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07.22.2025 星期二 要聞 蘋果訴訟背後的科技承諾危機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官網介 紹,商業太空運輸興起於1990年代, 主要用於發射商業衛星和向國際太空站運送 貨物,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於商業太空活動的 興趣日益濃厚,該產業帶來新發展機遇,例 如太空旅遊服務等。 隨著太空港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美國根 據《2018年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授權法案》設立 太空港辦公室,職責包含制定美國太空港基 礎設施的改善政策、強化太空港競爭力、支 持發射及著陸場地的許可活動、替現有或新 建的太空港提供技術指導,以及在全球推廣 美國太空港。 目前美國總共有10多座FAA合法授權的 太空港,包含SpaceX的波卡奇卡發射場及 Blue Origin的西德克薩斯一號發射場。休斯 頓艾靈頓機場則在2015年獲得FAA的商業太 空港許可,目的在成為商業航天活動與航空 公司的樞紐,並致力於太空研發、製造及測 試,同時也作為教育中心,如今已有許多太 空科技公司進駐。 根據休斯頓當局對於太空港的規劃,未 來利用太空船搭載另一個飛行器,從地面起 飛達一定高度時,讓飛行器脫離太空船,並 垂直穿出大氣層,調整姿態後以自由落體方 式重返地表,最後精準降落於指定機場,以 休斯頓與台灣距離來說,航程將縮短為2.5 小時。 由於地球噴射氣流是由西往東,傳統飛 行器在回程航班普遍會需要較長時間,但太 空飛行器受氣流影響較小,能減少類似問 題。 休斯頓旅遊局表示,太空飛行計劃最終 目的為商業使用,目前將飛行器送到太空的 技術已沒問題,但若要達到載人,仍要解決 人體抗力問題,初期還是可能先以空機實 驗、載貨為主。 AIT表示,已與台方相關機關啟動初步 交流,以評估合作的可行性;合作初期可能 將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隨著技術成熟,未 來也可望發展載人飛行。AIT原本稱台方考 慮屏東九棚有潛力升級為未來的太空港,但 修改後的臉書發文已無此地點。 台方科技主管機構今年3月宣布第一個 火箭發射場確定落腳屏東九棚,目前正在展 開實質規劃及環評作業,規劃部分現階段仍 會以發射升空為主,但也保留未來擴充為太 空港、提供降落服務的空間與可行性。該機 構表示樂觀看待台美更多太空合作可能性, 不過具體的計劃及方案有待未來進一步評估 和討論。 美國在台協會(AIT)21日發文表 示,美國與台灣正洽談可能的太空港 合作,未來有望透過亞軌道飛行,將 台北與休斯頓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至 2.5小時。AIT稱,台方考慮將屏東九 棚設為太空港的發射場地,初期可能 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未來可望發展 載人飛行。 美台洽談合建太空港 若真建成 台北飛休斯頓只需2.5小時 ▍本報訊 ▍ 聯邦眾議院當地時間21日口頭無異議通 過了「台灣衝突嚇阻法案」,要求政府在中國 對台採取軍事行動時,揭露高官在美持有的 資金。 「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今年2月由眾議院共和黨黨 團會議主席麥克林(Lisa McClain)及民主黨 議員薛曼(Brad Sherman)共同提出,該法案 要求財政部向國會報告中國高級官員持有的 資金,包括總額、性質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名 單,並向國會簡報這些資金的取得方式。 法案還授權財長禁止中共官員在美國金 融機構動用資金,及規定非機密摘要或部分 報告需透過中、英文或財長認為適當的語 言,在財政部網站及社群媒體帳號上向公眾 公開。另外,還要求財長禁止金融機構與中 方官員的直系親屬進行重大交易。 「面對中國日益加劇的侵略行為,美國不 能掉以輕心」。提案人麥克林於口頭投票前夕 表示,身為密西根州的代表,一個了解製造 業、貿易與國際穩定重要性的州,「我深切了 解印太和平對美國就業與經濟有多麼關鍵。」 她指出,台灣不只是美國的民主夥伴,也是 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從汽車到國防系 統等為各種設備提供動力的半導體領域,更 是如此。 麥克林說,這項法案傳遞跨黨派的明確 訊息:如果中國大陸對台灣發動戰爭,必將 有後果。「我們說的是真正、有針對性的後 果,中共精英的金融交易和海外賬戶將被曝 光,並公之於眾。」 麥克林強調,美方不是在挑起衝突,而 是努力防止衝突發生。該法案必須經參議 院、眾議院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送白宮經 總統簽署後才完成立法。「台灣衝突嚇阻法案」 在上屆會期也獲眾議院無異議通過,但後來 未能排入參議院表決期程。 和台灣相關的法案還有一些,比如共和 黨籍眾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提出的涉台 修正案就於18日獲口頭無異議通過。該法案 禁止國防部展示將「台灣納入中國的地圖」。 這是眾議院繼要求國務院後,再次通過法案 規定行政部門展示「誠實地圖」。當天通過的 國防部撥款法案還包含了軍援台灣5億美元的 一項,但非最終定案。 眾院通過「台灣衝突嚇阻法案」 三藩市聯邦法院門前,一群手持法律 文書的股東與蘋果高層的資本博弈正悄然 上演。當庫克等高管因「證券欺詐」被列為 被告,這場因Siri智能化延遲引發的集體訴 訟,已演變為科技巨頭在AI浪潮中承諾與 現實割裂的典型樣本。 