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2 05.15.2025 星期四 要聞 美國亞太裔維權 從立法著手 白宮網站12日更新涉華關稅稅率的行政 命令,宣布下調從中國寄出的小額包 裹(價值800美元以下)關稅,稅率從120%降 至54%,但維持每件小額包裹100美元的固 定金額從量關稅。不過報道引述快遞行業專 家透露,來自中國的包裹稅率現在默認從之 前的145%降低至30%。 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小額包裹關稅, 過去進入美國只需付100美元的固定費用, 約等於12.5%的稅率。2月,白宮表示將取 消該豁免政策,並對從中國(包括港澳)運出 的任何包裹徵收相當於其價值120%的稅款 或200美元的從量關稅,對銷售低成本商品 的零售商造成打擊,並定6月1日前生效。 不過中美日內瓦會談後,白宮發布行政 命令將小額包裹關稅從120%下調至54%。 每郵包100美元固定費用則保留,6月1日增 加到200美元的調整則取消。如今稅率降回 到30%。 貨攬業者認為,事件發展比預期中好很 多,是否會恢復小額免稅?業界看法兩極, 一派認為關稅再怎麼降,10%跑不掉,未來 不可能恢復;但也有人認為特朗普字典裏 「沒有甚麼不可能」,或許會為討好選民,或 是降低通脹壓力,恢復免稅仍有可能。 路透社報道指,此舉為Temu和Shein提 供喘息機會來補充美國庫存,並重新評估其 供應鏈管理。 Temu香港產品物流部門的Jason Wong 向CNBC表示,他的公司在「小額豁免」終止 後,暫停從中國發貨,並依靠美國庫存來完 成定單。 但他預計,根據最新的關稅政策,被徵 收30%關稅的大宗貨物將恢復運往美國。他 說:「30%仍然很高,但與120%相比,30% 基本上不算甚麼。」 中美關稅戰暫時休兵,給予彼此90天冷 靜期,緩和全球貿易市場不安。中央電視台 報道,有美國採購商迅速行動,把握機會入 貨,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都有公司接到美 國客戶的訂購,希望可加速出貨。深圳鹽田 港積壓多日、出口美國的貨物亦正迅速裝 箱,運往美國。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說: 「中美雙方在日內瓦的經貿會談達成多項積 極共識,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準。美 方以芬太尼為藉口,對中國無理加徵兩輪關 稅,中方均第一時間採取包括關稅和非關稅 措施在內的反制舉措,堅決維護自身正當權 益,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中美同意關稅戰「停火」90天,並 大幅互降關稅115%,14日正式生效。 有報道引述白宮一項行政命令和行業 專家的消息稱,美國將把來自中國的 小額包裹關稅下調至最低30%,進 一步緩和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 戰。而中國外交部表示,美方以芬太 尼為藉口對中國無理加徵兩輪關稅, 中方的部分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小額包裹關稅擬減至30% 貿易戰再降溫 中方強調對芬太尼「反制」仍有效 ▍本報訊 ▍ 中美兩國互相大幅降低關稅,經貿關係 稍微降溫。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4日表 示,90天內暫停將28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 制管控名單,及90天內暫停將17家美國實體 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彭博社報道,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聲 明,這項暫停措施自14日起生效,為期90 天。美國企業在此期間可向中國商務部申請 出口許可,恢復相關產品的貿易活動。這是 美中12日達成關稅談判共識,留出90天緩徵 24%關稅作為貿易協商期限後,中方宣布的 最新一波緩解措施。 商務部發言人當天表示,為落實中美經 貿高層會談共識,14日起暫停實施,上月4 日和9日公告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 90天,共有17家美國實體暫時移出清單。此 前,中國已於4月4日對16家美國實體實施稀 土出口限制,並於4月9日將12家美國企業納 入管制名單,涉及共28家美國實體。中方14 日起暫停實施出口管制,可恢復向這28家美 國實體出口兩用物項。 國內企業如提出交易申請,商務部將依 法進行審查,符合規定和條件的,將予以批 准及許可。 稀土元素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池、風 力發電機、軍事裝備及高科技電子產品等領 域,中國作為全球稀土最大供應國,過去在 貿易衝突中多次將稀土出口作為談判籌碼。 此次暫停出口限制,被市場解讀為中方釋出 善意,有助於緩解美國高科技產業及軍工供 應鏈的壓力。 另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來源表示,中國已 核發出口許可證給至少4家生產稀土磁鐵生產 商,這幾家公司之中,包含德國汽車大廠大 眾汽車的供應商。 報道指,中國「包頭天和磁材科技公司」 (Baotou Tianhe Magnetics)主要生產用於電動 車及油電混合車馬達的磁鐵,已於4月底順利 取得將產品出口至大眾汽車的許可。知情人 士指出,在這個過程中,該汽車製造廠曾經 向北京方面尋求協助。 除了包頭天和磁材之外,中科三環 (Zhongke Sanhuan)、包頭英思特稀磁(Baotou INST Magne t i c)以及安徽大地熊新材料 (Earth-Panda Advanced Magnetic )也都各自 取得了一份出口許可。