軍營。他表示, 以軍將無限期維持在赫爾蒙山山頂以及以敘軍 事緩衝區的駐軍,以確保戈蘭高地與以色列北 部居民的安全。 根據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去年11月27日 生效的停火條款,黎巴嫩軍隊將與聯合國維和 人員一起部署在黎巴嫩南部,同時以軍應該在 1月26日截止的60天的期限內撤軍。不過黎巴 嫩衛生部表示,以軍曾向試圖返回村莊的黎巴 嫩南部居民開火,並造成死傷。 儘管以軍鳴槍示警,黎巴嫩南部數百名居 民日前仍試圖返回村莊。法新社報道指,數十 輛汽車組成的車隊揮舞著黎巴嫩真主黨的旗幟 向幾個村莊集結。黎巴嫩軍方此前發聲明指: 「由於以拖延撤軍行動,導致多個階段延誤, 還在等待以撤軍後繼續部署。」 以色列方面指出:「撤軍進程的條件是黎 巴嫩軍部署在南部,並全面有效地執行協議, 撤軍將在最後期限之後持續進行,而且黎巴嫩 真主黨要撤離黎巴嫩南部陣地,並拆除南部剩 餘軍事設施。」 哈馬斯證實軍事領袖及副手被殺 美國航空公司(AA)編號5342航班於1 月29日晚上,從堪薩斯州飛到首都轉向準 備降落機場時,與另一架美軍黑鷹直升機 對撞,同時墜入波多馬克河中。儘管搜救 行動持續多時,官方認為機上67人恐無生 還可能。這起悲劇再次將全球目光聚焦在 航空安全問題上。 從電視傳出的失事現場,遠方水上搜 救艇來回巡查,而機場內的航班已恢復正 常起降,生與死的距離是如此接近。每一 位罹難者背後,都有著未完成的人生故 事,有著期待團聚的親人。特別是包括幾 位華裔在內的諸多頂尖滑冰選手的驟逝, 更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莫測突變而震 撼。嗚咽的波多馬克河,難以訴盡罹難者 家屬的悲痛。 儘管飛機失事的空難原因也許有千百 種,但調查有著標準作業程序,卻是有一 致的,其目的是徹底發掘真正原因,解決 空難的癥結,避免同樣原因再次發生意 外。此從目前公布的消息看來,至少可從 幾個方面探討: 是否嚴守作業程序:根據美國聯邦航 空管理局的一份內部初步安全報告稱,碰 撞發生時機場塔台的人員配備「不正常」。 在這起深夜事故中值班的管制員所做的 工作通常由兩個人負責。一名航空管制 消息人士29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這種由一名人員同時指揮跑道飛 機起降和附近直升機交通的安排「並非罕 見」。為何會出現不正常的值班人數?相 信會查出真相如何。 航空安全與空域管制:華盛頓特區是 美國首都,同時兼負著政治與軍事重心, 空域管理照理說應該最嚴格,此次意外顯 示管制可能存在漏洞。根據了解,發生事 故的民航客機和軍用直升機都處於列根國 家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的指揮下,這起事 件凸顯同一位管制員能否兼顧調度民航飛 機與軍用直升機,相信會有另一番討論。 當然,即便是排除以上標準作業程序 及航管因素,還有個別儀器的使用也被列 入檢查項目。例如兩架飛機是否均配備 及啟用「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 及 「交通警報與防撞系統」(TCAS)的額外保 護裝置?此外,黑鷹直升機飛行員戴著夜 視鏡,可以根據周圍環境決定是否使用, 但如果環境眾多的燈光亮度可能會影響視 線。這些個別因素,也可能在調查釐清範 圍之內。 飛安專家根據過去空難的統計數字, 得出「真正導致飛機事故的原因中,90% 以上來自於人為因素,這涵蓋飛行員、維 修工程師、塔台指揮以至設計者。」事發 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表示,這起空難 「原本可以避免」。而熟悉列根機場場域的 資深飛行員研判,這起墜機事件顯示安全 系統顯示可能是「多重安全系統失效」。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正開始調 查,將更廣泛探討造成事故的各種可能原 因。目前將事故歸咎於單一因素或仍言之 過早。透過嚴謹的調查與反思,未來的飛 行安全才能不斷精進,讓每一位乘客的生 命得到最大保障。 哈馬斯釋放的人質中包括以色列女兵 Agam Berger,她在加沙北部的難 民營被轉交給紅十字會,然後前往以色 列,在那裏與父母團聚。美國之音報道 指,其家人發表聲明說,「感謝上帝, 我們等到了這個時刻。我們的英雄Agam Berger在敵人手中熬過了482天之後回到 了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全家人可以開始 癒合傷口,但癒合期將會一直繼續下去 直到所有人質回家。」 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另一個交換 點,在身穿黑色制服的蒙面槍手面前, 另外兩名獲釋以軍人質,80歲的Gadi Moses和29歲的Arbel Yahud相互擁抱。 《衛報》報道指,哈馬斯同日也釋放5名泰 國公民。 