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11 07.23.2025 星期三 台灣要聞 在台灣擁有廣大讀者的老 字號《讀者文摘》雜誌,將於8月 停刊,本期6、7月號雙月刊為 最後一期,陪伴讀者60年的刊 物正式畫下句點。中央社報道 稱,致電代理發行《讀者文摘》 的台灣英文雜誌社,證實這項 消息。 ▍本報訊 ▍ 《讀者文摘》透過「中友圖書」線 上訂閱系統,於21日發布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停刊通知」 文件,22日在網路上傳開。 「停刊通知」指出,「這個標誌性 的印刷版(指紙本雜誌)即將停刊, 我們曾嘗試過各種途徑來繼續出 版,但不幸的是,不斷上漲的成本 使得印刷和出版模式難以為繼,我 們非常抱歉不得不做出這個艱難的 決定」。 「停刊通知」指出,「讀者文摘 中文版,Reader'S Digest Asia June/ July/2025將是最後一期出刊,我們 會儘快處理剩餘期數的退款,再次 致上十二萬分歉意」。 《讀者文摘》英文版超過百年歷 史,中文版則有60年。不過,紙本 出版難敵數字狂潮,《讀者文摘》美 國總公司於2012年宣告破產,並退 出中國大陸市場,許多讀者以為中 文版早就停刊,但繁體中文版一直 持續在台灣及香港發行,並於2023 年8月起改為雙月刊,直到本月才傳 出停刊,令不少讀者感到惋惜。 《讀者文摘》1922年於美國創 刊,以「摘錄所有雜誌的精華文章」 為概念。 創辦人華萊士在一場戰役中受 傷,休養期間閱讀了大量雜誌,吸 取很多有趣的資訊,發現很少人能 有時間看那麼多雜誌,突發奇想把 這些文章摘錄及濃縮後出版。他和 妻子在家中自行出版第一期《讀者文 摘》,大受歡迎,到了1935年,《讀 者文摘》發行量已達到一百萬冊。 《讀者文摘》國際中文版於1965 年3月創刊,首位總編輯由文壇大師 林語堂之女林太乙女士出任,在港 台兩地發行;並於2008年在中國大 陸上市。《讀者文摘》美國總公司於 2012年宣告破產,但繁體中文版仍 持續於台灣和香港發行,並從2023 年改為雙月刊。今年5月甫舉辦60周 年創刊活動,立法院長韓國瑜還出 席致詞,沒想到不到2個月就傳出停 刊消息。 《讀者文摘》可說是最早提供「雞 湯文」的刊物,「浮世繪」、「笑譚」等 幽默小品是三年級生到七年級生的 溫馨記憶、一直維持25開小本便於 攜帶也是其特色。 《讀者文摘》的黃金時期,以19 種語言印行48種版本,在全球超過 60個國家發行,總發行量估計破千 萬本。英文部分便有美國版、英國 版、澳洲版、加拿大版等不同版 本,而中文部分則分為繁體字版與 簡體字版。但在網路時代,上網便 可搜尋到各種文章精華,「文摘」式 的雜誌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曾經 風光近一個世紀的讀者文摘也只能 黯然退場。 間諜案頻傳 海巡署收緊赴陸管制 為杜絕官兵赴大陸旅遊被吸收 為線民,海巡署收緊赴陸管制。 據旺報報道,海巡署近期屢傳 遭對岸滲透及違反軍紀洩密案件, 其中更包含第一線金馬澎分署勤指 中心主任莊宗輝遭收押。為杜絕官 兵赴大陸旅遊被吸收為線民,海巡 署已於6月23日修正相關規定,原本 僅管制現職涉及機密、國家安全的 人員赴陸,現已擴大為所有「兩岸事 務人員」,全體官兵赴陸都需提出申 請,形同全面禁止海巡人員前往大 陸旅遊。 海巡署人員陸續被揭發將海域 任務艦與飛彈射擊警示區等機密文 件交付大陸人士,以及拍攝演練紀 錄等機密影像傳給陸方。莊宗輝更 直接被吸收為線民,將大陸越界漁 船及海巡查緝資訊洩漏給對岸。海 巡署將莊宗輝兩大過免職,隨即修 訂官兵赴陸規定。 海巡高層認為,被吸收的海巡 人員,多半是赴大陸旅遊,透過朋 友餐敘結識「不明」的陸籍人士,返 崗後受到金錢誘惑洩漏機密。為 此,海巡署日前公告,自6月23日 起,將原先涉及機密、國安人員管 制赴陸的規定,擴大解釋為所有海 巡署的任務都屬「兩岸事務」,現職 人員一律受管制。 此外,新規實施後,針對赴陸 管制從嚴,新增了離退職士官赴陸 管制3年規定。