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07.22.2025 星期二 中國要聞 昆明市交通管理支隊21日發布警 情通報稱,7月20日下午1時16 分,昆明市西山區金碧路發生一起 道路交通事故。經查,49歲的李姓 男子駕駛一輛藍色小型越野車行駛 至金碧路時,撞上正常行駛的電單 車及行人,隨後駕車逃逸途中又與 其他車輛及行人發生碰撞。事故共 造成2人死亡,4人輕傷,5人輕微 傷,受傷人員已送醫院救治,無生 命危險。 目前,警方已將李姓男子拘 捕,已排除酒駕、毒駕嫌疑。初步 查明屬交通肇事逃逸,事故正在進 一步調查處理中。 由於去年11月廣東珠海發生汽 車故意撞人案造成35人死亡,此次 汽車撞人事故剛曝光時,引發有關 駕駛者報復社會的聯想。而網傳事 故現場視頻顯示,有人倒臥在地, 地面上有散落鞋子與疑似衣物。因 此各種傳言紛至,有爆料稱,當天 下午一輛越野車從金興路雲津大廈 由東向西方向,無差別衝撞行人1.5 公里後,向途經西昌路、滇緬去 道、普及路,持續衝撞。甚至有人 轉發藍底白字的偽造「警情通報」, 指此次事故造成131人死亡、337人 受傷。有網友質疑,「這得有多大的 陣勢……可能嗎?」 當前,許多社會事件只能仰賴 官方通報,而官民互信不足導致揣 測不斷。近期社會事件中,更不只 一次出現假造官方通報的情況,打 擊原本就脆弱的公信力。譬如,杭 州部分區域7月16日傳出自來水有 異味後,也出現假造的警情通報, 指杭州水務集團官員劉某某因不滿 集團董事長空降,故下達修改管網 連接指令,導致水務管網工程人員 誤把13處水管接駁下水糞水排污管 網,已於月初使用假證件與家人潛 逃越南,加重民眾恐慌。經調查 後,余杭區政府19日發通報闢謠, 自來水氣味異常成因是特定自然氣 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硫醚 類物質,為此深表歉意,將進一步 加強管理、確保供水安全。 警方已將肇事司機拘 捕,已排除酒駕、毒駕嫌疑, 初步查明屬交通肇事逃逸。 雲南省昆明市近日發生汽 車衝撞事故,網傳死者100餘 人。當地警方21日通報闢謠, 指事故造成2死9傷,肇事49歲 男司機已落網,排除酒駕、毒 駕嫌疑。 ▍本報訊 ▍ 電子科技集團原高管被判死緩 中國發布的《住房租賃條例》(簡 稱《條例》),將從9月15日起實行。 《條例》指出,仲介不得發布虛假房 源資訊。 據新華社報道,於7月21日公 布的《住房租賃條例》旨在規範住房 租賃活動,維護住房租賃活動當事 人合法權益,穩定住房租賃關係, 促進住房租賃市場高品質發展,推 動加快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報道稱,《條例》共七章50條,主要 規定內容,包括強調住房租賃市場 發展應當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 相結合,鼓勵多管道增加租賃住房 供給,培育市場化、專業化住房租 賃企業;規定用於出租的住房應當 符合建築、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 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不得危及 人身安全和健康;規定住房租賃企 業應當發布真實、準確、完整的房 源資訊;從事轉租經營的,按規定 設立住房租賃資金監管賬戶等。 《條例》也列出監督管理要求, 提供住房租賃訊息發布服務的網絡 平台經營者應當核驗住房租賃訊息 發布者的真實身分訊息。若發現訊 息發布者提供虛假訊息等違法情 形,應當依法刪除相關訊息。 過去三個月,中國用於電信、 太陽能電池的兩種關鍵礦物的出口 大幅下降。 據路透社報道,根據7月20日公 布的中國海關資料,銻和鍺在6月 的出口量分別較1月大幅下降88%和 95%。與稀土一樣,中國是這兩種 礦物元素的最大開採國。銻和鍺分 別於2023年和2024年被列入中國出 口管制名單。作為對晶片限制措施 的報復,中國在去年12月禁止向美 國出口銻和鍺。 今年4月,稀土被列入同一個管 制名單,導致出口量急劇下降,並 迫使歐美一些汽車製造商暫停部分 生產線。不過,由於華盛頓和北京 達成協議,中國上個月的稀土出口 量大幅反彈,而鍺和銻的出口量則 跌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鍺和銻的出口量暴跌之際,中 國正大力打擊關鍵礦產規避出口管 制的行為。中國情報機構上周說, 已發現有人試圖通過轉運方式繞過 管制,即貨物經第三國轉運至最終 目的地。 