在哈馬斯發動突擊之前,根據泰國 勞動部數據,以色列約有3萬名泰國勞 工,大多從事農業,是以色列農業相關 產業的重要勞動力,這些泰國勞工成為 以巴衝突的無辜犧牲者。 哈馬斯發動突擊後,約7000多名泰 國勞工離開以色列回泰國或是撤離到安 全區域,泰國政府暫停讓泰國人前往以 色列工作。以哈衝突後9個月也就是去年 6月,泰國恢復讓泰國勞工陸續前往以色 列工作。 泰國政府統計,在以色列有44名泰 國人死亡,31人遭到挾持,其中23人陸 續被釋放,2人在去年5月死亡,在哈馬 斯手中的泰國人質仍有6人。 泰國外交部30日晚間指出,5名獲釋 泰國人質將先前往醫院接受治療,泰國 感謝卡塔爾、埃及、伊朗、土耳其和美 國以及國家組織如紅十字會等的協助, 並希望最後一名泰國人質能夠迅速被釋 放。 以方釋放巴勒斯坦人的過程出現意 外。以色列一度指,其中一名以方人質 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移交給國際紅十字 會時場面混亂,暫緩釋放巴人。以色列 總理內塔尼亞胡強調,必須確保未來以 色列人質安全獲釋,才會釋放巴人,又 警告如果有人傷害人質,將付出代價。 總理辦公室其後表示,協調方已承 諾確保安全移交人質,當局其後再安排 巴士,把釋放的巴人送到約旦河西岸城 市拉馬拉。 現在我們全家人可以開 始癒合傷口,但癒合期將會 一直繼續下去直到所有人質 回家。 以色列女兵 Agam Berger 家人 ■以色列將釋放的巴 人送到約旦河西岸城 市,大批民眾到場迎 接。 路透社 ■一名重獲自由的巴勒斯坦人與家人擁抱。 路透社 ■哈馬斯釋放人質包括以色列女兵Agam Berger。 路透社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戴夫的妻子和幼子2014年在以色列空襲中喪 生。圖為他們的葬禮。 資料圖片

焦點故事 農曆三月股市短升 玄學家批算 蛇年漸入順境 娛樂頭條 絕密底細曝光 爆馬清鏗夫妻分開住 留星語 All In必贏法 張繼聰 蔡卓妍 娛樂一針 猜猜她是誰? 娛樂追擊 連環拍劇攰爆 連詩雅絕招谷起陳家樂 娛樂揭秘 出動千年薯仔魔法 七仙羽秘密打造「魏浚笙2.0」 緣來有理 專注育兒 黃翠如 門裏門外 強權下的眾生相 A3 01.31.2025 星期五 美國新聞 綜合NPR、《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 報道,最新曝光的影音資料顯示,事發 所在地列根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員在撞機前 幾分鐘內告訴直升機,一架飛機正在飛來, 「CR(J 涉事客機)準備在33號跑道降落,高度 1200呎」。 軍機飛行員亦回覆說,看到即將飛來的 飛機,現在不清楚他所看到的與空管人員所 說的是否為同一架飛機。但航空雷達顯示, 大約40秒鐘之後,客機與直升機仍繼續按照 各自路徑飛行,隨著兩架飛機更為接近,在 撞機前大約30秒,空管員呼叫「PAT25(軍方 直升機),你有看到CR(J 涉事客機)嗎?」,並 立即指示直升機避讓,「PAT25,請從CRJ後 方飛越」。 但僅僅19秒後,兩架飛機便在空中相 撞,通信錄音中可以聽見「天啊!」的驚叫 聲,也可聽見塔台緊急指揮其他飛機轉往鄰 近機場。 翻查紀錄,當時的時間是29日晚上8點47 分左右,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一架內 陸客機正載著60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從堪 薩斯州威奇托(Wichita)飛往首都華盛頓。官 員也透露,事件中的直升機當時正在執行訓 練任務。從飛行數據可見,當時兩架飛機的 高度約在200至400呎之間。 一名前聯邦航空官員表示,就上述錄音 可以發現,空管人員已向直升機發出了明確 的避讓指示,但未知直升機飛行員有否聽見 或確認指示。 另外調查也發現,美航客機原已獲得塔 台許可,準備降落在機場的1號主跑道,然而 在最後階段,空管人員要求客機改在另一條 33號交叉跑道降落。 一名知情人士及兩名熟悉機場運作的人 士透露,每當機場處理短程航班時,往往都 有這樣的安排,背後原因可能是為了確保空 中交通順暢,避免主跑道過於擁擠。知情人 士又說,事件已引發聯邦航空管理局關注, 部門希望檢討全國機場的繁忙程度,並討論 用交叉跑道是否安全。近年來,當局已在芝 加哥、達拉斯等地採取措施,關閉或減少使 用交叉跑道,藉此降低地面擁擠的風險。 列根國家機場位於維珍尼亞州,緊鄰波 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與首都華盛頓及 馬里蘭州隔河相望。由於機場與華府距離極 近,飛機進場時需避開白宮等禁飛區,沿著 河道飛行。 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初步報告顯 示,首都華盛頓的列根機場這次出事時,指 揮空中交通的人手編配「不符合航班流量及時 段所需」,當值期間需要一人承擔兩人的工作 量。 