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07.22.2025 星期二 港聞 ▍本報記者陳嘉洛香港報道 ▍ 港申辦奧運須深思熟慮 評估資源辦賽「可勝不可敗」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今年11月舉行,首 次由廣東、香港、澳門三地共同承辦,近日 更有政黨提倡香港聯同大灣區城市申辦2036 年奧運,香港又是否有足夠條件?文體旅局 局長羅淑佩在訪問表示,申辦奧運屬國家 行為,辦賽亦「可勝不可敗」,並非「輕輕講 吓」,既要配合國家政策,同時須審慎評估公 共財政、資源等問題。 主辦奧運會「基本上是虧本」 羅淑佩指,以往舉辦奧運會的城市基本 上是虧本,去年巴黎奧運則「罕有地賺錢」, 香港是否考慮申辦要考慮眾多因素,「要好 小心去諗」。她提到,今年全運會香港承辦 「8+1」項目,而廣東省則動用10多個城市共同 參與,認為奧運與全運會的規模不相伯仲, 但前者牽涉全球不同地區,情況複雜,涉及 很多公帑、國家的投入。 啟德體育園3月開幕後,大型演唱會浪接 浪,唯黃牛黨炒飛問題持續。政府年初稱研 究是否以立法或刑事化方式處理,羅淑佩表 示,黃牛飛問題非香港獨有,世界各地亦如 是,舉例英國樂隊Oasis重組演唱會亦一票難 求,英國雖有立法,但執法仍面對困難。 至於歌迷反映搶飛難,她笑言:「我都希 望演唱會受歡迎,而不是『飛等人買』,所以 總會有人買唔到。好難期望熱爆演出好容易 買飛,個個都買到」。但強調若涉及黃牛或假 飛,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她說每次啟德大型 演唱會,感激警方都作出行動,如即場拘捕 非法兜售門票者,甚至搗破出售假飛集團。 搶飛難「政府隻手不應伸太長」 至於推動演唱會實名制,羅淑佩指,局 方有約見多個大型演唱會主辦單位,了解 想法,但本質上演唱會屬商業活動、「要計 掂數」,例如「要有幾多贊助,先安心做大製 作」,因此並非政府行為可輕易改變,「在不 違法情況下,政府隻手唔應該伸得太長,因 為香港是自由地方。」 早前有售票平台出現印錯飛等問題,羅 淑佩承認市民對部分平台有頗大意見,當局 已認真要求相關平台改善,同時鼓勵業界與 不同平台合作,冀做到百花齊放,「在眾多選 擇下,強者就會跑出」。她又指,西九文化區 正構建自家購票平台,供西九各表演場地之 用,若運行得宜,西九也願意將平台開放予 其他項目使用。 擁逾80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在2019年遭 遇大火,幾近焚毀,經修復後去年底重開。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今次重遊舊地感觸良 多,指聖母院復修後重現光華,更啟發香港 應重視歷史文化保育和活化,「有些東西可能 需要浴火重生」,認為不論是旅遊項目或主題 公園,都要做到更顯光芒。 旅遊業求重振雄風 羅淑佩憶述20年前曾到訪聖母院,教堂 雖大唯不算震撼,內部經多年蠟燭煙燻,灰 灰暗暗,「光環不是很出」。數年前聖母院大 火,天花倒塌,奇跡的是裏面一個14世紀的 聖母與聖嬰像竟完好無缺,現時洗淨後非常 漂亮,「整間聖母院裏裏外外光華再現,這 是很大的啟發,有些東西可能是要浴火重生 的,只要有心修復它。有些光華以往習以為 常後,不覺得有甚麼大不了,但原來需要去 保護它。」 她形容不論是文物復修,甚至香港本 身,都需要有信心和有底氣,「我們的責任是 在由治及興的時候,讓她浴火重生,讓其光 華令更多人見得到」。她說旅遊業是時候重振 昔日雄風,舉例旅發局旗艦盛事美酒佳餚巡 禮,很高興知道林建岳主席已想了很多新點 子做大做強。 至於香港有哪些景點光芒被掩蓋或正待 「浴火重生」,羅淑佩指,最近九龍城寨光影 展,重現昔日社會生活環境,非常有心機; 舊油麻地警署正在改建,除讓遊客在外面打 卡,亦會重現舊日電影場景,勾起大家回憶。 她又表示,政府正積極推動海岸及海島 旅遊,包括由發展局推出的生態旅遊片區、 漁護署正增加「四山」配套等;當局亦研究放 寬漁排規定,容許「即捕即食」。 羅淑佩指,香港要利用好豐富海島資源 及維港,西九、鯉魚門登岸設施今年內將啟 用,有助發展水上遊。 訪聖母院感悟深 港旅遊再打造顯光芒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本月初訪問法國,探討兩地在文化、旅遊等領 域合作,她接受《星島》專訪時預告,香港年度盛事美酒佳餚巡禮(Wine & Dine Festival)將會升級,包括重設「Grand Tasting Pavilion」尊尚名酒區、引入更多波爾 多性價比高又優質葡萄酒,期望活動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及酒商貿易平台。