至於士兵及一般工 友,退離職後則立即解除管制。海 巡內部人員坦言,從此以後不論士 兵還是軍官,只要是現職人員,幾 乎不可能獲准赴大陸旅遊。 海巡署解釋,根據《兩岸人民關 係條例》,被列管的海巡人員,不論 是現職或退離職未滿3年者,若要進 入大陸地區,仍需事先申請。但若 符合特定事由,如探親、探病、奔 喪、因公出差或轉機等情況,並能 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經由服務機關 的政風單位初審,並報送內政部審 查許可後,仍可獲准進入大陸地區。 俗稱「海龍蛙兵、水鬼」的陸軍 101兩棲偵察營,據傳未來任務重心 將移往澎湖,包括儲訓隊也將遷到 澎湖牛心灣,以利與美軍海豹部隊 協訓,訓練能量與編制亦將擴充, 金馬地區僅保留小兵力部隊;中華 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22日分析,應 是美方不希望協訓作業曝光,才從 金馬第一線移至澎湖。 據《中國時報》報道,兩棲偵察 營的營部將進駐澎湖牛心灣,包 括新建營舍與碼頭均落成,訓練海 域也較廣闊,儲訓隊也會遷往牛心 灣,美軍海豹特種部隊將固定在此 進行協訓,同時擴充訓練能量與編 制,而金馬地區則保留小兵力部隊。 張競22日表示,過去美軍協訓 海龍蛙兵時,都是在金門訓練好 後,再分派到馬祖、澎湖,駐防調 整的規畫是應美方所要求,顯見美 方對外派的教官在金馬現身頗有顧 慮,尤其協訓多在海上進行,而金 門的海域更加複雜,曝光機率更大。 另外,海龍蛙兵遷往牛心灣, 也可能是因應戰爭型態改變,身 為三棲部隊的海龍蛙兵除了滲透突 擊、反恐、反劫持等任務,在美軍 海豹部隊建議下,未來將配備無人 攻擊艇,並借助科技強化戰備,澎 湖牛心灣的地形有利無人攻擊艇操 作與水面、水下突擊作戰訓練,編 制也將擴大。 據報道,駐防金門的海龍蛙兵 曾在2019年與來台的美國海豹七隊 成員以及特殊艇隊,參與美軍「閃 光」協訓,美軍都是現役官兵,人數 不多,協訓地點即在澎湖,而不是 金門;這項協訓代號為「閃光」,為 期4周,自2019年4月22日至5月19 日,活動結束後,兩棲偵察營還特 別製作中英文的紀念獎牌,陳列於 營部隊史館內。 AIT美國在台協會21日指出, 美國正與台灣洽談可能的太空港合 作,可望縮短台美旅行時間至2.5小 時,並點名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引 發熱議。《中國時報》報道稱,馬英 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22日質疑, 美方連高階武器都不賣台灣,可能 做這麼高科技的合作嗎?恐是個巨 大錢坑,且有幫執政黨添罷免柴火 之嫌,AIT最近釋出的消息都有介 入台灣政治的氣氛,包括罷免案。 美國在台協會(AIT)發布美國正與 台灣洽談合作建立「太空港」訊息, 屏東縣長周春米22日開心表示,屏 東作為國家火箭發射場域是台灣邁 向宇宙的起點,未來將持續與世界 有更多的連結。 周春米指出,太空產業是屏東 科學園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項目之 一,去年她與團隊拜訪美國休士頓 的太空港,並與在地太空科學教育 人才協會簽署太空人才培育的合作 備忘錄,今年3月國科會也正式核定 九棚村為國家火箭發射場域,有信 心把恆春半島打造成太空村。 然而,對於AIT此時宣布太空 港訊息,蕭旭岑直言不合常理,認 為應是「掛羊頭賣狗肉」,台灣並沒 有相關技術,如果今天台灣像大陸 一樣技術成熟,此訊息才有可信 度,但台灣連基礎設施都沒有,卻 突然冒出太空港合作案,懷疑美國 是否又要台灣買甚麼東西?並嘲諷 「太空港」應改名為「九天玄女計劃」。 蕭旭岑更質疑,AIT最近釋出 的一些消息,都有介入台灣政治的 氣氛,包括罷免案,「AIT應該有幫 民進黨的意思」,他呼籲在野黨立委 應該監督此事,究竟台灣還要付出 多少成本? 蕭旭岑另舉例,諸如AIT公開 承認資助黑熊學院,及對柯文哲遭 民進黨政治辦案,也刻意聲明不介 入台灣司法,對台灣政局均產生漣 漪效應,也讓很多在野黨人士感受 到美方是否「暗挺」民進黨?