綜合美聯社、《紐約時報》及霍士新聞報 道,正常情況下列根機場會有兩名空管人 員,分別指揮直升機和客機升降,但事發當 晚卻由一人身兼兩職。FAA的報告形容,這 樣的安排不但增加工作負擔,也容易導致溝 通混亂,空管人員需在不同的無線電頻道中 切換,無法同時與客機和直升機機師聯繫, 遇到緊急情況時便會延誤。 這次事故也暴露了FAA長期面對的人手 不足問題。原局長惠特克(Mike Whitaker)去 年9月雖表示,部門已達到全年聘請1800名空 管人員的目標,但航空界依然預期,當局人 手短缺的問題還會持續。 以列根機場為例,截至2023年9月僅有19 名符合資格的空管人員,遠低於FAA以及工 會訂立的30人目標,背後原因則涉及長年預 算緊絀、員工流失,現職人員需要每周工作6 天,每天工作10個小時。 邊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的行政總裁 比弗爾(Barry Biffle)表示,美國其實可以改善 空管基礎設施,若是採用歐洲的標準,「可以 提高營運效率,減少燃料消耗,縮短飛行時 間」,但全國機場共缺少300名空管人員,「每 當遇上惡劣天氣,人手短缺便會造成更多航 班延誤」,延誤也會導致機組人員工作超時, 最終航班取消,影響乘客出行。 FAA在拜登時代曾成立國家空域系統安 全審查小組,小組亦曾表示,航空界同時面 對人手緊絀、資金不足、設備陳舊等挑戰, 情況已到了「必須緊急處理」的地步,否則安 全狀況「難以維持」。 本報訊 調查人員表示,在首都華盛頓附近發生嚴重空難事件一兩分鐘前,空中交通管 制員提醒事件中的陸軍直升機注意有民航機正在降落,同時指示直升機避讓,但最 終未能避免悲劇。另外,美國航空(AA)客機原已獲得塔台許可準備降落在主跑道, 然而在最後階段,接到空管人員指示要求改降另一條33號交叉跑道。 ▍本報訊 ▍ 航空專家表示,現代民航機雖然設有空中防撞 警報系統(TCAS),但客機與直升機在數百呎的低空 相撞,系統無法發揮防範功能。 綜合《華爾街日報》及《華盛頓郵報》報道,全美 自1993年開始,要求大型民航客機必須安裝TCAS 系統,檢測12哩範圍內其他飛機的動向,遇到飛機 可能相撞時發出預警,以便機師提前避讓。但麻省 理工學院(MIT)的運輸專家奧爾森(Wesley Olson) 解釋,若是客機飛行高度低於500呎時,系統很可 能無法發出警報。 曾在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擔任高級調 查員的專家伯曼(Ben Berman)也說,業者當初設計 TCAS時,就刻意限制系統在低空飛行時發出預警, 否則機場升降空域繁忙,系統動輒會檢測到附近出 現飛機,機師將不勝其擾,「在這種的環境下,機師 需要依靠目測,這是航空界一直以來的做法」。 在列根機場的例子中,直升機若在這次事發 的33號跑道準備降落,飛行高度需保持在200呎以 下。航空專家表示,假設客機和直升機均遵守規 定,相撞前的高度差距可能只有數百呎。 根據聯邦要求,凡是載客量超過30人的商用飛 機,都必須安裝TCAS系統,但軍用直升機不在此 限,外界暫時未能確定,事故中的黑鷹直升機是否 配備這套系統。 據悉,為了填補現有制度不足,聯邦航空管理 局(FAA)正開發新一代的ACAS X系統,當中採用了 人工智能自我學習的技術,專為直升機而設的ACAS Xr版本,可在200呎低空發出警報。麻省理工的學者 奧爾森強調,業界需要加快在直升機之間普及這套 系統,「新技術正是為防止這類意外而設計」。 TCAS自1950年代面世以來,已經成功防範多 宗空難。國內最後一宗涉及客機的嚴重空難發生於 1986年,當時一架墨西哥客機與私人飛機在加州上 空相撞,釀成逾80人死亡。 本報訊 總統特朗普在沒有證據的情況 下,批評拜登政府錯誤推行多元、公 平與包容(DEI)文化,間接需為這次 空難負責。特朗普指責前政府降低招 聘條件,允許患有嚴重智力障礙、聽 力或視力有問題、甚至肢體癱瘓的人 擔任空中交通管制員,影響了飛行安 全,又質疑涉事直升機的駕駛員有否 配戴夜視鏡,堅稱「飛行員有問題」。 美聯社報道,特朗普30日在白宮 回應空難時,雖然承認討論原因為時 尚早,也呼籲民眾為死難者祈禱,但 很快就把事件牽扯至政治,批評拜登 政府推行DEI計劃,鼓勵聯邦航空管 理局(FAA)聘請身心有問題的員工, 以至於「嚴重智力障礙、精神問題和有 其他身心問題」的人,甚至聽力或視力 有問題、全身癱瘓、患有癲癇以及侏 儒症的人都能入職。當記者追問為何 他認為空難與多元文化有關,特朗普 堅稱因為「我有常識,不幸地很多人沒 有」。 白宮表示,特朗普已經簽署另一 份行政命令,要求聯邦航空機構停止 推行「覺醒政策」。出席記者會的副總 統萬斯、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也 附和特朗普。期間特朗普點名指責拜 登時代身為同性戀的運輸部長布迪治 (Pete Buttigieg),形容對方是「災難」。 布迪治迅速在網上發文反駁,強調總 統在這個時刻應該「領導(國家)而不是 撒謊」,特朗普的言論「卑鄙」。 