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8 03.03.2025 星期一 特別策劃 根據美國智庫報告,衛星圖像顯示四川 艦飛行甲板長260米,寬52米,比現役 全球最大的美國級兩栖攻擊艦更大。相比 其他同類艦,四川艦的內部空間更寬闊, 可以容納數十架直升機和無人機,並搭載 登陸艇和超過1000名海軍陸戰隊員。新加 坡《聯合早報》指出,該艦是中國海軍發展 的第二種縱通甲板式兩栖攻擊艦,其體型 和噸位相當於一艘中型航母。 在四川艦之前,中國海軍已經建造了4 艘噸位略小的075型兩栖攻擊艦,而四川艦 的加入極大提升解放軍的登陸作戰能力, 該艦不但配備尾部塢艙,可以搭載氣墊登 陸艇執行傳統的搶灘登陸任務,而且寬大 的飛行甲板也有助於起飛大量直升機,並 在對手海岸防線後方實施垂直登陸,因此 具備三棲登陸能力。美國「動力」網站稱, 四川艦包括至少三座「紅旗-10」防空導彈發 射裝置、至少三座1130型近防砲系統以及 四套32管防禦火箭發射器。而「紅旗-10」旨 在攔截來襲巡航導彈和其他空中威脅。美 聯社指,四川艦代表中國海軍一種重要的 新海上戰力,不僅能夠執行從海上攻擊到 情報、監視和偵察等一系列任務,還可以 支持大型航空母艦打擊群的行動。 在持續增加艦艇數量的同時,中國海 軍也在逐步縮小與美國的火力差距。《商業 內幕》早前引述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 (IISS)分析指出,截至2024年底,美國海 軍擁有85艘裝備垂發系統的水面戰艦,垂 發系統單元總數達8400個;中國則擁有84 艘,垂發系統單元總數達4300個,與5年前 僅為美國1/5的情況相比,增幅顯著。 IISS海事研究分析師菲施巴赫指出, 美國海軍與中國海軍的火力差距縮小,主 要原因是美國軍艦老化、數量減少,同時 中國以更快速度推出新型軍艦。例如中國 擁有配備112個垂發單元的刃海級驅逐艦 等先進艦艇,而美國最大的垂發系統火力 來源——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正逐步退 役,新型軍艦的建造時程則不斷延遲。 中國海軍的快速發展引起了美國的關 注,五角大樓早前發表年度報告指,中國 海軍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擁有超過 370艘艦艇與潛艇,其中包括140多艘大型 水面戰艦,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400艘, 2030年則達435艘,增長集中於大型水面 戰艦。不過,俄國有智庫日前發表研究報 告,指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相比仍然明顯 落後,最少需要20年才能追上。報告稱, 美國海軍擁有11艘航母,70艘驅逐艦和33 艘大型兩棲艦艇,而中國海軍只有3艘航 母、48艘驅逐艦、11艘大型兩棲艦艇。 99A式坦克是陸軍新一代主戰坦克, 源自99式坦克的升級,是陸戰中的一把利 劍。其火力、防護、機動及信息化能力均 實現飛躍,被稱為陸戰王牌。 相對於其他坦克,99A坦克最大的改 變體現在發動機上,其最終功率可達1500 馬力,同時採用先進的電腦控制高壓共軌 電噴技術,效率更高更環保。坦克車重接 近55噸左右,單位功率接近28馬力/噸, 達到了與M1A2、「豹」2、「勒克雷爾」等西 方第三代主戰坦克同等水平。 雖然為保持彈藥通用性,99A坦克的 火砲系統與99式基本一致,仍採用125毫 米主砲。但性能有極大提升,能發射彈種 更多,威力更強大,密集度更高。而彈藥 的種類相比以前也要更多,可使用的彈種 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和 砲射導彈,彈藥基數41發,其中22發裝於 砲塔下的盤式自動裝彈機內。 除主砲外,坦克換裝了一挺12.7毫米 車長用高射機槍,有效射程為2000米,備 彈500發,而且可以從車內遙控射擊,從 而提高了防空能力。此外在火砲右側, 還搭載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2500 發。砲塔兩側各裝有5個82毫米煙幕彈發 射器,其發射形成的煙幕可以有效地隱蔽 和保護自己。 此外,坦克砲塔上還裝備了一種配備 有毫米波雷達的全新主動防護系統,其類 似於俄羅斯「競技場」、德國AWISS系統類 似的主動防護裝置,可用以探測來襲導彈 或火箭彈等武器,並在距離坦克10米左右 的距離發射榴霰彈將之摧毀。該坦克 的另一項突破還體現在信息化水平 上,其奠定了中國第一代陸軍裝備信 息採集、傳輸、處理、顯示與綜合的 基礎,實現了戰場態勢共用、協同攻 防、狀態監測、系統重構等功能, 而且軟件、元器件全部自主可控。 ▍本報訊 ▍ 空軍正在加速推進戰略轉型,殲-10C 戰鬥機日前傳出首次掛載霹靂-17超遠端 空對空導彈。這款過去主要由重型戰鬥機 殲-16搭載的高效能武器,如今出現在中 型戰鬥機上,令人猜測其可能對空軍戰術 及角色產生影響。