他提 醒AIT的朋友,這次發動大罷免惡 鬥,是對台灣民主的戕害。 美低調協訓 海龍蛙兵移駐澎湖 提太空 案 被指介入台內部政治 60年老牌雜誌難敵數字化狂潮 「讀者文摘」 繁體中文版停刊 ■圖為讀者文摘雜誌封面。 網上圖片 ■圖為兩棲偵察營「海上操舟」課 程。 軍聞社 ■海巡署爆發間諜案後頒布新的規 定,全面收緊赴陸管制。 網上圖片 《讀者文摘》英文版超過 百年歷史,中文版則有60年。 熱點聚焦 大罷免投票倒數3天,藍 綠陸戰催到極致,民進黨頻與 罷團合體全台宣講,藍營執政 縣市長陸續開始請假,全力與 黨籍立委攜手掃市場、車隊掃 街,希望衝高投票率。《中國時 報》報道稱,立法院長韓國瑜 常說「民主真締是票多的贏, 票少的輸」,罷團還有25%同 意罷免門檻必須突破,因此, 投票率是最後勝敗關鍵,鹿死 誰手,尚難分曉。 國民黨在選前黃金周空陸 戰齊發,空戰由未被罷免波 及的不分區立委以及黨中央帶 頭。 不分區立委狂打南部風災 重建牛步,凸顯民進黨政府無 心救災;國民黨中央則頻頻釋 出新廣告影片,力求反惡罷消 息能透過網絡、電視散播到家 家戶戶,呼籲支持者務必出來 投票。 被罷免的藍委則持續陸 戰,北市藍委徐巧芯最後衝刺 階段已車隊掃街5次,台北市 長蔣萬安、立法院長韓國瑜等 政治明星輪番助陣陪同。 北市藍委王鴻薇也頻頻邀 請蔣萬安、趙少康陪掃選區市 場固樁。 新北藍委葉元之更是從早 到晚馬不停蹄奔波拜票。 大罷免投票進入倒數,目 前正反雙方皆在全力催票,其 中罷團大打「反共」牌,甚至還 在文宣印上故總統蔣中正與蔣 經國。《中國時報》報道稱,對 此,前立委沈富雄22日直言, 罷團把蔣中正、蔣經國和反共 都抬出來,簡直是亂七八糟, 根本沒有邏輯、沒甚麼道理。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 22日揭露,罷團不僅宣傳「不 同意罷免,就不要出門投票的 網絡訊息」,用混淆國徽、國 民黨黨徽的宣傳車在街上流 竄,意圖引導藍營支持者投下 同意票,自己的選區這一兩天 更出現掛有兩蔣頭像的紙本文 宣,呼籲選民投下同意罷免王 鴻薇票。她痛批,「講理講不 贏,就想騙票騙到贏」?這樣 的伎倆不但是騙票,更是民進 黨自我價值觀的混淆。 柳采葳也呼籲,這場罷免 惡戰,已經是毫無下限骯髒戰 役,投下「不同意罷免」拒絕騙 票、拒絕抹黑,「7月26日我們 堅定站出來支持王鴻薇,投下 『不同罷免的選票』,捍衛民主 底線『不同意罷免』」。 7月26日登場的罷免投票 倒數計時,日本知名台灣政治 研究學者小笠原欣幸22日在臉 書貼文指出,這場可能撼動台 灣政治走向的關鍵選戰,正進 入最終衝刺階段,罷免與反罷 雙方全面升溫、戰火白熱化, 社群平台上也出現罕見的「言 論熱浪」,將成為未來政治風 向的重要風速計。 小笠原指出,過去的周末 國民黨動作頻頻,接連在台 北、新北、桃園與台中舉辦大 型反罷免集會,號召支持者投 下「不同意」票,現場人潮相當 可觀。原本因連署程序爭議而 士氣低落的國民黨,似乎透過 6月下旬針對總統賴清德演說 的猛烈批評,再度喚醒基層能 量,找回了選戰節奏。 與此同時,支持罷免的一 方則選擇在社群媒體上發動另 類「行動戰」。他們在Threads 平台上發起「百工百業挺罷免」 討論串,鼓勵各行各業、不同 背景的民眾分享自身觀點,以 極具個人化的方式,集體釋出 政治訴求。這股自下而上的動 能,不僅在短時間內引發大量 回響,也形成了另一股不容忽 視的輿論漩渦。 希藍 望綠 衝狂 高掃 投街 票拚 率人氣 大罷免投票進入倒數 罷團出招打「兩蔣牌」 罷免投票戰火白熱化 恐改寫島內政治 1922年於美國創刊,以「摘錄 所有雜誌的精華文章」為概念 曾以19種語言印行48種版 本,在全球超過60個國家發行 中文版於1965年3月在港台 兩地發行,2008年在中國大 陸上市 公司於2012年宣告破產,退 出中國大陸市場,但繁體中文 版仍持續於台灣和香港發行 1 2 3 4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