在記者會上特朗普還說,懷疑直 升機機師當時沒有配戴夜視鏡,「飛行 員有問題」,而且直升機的飛行角度 「難以置信地糟糕」。他又讚揚航空交 通管制員必須是天才,普通人不能勝 任這份工作。殘疾權益組織回應時批 評特朗普「推卸責任」,不應在沒有證 據的情況下,只顧宣揚自己的政治理 念。國會非裔黨團也發表聲明,形容 特朗普的言論非但不實,更顯示共和 黨企圖分化國家。 本報訊 低空飛行TCAS防範系統無效 特朗普狠批多元文化肇禍 無端指摘FAA聘智障空管員 ■初步報告顯示,列根機場出事當晚,指揮 空中交通人員由一人身兼兩職。 華盛頓郵報圖片 ■專家認為,客機與直升機在數百呎的低空相撞, TCAS系統無法發揮防範功能。 網上圖片 失事前通訊似無異常 19秒之後兩機空中相撞 空難30秒前塔台呼叫軍機避讓民航 空管安排不符要求 事發當晚一人兼兩職 ■調 查 人 員 表 示,在空難前一 兩分鐘空中交通 管制員曾提醒有 民航機降落,指 示直升機避讓, 但最終未能避免 悲劇。 美聯社 近年來,當局已在芝加哥、達拉 斯等地採取措施,關閉或減少使用交 叉跑道,藉此降低地面擁擠的風險。

A4 01.31.2025 星期五 美國新聞 位於維州阿靈頓的華盛頓列根國 家機場(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是距首都華盛頓特區 最近的一座民用機場,主要飛行國內航 線。雖然該機場是美國最擁擠的航空樞 紐之一,但國會不顧當地議員的警告, 於去年批准該機場起降更多的國內航班。 根據《紐約時報》和全國公共廣播電 台(NPR)官網的報道,去年5月,不顧 馬里蘭州、維州及華盛頓特區一些議員 的反對,作為一項撥款1050億元用於聯 邦航空事業的法案的一部分,國會以壓 倒性票數,批准讓列根機場承擔更多的 運輸量,給已極為繁忙的機場新增5個長 途往返航班,當地一些議員此前曾警告 說,此舉將會引禍上身。 聯邦運輸部於去年12月份將時段授 予包括阿拉斯加航空、美國航空及聯航 在內5家公司,用於這些公司將旅客從列 根機場運送至包括聖安東尼和西雅圖等 西部目的地。這些新增航班預計會在數 周之後開始執飛。 近年來,不少人一直對列根機場地 區擁擠的空域表示擔憂。維州民主黨籍 參議員凱恩(Tim Kaine)在接受NPR採訪 時說,他對列根機場的擁擠狀況及機場 方面是否有足夠多的空管員表示擔憂。 根據機場管理當局提供的資料,去年每 月有超過23000個航班從列根機場出發, 每天平均為812個。而根據華盛頓大都會 機場管理局的數據,在去年1月至11月之 間,進出列根機場的旅客人數超過2400 萬人。 在國會於去年批准增加進出列根機 場航班之前及之後的幾個星期,該機場 發生過好幾次客機險些碰撞的意外事 件。 本報訊 陸軍表示,這次與民航客機相撞的 黑鷹直升機當時正在訓練,由於其隊伍 需經常接送內閣成員、國會議員和其他 貴賓,因此日夜都要受訓維持身手。在 這次空難中,直升機上共有3名官兵喪 生。 《紐約時報》報道,涉事的直升機陸 軍第12航空旅,駐紮基地設在維珍尼亞 貝爾沃堡(Fort Belvoir),機組人員均經 驗豐富,平時常在列根機場附近的空中 走廊日夜演練。陸軍官員30日表示,第 12航空旅可以比喻為政要的VIP出租車, 協助維持「政府持續」運作,包括遇到緊 急情況時,將內閣官員秘密送到安全地 點,2001年發生911恐襲後便曾執行同類 人物。有見及此,這個單位需熟悉周邊 空域,而且飛行能力也需長期保持。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 視像聲明中形容,這次空難是悲劇,除 了民航客機上的64名乘客外,黑鷹直升 機上也有3名官兵喪生,其軍階分別為 上尉、一級准尉一級上士。赫格塞斯表 示,第12航空旅在首都地區肩負特殊使 命,包括支援五角大樓。 兩名陸軍官員則證實,直升機上3人 罹難後,目前只發現1人的遺體,軍方會 首先通知死難者親屬,然後才向外界公 開其身分。這次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截至30日下午,直升機飛行數據黑盒仍 未取出。 本報訊 無視列根機場安全風險 國會批准起降更多航班 接送政要需日夜受訓 黑鷹直升機3人殉難 ■國會被指不顧當地議員警告,於去年 批准列根國家機場起降更多國內航班。 法新社 ■陸軍表示,由於其隊伍需接送內閣成 員、國會議員等和其他貴賓,因此日夜 都要受訓維持身手。 紐約時報圖片 連家屬等14人全罹難 兩教練曾是世界冠軍 花樣滑冰界空難中痛失英才 這次首都華盛頓附近的空難令花樣 滑冰界蒙受重創,已經公開的死者名單 顯示,機上14人是前往堪薩斯州參賽的 運動員、教練以及家屬,其中6人來自波 士頓的著名滑冰俱樂部,包括2名曾是世 界冠軍的教練,以及2名年僅十多歲的年 輕選手。 ▍本報訊 ▍ 綜合美聯社及《華盛頓郵報》報道,波士頓 花樣滑冰俱樂部首席執行官澤吉貝(Doug Zeghibe)30日證實,遇難者中的6人是俱樂 部成員,包括16歲選手萊恩(Spencer Lane) 和其母親克里斯汀(Christ ine);13歲選手韓 金娜(Jinna Han)和其母親;以及曾於1994年 奪得雙人花滑世界冠軍的俄羅斯教練希什科 娃科(Yevgenia Shishkova)和諾莫夫(Vadim Naumov)。