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E7 05.04.2025星期日 副刊 胳膊困疼痛是身體發出的一種信號,提示 胳膊可能存在某些問題,需要引起重 視,及時找出原因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困」的感覺:主要是指胳膊有疲勞、沉 重、酸脹的感受,就好像胳膊經過了長時間 的勞作,肌肉發酸,有一種使不上勁、很疲 倦的狀態,讓人感覺胳膊不想活動,想要休 息。 「疼痛」的感覺:則是指胳膊出現了痛 覺,這種疼痛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可能是 隱隱作痛,也可能是刺痛、脹痛、酸痛等。 疼痛的程度也因人而异,輕者可能只是偶爾 感覺到輕微不適,重者則可能會因疼痛而影 響日常生活,如難以抬舉胳膊、握拳無力等。 胳膊困疼痛是一種常見的身體不適症 狀,通常表示胳膊部位出現了疲勞、酸痛或 疼痛感,可能由以下多種原因引起: 過度使用:進行大量手臂運動,如長時 間搬重物、打網球、游泳等,會使胳膊肌肉 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導致肌肉疲勞,產生 乳酸堆積,進而引起胳膊困疼痛。 運動損傷:運動過程中姿勢不正確或意 外碰撞,可能導致胳膊肌肉拉傷、韌帶損 傷、關節扭傷等。比如打籃球時的手臂碰 撞,可能引發肌肉拉傷,出現局部疼痛、腫 脹,活動時疼痛加劇。 長時間伏案工作:長期保持低頭、彎腰 的姿勢,手臂長時間支撐身體或維持特定姿 勢,如使用電腦時,胳膊懸空或長時間處於 不自然的彎曲狀態,會使胳膊肌肉和關節承 受較大壓力,容易引發肌肉勞損和關節疼痛。 睡眠姿勢不當:睡覺時長時間壓迫胳 膊,會影響胳膊的血液循環,導致局部缺、 缺氧,醒來後可能會感到胳膊困疼痛、麻木。 頸椎病:頸椎發生病變,如頸椎間盤突 出、頸椎骨質增生等,可能會壓迫頸部神經 根,導致上肢出現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 等症狀,胳膊也會有困痛的感覺。 肩周炎:肩周炎主要表現為肩部周圍疼 痛,可放射至胳膊,尤其是在抬舉手臂或做 外展、旋轉等動作時,疼痛會加劇,同時還 可能伴有肩部活動受限。 風濕性關節炎: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 病,主要侵犯關節和周圍組織。當累及胳膊 關節時,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尤 其在早晨起床時較為明顯,活動後症狀可能 會有所緩解,但隨著病情進展,疼痛可能會 持續存在。 營養不良:身體缺乏維他命D、鈣等營養 素,可能會影響骨胳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導 致肌肉痙攣、關節疼痛,胳膊也會受到影響。 寒冷刺激:胳膊暴露在寒冷環境中,血 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會引起肌肉緊張, 導致胳膊困疼痛。 胳膊困疼痛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如 果這種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 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便採取針對 性的治療措施。 熱敷:熱敷能促進胳膊局部血液循環, 緩解肌肉緊張,減輕困痛症狀。可以使用熱 毛巾或熱水袋,溫度以能耐受為宜,每次熱 敷15 - 20分鐘,每天可進行3 - 4次。 按摩:按摩可放鬆胳膊肌肉,改善局部 的氣血運行。可以自己或讓他人幫忙,用手 指或按摩工具,從肩部開始,沿著胳膊的肌 肉走向,輕輕揉捏、推拿,重點按摩疼痛明 顯的部位,每次按摩10-15分鐘,每天1-2次。 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抗炎、止痛的作 用,能有效緩解胳膊的疼痛和炎症。使用時 需遵醫囑。 肌肉鬆弛劑:可緩解胳膊肌肉的痙攣, 減輕困痛。同樣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活血化瘀的中成藥物:能促進胳膊局部 的血液循環,消除淤血阻滯,減輕疼痛。用 藥應遵循醫囑。 伸展運動: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雙 手在身體後方交叉,然後緩慢向上抬起雙 臂,感受胳膊前方肌肉的拉伸,保持15-30 秒,重複3-5次。 空氣污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 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與氣 喘、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及中風等疾病息 息相關。根據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 (NIEHS)指出,改善空氣品質可有效降低死 亡率及就醫率,並減少醫療支出,進而提升 整體健康福祉。 