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我們有辦法 經美國環境保護局 EPA 嚴格認証 , 殺滅細菌 , 病毒及致病源高達 99.9% 美國專利技術兩層乾霧施工程序 : 第一層 : InstaPure 冷霧殺菌消毒劑 透過高壓噴霧機 , 噴灑乾霧 , 產品經美國環境保護局認証 , 不含有毒成份。經高壓噴霧噴灑 , 其粒子以7.5微米大小 , 能即時遍佈室內每個角落及裂縫 , 能迅即殺滅室內空氣中對人體的有害霉菌 , 細菌 , 病毒及致病源。經乾霧徹底消毒淨化的潔淨環境 , 其室內空氣潔淨程度 , 可媲美醫院的潔淨病房。 第二層 : EverPure 抗微生物滋生塗層 透過高壓噴霧機 , 噴灑 EverPure 抗微生物滋生塗層乾霧 , 它能以分子狀態黏附著室內物料表面 , 包括牆壁 , 天花 , 地毯 , 門窗等。以確保若有新進 入室內的致病源 , 當其沉降在已處理的表面時 , 致病源便會被剌破細胞壁膜而死掉 , 而不會令人們生病。 經美國環境保護局 EPA 嚴格認証 , 殺滅細菌 , 病毒及 致病源高達 99.9% 掃描登記 , 即享有$50折扣優惠 www.mypureenvironment.com www.moremallda.com 查詢熱線 :650-808-8884 住宅及商業單位服務收費表 : 由$0.40至 $1.25每平方尺 ( 視乎單位面積而定 ) 每單服務工程最低收費 $1,560.00 你的居所曾發生過漏水嗎 ? 常發生漏水的地方包括屋頂或車房屋樑 , 窗框邊 , 廚房洗碗盤櫃 , 浴室洗手盤櫃 , 馬桶 , 淋浴間 , 姻親房牆腳及地基土 庫由於水浸過建築物料後 , 便很容易令黴菌滋生 ! 產生帶黑灰色 , 含有異味的黴漬。 黴菌在室內和室外均能生長,孢子粉隨空氣流動,遇有相應環境會黏附物體表面並迅速繁殖蔓延,並釋放出難聞氣味、 刺鼻的異味 , 可嚴重影響兒童及長者的健康。黴菌毒素可以是有毒的,致癌的,和損傷人體免疫系統的。 受感染症狀包括: 流鼻涕,哮喘,皮疹,頭痛, 疲勞 , 惡心 , 腹瀉 , 咽痛 , 記憶流失 , 肺部出血 , 嘔 吐 , 肌肉疼痛 , 關節疼痛 , 抑鬱。 霉菌經常出現的地方: * 廚房及衛生間洗滌盤底 * 衣柜內 * 浴室天花 * 車庫天花 * 屋頂 ATTIC 閣樓木樑及保溫棉 * 屋底 CRAWL PLACE 木結構 C8 03.03.2025星期一 副刊 兩年多過去,張婷以島 為家,每年有約三分之一的 時間駐島,與三沙市海洋保 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一起, 在保護中心建立檢驗室、孵 化室,配備顯微鏡、離心機、 生化分析儀等設備,聘請國內 海龜研究專家指導並參與做好 海龜救助保育工作……海龜救 助能力明顯提升。 張婷的科研工作不斷深 入、成果頻出——她主持了海 南省研究生創新項目「西沙群 島綠海龜產卵場現狀與生境評 價研究」,並作為第一參與人 完成了「西沙群島綠海龜繁殖 種群生態監測」等項目。 此外,她還以第一或共一 作者身分發表了7篇高水平論 文,填補了中國海龜產卵場棲 息地污染現狀調查的學術空 白。 令她更有獲得感的是,南 海海龜的生存狀況不斷好轉, 洄遊產卵的數量不斷增加。從 2020年起,他們發現了被標記 過的海龜重回島礁產卵的痕 跡。這說明,這個安全舒適的 家園,得到了海龜的認可。 張婷意識到,保護海龜不 僅要對傷病海龜進行救助,還 應通過增強公眾對海龜的保護 意識,為牠們營造更好的棲息 環境。她和其他志願者一起編 寫海龜保護手冊,舉辦「世界 海龜日」「海龜嘉年華」等主 題活動,參與「海龜課堂進校 園」「海龜保護進漁村」等特色 活動,並深入三沙、文昌、瓊 海、萬寧、儋州等市縣基層開 展海龜保護宣講。 張婷還獲得了2021—2022 學年度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 金。她表示,將把研究方向從 產卵場和棲息地轉向海龜本 身,在種群數量、健康程度、 生存質量等方面開展基礎性研 究,為中國海龜保護工作進一 步摸清「家底」、充實數據。 十年前,張婷考入海南師範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她的理想是 畢業之後回到山西老家,當一名中學教師。十年後,張婷沒有回 家,她2014年加入海龜救助志願團隊,有了一個更大的「家」,也 有了新的理想。