在這6人當中,萊恩原籍韓國,經 領養後來美定居,諾莫夫和希什科娃科既是運 動搭檔也是夫婦。 除了波士頓的花樣滑冰俱樂部外,費城、 首都華盛頓地區也有花滑運動員和教練喪生, 其中包括年輕時曾代表前蘇聯參賽、移居美 國後在華府俱樂部執教的沃良斯卡婭(Inna Volyanskaya)。澤吉貝表示,這次14人前往堪 薩斯州威奇托(Wichita)參加美國花樣滑冰錦標 賽,賽後又出席培養明日之星的國家發展訓練 營,不料回程時遭遇不測。 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籍教練諾莫夫和希什 科娃科的23歲兒子也在機上,但澤吉貝表示, 這名年輕人26日完成賽事後,已在翌日先行啟 程。 領養萊恩的祖父母表示,孩子出生於韓 國,10個月大時加入他們的家庭,因在互聯網 上看到花滑而愛上這項運動,去年底在另一場 賽事中贏得獎牌,因此這次應邀到威奇托參加 集訓。紀錄顯示,萊恩29日結束訓練後曾在 Instagram發文,表示「很高興有資格參加國家 發展訓練營」,甚至飛機起飛前還上傳了自己 在機艙的照片。養父表示,萊恩的性格討人喜 歡,在俱樂部與其他人關係很好。 同屬韓裔的韓金娜今年只有13歲,澤吉貝 讚揚她年紀輕輕已展現潛力,未來或能參加奧 運,而且「在滑冰場外也是個很好的孩子」。韓 金娜的教練則透露,這名女孩異常勤奮,從4 歲開始接觸滑冰至今,每天都會與父母在俱樂 部逗留10個小時,每周訓練6天,甚至休息日 也會來看別人訓練。 教練又說,韓金娜的父親從他人口中得悉 噩耗後,曾經來到俱樂部的溜冰場,眾人陪 他回家,「與所有滑冰運動員一起度過整個晚 上」,然後在30日清晨驅車前往華盛頓。 美國花滑協會30日也發表聲明,對事件深 表悲痛,花滑協會將下半旗致哀,接待處也擺 放鮮花,並列出罹難成員的照片,不少民眾弔 唁時都悲從中來,忍不住相擁安慰。 波士頓花樣滑冰俱樂部將按原定計劃,3 月25日至30日在市內舉辦世界錦標賽。愛沙尼 亞首都塔林30日也會繼續舉行歐洲錦標賽,期 間會為罹難者默哀1分鐘。 ■這次空難令花樣滑冰界蒙受重創,死者名單顯示機上14人是前往參賽的運動員、教練及家屬, 當中6人來自波士頓的著名滑冰俱樂部。 美聯社 除了波士頓的花樣滑冰俱樂部 外,費城、首都華盛頓地區也有花滑 運動員和教練喪生。 華裔花滑新星 與奪冠搭檔同葬身空難 這次在首都華盛頓附近的空難中喪生的華 裔女孩安吉拉˙楊(Angela Yang),本身來自維 珍尼亞,入讀德拉瓦大學後依然在運動場上表 現奪目,兩個月前才贏得另一場比賽,原本前 途無可限量,但這次卻與奪冠搭檔以及教練一 起遭到厄運。 綜合Delaware 0nline及英國《每日郵報》報 道,安吉拉˙楊與雙人賽搭檔凱伊(Sean Kay) 去年11月嶄露頭角,這次前往堪薩斯州參賽並 且集訓期間,曾在社交網站分享經歷,也期 待明年再此出席,不料言猶在耳便與世長辭。 這次空難發生時,教練基爾薩諾夫(Alexandr Kirsanov)也在機上。 其實在29日起飛前數小時,安吉拉˙楊曾 在社交媒體留言,並且附上多張照片,表示訓 練營十分有趣,隨著活動結束,她已開始掛念 朋友和所有教練,期待眾人可以明年再聚。安 吉拉˙楊又說,在堪州期間樂趣無窮,與朋友 一起觀摩別人比賽,「希望能再看一次」。 楊安琪和凱伊這對搭檔都就讀於德拉瓦大 學,也是校內花樣滑冰俱樂部成員,去年11月 參加遴選賽,在多個項目均奪得冠軍。當時安 吉拉˙楊穿著粉紅色亮片連身裙登上領獎台, 與凱伊英姿颯颯,又形容兩人首次打入決賽就 有這麼好的成績,感到「十分開心」。 訓練這對年輕人的教練基爾薩諾夫今年46 歲,年輕時先後為俄羅斯、阿塞拜疆及美國參 賽,退休後除了栽培後輩外,也會為運動員編 排動作。其遺孀表示,目前仍在首都華盛頓等 候消息,搜救人員至今未找到丈夫遺體。本報訊 ■華裔女孩安吉拉﹒楊與搭檔凱伊一起葬身 空難。 每日郵報圖片 維珍尼亞州多方消息證實,這次首都華盛 頓附近發生的嚴重空難中,10多名死者來自州 內,包括北維州的花樣滑冰運動員,其中兩人 分別名叫愛德華˙周(Edward Zhou)和安吉拉 ˙楊(Angela Yang),從姓氏判斷相信是華裔。 綜合Insidenova及網上資料報道,來自維 州的遇難乘客中,不少是勞登縣(Loudoun)和 費爾法克斯(Fairfax)學生及其家長,他們前往 堪薩斯威奇托(WIchita)參加錦標賽和賽後的 訓練營,返回期間遭遇不測。目前證實的罹難 名單包括,俄羅斯籍的前世界冠軍兼教練希什 科娃科(Yevgenia Shishkova)和諾莫夫(Vadim Naumov);年輕運動員愛德華˙周、安吉拉˙ 楊、哈恩(Gina Hahn)、阿帕里西奧(Franco Aparicio)、埃弗利(Everly)、利文斯頓(Alydia Livingston)以及凱伊(Sean Kay);埃弗利和利 文斯頓的父母同告喪生。 資料顯示,愛德華˙周來自費爾法克斯, 曾在2022年前往喬治亞州參加錦標賽,並在青 少年男子組中獲得第四名,2024年也曾參加切 薩皮克公開賽。