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03.03.2025 星期一 特別策劃 特朗普上台僅僅一個多月,就先後兩 次發布行政命令對華加徵關稅,首 先是宣布對全部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的 關稅,這項行政命令於2月4日生效。緊接 著又下令自3月4日再加徵10%關稅,累計 徵收20%關稅。高額關稅將給中國經濟成 長前景帶來一些衝擊,中方在表達譴責的 同時也啟動反制,宣布自2月10日起對部 分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 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 車、輕便客貨兩用車加征10%關稅。雙方 一來一回,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戰 全面升級。 此外,特朗普有意將始於拜登政府時 期的對華科技限制進一步擴大。知情人士 透露,美國官員最近會見了日本和荷蘭官 員,要求這些盟友進一步加大對中國芯片 行業的限制。 儘管美國不斷加大制裁力度,中國的 芯片技術還是獲得了一定的進展。一項同 行評議研究顯示,與使用國產圖形處理器 的英偉達驅動的美國超級電腦相比,中國 研究的電腦性能提升了近十倍,這凸顯美 國科技制裁帶來的意想不到的結果。 另一方面,美國正在不斷尋求盟友聯 合抗衡中國。特朗普就職一天後,美國 新任國務卿魯比奧就在華盛頓主持舉行了 「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與澳洲、印度 及日本進行對話。這四國都對中國在國力 和軍力上升後在國際關係中越來越強勢的 行為深感關切和憂慮。此外,特朗普還與 日本首相石破茂發布聯合聲明,譴責了 「中國在東海試圖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 改變現狀」「中國在南海不法的海洋權益 主張、填海造陸軍事化及具威嚇性行徑」。 當然,北京不會坐以待斃,正在加 強對美國的軍事威懾力量,包括擴展核武 庫。五角大樓一份評估中國軍事實力的報 告指出,中國核武擴張的現階段目標是 在2030年前將核彈頭數量從目前的500枚 增加到至少1000枚。根據報告,中國大部 分新增的核彈頭都是針對美國本土的攻擊 能力,並且中國也可能在研發低當量核彈 頭,以威脅鄰近區域的美國軍隊及其盟友。 不過,儘管美中經貿關係日益嚴峻, 但雙方仍保留對話空間。2月21日,中國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應約與美國財長貝森 特舉行視頻通話,溝通中,雙方均認同兩 國經貿關係的重要性,同意就彼此關心的 問題繼續保持溝通。這說明,兩國經濟領 域的高層互動還會持續進行。 基於美中關係的複雜形勢,北京會提 出怎樣的應對策略,無疑是兩會期間的重 點議題。分析認為,會上可能會提出繼續 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加強區域經濟整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應對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制裁和封鎖等。 ▍本報訊 ▍ 在前幾日的對台工作會議上,全國政 協主席王滬寧發表了講話,內容有軟有 硬。他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 業,堅決打擊台獨分裂、遏制外部勢力干 涉,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同時推 動兩岸交流合作,支持大陸台商台企發展。 今年伊始,北京方面主動出擊,以旅 遊交流為突破口,宣布將恢復福建、上海 居民赴台團隊遊,力圖打破兩岸交流的限 制。這一舉措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 北京始終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但台灣方面沒有做出相對的積極回應,一 邊聲稱歡迎陸客團赴台,一邊又以與大陸 協商無進展為由推脫,任憑旅遊業者如何 呼籲和哀嚎,執政黨都不為所動。此外, 2020年初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政府禁止旅 遊團出境,至2022年底政府解除限制,唯 獨至今仍對大陸地區實施禁團令,可見台 灣當局對推動兩岸交流依然持消極態度。 上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動兩岸關 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表 述改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定不移 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不少分析認為,這一 增一減彰顯了北京反獨促統的堅定決心。 而今年適逢《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加上 台灣的領導人賴清德上任後持續推進「倚美 謀獨」、「以武謀獨」,北京今年的促統力度 可能更強,在繼續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同 時,也會堅定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 另一方面,雖然美方始終沒有放棄「以 台制華」的戰略,但基於美國新任總統特朗 普目前對戰爭持有明顯的規避態度,美中 有機會通過談判以及交易,就台灣問題達 成新的共識,即所謂的「第四公報」。 