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11 05.01.2025 星期四 兩岸要聞 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的中國生物學家、高齡95歲的 屠呦呦近日獲選為美國國家科 學院新任外籍院士,由於此時 正值美中關稅戰,屠呦呦獲選 的消息引起熱議。 ▍本報訊 ▍ 據《北京日報》報道,美國國家科 學院當地時間29日公布新獲 選的120名院士及30名外籍院士名 單。除屠呦呦外,還有張復倫、張 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林芳華、 劉建國、劉軍、單舒鷗、沈康、周 集中等華裔學者獲選。截至目前為 止,美國國家科學院共有2662名院 士及556名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1863年成立 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是美國國家 科學、工程和醫學的頂尖組織之 一,擁有來自各個領域的知名學者 和專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和國家 科學獎章獲得者。而美國國家科學 院院士是美國的最高學術榮譽之一。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由被選 為院士的傑出科學家、工程師和醫 學專家組成,院士的選舉是基於「他 們在自己的領域內所做出的卓越貢 獻和對整個領域的重要性」,這些院 士是透過「對名譽和聲望的高度認可 而被選出來的」。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浙江寧 波人,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 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後,即被分 配到中國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 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 心主任,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 員,博士生導師。 她長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 研究,並以發現及研製新型抗瘧疾 藥物「青蒿素」及「雙氫青蒿素」而聞 名學界。2015年10月,屠呦呦一舉 獲得諾貝爾醫學獎,2017年又獲得 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 獲得官方頒發的「改革先鋒」稱號, 2 0 1 9年更被官方授予「共和國勳 章」。 屠呦呦發現的抗瘧疾藥物青蒿 素,在1980年代治癒了眾多病患,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將基於青蒿素的 複合療法作為一線抗瘧治療方案, 使非洲瘧疾致死率下降66%,5歲以 下兒童患瘧疾死亡率下降71%,拯 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研製「青蒿素」曾獲諾貝爾醫學獎 屠呦呦當選美科學院院士 美擬禁中國實驗室檢測電子產品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計 劃在5月22日進行表決,擬禁止由 中國、且被認定具國安風險的實驗 室,參與針對進口至美國的電子產 品進行安全測試與驗證,涵蓋項目 包括手機、攝影機、電腦等設備。 路透社報道,根據現行規定, 所有在美國市場販售的電子設備, 必須通過FCC的設備授權流程。然 而FCC主席卡爾指出,若有「不可 信任的實驗室」參與驗證,像是華 為、中興等受限企業的設備「趁機入 境」,形成安全漏洞。 卡爾說:「我們正在彌補國安 審查的一個潛在漏洞,確保只有可 信任的實驗室能參與流程。」FCC表 示,目前全球約有75%的電子設備 是在中國境內的實驗室完成測試。 根據提案內容,若某實驗室被認定 與FCC「涵蓋名單」上的中國企業存 在控制、指導或實質聯繫,FCC將 有權直接撤銷其在美認證資格。該 名單包含華為、中興通訊、海能 達、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等公司。 此外,FCC也計劃徵詢意見, 擴大禁止範圍至所有中國境內實驗 室,甚至延伸至「其他敵對國家」的 第三方測試機構。卡爾表示:「如果 一個實驗室受敵對國家實體掌控, 那麼由它來把關進口設備的安全, 是無法讓人放心的。」 除了針對實驗室的限制,FCC 也將推動另一項提案,要求所有與 中國或其他外國對手有重大聯繫的 公司與實體,全面申報在美獲得的 通訊授權與牌照資訊,涵蓋範圍包 括廣播、設備授權、海底電纜等數 十萬項授權紀錄。 卡爾指出,該提案以國會先前 提出的立法草案為基礎,目的是讓 FCC能快速取得敏感持牌實體的背 景資訊,「如果某個機構與敵對國 家有重大關聯,我們應該能一目了 然。」 