空難發生後,已有網民到他在 Instagram的網頁留言,也為其親友和滑冰教練 祈禱。 代表維州的民主黨籍眾議員蘇布拉馬尼亞 姆(Suhas Subramanyam)表示,俄羅斯裔滑冰 教練沃良斯卡婭(Inna Volyanskaya)也在事故 中喪生,已有民眾到她生前執教的溜冰場獻花 悼念。 勞登縣校區也表示,當地兩名韓裔滑冰運 動員萊恩(Spencer Lane)與韓金娜同樣遇難。 本報訊 美國航空一架民航客機在列根機場附近與 一架軍機相撞,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此次空難 的罹難者包括多名狩獵歸來的馬里蘭州居民。 根據《紐約時報》和英國《每日郵報》的報 道,多名參加這次狩獵之旅的馬州居民,在堪 薩斯州玩了幾天,他們穿著很保暖的衣服以抵 禦中西部寒冷天氣,並興高采烈地在樹林中徒 步行走,據介紹,他們是去那裡獵鴨的。 其中一名狩獵者是現年40歲的馬州居民斯 托沃爾(Michael Stovall),他與至少6名朋友一 起自堪州狩獵歸來,不料歸途中命喪空難。斯 托沃爾職業是名汽管裝配工,他酷愛戶外活 動,他的臉書頁面上都是他與妻兒及朋友參加 冒險活動的照片。馬州汽管裝配工工會Local 602於30日透露,該工會有4名會員在此次空難 中喪命,不過未公布他們的名字。 此外,在北卡州,包括4名青少年在內有 8人在參加一次狩獵之旅中,因搭乘的皮爾圖 斯PC-12飛機26日在該州德拉姆灣海岸(Drum Inle)以東大約4英里處失事而喪命。當地官員 證實已從飛機失事區域找到一具屍體,海岸警 衛隊稱,這架小飛機在突然消失前在雷達上被 發現行為失常。 這架飛機上的乘客包括企業家帕克斯 (Hunter Parks)及其女友、女友之子及帕克斯的 3位青少年朋友。在飛機失事前一天,帕克斯主 辦了一次狩獵探險活動。這3位青少年據信是東 加特利高中(East Carteret High School)的學生, 他們的身分已被確認。不過,失事飛機的飛行 員及第8位乘客的身分尚未被確認。 本報訊 馬州多名汽管裝配工 狩獵歸途中喪生 ■其中一名狩獵者是現年40歲的馬州居民斯 托沃爾。 紐約時報圖片 逾10名死者來自維州 其中兩人是華裔 ■來自維州 的死者包括 相信是華裔 的花樣滑冰 運動員愛德 華﹒周。 IG圖片

A5 01.31.2025 星期五 國際新聞 / 國際社會 敘利亞革命已經兩個多月,反 抗軍正在組建成新的政府,沙姆組 織(HTS)軍事指揮部表示,如今的事 實領導人沙拉(Ahmed al-Sharaa)擔 任臨時總統,他將組建臨時議會, 原本的舊憲法暫停,可能草擬新憲 法。 沙拉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化名 朱拉尼,直到革命成功後,才改名 他的本名。 沙拉在軍事會議上致詞時表 示,敘利亞的首要任務是「以合法 合法的方式」填補政府真空。他還 表示,必須透過臨時司法機構,防 止戰後的報復清算,以維護國內和 平,重建國家部門(其中最重要的是 軍事和安全部隊),並發展經濟基礎 設施。 沙拉承諾開始走向政治正軌, 包括召開全國會議、組成包容性政 府和最終的選舉,他認為選舉可能 需要4年後才能舉行。但沒有說明何 時選出新的立法機構,也沒有提供 過渡時間表的任何新細節。聲明宣 布,「沙拉已就任過渡階段總統」, 並將「履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總 統職責,並在國際會議上代表敘利 亞。」 該聲明還重申了先前解散巴沙 爾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及其 國家安全機構的步驟。這些消息是 在一場名為「宣布敘利亞革命勝利會 議」的會議上宣布的。消息公布後不 久,大馬士革市中心明顯可以聽到 慶祝的槍聲。 護士病重身亡 死前接觸44人 烏干達首都爆埃博拉 ▍本報訊 ▍ 坎帕拉衛生部指,該病人為一 名男護士,在出現發燒症狀 後,最初曾到多家醫療機構求診, 包括其工作的醫院(Mulago referral hospital)。部門指病人出現多重器 官衰竭,不久前在醫院去世,驗屍 結果證實感染埃博拉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烏干達病 例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發現,需要迅 速反應,已從緊急緊急應變基金撥 出100萬美元。該組織正派出高級公 共衛生專家等人員協助,並與開發 商協調,將部署仍在實驗階段的候 選疫苗作為應對措施。 坎帕拉是個擁有超過400萬人口 的擁擠城市,也是通往南蘇丹、剛 果、盧旺達和其他國家的樞紐,在 追蹤病例接觸者上存在挑戰。 烏干達上一次爆發埃博拉疫情 是在2022年底,經過近4個月努力, 終控制病毒傳播後,疫情於2023年1 月宣告結束。 另外,剛果民主共和國正在調 查其西北部12宗懷疑感染埃博拉個 案,當中7人死亡,部分檢測結果呈 陰性。