從近段時間地方 兩會的召開情況來 看,多地人代會因人 事調整延期舉辦。比如,青島市第十七 屆人大第四次會議2月11日閉幕,會議從 宣布延期到正式召開,中間隔了20天。會 上,擔任代市長不足一月的任剛當選市長。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山東青島,雲南 省紅河州蒙自市、雲南省玉溪市、廣東省 清遠市、重慶市巫山縣、福建省龍岩市上 杭縣等地的兩會也延期召開,數量相對往 年較多,且這些地區亦有重要人事調整。 其中,清遠市、上杭縣的人事變動和政府 「一把手」有關;蒙自市法院院長作了調 整;巫山縣的人事變化涉及縣長和檢察院 檢察長;玉溪市黨委、政府「一把手」均發 生了變動。 地方人代會延期的原因,一般和人事任 免有關。根據地方組織法規定,人大閉會期 間,行政首長因為其他原因不能履職時,人 大常委會可以依法任命一位副職代理行政首 長行使職權。而行政首長人選的確定,只有 等到同級人大召開時,按照規定程序選舉任 命後,才能「去代扶正」。 當人代會有人事選舉事項時,若相 關人選尚未得到最後確定,為確保 未來不再重複開會,會議往往會延 遲幾天。 對台方略「硬中有緩」 ■圖為2 0 1 9年6月2 9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 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 大阪舉行會晤。 中新社 今年延續了去年的反腐力度,前不久閉 幕的中共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 四次全體會議,依舊強調要「一刻不停懲治 腐敗」。相比去年提出深化金融、國企、能 源、煙草、醫藥、基建工程和招投標等領域 的腐敗問題,今年新點名了消防、高校、體 育、開發區等領域。 開年至今,幾大重點領域的反腐已開展 得如火如荼。首先,伴隨著解放軍的反腐風 暴,軍工系統接連發生高層人事震盪。由軍 工央企中國船舶集團承建的全球首艘電磁彈 射兩棲攻擊艦「四川艦」才剛下水,集團就 傳出易帥消息,前董事長溫剛已神隱逾兩個 月,集團二把手杜剛同樣久未露面。航空系 統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郝照平及副 總經理楊偉的簡歷已被官網撤下,前者是火 箭與導彈專家,後者是殲-20隱形戰鬥機的 總設計師。此外,湖南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前 黨委書記焦繼革因嚴重違紀違法正在受查; 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被免職,其工信 部副部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等職務也一 併被撤。 金融領域的反腐風暴也在持續發 力,據不完全統計,開年 至今已有12位金 融高管落馬,這些人中,有 的正在受查,有的已被處分。而被 中紀委頻頻點名的醫療反腐更是 重中之重,中央電視台近期播出 專題片,大篇幅曝光了廣東省茂 名市高州市醫院原院長王茂生收 受2億餘元人民幣,回扣的案例。 回顧2024年,至少超350名醫藥 衛生系統官員被查,其中不乏院 士、廳官、三甲醫院書記院長、 藥企董事長。從當前信號來看, 今年的反腐力度只會 更強。 持續反腐 劍指多個領域 人事變動 多地人代會延期 美中博弈軟硬相濟 關稅戰難免 既有對抗也有溝通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將分別於3月4日、5日在北京召開,今年中國面臨更為複雜的形勢, 對外受到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的制掣,對內是青年就業壓力、少子化危機、老齡化加速等民 生問題,但挑戰中也有機遇,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硬軟實力已有顯著提高。本報今起推出特別 策劃,從多方面解碼兩會期間的關鍵議題,以饗讀者。 聚焦兩會 政治篇 2025 美對華禁令陸續出台 加徵10%關稅 疊加10%關稅 限制對華投資 調查進口銅 徵收中國製船舶附加費 調高鋼鐵關稅 自2月4日起,對所有中國輸美產 品加徵10%關稅 自3月4日起,對華徵稅在10%的 基礎上額外徵收10% 《「美國第一」貿易政策備忘錄》簽 署,進一步限制與中國的雙向投 資 調查是否可能對進口美國的銅徵 收關稅,此舉為制止中國借助銅 產業發展自身勢力 計劃對抵達美國港口的中國製造 船舶徵收150萬美元附加費,即 使船不是中國製造,只要海運商 旗下有中國製造船,也會被收取 附加費 3月4日起,調高進口美國的鋼鐵 和鋁關稅至25%, 金屬關稅稅率也有 可能成為下一個目 標 ■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對台工作會議並 發表講話。 新華社 特稿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美中之間 的正面交鋒已經開始,美方持續施 加壓力,包括提高關稅、實施科技封 鎖,中方則以強硬姿態予以反制。這 些外部環境的不穩定因素,勢必對中 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北京 在外交上該如何布局,無疑是兩會上 的重要話題。 特朗普上台後兩次下令對 華加徵關稅,將給中國經濟成 長前景帶來一些衝擊。 ■2月13日, 特朗普在白宮 出席記者會, 要求相關部門 確定與外國貿 易夥伴的「對 等關稅」。 新華社 編者按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