與此同時,第六代戰機 殲-36第二次試飛,也引發外界關注。 保加利亞軍事網站指出,霹靂-17是 一種具備超視距能力的空對空導彈,射程 據估計可達300至400公里。其核心技術包 括先進的雙脈衝火箭或超燃衝壓發動機, 實現高效燃燒與長距離射程。同時,其制 導系統依賴於主動雷達導引頭與強大的抗 干擾數據鏈,即使面對電子戰干擾,也能 精準跟蹤目標。將霹靂-17導彈整合至不 同機型中並非易事,每架戰鬥機需定製化 的軟件與軟件調整,才能最大化發揮導彈 效能。此前,殲-16曾搭載霹靂-17,被視 為對敵方預警機、加油機等後勤機型的威 脅;而對隱形戰鬥機殲-20,外界推測其也 具備攜帶霹靂-17的能力。 觀察者網發表分析文章稱,殲-10C是 中國空軍中型單發戰鬥機,傳統定位為爭 奪制空權與對地攻擊,搭載超遠端導彈令 人意外,顯示空軍正探索全新戰術。若這 一組合被證明成功,殲-10C可執行遠距離 精確獵殺,改變其傳統作戰半徑,進一步 提升空軍的戰略價值。 空軍第六代戰機殲-36的第二次試飛, 也引發全球軍事觀察家的關注。專家指 出,殲-36未配備傳統穩定器,但仍能保 持穩定飛行,顯示其採用了先進的線 傳飛控技術,在減少空氣阻力的同 時,也進一步提升隱形性能。 空軍變戰術 從制空到遠攻 無人機領域發展已成為全球焦點,特 別是在飛翼無人機方面的進展迅速,引發 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軍事網站《戰 區》日前揭露,中國正在積極測試「攻擊-11」 匿蹤飛翼無人作戰飛機,並計劃將其應用 於未來的艦載部署、集群作戰,以及與有 人戰機協同作戰等任務。 地球觀測公司Planet Labs提供的衛星影 像,以及網上流傳的相關視頻顯示,至少 有2架「攻擊-11」無人機日前在新疆馬蘭空軍 基地頻繁活動。馬蘭基地長期以來一直是 中國測試無人機的重要樞紐,此次曝光的 衛星影像和視頻,進一步證實中國在飛翼 無人機領域的雄心。 「攻擊-11」無人機的首架原型機2013 年首次公開亮相,當時的設計匿蹤性能較 差。在2019年的北京閱兵儀式上,中國展 示一款經過全面改造的「攻擊-11」模型,顯 示這款無人機的匿蹤能力已大幅提升。「攻 擊-11」無人機的主要任務為打擊作戰,設有 兩處可攜帶彈藥的內部彈艙,同時也具備 情報、監視和偵察功能。此外,相關照片 顯示,該機還具備發射誘餌彈及進行電子 戰的能力,展現其多元化的作戰潛力。 外界普遍認為,「攻擊-11」無人機 未來將與「殲-20」匿蹤戰 機,組成有人與 無人機協同作戰編隊,以提升 整體戰力。自2019年以來, 中國也在積極研發「攻擊-11」 的艦載版本,未來可能部署 於航母、大型兩棲攻擊艦 上,將進一步擴展整體作 戰能力。 高空隱身殺手鐧 無人機是主 海軍戰力大幅提升 四川艦可攜帶更多武器裝備 聚焦兩會 軍事篇 2025 ■殲-10C戰鬥機傳統定位為爭奪制空權與 對地攻擊。 資料圖片 海軍發展去年底迎來里程碑事 件,由中國自主研製建造的首艘076型 兩栖攻擊艦——「四川艦」,在上海舉 行下水儀式。海軍方面表示,該艦是 增強海軍遠端作戰能力和促進目前轉 型的重要資產。軍事分析家指出,由 於排水量大,該艦可以攜帶更多武器 裝備,航程更遠,作戰能力更強,可 用於南海、東海等潛在軍事衝突。 陸軍新型坦克 防護能力實現飛躍 ■海軍遼寧艦編隊去年10月開 展遠海實戰化訓練,期間,遼寧 艦、山東艦編隊首次開展雙航母 編隊演練。 新華社資料圖片 ■珠海去年底舉辦的航展 上,大型無人作戰艇「虎鯨 號」首次公開亮相。 資料圖片 ■99主戰坦克2010年參加哈薩克斯坦聯 合反恐演習。 資料圖片 中國解放軍軍力增長情況一覽 來源:美國國防部報告 軍事 分支 未來目標 重要數據 發展重點 陸軍 空軍 聯合後勤 保障部隊 海軍 火箭軍 後備、準 軍事和民 兵部隊 現代化裝備升級,重 點加強聯合作戰訓練 快速現代化並標準化 無人機與飛機設備 提升戰略與戰術級後勤 效率,整合民用資源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 軍,增強遠洋作戰能力 推進戰略威懾能力, 開發新型洲際導彈 加強與正規部隊的互 通性及協調能力 長程聯合火力能力顯著提升 部分海軍航空部隊轉移至空 軍,增強指揮與控制能力 支持多模式運輸,保障部隊 和裝備運輸效率 超過370艘艦艇和潛艇,其 中包括140艘主力作戰艦艇 核彈頭數量在2024年超過 600枚,預計2030年達1000 枚 使用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加 強海上威懾力 到2049年成為世界 一流軍隊 建立綜合防空系統網 絡,實現更佳控制 戰時依賴軍事情報辦 公室和派遣中心 提升跨第一島鏈的作 戰能力 實現多樣化核力量, 增加升級選項 逐步提升指揮和控制 能力,加強協同作戰 美國海軍與中國海軍的火力差 距縮小,主要原因是中國以更快速 度推出新型軍艦。 ISS 海事研究分析師 菲施巴赫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