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06.26.2025 星期四 B5 美東 / 星條萬象 紐約州總檢長詹樂霞(見圖 Letitia James)於24日發布《改善 警務與公共安全》報告,劍指警方在追捕過程中對公眾及自身構成 的安全隱患,擬進行改革。除了計劃通過立法來增加追逐數據透 明性外,詹樂霞也打算全面禁止高速警車追捕,除極少數高危情 況除外。 ▍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 報告稱,經調查確認,當常規交 通攔截升級為高速警車追捕 時,紐約人受到的傷害最為嚴重。 儘管包括紐約在內,全國的執法機 關都沒有槍支對高速追捕相關數據 進行收集,但通過交通部的死亡分 析報告系統(FARS)數據顯示,自 1996年至2015年間,平均每年有355 人死於警車追逐相關的車禍。該 報告也列舉了發生在紐約的幾個警 車追逐案例,稱這些案件的發生將 司機和警員們的安全均置於危險之 中,並導致普通民眾的死亡。詹樂 霞辦公室表示,目前全國已有部分 州禁止了高速追捕,但也有少數例 外,允許警員在決定是否啟動追捕 時,在既定準則內酌情處理。比如 威斯康辛州的密爾沃基(Milwaukee) 在2010年改變了政策,要求警員在 啟動追逐前,必須有符合暴力重罪 的合理理由。 該辦公室也指出,紐約的法律 和政策則因地而異。比如在紐約 市,最近的一項政策變更將警員們 啟動警車追逐的自由裁量權限制在 了最嚴重的暴力犯罪中,交通違 規與低級犯罪則禁止啟動。而在水 牛城,針對交通違規、輕罪和其他 非暴力重罪則禁止追捕。在州府奧 本尼,警員在開始追捕之前必須考 慮多項因素,包括對公眾構成的威 脅、罪行的嚴重性,以及稍後逮捕 此人的可能性。 基於對交通執法和警車追逐的 政策修繕在一些地方已取得成功, 詹樂霞故此認為,應在紐約全州範 圍內實施類似的改革,以保障紐約 人的安全。她的改革則主要集中在 兩方面:通過立法增加透明度,以 及除極少數例外情況外禁止警方高 速追捕。 其中前者要求紐約執法機構追 蹤並公佈有關交通追捕和高速追捕 的數據,以提高公眾問責性、評估 機構績效,並幫助監督機構保護公 民自由和公民權利。而資料的收集 工作則應由比如紐約州刑事司法服 務處(DCJS)等中央機構來負責。 在後者方面,詹樂霞承認,儘 管高速追捕可能致命,但當嚴重或 暴力重罪已經或即將發生,又或駕 駛者的行為對自己、路人或警察構 成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高速追 捕則可能是必要的。因此將警方高 速追捕的允許範疇進行大幅限制, 將有助於杜絕因高速追捕對司機、 乘客、路人以及警員形成的安全威 脅。詹樂霞主張,警車追逐和高速 追捕危險且具有致命性的證據明 確,已是時候進行改變。強調此番 改革旨在改善所有人的道路安全, 包括司機、乘客以及執法部門。 詹樂霞提警車追逐風險改革 擬立法全面禁止高速路追捕 美襲擊伊朗核設施後 ICE捕11名伊朗國民 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上周 末展開針對伊朗非法移民的行動, 逮捕了包括一名前伊斯蘭革命衛隊 成員、疑似與真主黨有聯繫的伊朗 前狙擊手,以及一名恐怖分子觀察 名單上的嫌疑人。當局同時對潛伏 的恐怖嫌疑人物發出警告。 據CBS新聞24日報道,ICE逮 捕了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薩 赫爾(Mehran Makari Sahel)(視頻截 圖),他承認與伊朗支持的恐怖組織 真主黨有聯繫。 國土安全部表示,行動中共拘 捕了11名伊朗非法移民,其中多數 有犯罪紀錄。 國安部表示,美國襲擊伊朗核 設施後,在48小時內一系列掃蕩非 法移民行動中,逮捕行動橫跨8個 州,和9個城市。 CBS報道,薩赫爾是伊朗武裝 部隊的精英分支伊斯蘭革命衛隊 (IRGC)前成員。