此前,路透社引述海關和航運 記錄報道,美國去年12月至今年4月 從泰國和墨西哥進口了3834噸銻氧 化物,幾乎超過前三年總和。同一 時期,泰國和墨西哥躋身中國銻出 口前三大市場;在此之前,這兩個 國家甚至不在前10大出口地之列。 報道稱,至少有一家中資公司 參與此類轉運貿易。數碼貨運監控 平台Publican負責人說,雖然無法 識別涉事公司,但資料顯示存在特 定轉運模式。他指中國企業「在規避 監管方面極具創意」。 中國對泰國的銻出口量在4月創 下歷史新高後,已暴跌90%。自4月 以來,中國對墨西哥的銻出口一直 沒有增長。自2023年7月中國實施出 口限制以來,高純鍺的現貨市場價 格已上漲一倍多。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原副總經理 何文忠受賄逾2.89億元(人民幣,下 同),一審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 行。 據央視新聞報道,河北省張家 口市中級法院21日一審公開宣判何 文忠受賄案,對何文忠以受賄罪判 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 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 產;對追繳在案的犯罪所得財物及 孳息依法上繳國庫,不足部分繼續 追繳。 何文忠被指在2006年至2023 年,利用擔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 司第十一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 長、所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 公司總工程師、戰略規劃部主任職 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 供應產品、獲取貨款等事項上提供 幫助,單獨或者夥同他人非法收受 上述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以及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 受回扣歸個人所有,共計2.89億元。 法院認為,何文忠的行為構成 受賄罪,受賄數額特別巨大,並使 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 失,論罪應當判處死刑。鑒於何文 忠到案後有重大立功表現,遂作出 死緩判決。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55歲的何 文忠曾擔任中電科光電科技有限公 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工程師,聯合 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理事長 (兼)等職務。何文忠在2023年5月擔 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 經理,至去年4月被查。 何文忠隨後被逮捕,並在今年1 月被提起公訴。據財新網報道,何 文忠成為繼貴州紀委原副書記、監 委原副主任張平之後,今年第二名 被公訴的落馬中管官員。 住房租賃條例9月實施 禁仲介發虛假房源 兩種關 礦物出口大幅下降 傳死亡人數過百 實際2死9傷 昆明撞人慘禍謠言四起 ■網上流傳的事故現場圖,有人倒臥在地。 網上圖片 ■何文忠出庭受審。 網上圖片 中國薪資增幅下跌 「除疫情期間最低」 高盛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 中國薪資增幅已降至除冠病疫情 期間以外的最低水平。在外部環 境日趨嚴峻複雜的背景下,這可 能進一步阻礙中國國內需求增長。 據彭博社報道,高盛集團近 日公布由公司首席亞太經濟學家 蒂爾頓(Andrew Ti l ton)領導統 計的追蹤數據顯示,今年第二 季度,中國員工薪資同比增長 3.9%,為除疫情年份外有記錄以 來的最慢增速。高盛指出,這比 官方今年發布的數據低約一個百 分點,延續中國薪資增長自2023 年初以來的下行趨勢。經濟學家 說,「我們的薪資追蹤數據表明, 疲軟的薪資增長有可能削弱今年 下半年的消費增長。」 報道也稱,儘管中國政府近 月來推出智能手機、家電和汽車 等商品的消費補貼,提振零售銷 售,但中國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和 薪資增長依然是實現消費可持續 復蘇的關鍵障礙。 