2024年6月,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 上高調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庫克團 隊將其描繪為「重構用戶體驗的技術革 命」——Siri將進化為理解自然語義的智能 助手,圖像生成、摘要功能等AI工具將成 為iPhone 16的核心賣點。投資者為之沸 騰,股價應聲沖上歷史高點。 然而演示視頻的華麗特效掩蓋了技術 原型的缺失。據訴訟文件披露:當時蘋果 並無成熟可用的AI版Siri原型,內部代號 「Project Lagniappe」的核心開發遭遇重大工 程障礙,測試顯示其請求錯誤率高達三分 之一。儘管2025年3月蘋果被迫宣布Siri升 級推遲至2026年,但為時已晚——iPhone 16銷量已被市場高估,投資者因股價回落 損失數千億美元。 股東將市值蒸發9000億美元歸咎於AI 承諾落空,但一組數據揭示更複雜的真 相——今年初特朗普政府加征的「解放日 關稅」直接導致蘋果供應鏈成本激增,庫 克在5月坦言「單季損失預計9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隨後下調評級,股價從 239美元跳水至209美元;第三方廠商報告 顯示,47.6%的iPhone使用者將AI視為換 機的關鍵因素,但73%的早期體驗者認為 Apple Intelligenc「e 價值極低」。今年蘋果對 Siri的AI進展避而不談,市場耐心終於耗 盡。 如今這場訴訟的核心爭議在於,蘋果 究竟是蓄意欺詐,還是技術攻堅中的合理 延誤?股東指控的焦點在於「知情不報」, 他們認定蘋果高管早在2024年便了解Siri開 發困境,卻未在財報中披露風險。可是有 法律專家指出,舉證欺詐意圖實際上極其 困難。 紐約大學教授奧羅格強調:「技術延 期本身不構成欺詐,需證明公司存在故意 誤導」。蘋果今年初以9500萬美元和解Siri 隱私訴訟的先例,暗示其可能再次選擇 「破財免災」。 耐人尋味的是,訴訟曝光當日蘋果 股價反漲2.25%。市場似乎更關注其收購 Perplexity A(I 估值140億美元)的傳聞—— 儘管這家開發Comet流覽器的公司未必甘 願委身蘋果生態。 面對官司,蘋果公司的應對已顯露其 在戰略上做出調整。Siri開發權從AI負責人 詹南德雷亞緊急移交Vision Pro主管羅克韋 爾。寫作與圖像工具倉促上線,摘要功能 因錯誤頻出被直接禁用。官網新增免責聲 明:「部分功能需比預期更長時間實現」。 然而這些舉措難掩深層危機。 正如獨立分析師本尼迪克特所言: 「Siri的癱瘓是蘋果創新機制生銹的徵兆」。 修復投資者信任,遠比解決幾個演算法模 型更為艱巨。 庫克在去年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 演示Siri智能點咖啡的場景猶在眼前,而現 實中,用戶仍在對著手機重複喚醒指令。 對於「證券欺詐」這場官司,無論勝負都已 戳破科技行業「演示即現實」的敘事泡沫。 當資本的耐心被過度承諾透支時,再 耀眼的星圖也難照亮現實中的技術深壑。 蘋果若不能以刀刃向內的坦誠,重構創新 節奏,恐怕難以逃過被告席上收到那一紙 罰單。 ■休斯頓太空港位於艾靈頓機場區域內,如今已有許多太空科技公司進駐。圖為艾靈頓機場提供的太空港效果圖。 資料圖片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目前將飛行器送到太空的 技術已沒問題,但若要達到載 人,仍要解決人體抗力問題。 休斯頓旅遊局 隨著特朗普設法於今年稍後訪 問中國,白宮對北京的強硬措施已踩下煞 車,同時在科技管控方面的立場也已改變。 《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向美方提出的 重大要求之一,就是鬆綁對先進AI芯片的嚴 格管控,此措施目的在遏制中國的科技與軍 事發展。上周美國政府允許英偉達恢復對中 國出口H20芯片,這項禁令的解除與3個月前 特朗普親自禁止H20芯片,並對北京加徵3位 數關稅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特朗普當時的作法引發一場危及經濟的 貿易衝突,中國對此採取報復,限制對美國 工廠至關重要的礦產與磁鐵出口,影響範 圍包括汽車與國防工業。消息人士表示, H20解禁的決定主要受到特朗普政府高層的 影響,他們認同英偉達的觀點,相信出售芯 片要比扣住芯片更有利於維護美國的技術領 先地位。隨著礦產與磁鐵等原料供應中斷, 特朗普與其他官員開始接到各企業執行長電 話,稱他們的工廠很快將關閉。福特、鈴木 汽車和其他公司即因供應中斷而關閉工廠。 特朗普希望今年稍晚獲邀訪問中國,讓 華盛頓對北京的政策更加謹慎。美中關係變 化也恰逢華盛頓內部權力變動,支持管制出 口中國技術的官員開始邊緣化,支持科技產 業行銷海外的官員則佔上風。 特朗普傾向以談判解決問題,不希望對 中國採取強硬的國安立場。商務部長魯尼克 與長期批評中國的國務卿魯比奧都緊隨總統 腳步;幾個月前,國家安全會議中的鷹派人 士,因「不夠忠誠」遭到解職。 鷹派缺席為批評出口管制的塞克斯 (David Sacks)掃除障礙,讓科技公司擁有更 自由的運作方式。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華 盛頓展開游說,促請政界開放AI芯片對華 銷售。黃仁勳認為,阻止美國技術進入中國 只會適得其反,反而讓中國加快自主研發腳 步。他聲稱中國軍方不會使用英偉達芯片, 同時反駁華盛頓關於中國是對手的共識。 特朗普認為美國企業幾十年來一直被 「佔便宜」,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人,特別是 如果能與習近平直接談判。他的顧問群已開 始擬定策略,準備與中國進行更實 質的貿易談判,重點在於開放中國市 場,以及今年秋天特朗普的中國行。 特朗普頻示好 華盛頓對華鷹派漸失勢 新聞 分析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