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種由埃博拉 病毒引起,因在埃博拉河附近發現 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通過密切接觸受 感染動物而傳到人類。隨後通過人 際間傳播,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 (通過破損皮膚或黏膜)感染者的血 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 及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 境。經性接觸傳播的埃博拉病毒病 個案亦曾出現。 患有此病的人會在2天至3周內 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 嘔吐、腹瀉以及出疹等症狀。病情 之後會進一步惡化為肝衰竭、腎衰 竭,步入此階段,病人或會出現體 內、體外出血現象,並可能在首個 症狀出現後的6至16天內因血容量過 低或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埃博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約為 50%。在以往疫情中出現的病死率 從25%到90%不等。 ■坎帕拉近日爆發埃博拉病毒。圖為中央商務中心繁忙的納米倫貝路鳥瞰 圖。 路透社 針對Googl e於 27日表示, Google Map將在美國地理名稱 系統中將「墨西哥灣」(Gu l f o f Mexico)改名為「美國灣」(Gul f of America)。墨西哥總統辛鮑姆 (Claudia Sheinbaum)30日公開表 示,Google接受美國總統特朗普 的要求為「墨西哥灣」改名是錯誤 做法。 辛鮑姆指出,墨西哥政府反 對Google Map改名,指美國不 能單方面改變與古巴、墨西哥共 用水域的名稱。據Google日前表 示,這項變更將只會反映在美國 地區,墨西哥仍將保留「墨西哥 灣」的名稱。在這兩個國家以外的 地方,使用者將在Google Map上 同時看到這兩個名稱。 辛鮑姆在信中重申,據《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名稱變更」 只適用距離美國海岸線12海浬內 範圍,並要Google向美國的墨西 哥裔民眾,提供墨西哥版地圖。 墨西哥總統致函Google 抗議 「墨西哥灣」 改名 受電詐禁錮風波重創旅遊業 的泰國,政府內閣原則上批准修 訂打擊技術犯罪條例的緊急措施 議案,進一步加強打擊電騙活動。 當局指,前年實施的條例, 在多方面仍存在權限不足以及處 罰規定缺失的情況,今次修例, 會提升對與犯罪行為相關的P2P (一種網路技術和網絡拓撲結構) 平台的執法權限。增加電信運營 商的責任,要求停用與犯罪行為 相關的SIM卡;加重對P2P平台以 及為犯罪分子開設賬戶的銀行的 處罰及加重對洩露個人信息行為 的處罰。 草案在內閣批准後,一旦在 政府憲報上公布,即可立即生 效。這一過程不會超過30天,預 計將在下月正式實施。 泰加 國強 緊打 急擊 修電 法信詐騙 敘利亞反抗軍領導人沙拉任臨時總統 科學家將標誌人類面臨生存威 脅的「末日鐘」(Doomsday Clock)撥 快一秒,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 (midnight)只剩下89秒,是歷來最 接近的一次。 科學家形容末日鐘只剩下89秒 是向全球領袖發出的警告,指全球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危險的懸 崖,即使今年「末日鐘」只是撥前一 秒,都應被視為極端危險的訊號和 明確警示,若未能及時做出應對扭 轉現時的情況,只會增加發生全球 災難的可能性。 2024年,氣候變遷引發的熱浪 席捲全球,並帶來破紀錄的高溫和 嚴重後果。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 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表示,2024年1月 至11月的數據,已證實今年是有記 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凸顯了全球暖 化問題的緊迫性。 2024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 署發布的北極報告指出,北極地區 的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據 20個永凍土監測站的數據顯示,共 有9個站點今年記錄到歷史最高溫 度。這意味著深埋在永凍土中的有 機物質正在解凍,並被分解成二氧 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釋放到大 氣中。