據報他已承認與 真主黨有聯繫。 ICE 表示,這次逮捕伊朗外國 公民中,其中5名曾參與盜竊罪, 及牽涉毒品和槍支刑事等罪案紀 錄。 消息指,這些逮捕行動並沒與 恐怖主義陰謀聯繫起來。 國安部只表示,儘管周末襲擊 伊朗核設施後安全環境備受關注, 但目前未見對國土構成明顯威脅。 本報訊 ■ICE行動中被捕者薩赫利,是伊 朗武裝部隊的精英分支伊斯蘭革命 衛隊前成員。 CBS新聞 聯邦政府近日在南加州展開 移民突襲執法,大批身著戰術裝 備的「蒙面人」,搭乘無標誌車 輛,並被指控未出示證件或表明 身分,引發地方政府與民眾強烈 反彈與法律疑慮。 洛杉磯市長、帕沙迪納市長 與多位州議員紛紛公開要求執法 人員應公開身分,並推動相應立 法。 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 在道奇體育場日前遭突襲執法後 指出:「這些人到底是誰?」她表 示,這些武裝人員的身分難以確 認,他們沒穿制服、蒙面、拒絕 出示身分證明,並且開著普通汽 車、車窗貼著深色隔熱紙,有些 車輛甚至掛著外州車牌。 一名疑似聯邦執法人員日前 也被拍到在帕沙迪納市街道下 車,拔槍指向正在拍攝的民眾, 再返回車內、開啟紅藍警示燈後 離去。帕市市長戈爾多(Vi c tor Gordo)表示,這些人的執法身分 至今尚未獲得證實。 他指出另一個問題:「如 果執法人員拔槍對準只是拿著 iPhone的民眾,顯示執法人員訓 練不足,在使用武力時也缺乏克 制。」 此外,帕市官員指出,該武 裝人員的車輛掛著「冷牌」(cold plate),即執法部門臥底行動常 用、無法追查車主身分的車牌, 進一步加劇了社區居民的不安。 加州參議員佩雷茲(S a s h a Renee Perez)針對此情況提出擴充 《反義警法案》(SB 805),要求所 有在加州執法的人員必須明確配 戴可識別的姓名或警徽號碼。此 外,她也強調,修法將禁止賞金 獵人介入任何移民執法行動,避 免假冒聯邦官員進行詐騙或非法 拘留。 來自灣區的加州議員也提出 《禁止秘密警察法案》(SB 627), 明定任何與民眾互動的執法人員 不得遮蓋臉部,違者將被視為輕 罪。這項法案亦適用於聯邦人 員,旨在提升透明度並強化問 責。 洛杉磯訊 聯邦政府蒙面執法引加州憂慮 地方政府推法案要求明示身分 據《紐約時報》報道,紐約市已 經是連續第二年早於往常迎 來熱浪,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暖化 加劇熱浪頻率與強度。新州氣候學 家、羅格斯大學教授羅賓遜(David Robinson)說,「暖化氣候是根本, 目前已經不是有多高溫,而關鍵在 於高溫持續的時間與範圍,今天紐 英倫與紐約市皆達100度。」在新州 69個氣象站中,逾30站破100度。羅 賓遜指出,新州歷史上最炎熱的10 個夏季,全部發生在2005年之後。 熱浪由「熱穹」引發,高壓熱空 氣籠罩東北地區,23日新州帕特森 (Paterson)高中畢業典禮上,逾百人 因酷熱不適就醫,並有多人送院。 市長薩耶赫(André Sayegh)當晚宣 布緊急狀態,取消戶外活動,把餘 下典禮改為室內舉行。 與此同時,紐約市於2 4日也 取消了多項戶外活動,包括長者步 行、紐約路跑者(New York Road Runner s)贊助的跑步與訓練。電 力網站Poweroutage.us顯示,截至 下午5時,紐約市與威徹斯特縣 (Westchester)數千用戶斷電,紐約 州近1.3萬用戶、新州逾2.2萬用戶無 電。 州長胡楚於23日宣布紐市等32 縣進入緊急狀態。24日民主黨市長 初選投票未受高溫影響,市選舉局 發言人伊尼齊奧(Vincent Ignizio)表 示,僅60%投票站有冷氣,但選民 進出僅數分鐘,因此沒有出現人龍 問題。他反而擔心投票站工作人員 17小時輪班,在無冷氣票站僅靠大 型風扇與當局首次發放的紅白藍摺 扇降溫。市緊急事務管理局發言人 稱,從22日起每日協調應對高溫, 全市開496個避暑中心,設於圖書館 與社區中心。 