對於 旅遊發展,她指不應憧憬以往只重遊客大手消費的模式,強調一個城市最重要是包 容,要令旅客賓至如歸,「我們要的是回頭客」。 羅淑佩月初訪問法國一星期,除到訪巴黎 迪士尼樂園、聖母院、大皇宮等景點, 亦拜訪巴黎副市長、文化藝術界人士。行程 重點之一,是聯同香港旅發局主席林建岳到 訪波爾多,與當地市長、法國旅遊部部長、 葡萄酒行業協會等會面,並參觀兩間酒莊, 她形容此行收穫豐富,對發展旅遊甚有啟發。 她提到,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在2009年首 辦,正是參考波爾多沿河舉辦的傳統,香港 則靠海舉行,時至今日已成為香港標誌性盛 事,但疫後復辦的規模較疫前小。她指坊間 對巡禮印象,或停留於購買代幣後換酒,「攞 住酒杯周圍飲,飲完好開心就走」,但其實 不盡然,形容疫情前巡禮是酒商做生意的地 方,「試過酒好的話,會跟他們一箱箱的買, 我自己都試過訂6支、12支,價錢不貴,好抵 買,仲有少少折扣」,希望活動重新成為促進 酒商貿易平台。 「年輕人想有新花款 追求性價比打卡」 去年巡禮逾300個美酒及食物攤位,羅 淑佩說美食佔多,希望今年拿捏好平衡, 增加美酒展區,包括重設「Grand Tas t ing Pavilion」,邀請波爾多葡萄酒協會帶不同酒 商到港,讓對品酒已有一定認識的人追求更 高質素產品。她同時向對方提出把「Everyday Bordeaux」活動帶來香港,向大眾推介性價 比高的波爾多葡萄酒,並在攤位上作統一設 計,吸引入場人士。 羅淑佩指近年消費模式改變,「年輕人 想有新花款,或追求性價比、打卡,一支紅 酒究竟值3萬元定係300蚊?其實杯裏面嘅 紅酒,你唔係咁易睇得出……香檳或雞尾 酒五顏六色、包裝得好靚,個張相就所謂 Instagrammable,就會多like。」她指即使是傳 統釀酒大鎮波爾多,也要適應新潮流吸引年 輕人,而巡禮是很好的平台向港人、內地以 至東南亞旅客,重新介紹波爾多紅酒。 「粵菜配葡萄酒甚至香檳很普遍」 她提到近月海外旅客呈升勢,佔整體訪 港旅客約25%,有理由相信今年10月的美酒 佳餚巡禮,很多來自東南亞、日韓、澳洲旅 客到港。近年國產葡萄酒漸趨普及,羅淑佩 說,寧夏、山東種植的葡萄酒開始有成績, 也可借助巡禮平台對外推廣,促進中外文化 交流。 美酒須配佳餚,羅淑佩大讚香港中菜水 準高,可透過巡禮加強推廣,「以往中菜很少 配酒,父母輩咩都係飲白蘭地,但經過Wine & Dine推廣,粵菜配葡萄酒甚至香檳,其實 很普遍。」旅發局正構思如何令兩者更好搭 配,例如觀眾買酒時,會提示菜式可以搭配 的葡萄酒,以提升體驗。 提到旅遊發展,疫後內地客到港減少消 費,甚至出現「特種兵旅遊」,與背包客與豪 客兼備的巴黎,又是否有相似之處?羅淑佩 強調,一個城市最重要是包容、豐儉由人, 要有不同體驗才吸引,「就算你是超級富豪, 可能他想吃的只係咖喱魚蛋,因為想試吓。」 她說不少年輕打工仔也試過儲錢去名店「買 包包」,「無論明知他是大豪客,抑或偶一為 之,我們都要令他留下好印象,賓至如歸, 這樣他才會回頭,我們需要的是回頭客。」 她又指,如果說遊客只喜歡打卡,不太 花錢,那要看香港是否有東西吸引他們「打開 荷包」,她相信絕對有,舉例全運會吉祥物非 常暢銷。她強調商家要有創意,「再好吃的一 道菜,吃了30年都想有些改變……巴黎食一 餐傳統米芝蓮三星、3小時,都是那幾道菜, 其實都不容易。」她認為不應憧憬以往消費模 式,「一來就買10隻表、10個包,現今來看, 無論有幾多旅客,都不可能重現當日模式。」 ■曾遭遇大火的巴黎聖母院去年底重開,羅 淑佩指復修後的聖母院更顯光華。 ■羅淑佩指申辦奧運屬國家行為,並須審慎 評估公共財政等問題。 ■羅淑佩到訪波爾多的葡萄酒博物館。 重設尊尚名酒區 引入波爾多高質紅酒 羅淑佩預告美酒佳餚巡禮升級 法 收 國 穫 之 豐 行 不應憧憬以往只重遊客大手消費的模式,一 個城市最重要是包容,要令旅客賓至如歸,「我 們要的是回頭客」。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 羅淑佩 ■羅淑佩期望,美 酒佳餚巡禮成為促 進中外文化交流及 酒商貿易平台。 ■香港年度盛事美酒佳餚巡禮將升級,包括重設尊尚名酒區。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