此外,高溫不僅抑制了植物 生長,還加速了微生物分解有機物 的過程,進一步加劇溫室氣體的排 放。再加上頻繁發生的野火,北極 苔原已經從吸收碳的「碳匯」轉變為 排放碳的「碳源」。 有科學家還發現冰凍數萬年的 古老「殭屍病毒」因此解封,而且還 能感染微生物,可能造成新的疫情。 除了氣候變化和疾病威脅外, 過去一年顛覆性的科技發展,令全 球變得更加危險,包括人工智能在 軍事上的應用,加上進入第三年的 俄烏戰事和中東地區衝突持續,都 帶來更大的核威脅。 科學家又特別提到,中國、美 國和俄羅斯,有集體能力摧毀文 明,認為這三個國家有首要責任, 把全球由懸崖邊挽救回來。「末日 鐘」由總部在芝加哥的非政府組織 「原子科學家公報」設立,象徵人類 有多接近自我毀滅。該組織由愛因 斯坦(Albert Einstein)和發明原子彈 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等科學 家於1945年創辦。 人類生存危機加劇 「末日鐘」 撥前一秒 ■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只剩下89 秒。 路透社 在日本有「黃醫生」(Doctor Ye l low)之稱的新幹線軌道檢查 車,由於行駛時間不對外公開, 被許多日本民眾認為「看到它就能 帶來好運」,備受民眾喜愛。而JR 東海新幹線的「黃醫生」T4列車, 預計於1月退役,近日結束「最後 一舞」。 T4列車是以新幹線700系電 聯車為基底車輛所開發,它與 2005年亮相的JR西日本「黃醫生」 T5列車,一同行駛於東京至博多 路段,並在行駛途中檢測鐵軌和 電子設備,最高時速可達270公 里。由於該列車每10天才會耗時 兩天往返東京站與博多站一次, 行駛時間不對外公開、難以掌握 行蹤,罕見的身影也讓日本鐵道 迷和民眾流傳著「看到黃醫生就會 帶來好運」說法。 隨著車體老化,JR東海在最 新的商業電聯車「N700S」搭載檢 測系統,建構出可在商業運行同 時進行檢測的新機制,如此一來 也讓「黃醫生」存在的必要性降低。 T4列車28日從東京站出發前 往博多站,並在29日返回東京, 結束最後一次運行,各地民眾及 鐵道迷聚集在沿線車站,向「黃 醫師」道別。從今年2月開始,東 京至博多路段的鐵道檢測作業將 由JR西日本的「黃醫生」T5列車接 替,預計運行至2027年。T5列車 後,鐵路檢測作業將由搭載檢測 系統的「N700S」電聯車接手。 「黃醫生」 最後一舞 鐵道迷齊聚車站道別 ■「黃醫生」備受喜愛,許多鐵道 迷聚集在車站與其道別。網上圖片 非洲國家烏干達30日證實在首都坎帕拉錄得埃博拉病毒病 (Ebola Virus Disease)個案,目前已有一名護士感染身亡。當地衛 生部表示,已知其生前曾接觸44人,其中包括30名醫護人員。 已育三娃「夫妻」感情穩定 巴西女與布偶 「生」 四孩 ▍本報訊 ▍ 梅里沃妮近日宣布懷上了第四 個「孩子」,而孩子的父親 依然是她的婚姻伴侶布偶馬塞洛 (Marcelo)。37歲的梅里沃妮透露, 自己近期出現孕吐症狀並強烈渴望 吃番茄醬,於是決定驗孕,結果呈 陽性。 梅里沃妮和馬塞洛曾在2023年 12月迎來了她的「雙胞胎女兒」, 名為馬塞拉(Marcela)和艾米莉亞 (Emilia),這二位布偶女兒已經是 家庭的一部分。現在,梅里沃妮透 露,第四個「孩子」即將加入她的家 庭,家庭成員目前已經包括兩歲的 布偶馬塞利尼奧(Marcelinho)。 梅里沃妮的母親在得知她的症 狀後,建議她驗孕,並記錄下了她 發現測試結果陽性的激動時刻。梅 里沃妮展示了自己的測試過程,當 她發現結果為陽性後,她高興地跳 了起來並立刻與丈夫馬塞洛分享了 這一消息。 對於即將迎來第四個「孩子」, 梅里沃妮表示震驚,她以為不會再 懷孕了,尤其是雙胞胎的出現已經 讓她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居然又 來一個」。她的丈夫馬塞洛對此則表 示擔憂,稱自己不希望再有更多的 孩子,甚至開玩笑表示自己現在必 須找一份新工作來負擔家庭的開銷。 梅里沃妮也表示,儘管她和馬 塞洛對新寶寶的到來有些許擔憂, 但他們依然會給予新生命滿滿的愛 和支持。 消息引發了熱議,許多人對此 表示難以置信,並在評論中發表看 法,「這不可能吧,夥計」、「他肯 定很激動,能再次當父親」、「這 個世界瘋了,我們要陪著她玩過 家家嗎」、「她在自己的世界裏挺好 的」…… 儘管這段婚姻並非傳統形式, 但梅里沃妮與布偶們的生活已經 成為她的日常。隨著「新孩子」的到 來,這個特殊家庭無疑將在未來迎 來更多關注和挑戰。 ■梅 里 沃 妮(右)與 布偶馬塞 洛是一對 「夫妻」。 網上圖片 巴西一名女子梅里沃妮(Meirivone)與布偶結婚,引發外界熱 議。而她近日再度宣布,自己懷孕了,與「丈夫」將迎來第四個「孩 子」。 烏干達上次爆發埃博 拉疫情,143 名感染者中 有 55 人死亡,其中包括 6 名醫護人員。 梅里沃妮與布偶馬塞 洛於 2018 年「結婚」。 沙拉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