另外,官方資料顯示,2024 年私營企業職工的平均年薪同比 增長僅為1.7%,進一步印證中國 薪資壓力減弱趨勢。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的月 度銷量增長陷入停滯,市場質疑 比亞迪的全年銷售目標能否實現。 據彭博社22日報道,比亞迪 6月銷量為382585輛,雖仍位居 行業領先,但相比前幾個月的增 幅明顯放緩,環比僅增長0.2%。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售 2145954輛,同比增長33%。 雖然上半年銷量成績亮眼, 但若對照全年550萬輛的銷售目 標,比亞迪半年僅完成39%全年 銷售目標,意味著下半年仍需銷 售約336萬輛,平均每月需賣出56 萬輛。這與比亞迪6月份銷量相 比,尚有近18萬輛的差距。 然而,比亞迪月度銷量增幅 近幾個月已趨於停滯,而夏季本 就是汽車消費傳統淡季,這一趨 勢短期內恐怕難以扭轉。匯豐控 股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市 場份額增長最快,而比亞迪則是 市佔率下降最多企業之一。彭博 社認為,比亞迪或無法完成550萬 輛的全年目標,市場下調預期。 甘肅20日 公布對天水市 幼稚園孩童鉛 中毒的調查報告,指甘肅省疾控 中心管理不力,並對該中心多名 領導立案審查調查。甘肅省疾控 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已改由張廷 生擔任。 除了甘肅省疾控中心更換領 導,甘肅省衛健委20日也宣布, 由甘肅省醫院全面託管天水市 中西醫結合醫院(天水市第二醫 院),提升後者的醫療衛生服務水 平,天水市第二醫院重新購置中 國國內最新血鉛檢驗設備。該院 在此案中,涉及修改受害孩童檢 測出的血鉛數值。 據甘肅省衛健委網站消息,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召 開官員大會,宣布張廷生任甘肅 省疾病預防控制局黨組成員、副 局長,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黨委書記、主任。 幼兒鉛中毒事件後 甘肅疾控領導換人 月比 銷亞 量迪 增難 幅實 放現 緩目標 中國國家安全部7月21日發文 警告境外生產的芯片、智能設備 與軟件可能預藏「後門」,不但可 遠程開啟攝影鏡頭、麥克風,甚 至能自動蒐集特定數據並回傳。 國安部呼籲重點涉密崗位應全面 採用自主可控芯片與國產操作系 統,以防範潛在資安風險。 該篇文章以「當心你身邊的隱 形竊密通道」為題指出,當前數字 化時代網絡安全風險日益凸顯, 不僅涉及個人隱私與企業商業機 密,更攸關國家整體安全。 據新浪財經綜合報道,文章 指出,需要警惕一些別有用心的 設計或惡意植入的技術「後門」, 可能成為失洩密的導火索。看不 見的「電子間諜」和「定時炸彈」技 術「後門」,通常指繞過正常安全 檢查機制,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 問權的方法。 文章介紹稱,技術「後門」的 原始設計目的是為開發人員調試 與修復系統漏洞,但若未被刪 除,便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從 而構成資安風險,導致未經授權 的存取與數據洩露。 針對防範「隱形竊密通道」, 文章明確列舉三種「後門」風險來 源,首先是「惡意自帶」,指出部 分境外製造的芯片與智能裝置可 能在設計製造階段預先植入「後 門」,廠商可通過特定信號遠程 操控,如自動開啟攝像頭與麥克 風,或強制蒐集數據;其次是「後 期破解」,即部分廠商為售後服務 設置遠程維護功能,但若安全管 理不當,便可能成為黑客入侵渠 道;最後則是「暗中植入」,相關 不法分子可通過更新取代、污染 開源代碼庫或供應鏈環節修改程 序碼等方式,在用戶不知情下埋 設「後門」。 文章強調,智能設備、資訊 系統的安全與每一個人息息相 關,更事關國家安全。因此特別 指出,重點涉密單位應採用國 產、自主可控的軟硬件系統,降 低境外設備帶來的潛在「後門」風 險。 此外,文章也建議加強資安 技術防護措施,例如建立補丁管 理機制、定期系統更新、設備日 誌巡檢與異常流量監控等,以進 一步壓低「後門」風險。 國安部:智能設備和芯片可能藏「後門」 熱點追蹤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