今年3月,FCC也針對華為、海 康威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9家 中資企業啟動調查,以釐清是否存 在「繞過美國禁令」的行為。 中國國家新聞辦公室近日發布 長1.4萬字的新冠疫情白皮書稱,大 量證據提示美國疫情發生的時間早 於其官方公布時間,也早於中國疫 情暴發時間,應對美國開展病毒溯 源調查。 新華社報道,國務院新聞辦 公室4月30日發布《關於新冠疫情 防控與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動和立 場》白皮書說,《世衛組織召集的 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 部分——世衛組織——中國聯合研 究報告》等研究通過系統開展流行病 學、分子溯源、動物宿主排查與冷 鏈輸入研究,排除了武漢作為新冠 病毒自然起源地的可能性,認為「武 漢實驗室洩漏病毒」途徑極不可能, 並為全球科學界提供了關鍵的實證 資料與研究範式。 白皮書稱,美國方面對自身抗 疫不力的現實,不僅不反思醒悟, 還「甩鍋」推責、轉移視線,將病毒 溯源政治化,嚴重破壞了團結應對 全球疫情的國際努力。而大量證據 提示美國新冠疫情發生的時間早於 其官方公布時間,也早於中國疫情 暴發時間,應該對美國開展全面深 入的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美國要盡 快回應國際社會合理關切,給世界 人民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傳染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任 何將科學抗擊傳染病行動政治化, 甚至編造虛假資訊攻擊他國以謀取 自身利益的做法,最終必定會危害 包括其本國人民在內的全人類的健 康福祉。白皮書還說,中國將繼續 與各國攜手同行,繼續促進全球公 共衛生發展和治理,為防範未來可 能出現的新發傳染病作出更積極的 努力和貢獻。 美國白宮4月18日發布改版後的 新冠官方網站,把病毒的源頭直接 歸於中國實驗室洩漏,稱之為新冠 疫情的「真正源頭」。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 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正在二 級市場出售一筆總額約10億美元的 私募股權投資組合,並已聘請美國 投資銀行艾維克擔任此次交易的財 務顧問,計劃於今年6月底前完成出 售。 路透社及彭博社報道,知情人 士指,該筆資產由8家美國基金經理 人管理的多檔私募基金持有,當中 包括黑石集團和凱雷集團。中投公 司於去年底開始與顧問及資產管理 人洽談,將這次交易作為「優化投資 組合」的一部分。 知情人士補充表示,這批私募 資產最初於2016年與2017年間投 入,目前已接近其投資周期尾聲, 儘管交易目標為10億美元,但報道 指,最終出售的總額與時間仍可能 因市場反應與定價條件而有所調整。 外界側目的是,這筆交易正值 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之際,特別 是中美關係在貿易、科技與金融領 域全面惡化的背景下進行。中美雙 方近期都加強對彼此金融機構投資 行為的審查,市場不確定性升高, 為此類資產轉讓增加變數。 對於此次出售消息,中投公 司、黑石集團及凱雷集團均未作出 回應。 根據中投公司資料,該公司成 立於2007年9月29日,是中國主權財 富基金,宗旨為「實現國家外匯資產 多元化投資,並在可接受風險範圍 內,最大化股東權益」。該公司總部 設於北京,註冊資本為2000億美元。 中方發 皮書促對美 開新冠溯源調查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計劃出售美私募資產 ■美擬禁中國實驗室參與針對進口 至美國的電子產品進行安全測試與 驗證,圖為中國科研人員在實驗室 工作。 新華社資料圖片 ■台灣勞動團體發起勞工大遊 行。 網上圖片 軍被 委罷 委免 員人 苗大 華代表 中國第14屆 大常委會第15 次會議會後公告,罷免苗華的 人大代表職務,苗華原任中央軍 委委員兼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 任,去年11月涉違紀遭停職檢查。 同一時間,在中國國防部對 6名中央軍委委員的介紹中,苗 華仍名列其中,但他是唯一一名 無法點閱相關消息的軍委委員。 此外,苗華、劉振立、張升民等 3名軍委委員的頭像也被刪除,只 有軍委主席習近平及副主席張又 俠、何衛東的頭像被保留。也就 是說,近來多方傳言已經落馬、 但至今仍未被證實的中央軍委副 主席何衛東,在國防部的上述介 紹中既未被除名,頭像也被保 留,他的相關消息仍能被點閱。 除苗華外,前湖北省委書記 蔣超良的人大代表職務被罷免, 前貴州茅台集團董事長丁雄軍的 人大代表職務被罷免,前吉林省 政府秘書長劉化文辭去人大代表 職務,苗華、蔣超良、丁雄軍、 劉化文的代表資格因此終止。其 中,蔣超良的本屆人大常委會委 員、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 任委員職務同時被撤銷。 