紐市於25日發布熱浪與空氣品 質警告,酷熱指數達102度以上,空 氣對長者、14歲以下兒童、孕婦、 病患及戶外工作者有害。預計26日 氣溫降至60至70度,適逢紐市泳池 開放。 ■紐約市已經是連續第二年早於往常迎來熱浪。 Vincent Alban/紐約時報 第二年早於往常迎熱浪 紐市高溫延續頻創紀錄 紐約市氣溫於24日飆至99 華氏度,中央公園創下自1869 年來6月24日最高紀錄,而甘 迺迪(JFK)機場更達102度,為 1948年建站以來最熱6月天氣。 ▍本報訊 ▍ 雷克斯島(Rikers Island)監獄 22歲囚犯奧利弗(Ernest Oliver)控 告獄方醫療疏失,稱獄醫開抗抑鬱 藥導致他痛苦勃起5天,並無視他 出現劇痛,導致「永久勃起功能障 礙」。 於24日在布碌崙聯邦法院提出 的訴訟指,獄警事後嘲笑他「不再 是問題,因為陰莖已壞掉」。 《每日新聞》報道,奧利弗自 2022年11月因布碌崙搶劫與性侵 案被捕,被法官下令以2.5萬元保 釋,其後一直關押雷島。訴訟稱, 「雷克斯島讓一名年僅22歲的青年 失去生育能力,無論其入獄原因, 州府無權如此對待。」 據了解,奧利弗被開出75毫克 曲唑酮(Trazodone)與4毫克利培 酮(Risperidone),前者未獲FDA批 准用於睡眠障礙,兩藥均可能引發 陰莖異常勃起。他出現持續3小時 的「斷續性勃起」,並於10月28日 起患上「缺血性勃起」,屬醫療緊急 情況,需要數小時內治療,拖延24 小時完全康復機率降至50%,若36 小時後恐致永久勃起障礙。但訴訟 指,羅伯特戴佛倫中心(Robert N. Davoren Center)獄警無視其狀況 足足5天。 律師亞凱蒂斯(Scott Yakaitis) 說,「證據顯示他一直被忽視, 至第5天才獲醫療。泌尿科醫生指 如此長久的勃起極罕,因患者痛 苦難耐。」奧利弗曾向獄警求助但 無人理會,甚至痛得蜷地不起。 警員到第5天才把他送往表維醫院 (Bellevue Hospital),由醫生切開 陰莖清瘀血。 訴訟稱,獄警返院後仍屢次嘲 笑奧利弗的病況。市懲教局把傳媒 查詢轉介至市法律部。 本報訊 雷島監獄涉醫療疏失 22歲年輕男囚被絕育 ■雷島獄警被控疏失無視囚犯的醫 療情況。 Jose A.Alvarado Jr./紐約時報 紐 約 市 警 務處於 2 4 日表 示,37歲男子貝 坦科特(Dex t er Betancourt)在地 鐵站試圖親吻女 乘客腳部並露體 後被捕。 《紐約郵報》 報道,事發於18 日凌晨1時,貝 坦科特在曼哈頓 14街-第6大道車 站接近一名30歲女乘客,試圖搭 訕遭拒絕後,竟然彎身打算親吻 對方的腳,隨後更猥褻露體,再 跑上北行L車逃逸,閉路電視拍下 他在地鐵站內舔唇的詭異畫面。 貝坦科特被控猥褻暴露罪, 消息人士透露,他曾經多次針對 女性犯案,累計已有10次逮捕紀 錄,涉及襲擊、勒頸、強行觸摸 及拒捕。 本報訊 曼搭 哈訕 頓後 地彎 鐵身 色吻 狼腳 23日晚上11時40分,新州紐 瓦克(Newark)第6大道367號發生 槍擊,導致一人死亡、4人受傷。 CBS紐約報道,18歲的帕特 森(Paterson)居民沃特斯(Brandyn Waters)胸部中槍,送醫後不治。 另4名男子,包括兩名19歲、一 名2 4歲及一名2 6歲,均受槍傷 送院。紐瓦克市長巴拉卡(Ra s Baraka)表示,「案發地鄰近紐瓦克 與東奧蘭治(East Orange)邊界, 或涉兩市爭端,警方正全力調 查。」 截至24日下午,紐瓦克警方 在附近張貼傳單,尋求線索緝 兇。巴拉卡強調,紐瓦克市府暴 力防治辦公室成效顯著,兇殺與 槍擊案大幅下降。他說,「我們向 失去兒子的家庭致哀。」當局暫時 未有透露太多案件詳情,仍在調 查中。 本報訊 紐慘 瓦釀 克 1死爆 4 槍傷 擊 ■貝坦科特累 計已有10次逮 捕紀錄。 DCPI圖片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