對此,列出了以下幾個自我防護措施供 民眾參考: 減少室外活動:儘量減少室外活動與高 強度活動,尤其是氣喘及呼吸道疾病患者, 更應改以室內中低強度活動,避免或減少有 深呼吸的行為。 提升自我保護力:由室外進入室內後, 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 潔鼻腔等。並要遠離過敏原及誘發源,同時 注意均衡飲食、身體適當的活動或伸展等, 必要外出時,也應適時配戴口罩。 隨時查詢空氣品質:隨時掌握最新健康 氣象動態及即時空品數據,也可了解目前所 在地的空氣品質及細懸浮微粒即時監測結 果,提早因應及預防。 安裝空氣淨化設備:在室內安裝空氣淨 化器,可以過濾空氣中的灰塵、花粉、煙 霧、有害氣體等,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一些 帶有高效濾網的空氣淨化器能有效去除PM2.5 等微小顆粒物,為人們創造一個相對清潔的 呼吸環境,減輕心臟和血管的負擔。 進行綠色植物淨化:在室內外適當種植 一些具有淨化空氣作用的綠色植物,如綠 蘿、吊蘭、蘆薈等。這些植物可以吸收空氣 中的有害氣體,如甲醛、苯等,同時釋放氧 氣,改善空氣質量。綠色植物還能調節室內 濕度,使人們感覺更加舒適,有利於心血管 系統的健康。 治療相關疾病:一些疾病如冠心病、心 肌病、胸膜炎等可能會導致心口疼,且空氣 質量不佳可能會加重病情。對於患有這些疾 病的人,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通過規範治療 控制病情發展,提高身體對不良空氣質量的 耐受能力,減少心口疼的發作。 「胳膊困疼痛」是一種對胳膊不適感 受的描述,意味著胳膊同時存在困倦、 乏力以及疼痛的綜合感覺。 姿勢不良 運動相關 疾病因素 ■空品不佳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如洗 手、洗臉、清潔鼻腔等。 網上圖片 ■穀雨時節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容 易導致濕邪入侵人體,引發「春困」現 象。 網上圖片 ■運動過程中姿勢不正確或意外碰撞,可能導致胳膊肌肉拉傷、韌帶損傷、關節扭傷等。 網上圖片 腳扭傷腫了後,合理的營養搭配 可能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促 進受損組織的修復和恢復,加速康復 進程。 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身體修復和生長的重要 物質。腳扭傷後,身體需要更多蛋白 質來修復受損的組織。瘦肉、魚類、蛋 類、豆類和奶制品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 良好來源。 攝入維他命 維他命在身體的新陳代謝和修復過 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增加礦物質 鈣是維持骨胳健康的重要礦物質, 腳扭傷後補充鈣有助於受損骨胳的恢 復。鋅參與人體多種酶的合成,對組織 修復和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鐵是血紅 蛋白的組成成分,缺鐵會影響氧氣的運 輸和組織的修復。 保證碳水化合物供應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 源,腳扭傷後身體需要足夠的能量來支 持康復過程。 補充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助 於減輕腳扭傷後的炎症反應。魚油、橄 欖油、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節氣進入「穀雨」,此期間雨水增 多、濕氣漸重,正是民眾養生的關鍵時 機。醫師提醒,穀雨時節氣候潮濕、日 夜溫差大,容易導致濕邪入侵人體,引 發「春困」現象。 穀雨期間應以「健脾祛濕」為主軸, 保持居家環境乾爽、飲食清淡少油,並 配合適當運動與充足睡眠,有助於強化 體質、對抗濕氣。針對飲食調養,醫師 建議避免寒涼生冷食物,可適度飲用具 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藥膳茶飲,如: 四神排骨湯:幫助健脾補氣、利水 消腫。 玫瑰枸杞疏肝茶:具疏肝解鬱、養 肝明目之效,適合情緒煩躁、眼乾疲憊 者。 黑豆祛濕茶:以炒過的黑豆搭配枸 杞、紅棗燉煮,能改善體內濕氣過重情 形,但脾胃虛寒者應慎用。 此外,也可透過穴位按摩促進氣血 循環、輔助祛濕保健。包括: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為祛濕 活血的重要穴道。 太白穴:足部脾經穴位,有助健脾 助消化。 水分穴:肚臍上一寸,調理水分代 謝、改善水腫。 腳合 扭理 傷營 腫養 後搭配加速康復 「穀雨」 後濕氣漸重 藥膳茶飲加穴位健脾祛濕 加強個人衛生防護 抵禦不良空氣 ▍本報訊 ▍ 胳膊不適是身體發出信號 健康 貼士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