現年7 0歲的苗華近來獲提 拔,2022年10月中共20大被拔擢 為排名第6的軍委委員,並兼任軍 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但在2024年 11月即盛傳被軍紀委帶走調查, 引發廣泛議論。同年11月28日,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宣布,苗 華「涉及嚴重違紀停職檢查」。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涉違紀違法落馬 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 席王建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 前正接受調查。 公開信息顯示,王建軍1968 年出生,1997年4月起在中國證監 會發行部工作,2001年4月任中 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綜合處副處 長,2005年3月任中國證監會雲南 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2012 年12月任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 主任。2015年3月任中國證監會辦 公廳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 2016年4月開始,王建軍任深 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 理,後任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 記,2021年10月任中國證券監督 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至此番被查。 值得注意的是,3月,中紀委 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紀 檢組組長王會民,涉嫌違紀違法 被查,王會民之子王邦重也一同 被帶走調查。王建軍本次被查, 是近一個月以來第二位被查的證 監會高層官員。 台灣五一遊行 勞工高喊 「要保障」 在台灣,今年「五一勞工大 遊行」有逾5000名勞工上街,主 題為「反霸凌,要保障」,控訴當 今台灣勞工仍面臨霸凌、低薪、 過勞等困境,並提出「反霸凌,要 保障」、「降低工時,還我國假、 增加特休、落實休息」、「反老年 貧窮,要退休保障」、「抗通脹, 要加薪」、「反對差別待遇,完整 勞動三權,強化勞資協商」、「醫 護教保補人力,勞權專業都保 障!」、「公正轉型要推動,要有 勞工一起來」等7項訴求,也規劃 「只顧政權、不顧勞權」行動。 五一行動聯盟總領隊戴國榮 呼籲,政府應要增加特別休假 日、逐步朝向周休三日等「降工 時」訴求。在退休保障方面,將要 求提高勞退新制強制提繳率,打 開舊制勞退45個月上限,以及新 制資遣費廢除6個月上限等。工會 要求政府調高最低工資,最低月 薪資應有3.2萬元(新台幣,下同) 以上,時薪至少210元。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 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 的頂尖組織之一,而美國 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的 最高學術榮譽之一。 加州大學伯 克利分校和加 州大學三藩市分 校神經工程與假肢 中心聯合主任。 美國馬薩諸塞 大學生化與分子 生物學系教授。 斯坦福大學教 授,因對輻射制 冷研究的貢獻當選。 現任加州大學 河邊分校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 植物免疫和病原體 毒力的分子機制。 張復倫 張逸白 范汕洄 金海翎 現任上海紐 約大學數學聯 聘教授、紐約大 學庫朗數學科學研 究所S i l ve r講席教 授,研究領域為經典 分析和應用分析、偏微分方程、 幾何度量理論和變分微積分。 世界著名生 態學家,現任 美國密歇根州立 大學魚類和野生動 物系蕾切爾·卡遜 講席教授,系統綜合 與可持續性發展中心主任。 林芳華 劉建國 哈佛大學統 計系教授,在 序貫蒙特卡洛和 粒子濾波方法做出 奠基性的貢獻。 劉軍 於2005年 加入加州理工 學院擔任助理教 授,並於2011年 成為正教授,是生 物化學領域科學家。 美國斯坦福 大學霍華德 休斯醫學研究 院研究員,主要 專研人類腦部及 神經系統的發育。 單舒鷗 沈康 現任美國 奧克拉荷馬大 學教授、環境基 因研究所主任,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 國家實驗室環境技術 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微生物功 能基因組學、基因組學研究技術 等多個領域。 周集中 ■曾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生 物學家屠呦呦獲選為美國國家科 學院新任外籍院士。 資料圖片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