上述這4家中國主要磁 材公司,目前皆未對報道的評論請求做出任 何回應。 特斯拉月底恢復中國製零件進口 在美中兩國就關稅問題達成休兵協議 後,美國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據報擬 從本月底開始,恢復從中國運送Cybercab和 Semi兩車款的零組件到美國。 路透社報道,特斯拉在美國的產線恢復 向中國採購車用零件,凸顯出美中貿易戰降 溫對商業活動帶來的影響有多快。不過,消 息人士也表示,基於特朗普政府的反復無 常,相關情況仍有可能出現變化。特斯拉尚 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上周末美中兩國在瑞士召開貿易戰開打 以來首次的面對面高層級協商,並於12日宣 布雙方將休兵90日並大砍彼此的新關稅稅 率。根據這份初步協議,美國同意將中國商 品進口關稅稅率從145%調降至30%,中國 則同意將美國商品關稅稅率從125%調降至 10%,這份協議已於美東時間14日零時起生 效。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國貨的進口關稅 稅率提高到145%後,特斯拉已經暫停從中國 進口車用零組件,這可能會阻礙特斯拉開始 量產這些備受期待的車型。 特斯拉原本預計在今年10月開始試產 Cybercab和Semi這兩款車型,並於2026年投 入量產,Cybercab無人駕駛的士將在德州生 產,而Semi純電動卡車將在內華達州生產。 兩者皆為特斯拉拓展未來交通與商用運輸的 關鍵戰略車款。 另外,根據14日公布的數據,儘管受到 美中貿易戰影響,美國波音公司(Boeing)4月 交付商用飛機45架,較3月的41架微幅增加。 但波音和北京的商業關係成為美中這兩個全 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敏感議題,波音4月交付 給中國客戶的商用飛機只有2架。波音執行長 歐特柏格(Kelly Ortberg)上月表示,中國客戶 「因為關稅而停止接收飛機」。 波音4月交付的商用飛機中,30架為737 系列,8架是787夢幻客機(787 Dreamliner), 其餘分別是777系列和767系列。 中國暫停制裁45家美企90天 美國亞太裔移民美國近兩百年,如同 一頁近代移民的滄桑史。每逢五月亞裔傳 統月,美國社會緬懷亞太裔對這片土地的 貢獻,同時也警惕亞太裔社群所承受的歧 視。儘管近年來亞太裔的權益日益受到重 視,但這條維權之路依舊漫長而崎嶇。 過去美國曾經通過各種含有歧視性的 法案或行政命令。1882年,美國國會曾通 過《排華法案》,禁止所有華工入境,並禁 止已在美華人成為公民;1917年,在瀰漫 全社會的排亞情緒下,國會進一步通過 《亞洲排斥法》,明文禁止亞洲勞工移民入 境;1934年,美國國會通過《菲律賓移民 限制法》,將每年允許移民美國的菲律賓 人數限制在僅僅50人;1942年二次大戰 時,美國總統羅斯福頒布第9066號行政命 令,超過10萬名日裔美國人(多為美國公 民)被強制遷移及關押於集中營,僅因其 族裔身份。這些歧視雖然日後逐步廢除或 平反,但其歷史傷痕是亞太裔心理陰影。 第一代亞太裔移民胼手胝足,以辛勤 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奠定今日的基業,往 往承受著歧視與不公。所幸的是,近年來 美國亞太裔社群蓬勃發展,服務社會,在 各行各業嶄露頭角,開枝散葉。在公職部 分,2025年,共有22位亞裔或太平洋島民 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中擔任要職;而全美 亞太裔州議員黨團(NAPACSL)也匯聚了 來自38個州的230位州議員,這意味著亞 太裔在聯邦和州級議會中均約佔3%的比 例,政治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儘管立場 及看法各異,每逢各州出現歧視性的立 法,就會有包括亞裔的民權團體出面登高 一呼,也顯示透過體制內改善族裔的權 益,是值得努力的途逕。 然而,在經濟領域,亞太裔在職場晉 升的道路上依然面臨著難以逾越的文化和 制度性障礙。根據美國亞太裔財政及金融 高管協會(Ascend)2024年的統計數據,亞 太裔在美國專業勞動力中佔據了13%的重 要比例,但在《財富》1000強公司的高級管 理層中,亞太裔僅佔6%,這一顯著的落 差與其在專業勞動力中的比例形成明顯對 比,需要社會各界付出更多努力,消除職 場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和制度性壁壘, 才能真正實現多元化和包容性。 近期,一位在美國財經界舉足輕重的 人物在宣布退休之際,曾感慨地表示,儘 管這個國家存在諸多值得批評之處,但他 一生中最幸運的一天便是他的出生之日, 因為他生於美國,經歷了豐富的人生,即 便許多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他依然對 未來抱持希望。這番話語固然令人印象深 刻,但我們不禁要問,不同族裔的美國人 民都能有如此體認?或許當所有族裔都能 共享這份歸屬感和希望時,「美國夢」才算 真正得以實現。在這個夢想尚未完全降臨 之前,值得所有族裔攜手同心,朝著共同 的目標奮進。而推動立法維權,正是引領 我們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堅實第一步。 30%(關稅)仍然很高, 但與 120% 相比,30% 基本上 不算甚麼。 Temu香港產品物流部門 Jason Wong ■美國客戶近日趁著這90天的「出貨窗口期」向中國廠商瘋狂下單,此舉已使5月底前中國駛往美國的貨輪艙位直逼滿艙。圖為近日略顯空蕩的美 國洛杉磯港口場景。 路透社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