《海南日報》報道,如今,張婷成為海龜野外生態研 究領域的知名青年學者,她全身心投入海龜救助保護工作,圍繞 海龜種群現狀、種群遺傳學、基礎繁殖生態學、產卵場分布和環 境質量評估等主題開展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十年守護 愛滿 「龜」 途 海龜是海洋旗艦物種,在生態平 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張婷 介紹,約半個世紀前,環海南島有 多處海灘是海龜產卵繁殖的場所。 後來,由於受人類活動的干擾,海 龜資源持續衰退,種群數量明顯減 少,主要棲息地特別是產卵場嚴重 萎縮,許多歷史上有過海龜產卵記 錄的地點已多年沒有海龜洄遊產卵。 這一切並非危言聳聽,根據世 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瀕 危物種紅色名錄,綠海龜被列為「瀕 危」物種,玳瑁和大西洋麗龜被列為 「極危」物種。 保護海龜迫在眉睫!2013年, 海南師範大學副校長、龜鱉類研究 專家史海濤和博士林柳牽頭創建國 內高校首個海龜救助站,同時啟動 「愛的龜途」海龜保護志願服務項 目。張婷是救助站志願服務團隊的 首批成員之一。 剛開始,張婷對海龜一無所 知。當第一隻受傷的海龜被邊防部 門送來時,她和同伴們頓感手足無 措——那隻近100斤重、腹部有明顯 創口的海龜奄奄一息,處於脫水狀 態。 彼時,海龜救助站設施也比較 簡陋,志願者們只能硬著頭皮接待 這位「病人」。大家兵分幾路忙起 來:有的給海龜輸液增加其體力; 有的就近尋找海水為海龜搭建「病 床」;有的趕往農貿市場買來果蔬和 肉類為海龜補充營養…… 「當時可借鑒的成功救治海龜 的案例不多,儀器、藥品也短缺, 面對一隻隻傷情各異的海龜,只能 邊查材料、邊開展工作、邊積累經 驗。」張婷說,那時志願者們經常聚 在救助站給海龜「會診」。 張婷頗為動容:「大家幾乎將所 有課餘時間都給了海龜。有一次, 一隻海龜病重,需要幾分鐘觀察一 次呼吸,我們幾人24小時輪流值 班……」 慢慢地,這群「門外漢」摸到了 門道,除了掌握輸液、驗血、做B 超等基礎技能,不少人還掌握了「海 龜醫生」的本領——設法幫吞食塑料 的海龜將異物排出體外;給體表受 傷的海龜消毒;對確診肺炎的海龜 進行隔離治療;將肉和菜榨成汁, 用軟管給進食困難的海龜灌餵。 張婷笑稱,病了的海龜和孩子 一樣,有脾氣、會撒嬌。他們只得 為這些「患者」量身定製食譜:「胖 胖」不吃胡蘿蔔,「果果」更愛吃蔬 菜…… 後來,救助站運行日臻成熟, 張婷等人收治的海龜累計超過100 隻。她開始嚮往到海龜出生的地 方,看看牠們真正的家園。 2017年考上碩士研究生後,張 婷多次與老師赴西沙群島,開展海 龜繁殖及棲息地等方面的調查研 究,為更好地開展海龜救助保護工 作提供數據和素材支撐。 上島之初,他們只能租住在漁 民的木板房裏,炒一盤青菜捨不得 動筷,常因為停水停電沒法洗澡, 還要應對高溫、高濕、高鹽分、高 輻射帶來的「極限挑戰」…… 即便如此,他們依舊選擇堅 守,白天沿著海岸線設立海龜保護 牌,晚上打著手電筒去沙灘上巡 護,悉心守護上岸產卵的海龜。直 到2021年三沙市海洋保護區管理局 進駐北島,工作條件才有所改善。 儘管辛苦,但張婷在島上目睹 了許多生動的場景,「為了產卵, 海龜忍受砂礫對腹甲的摩擦,一步 步爬上沙灘,挖出巢穴,把龜卵產 在最適宜孵化的位置……從牠們身 上,我看到了一種本能,就是母 愛」。 也是在島上,他們與海龜形成 了更深刻的情感聯結。海上情況複 雜,大船時常無法靠岸,師生和管 理局的工作人員經常只能「大船轉 小船、小船轉舢板、舢板轉人工搬 運」,合力將一隻隻上百斤的海龜送 回保護中心診療。久而久之,海龜 也對他們產生了信賴,只要看到有 人向養殖池走去,就會搖頭擺尾表 示歡迎。 一次,一隻海龜上岸產卵,卻 因一側後鰭受傷而無法挖巢,連續 兩三個晚上都無功而返。看到這種 情況,在場學生匍匐靠近,嘗試提 供人工輔助。 那晚,月光明亮,沙灘上上演 了這一幕:一人一龜,一左一右, 一個舒適的巢穴很快「竣工」,數百 枚瑩潤飽滿的龜卵順利產下。 青年學者全心救助保護野生海龜 幸海 苦龜 工產 作卵 獲漸 認增 可 ■張婷正在救助海龜。圓圖為在三沙市北島剛孵化的小海龜。 新華社 ▍本報訊 ▍ 環境改善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